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美神
2012-11-24■谭谈
■ 谭 谈
也许,你到过湘西凤凰,曾被小城的美韵神采所陶醉;也许,你去过云南丽江,曾被古城泉在街前流、人在画中走的景致所着迷。然而,你如果没有来过黔东的镇远,你一生里将留下抹不去的遗憾!
是的,至少现在,她的声名不如凤凰,她的影响不及丽江。但是,她确是华夏大地古镇小城中的一尊美神,她还在沉睡,或者正在苏醒。
一
我知道镇远,是缘于几年前与一位文友的闲聊。他说:“你去过镇远吗?”
“镇远?在哪里?”我茫然。
“就在我们湖南的边边上,新晃过去不远的山里。太美了,你应该去看看。”文友说。
就这样,镇远到了我的心里。几个月后,在这位朋友的领引下,我们驱车去探访“太美了”的镇远。她躲在很远的大山里,下了“高速”后,山路崎岖,又正逢路在“改造”,好几个小时后我们才与她亲近。走近她身前时已经黄昏时分了。老实说,一路颠簸,来前所怀的美好心情,大大地破坏了。
她与南方山区大多数小城一样,依山傍水;她又与南方山区绝大多数小城不一样,所依之山,峻峭伟岸,所傍之水,秀美无比。山,一堵堵悬岩拔地而起,一耸数百尺;水,清澈得可见江底的卵石,像一块巨大而流动的碧玉。时代到了二十一世纪,哪里还能有这样的洁水净土啊!刚才在路上因颠簸而生的不快,一扫而去。
我轻盈地迈步在古老的石板街上。街上行人很少,没有喧嚣,没有噪音。一块块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中心,丈余远就很艺术地镶嵌着一块古铜钱样的石板,一路很规则铺展前去。我扑下身子一看,那是一个一个下水道的下水孔。我这才发现,街面是两边高,中间低,水往街中流。一个个铺子门前,都或新或旧地用木板雕刻着主人欣赏的一幅幅对联,使整个街面,飘动着一股极浓的文化气息。
两条河在城边会合。大的叫氵舞阳河,是我们湖南沅水的支流。跨过一座桥,只见陡峭的悬岩上,坐落着一座一座古建筑。举目望去,一座座建筑紧贴着峻峭的石壁,简直就是一尊尊石壁上的浮雕啊!友人告诉我,这里是青龙洞,又名青龙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她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由祝圣桥、中元洞、紫阳书院、万寿宫、青龙洞、莲花亭等六部分组成,共有大小建筑36座,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在这里,你能不为我们祖先高超的建筑技艺所折服、所惊叹吗?!然而,更奇特的是:36座建筑中,集儒、道、佛三教。它们在这里和谐相处,友好相伴。这里确是尘世里的一方净土啊!
暮色渐浓,我们走到一处河边,观赏这座沿河而建的古城,只见数百上千栋徽式建筑,傍河而立,一堵堵青瓦白体的风火墙,像一面面旗帜,飘动在高高的石屏山下,清清的氵舞阳河边看去是那样威武雄壮,而听来却又静无声息。
夜幕落下了,小城更安静了。好像,她还在沉睡,没有醒来。
二
其实,这座眼下似乎在沉睡的小城,是有过她威武雄壮的岁月,是有过她红红火火火的年代的!
翻开她的历史,在秦昭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便在此建立巫阳县。至今有史可查的2280余年的历史中,这里有1300多年作为道、州府和专署所在地。那时,火车还没有问世,汽车还没有诞生,世人还不知公路、铁路为何物,而这里,以她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华夏西南大通道的咽喉之地,素有“黔东门户”、“滇黔锁钥”之称。由此往东可入湘楚及至广袤的中原,由此往西可进入滇黔腹地乃至通达缅甸、印度及东南亚和西亚。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这里,将府、道设置于此,均有重兵把守。那时的镇远,真可曰“远镇一方”啊!
没有汽车,没有火车,水道成为国之血脉,氵舞阳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流向湖南,汇入沅水,进入洞庭,直达长江、大海。溯江而上的船只靠岸这里,古驿道上的“百代过客”在此登舟,去向湘楚,乃至东南沿海。商贾、游客纷至沓来,带来了各种文化的交汇,中原文化和西南文化、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此碰撞、交融,使这里成为黔东地区政治、军事、文化的中心。清代鼎盛时期,小城沿河两岸的铺子多达三四千幢,七千多户,三万五千多人。如今,在这个黔东山城里如此之多的徽式建筑、如此气势恢宏的“八大会馆”,以及四洞、八阁、八祠、九庙、卫城垣、府城垣、十二码头等等历史遗存,无处不在争相诉说着当年的镇远,是何等的红红火火,何等的威名远播,又是何等的热闹、繁荣!
时代的车轮飞速向前,带来了汽车、火车,带来了现代文明,而这灿烂的现代文明,又让一座座新城在一些地方崛起,让一座座古城在一些地方沉沦。不知从什么时代起,这座热闹的镇远古城沉睡了,沉睡在这高高的石屏山下,沉睡在这清清的氵舞阳河边,沉睡在一片原生态的美妙境地里。
三
这次,我与许多作家朋友一起,走进黔东南的苗寨侗乡,去感受这里的原生态的文化,去领略这里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民族风情。
于是,又到了古城镇远。
还是那沿河耸立的徽式建筑的一堵堵旗帜样的青瓦白体的风火墙,还是那条长长的一块块青石板铺就街道,还是那镶嵌在高高的在悬崖上的浮雕样的集儒、道、佛教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她似乎都没有变,又似乎都变了。
到底哪里变了呢?我在心里寻思。
进山的路平了,宽了,汽车跑得更快了;街道上的行人多了,不时见到手拿小红旗或小绿旗帜的姑娘、小伙,领着一队队外地人、外国人走过来了。夜幕落下以后,我们登上了氵舞阳河上的游船,清凉的河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沿河两岸那些气派高大的徽式风火墙上,悬挂着一串串红红的灯笼,灯火倒映在清清的氵舞阳河里,在河面上荡开一层一层红灿灿的浪光。顿时,一种别样的喜庆气氛,使你格外地陶醉,我在心里发出感叹:这座古城,怎么变得如此如此新了呢?简直像一个打扮入时的新娘子一样。
其实,小城还是古朴的。你看那悬挂在风火墙上的红灯笼,是何等的古香古色?古老的民族特色,从一缕缕的灯光中射了出来,把小城装扮得更加深沉、雄伟、厚重!只有老城的外边,确是崛起了一座新城。在那里,建起了一家家上档次的宾馆,大型的停车场,崭新的购物商场……那里,正张开双臂,热情地拥抱山外涌来的现代文明。而老城,依旧迷恋着它的过去,依旧沉醉在那么美妙的原生态里……
镇远,这个沉睡在石屏山下、氵舞阳河边的黔东美神,正在“一半清醒一半醉”——或者说,她正以更清醒的姿态,迎接着今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