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游艇产业的SWOT分析及其对策
2012-11-26励立庆俞竹南
励立庆,俞竹南
(1.浙江工业大学 艺术学院,浙江 杭州310023;2.浙江工业大学 国际学院,浙江杭州310023)
SWOT分析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外部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进行系统地分析和决策判断,并进一步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及对策等的一种研究方法[1]。SWOT分析是哈佛商学院的肯尼斯·R·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其《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首次提出的[2],由于该方法涉及到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问题实际上是一切领域战略研究永恒的主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3]。游艇产业起源于17世纪的欧洲,历经三个多世纪的演变,如今已经发展成集航海、运动、娱乐、观光、休闲和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消费业,成为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和吸引投资的对象,被誉为“城市的名片”,开始受到我国的关注和重视[4]。本文以浙江省为例,运用SWOT分析法对浙江省发展游艇产业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整体战略进行探讨,就如何做大做强浙江省游艇产业提出发展对策。
一、浙江省游艇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一)内外部要素定性分析
1.优势分析。(1)自然地理位置优越,适宜产业开发。浙江境内的海岸线包括海岛岸线总长6486公里,居全国首位;有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3061个,是全国岛屿最多的省份;内海面积为3.09万平方公里,可为游艇游弋提供广阔海域及众多停泊地[5]。淳安千岛湖、宁波东钱湖等内河湖泊,具有一流的生态、绝佳的景观、响亮的品牌,交通便利,非常适合发展游艇产业。(2)产业链长,消费带动力强。游艇生产将带动新型材料、涂料、电子仪器、仪表、动力、推进系统等几十个配套工业的发展。游艇消费可以带动游艇码头、游艇运输、游艇维修、燃料加注、水上娱乐、餐饮服务等一大批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研究显示,在游艇上每投资1美元,就可以带来6.5-10美元的经济效应[4]。因此,游艇产业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商机”。(3)产业互动性好,便于转型升级。游艇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有机融合,推动体育产业、休闲产业、旅游业、文化产业、教育培训、展览、新材料、新能源等互动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升级。
2.劣势分析。(1)消费观念偏颇,游艇文化尚未形成。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游艇是奢侈品的代名词之一,而在世界游艇发达国家,早已成为平民化消费的工具。以美国为例,在1700万艘游艇中,70%是帆船,其中80%是5万美元以下的中小游艇。此外,游艇文化是一种海洋文化,而中国文明属于大陆文化,我国海洋文化与航海精神的欠缺成为游艇文化普及的制约因素。(2)技术力量薄弱,产业层次低端。当前,浙江省游艇产业总体上还处于以消耗资源、环境和劳动力为主的初级发展阶段,游艇设计缺乏时代感和特色。技术研发基础薄弱,建造工艺比较落后,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依赖进口,产品附加值比较低。自主品牌尚未形成,销售依赖国外代理商,利润相对较低。此外,专用码头、游艇维护、保养和保险等配套服务尚不完善,产业链形成缓慢,产业集聚程度低。(3)人才匮乏,行业发展受限。从全国范围看,开设船舶设计专业的高校也仅10所左右,而且没有一所高校设有游艇设计的课程[4]。游艇设计、游艇制造等专业技术人才,以及游艇市场营销管理、复合型人才全面匮乏。据报道,目前我国游艇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缺口至少有5万人.如果扩大至游艇营销、售后服务、码头俱乐部管理、培训教育、维修保养等领域,那么人才缺口更是超过20万人[6]。
3.机遇分析。(1)需求升级,消费潜力巨大。发达国家平均每171人就拥有1艘游艇,挪威、瑞士、芬兰、新西兰等地甚至每7人就拥有1艘游艇[4]。根据欧美国家经验,当人均 GDP达到3000美元时,游艇产业开始萌芽;当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时,游艇经济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浙江省2011年的人均GDP已经突破9000美元,超过游艇快速增长临界点。中国游艇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成为继房地产、汽车产业之后,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未来几年或可实现2000亿元的年产值。(2)政府支持,战略布局积极推进。2009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发展我国旅游业的指导性意见》中首次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邮轮旅游、游艇旅游,把邮轮和游艇旅游装备业列为产业目录。国家旅游局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将游艇作为发展水上旅游的重要载体,国家发改委发布的鼓励发展产业目录也将游艇产业纳入其中。在《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浙江省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浙江省海洋体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等一系列规划中,均体现出对游艇产业的积极扶持与引导。舟山、杭州、宁波、台州、温州等地纷纷将游艇产业纳入本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3)民营经济发达,市场力量初步凸显。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民间资本雄厚。在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浙江民营企业通过与国外知名游艇品牌合作,利用对方现有的成熟技术、高端设计理念和相对稳定的国际客源市场,积极对接世界游艇经济重心向国内市场转移。目前,浙江省已有包括宁波浙江盛世游艇制造有限公司、平湖澳普兰游艇制造有限公司等在内的游艇企业40家,游艇行业投资规模已经达到20多亿元。其中,富阳华鹰集团生产的“无敌”牌赛艇,已连续成为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指定用艇。
4.挑战分析。(1)行业管理复杂,政策体系不完善。我国游艇行业的管理体系复杂,尚未形成涵盖设计、生产、检验、水域管理、税务等方面的统一的管理体系和规范。一是航道管理严格。游艇航行不仅需要获得在专用水域内航行的许可,还要通报海事、航务或港监等部门,并经必须的业务协作,游艇才可能出航。二是游艇检验登记难。一般游艇生产厂家出于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方面的考虑,不会向购买者提供游艇设计图。依国内目前的相关规定,不提供设计图,就不能办理相关证件。三是私人游艇驾照使用受到限制。目前不同省份之间的驾照互不承认,不能跨省使用。四是对游艇航海区域实行分割管制,致使国内不同地区的游艇不能跨区航行。五是税收过重。目前国内销售的主要是中大型游艇,以进口为主,这些游艇税收主要包括关税 (10%)、增值税(17%)、特别消费税(10%),各项税收累加超过40%以上,而发达国家一般不会超过20%[7]。(2)区域竞争剧烈,存在低端竞争隐忧。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CCYIA)从游艇工业竞争力、游艇服务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三个方面,对沿海7个主要省市的游艇产业进行了横向比较,浙江省的游艇工业竞争力名列第一位;政府管理竞争力排在上海、广东之后,位居第三位;游艇服务竞争力排在上海、广东、江苏、山东之后,位居第五位,表明浙江省的游艇工业具有一定优势,而游艇服务业竞争力急需提高。目前,包括深圳、天津等在内的十七个省市都将游艇业列入了地方“十二五”规划中。福建厦门、福州,海南三亚、海口4个城市成立了以市长为首的游艇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有8个城市制定了《游艇产业的总体规划》[8]。但是,每个城市的开发潜力、开发能力、是否适合开发都存在差异,这种“一哄而上”的做法难以排除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的隐忧。
(二)内外部要素矩阵定量分析
1.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分析。利用IFE矩阵(In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对浙江省游艇产业存在的关键内部因素进行定性评价,分析其对浙江省游艇产业影响的强度。IFE矩阵构建步骤参照李洁琼等(2009)方法,分值由专家打分确定。其中,权重表示关键因素对促进浙江省游艇产业发展的重要性程度,优势和劣势各关键因素权重值之和分别等于1。评分表示关键因素对促进浙江省游艇产业发展的有效性程度,在1-4范围内取值,评分值越大表明对促进浙江省游艇产业发展越有效,其中劣势因素记负分。加权分数为权重与评分乘积。结果显示,浙江省游艇产业内部优势的加权分数和为3.1(见表1),内部劣势的加权分数和为-2.7,将优势和劣势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到总加权分数和为0.4,是一个正数,表明浙江省发展游艇产业优势大于劣势。
2.外部环境评价矩阵(EFE)分析。利用EFE矩阵(External Factor Evaluation Matrix),对浙江省发展游艇产业面临的关键外部因素进行定性评价,分析其对浙江省游艇产业影响的强度。结果显示,浙江省游艇产业外部机遇的加权分数和为3.3(见表2),外部挑战的加权分数和为 -3.0,将机遇和挑战的加权分数相加,得到总加权分数和为0.3,是一个正数,表明浙江省发展游艇产业外部环境机遇大于外部环境挑战。
表1 关键内部因素加权分数表
表2 关键外部因素加权分数表
(三)整体战略分析
1.优势机会(SO)策略。利用浙江省的自然资源、区位和经济优势,通过加强游艇俱乐部建设等途径,大力发展游艇服务业,促进游艇消费;利用政策优势促进游艇产业的集聚发展和融合发展,完善和拓展游艇经济产业链;吸引民营资本,打造浙江省游艇产业品牌,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2.劣势机会(OW)策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开展游艇研讨会和展览会,打造游艇品牌赛事和游艇文化节,推动健康时尚的游艇消费观念和消费文化的形成;加强与国外知名游艇企业的战略合作,实现游艇产业的价值链攀升;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着力突破游艇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和技术人员瓶颈。
3.优势挑战(ST)策略。主动实现游艇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旅游业等相关产业融合与对接,将相关产业的优惠政策引入游艇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组织领导,利用浙江省旅游资源丰富、水系网络发达等特点,以及产业链长、产业互动性好等产业特征,加强产业规划,形成独特的产业竞争力。
4.劣势挑战(WT)策略。加强游艇产业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推进游艇产业协会和行业标准建设,促进游艇产业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完善技术、设计、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专用码头、专用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游艇消费奠定基础,实施人才战略,促进游艇产业全面升级。
5.明确战略重点。SWOT分析法表明,浙江省发展游艇产业的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具备良好的发展条件与前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贯彻“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浙江”新要求,以消费需求升级、政府积极支持和浙江发达的民营经济为契机,充分发挥游艇产业自然地理位置优越、产业链长、产业互动性好的优势,着力克服在消费观念、技术力量和专业人才等方面的劣势,努力化解行业管理、政策体系、区域竞争等方面的挑战。在具体工作中,以弘扬海洋文化为先导、加强产业规划为基础、完善制度规范为突破口、加大政策扶持为动力、实施人才战略为保障,积极倡导健康的游艇消费文化,增强行业的系统性、规范性和集聚性,推动产业高端化、休闲化、互动化发展,夯实游艇产业创意人力资源的支撑,使游艇产业成为改进人们生活意识、改善生活方式、内涵不断丰富、融娱乐性、教育性、审美性、自我实现性为一体、具有区域特色、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新兴产业。
二、浙江省游艇产业发展对策
(一)弘扬海洋文化,倡导健康消费
浙江自古就有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大约在7000年前,浙江沿江平原的绝大部分区域一片汪洋,先民们在长期的逆境中吃苦耐劳、自强不息、创新创业,开创了“沧海桑田”、“经济强省”的奇迹。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弘扬海洋文化,培育亲海、亲水的文化意识,增强人们的不畏艰险、敢于冒险、团队协作、勇于挑战的精神气质,是目前文化强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游艇产业功能承载的优势所在。当前,首先应消除游艇消费贵族化、奢侈化误区,建立平民化、大众化消费理念,使游艇成为普通人用于休闲度假、聚会娱乐、强身健体的活动器具。其次,应通过主办游艇研讨会、展会、品牌赛事及文化节,充分运用大众传媒,进行游艇文化的展示和宣传。三是通过游艇活动实现休闲娱乐,增强对海洋和自然景观的亲近感,体验驾驭自然、突破自我的成就感。四是使游艇消费立足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着眼于建立人们舒适、健康、时尚的生活理念,将游艇活动打造成普通民众内心热爱的生活方式。
(二)加强组织领导,创新商业模式
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省发改委牵头,联合海事、港航、旅游、工商等相关部门成立游艇产业领导小组,制定《浙江省游艇产业发展规划》,做好空间布局,加强行业引导。加强游艇海岸线和游艇公共码头的规划和建设,搭建游艇产业在线服务、网络预订等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不断完善游艇产业的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游艇租赁等项目,推行合作购艇,尝试按揭买艇,引导适度消费。发展运动型、商务型、家庭型等多样化游艇俱乐部,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进行市场细分,对富裕阶层、白领阶层和普通民众设计多层次消费路径,尤其是为白领阶层和普通民众参与游艇消费提供可行途径。开展多元化经营,推出观光游、海湾游、巡岛游等不同档次的游艇旅游套餐,发展商务、运动休闲、康体保健、科普及修学等专题,举办游艇婚礼、小型宴会、生日聚会等特色活动。丰富活动形式,提供潜水、巡游、滑水、垂钓、冲浪等活动菜单,按需进行产品组合。
(三)完善制度规范,改进管理效益
一是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在行业准入、行业标准、环境保护、废弃排放、人生安全保障等方面加强立法,设定游艇产业健康运行的底线。二是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海关、商检、船检、海事等部门统一的游艇产业规范标准,涵盖从设计、生产、经营、销售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管理体系。进一步简化游艇出入境手续,积极申请扩大游艇活动范围,加大国际合作的深度与力度。加强游艇码头、监控系统硬件设施建设,严格游艇码头、游艇俱乐部建设项目的审批,预防游艇产业盲目投资和无序发展。三是强化行业协会的自律制度。积极推动组建行业性的游艇协会,抓紧制定游艇行业规约,通过采取对游艇企业信誉进行评估等措施来制止企业的“犯规”行为。加强俱乐部的服务标准建设,开展评估与评价,提升俱乐部的专业化建设和服务水平。
(四)加大政策扶持,促进高端发展
综合利用扶持基金、税收、金融等各种手段,发挥政策的集聚效应。各级旅游、体育、文化行政部门将游艇产业的相关领域纳入项目扶持体系,给予经费支持。发挥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制定和完善促进公共码头、俱乐部项目开发、赛事运作等的税收优惠政策,减免游艇消费税的税负。改善投融资环境,通过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BOT(Build-Operating-Transfer)等融资模式推进民营资本向游艇产业集聚。大力支持游艇创意设计中心建设,设计符合国内消费者口味的款型和风格。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逐步掌握和提升核心设备的自主研制能力。积极研究海内外市场需求、营销渠道和方式、配套技术发展和风格演变,鼓励创立具有国际水平和带有中国元素的游艇品牌。加大对环保和节能技术的研究,在节能降耗、使用再生资源、减少废气排放等方面力争取得突破。大力集聚和延伸涵盖设计、制造、维修保养等在内的游艇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与旅游、体育、文化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集群的竞合优势和规模效应。
(五)实施人才战略,夯实创意支撑
建立实施培养与培训、外聘与引进相结合的人才战略。一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利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高校资源,构建涵盖专科、本科、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培养体系,设置游艇设计、制造、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加强与游艇企业、俱乐部、协会的联系和协作,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加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建立和完善脱产学习、进修、岗位培训、对外交流等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通过集中面授、交流研讨、网络教学等方式,提升在职人员的设计、营销和技术研发能力。三是积极开展人才外聘。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平台,通过聘请文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以及浙江省相关部门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浙江省游艇产业发展顾问、咨询专家和指导教师,以项目研究、课题评审、培训班、研讨会、论证会、论坛等形式为纽带,建立浙江省游艇产业的外聘专家库。同时,积极通过项目合作、课题委托等方式柔性引入国外知名设计师。四是大力实施人才引进。依托国家、省“千人计划”、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加大力度汇聚海内外高端领军人才、高端设计人才和优质智力资源。
[1]张雯佳.山西醋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对策[J].中国调味品,2009,(9):114-117.
[2]倪义芳.吴晓波.论企业战略管理思想的演变[J].经济管理,2001,(6):4-11.
[3]龚小军.作为战略研究一般分析方法的SWOT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9-52.
[4]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游艇业》杂志.2009-2010中国游艇产业报告[R].北京:游艇业,2010.
[5]黄勇,等.适度发展浙江游艇经济——关于发展浙江游艇经济的调查与思考[J].浙江经济,2006,(1):45-47.
[6]严风华.中国游艇产业两大难题急待破解[J].中国军转民,2011,(3):48-51.
[7]郭燕春.政策法规滞后 游艇产业高速发展尚存障碍[N].中国商报,2012-3-20(8).
[8]朱瑞良,崔鲸涛.中国游艇产业迎来黎明[N].中国海洋报,2011-8-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