让生命在写字中成长与完美——我是如何教小学一年级新生写字的
2012-11-27浙江董燕萍
浙江 董燕萍
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基础之基础,是小学阶段一项不容忽视的基础工程。学生从小进行写字训练,不仅可以打好各学科学习的基本功,提高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陶冶高尚的情操,培养坚毅意志、审美观念和一丝不苟等良好习惯。我们让每一个幼小的生命在成长中更完美、更亮丽,尤其在小学生开始练习写字的初始学段,因为这是影响每个孩子一生写字习惯与写字美观的重要时期。
然而,写字教学不同于绘画,绘画可以让小学生从一条线、一个圆慢慢入手,可以不拘泥于姿势,从“不好”到“好”有个较长的过程。写字则要求一开始就能“姿势正确”,一出手就要求学生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突出一个“好”字,《语文课程标准》就如此规定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写字要求。那么,如何让新生一入学就做到写“好”字呢?笔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浅述如下:
一、良好的开端 是初学写字成功的一半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字教学的开端当属写字的姿势——正确的坐姿和合理的执笔方法。于是我借助多媒体,先出示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欣赏画中人写字与握笔的美:
1.正确的写字坐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如右图一所示。
2.合理的执笔方法是: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度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如左上图二所示。
在借助课件让孩子们形象地了解姿势的同时,伴上儿歌“手离笔尖一寸高,眼离纸张一尺远,身离桌边一拳远。”让学生结合儿歌中所说的学会自己纠正自己和同学的写字姿势。另外,我又给孩子们讲了因写字姿势不正确导致的驼背和近视现象,并配上生动的图片形象直观的讲解。
二、把握要点 指导小学生坚持训练
写字是一件枯燥的事,小学生的心理不稳定,对外界事物的接受只是依赖一时的冲动产生的兴趣。开好的头如果不坚持下去也是达不到预想的结果的。所以接下来我开始指导学生如何做到持之以恒,把握要领,写出“好”字。
首先要学会观察。观察字形,就是让学生静心地仔细看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个性找特点,让汉字印在脑海中,做到心中有字。告诉学生观察字形可从三步入手:先观察各字的结构,再看间架分布,最后看主笔和次笔,所谓主笔通常指在横竖中线或近横竖中线的关键笔画,先从整体入手,找准主笔,然后找次笔。以“云”字为例,字的结构与间架由上下两部分线成,主笔可以确定为第二笔“一”,在横中线处落笔。常言道,写字没有巧,笔画安排好,通过步步观察,细细思考,学生头脑中就会重现这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大致轮廓,写起字来也就有格可依,有架可搭,不会随意涂写了。在指导观察时,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其次要培养写字的兴趣。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写字教学比较枯燥、乏味,小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指导学生练字,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只是机械重复点、画、钩、挑等写字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因此,在写字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而古人练字的故事正是激发学生写字的最好办法。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三国时钟繇抱犊入山学书的故事,让他们学到了勤奋……这样就有利于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第三要把握写字的要领。这时比喻是个不错的方法。“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想象生动的比喻,再加上形象的电脑画面的显示,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例如:教学“人”,“人”字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由于不知道运笔方法,学生写出来的“人”字,就像两根支撑起来的小棍子。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在孩子的心中已经不再抽象了,而变得生动可感起来。比喻,充分激起了学生写字的热情,学生按捺不住,自己尝试着写了起来。
三、教师示范 使初学写字锦上添花
小学生写字往往眼高手低,原因在于,相对某一个人来说,其观察审美能力比较强,但实际动手书写的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很好地把观察审美能力转化为书写审美能力。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的示范十分重要,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的形象动作,亲眼看到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到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那么,在写字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好示范与帮扶呢?
首先是写字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
其次是教师的范写。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初学写字的孩子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最后,在孩子练习写字时,教师要做到“眼快、脚勤、手到、心到”,发现个性的问题个别给予纠正,发现共性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及时解决,要创设宽松的写字氛围,保护学生的写字欲望。同时也要严格要求,力争每一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
四、表扬激励 为孩子们初学写字阶段画上句号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用板演,课后,我们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的激励让孩子们对写字的热情一直高涨,为这些初学写字的孩子们画上一个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