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为地域美术史研究方法选择的口述美术史

2012-11-24李辉武

文艺论坛 2012年3期
关键词:美术史史学叙述者

■ 李辉武

从历史上看,我国传统的美术史多数都是侧重于鉴赏的美术家传记和美术作品著录,从而成为史料辑录,而不是史学著述。20世纪以来,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史研究理论与方法,让中国的美术史家站在了文化批判的立场上进行了一系列拨乱反正式的实践,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热衷于宏观把握的美术通史或绘画通史的撰述。特别是自1949年以来,围绕着政府支持的美术高等院校的教材编写,从而继续强化了以强调国家意志为中心的宏观理论分析式的美术通史撰述。后来随着学术的发展,我国美术史研究也呈现多样性特点。但迄今为止,国内美术史论著的撰写格局基本上仍是分为通史、断代史、门类史、个人史四大框架。

由此,以国家意志为中心的主流美术史的撰述范式,造成了地域美术史研究的边缘化。其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地域美术史研究研究力度的贫弱。国内绝大部分地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美术史记录,历史已被埋没与尘封;二是,现有地域性主题的美术史研究,一部分是以某种地方门类或某个地方流派为研究对象,实则是一种整体格局下的专题性研究。还有一部分则是为应对与主流对话的窘迫和尴尬,而皈依于主流价值观的文化策略,而非学术洞见。而地域美术史的研究,却是全局性美术通史研究的必要补充与格局升华。

因此,我国的地域美术史的撰述,需要的是一种具有主体立场与地域特质的历史研究。

一、作为地域美术史研究方法选择的口述史学

所谓口述历史,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传统的笔录或者录音和录影等现代技术手段的使用,记录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者目击者的回忆而保存的口述凭证。①

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文字,是产生于商的先公示壬、示葵时期的甲骨文,在此之前历史的大部分是通过口头世代相传的。”②这点可以证明口述历史作为一种史学存在形式,并非一种新鲜事物。然而,“作为学科意义上的现代口述史学的开始,却应该以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的建立为标志。建国以来,我国亦采用口述史学的方法组织了许多项目,比如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等等,这些项目也出了一大批口述史学的成果。但是在这些项目实施过程中,口述史学并未得到正名,而是被称之为‘田野调查’。直到1996年,北京大学历史系开设《口述史学研究》课程,这才标志着我国的现代口述史学作为一门学科被正式建立。”③

无论是中国的乾嘉学派,还是西方兰克学派都是将原始文献资料视作正规的史学研究素材。这样的史学传统所形成的“精英模式”的史学,已成为“正史”的绝对版本,得到了非常高的认同度。但同时,其在方法论上的教条化,内容形式上单一化的流弊也日渐显现。《新史学》的作者詹姆斯·哈威·鲁宾孙针对传统史学内容形式的单一就指出:“人类的活动不仅是当兵、做臣民或做君主;国家也绝不会是人类唯一关心的事情”。④另一部分更为激进的学者则呼吁重视普通民众的历史作用。在这种浪潮中,史学的新时代来临了。口述历史以其“公众参与”的特点,在这个“新时代”也渐露头角,同时也为以往以“英雄史话”为主题的叙事模式的改观提供了可能。

口述美术史的最大特点就是,让每一位艺术实践的参与者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从而力求还原历史原生态。而美术史的写作者更可能的是以一种编辑者的身份辑录材料。这种公众参与的口述历史有着十分强烈的“反精英”标示。

这种“大众性”的美术史,是符合目前我国地域美术史研究的要求的。讲求对历史原生态和具体环境的还原,从客观上突出了地域特质,公共参与性则保障了主体立场的彰显。

很明显,口述方法的选择是针对地域美术史研究中当代史研究的。

二、口述美术史

当代的概念是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指时间上的当下性,另一个是特指具有某种前瞻性或批判性的先锋艺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口述历史,主要是指时间上的当代概念。将学科意义上的口述历史的方法引入到当代美术史的撰述,异于正常美术史撰述中资料收集程序的艺术家口述。口述美术史用口述材料直接呈现的方式,表达了从个体经验到集体意识的有机整体,而写作者的意图会被最大限度的削弱或隐藏。因此,口述美术史最后形成的文本既具有文献汇集功能的资料梳理价值,通过口述话语的分析,又具有窥测个体经验在集体意识以及历史生态中的面貌的学术研究价值。口述美术史视角的选定,是一个写作者、口述者以及阅读者共同完善的艺术史研究过程。

写作者通过对历史分期和叙述对象的把握,表达自身的历史观与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从资料真实和历史还原的意义上来讲,也规避了资料选择中陷落于先验式的价值预设围栏。换句话说,与“话题”有关的所有当事人都将是叙述的主体,口述美术史的写作者也无需为某一位艺术家是否该进入艺术史的预设围栏而左右为难。

美术史的分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学术问题和历史观问题。我们现有的美术史大多却是以社会政治史的分期来对比艺术史的分期的。我国的古代美术史一般都是以朝代的更替来划分,譬如: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从轩辕时起,至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之间,列举历代画家373人;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列举唐会昌元年至北宋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画家284人;再到南宋邓椿的《画续》,列举自北宋熙宁七年至南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画家219人⑤,无不按朝代,甚至按帝王年号分排座次。及至现当代,《中国当代美术史》(高名潞等,1991)、《中国现代书法史》(朱仁夫,1992)、《中国现代美术史》(吕澎、易林,1992)、《现代中国书法史》(陈振,1993)、《中华民国美术史》(阮荣春、胡彦华,1994)、《中国新兴版画发展史》(齐凤阁,1994)、《民国篆刻艺术》(孙洵,1994)、《现代中国画论集》(郎绍君,1995)、《当代中国美术》(王琦主编,1996)、《现代版画史》(李允经,1996)、《民国书法》(王朝宾,1997)、《中国画与现代中国》(刘曦林,1997)等⑥著作中,可以看出受社会政治史分期的影响也是至深的。

按照政治史分期的,对宏观性的通史书写是有利的,可是对于局部性的地域性美术史书写,则有可能陷入不实事求是的诟病。

口述美术史视角的选定,可以很好的规避这个风险。客观上,口述历史的方法就已经将历史分期的问题,转换成对叙述对象选定的问题了。从实际操作上来看,口述美术史的撰写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机制:首先,让写作者的身份做了一次蜕变,由历史的书写者变为“历史声音”的记录者或编辑者,这大大降低了写作者由主观“价值判断”所带来的虚拟性、假设性的风险。但是写作者依然通过对历史分期和研究对象选定的把握,表达立场;其次,叙述者自身也拥有了话语权。一方面写作者对历史分期和叙述对象的把握,是建立在研究以“叙述者”所描述的内容为“对象”的基础之上的。另一方面,口述美术史的写作特点要求将叙述者的口述话语直接呈现。第三,阅读者的参与将是研究完成的最后一步。阅读者通过感知与注意、阅读、理解、再现的过程完成艺术史研究的社会学意义。

当写作者的身份确认之后,首先要做的便是选定叙述对象,即寻找“事件”(话题)与“当事者”。

并不是所有的美术“事件”都能进入美术史写作的视野,这一点无需置疑。在这里我们需要建立一种标准来检录“事件”。伽德默尔的“效果历史”理论,为我们建立的量化的标准提供了可能。我们可以将美术“事件”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别:一是公共认可的“大事件”。这种“公共认可”,从理论上来讲就是一种个体经验上升到集体意识的具体表现。从口述美术史书写的实际操作上来讲,公共认可的标准,主要来自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来自叙述者的个体经验的交集。当然,形成交集的子集越多,“事件”的历史意义就越大。另一方面是来自媒体等公共咨询平台的记录,事实上公共资讯平台即有个体经验认知的引导作用,也有集体意识反映的功能。二是与“大事件”有上下文关系的“事件”,这一类别的重要,正如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的开篇写道的:“185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上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是历史的重点。”⑦这种类型的“事件”的确定,也有来自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叙述者的主动提议,这是主要因素。二是来自写作者的学理思考。

这种分类是否能妥当,在学理上还值得商榷,但是将它指向口述美术史的实践,却是有效的。

首先,我们对于口述美术史书写者选定的叙述者,即“大事件”当事者的身份做一个分析。事实上,“事件”的当事人也可为:亲历者与知情者。倘若我们需要将口述史料的针对性增强,还可以将亲历者分为:组织者与参与者。

有了以上分类,接下来就可以对叙述者的口述内容进行话语分析。

首先,叙述者的口述话语事实上是一个围绕“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的资料集合,至少包含了三个大的层次:一是计划内容,二是实际经过,三是追忆反思。

作为以历史还原为目的的历史研究,“事件”的“实际经过”始终是关注的重点。按照新闻采访的要求,描述一个事件所需要包含的要素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起因、过程、结果以及影响。

“亲历者”作为“事件”的直接推动者,在叙述“过程”的时候,往往会带有十分明显属于“计划内容”的“预设价值”倾向。同时,作为一种“追忆”的口述形式,通过时间的沉淀与反思之后,所表达出的内容中,也会带有十分明显的“反观自身”的倾向。辨析口述话语中这两种类型的“内容”,有两大方面的意义。一是考证史料的真实性。二是对于研究艺术家的观念形态与艺术的追求以及“事件”发展的内在逻辑,是十分有价值的资料。然而,由于叙述者记忆误差与主观态度的综合作用,要在“话语”中辨析出这两种不同性质的信息,还需要借助口述材料之外素材的帮助,这便是“亲历者”曾经的陈述性文献或公共咨询平台的记录,譬如日记、书信,宣言、会议记录、报纸报刊的新闻报道等,以及运用文献考证学、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佐证。

其次,“知情者”在更大程度上是作为“局外人”身份来看待整个事件的。他没有亲历者预先存在的价值判断,标准的不确定和缺少对事件的全面了解与把握,以及与切身利益的无关,更容易让他从当下的立场做出分析和判断。在“局外人”那里,历史不是过去的历史,就是当下的历史。在这种“叙述内容“中更多的是“审视”。尽管这种“审视”带了很浓的个人经验的味道在里面,然而这并不影响其作为史料的价值。恰恰相反,艺术史呈现更多这种来自“局外人”个人经验的“审视”,与单纯的来自艺术史家的个人价值判断相比,也是难能可贵。

总而言之,叙述者的“口述话语”既是以今观昔的结论,又是借昔鉴今的结果。

与风格学意义的美术史书写不同,口述美术史的叙述方式不强调美术作品的在场,也不强调写作者的在场,而是更多的强调“事件”的还原,强调“叙述者”的主体性,强调“预设价值”在艺术流变中的秩序感与差异性,同时,还规避了单纯的艺术家个案的时间线性罗列。美术作品在口述美术史中的意义,更多的是起实物应证与观念反映的作用。

口述美术史对于理论的依赖较少,而对许多实际操作层面的技术有更多的需求。但是在地域性的美术史研究中,也会应用一些文献考证学、民俗学等学科的成果和方法作为辅助工具。口述美术史的意义在于不仅用教鲜活的方式“还原历史的真相”,还为洞悉艺术家对艺术发展的诉求,以及艺术思潮发生、发展的内在机制提供了一个更为可靠的门径。

三、口述方法在地域性美术史研究中的功能与价值

口述美术史不强调美术作品的在场,因此资料梳理和图片整理的文献汇集的功能和为深入研究作资料准备的基础价值就显得更为突出。强调“大众化”的公共参与,与生活口语化的回忆、叙述方式,保障了地域特质的纯粹。同时又强调写作者、叙述者、阅读者三位一体的主体在场,又具有了艺术思潮的内在逻辑的分析学术价值与社会影响的积极拓展的社会价值。

1.资料梳理和图片整理的文献汇集

在前面我们谈到过,目前国内美术史论著的撰写格局基本上仍是分为通史、断代史、门类史、个人史四大框架,地域美术史研究被极大的边缘化。其主要的一方面表现在地域美术史研究力度的贫弱。除开一些进入主流美术潮流的专题性研究,国内绝大多数地域并没有美术史的书写,许多省级的艺术单位都将近五十年前的资料遗失殆尽。存在于图书馆与档案馆的文献资料,只在地域美术史研究的需要中占据了极少的部分。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众多,譬如新闻媒体。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地域很少有专门美术类的媒体平台,大多数是社会综合性媒体的子区域,纵使有一些专业性的刊物,也多是报道上行下效的纲领性文件。地域当代艺术史的书写,就只有通过田野考察方式到民间收集资料。在很多时候,这种民间征集的图片、口述资料、信件、日记等,就成为唯一的史料来源。在广泛收集文献资料的前提下佐证口述材料,追溯史源,辨明真伪,尽可能恢复历史的本来面目。

口述美术史的撰写过程,事实上也是地域美术史资料库的建立过程,为接下来的深入研究提供坚实的资料基础。

2.口述话语分析的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口述话语分析的目的是追寻艺术思潮的产生与风格样式的流变内在逻辑。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把口述史料当作一种文本或话语进行分析。这种分析首要考虑的是口述话语的结构,如口述史料描述的各种层次或视角以及为清楚体现这些层次或视角特征所使用的各种词汇单位或语气神情,甚至肢体动作。这种分析要回答的是叙述者的知识背景、观念形态、艺术追求、创作方式等这一系列重要的问题。

但是,结构分析仅是口述话语分析中的一部分。这种分析还对话语产生的语境分析发生兴趣,也就是说还对口述话语文本的制作与传播过程产生兴趣。口述话语文本的制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两大阶段,一是叙述者口述阶段,这一阶段不仅包含了语言词汇等话语单位,还包含了语气神情肢体动作等情感因素。第二阶段是通过写作者辑录与编排所形成的口述文本。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失去了一些活灵活现的在场感,但是多了一份针对性与逻辑性。

总之,在地域美术史研究领域,口述美术史有一定的普适价值。其一,通过美术史资料库建设的方式,为史料的抢救性发掘与资料保存提供了一种方式,也为更深入的地域美术史研究提供了资料基础。其二,口述史料本身也存在重要的学术价值。通过话语分析的方法,可以回答叙述者的知识背景、观念形态、艺术追求、创作方式等这一系列重要的问题,这为追寻艺术思潮产生与风格样式流变的内在逻辑提供更为可靠与鲜活的资料。

注 释

①②杨银祥:《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第11页。

③杨银祥:《中国当代口述史学透视》,《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年第3期。

④詹姆斯·哈威·鲁宾孙著,齐思和等译:《新史学》,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⑤鲁虹:《史学传统和当时艺术史写作》。

⑥薛永年:《回顾新中国60年的美术史学》,《成就与开拓》(新中国美术60年学术研讨会文集)。

⑦黄仁宇:《万历十五年》,中华书局2006年版。

⑧胡适著,唐德刚译注:《胡适口述自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猜你喜欢

美术史史学叙述者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外美术史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反思改革开放40年史学理论发展的几个问题
骋无穷之路 饮不竭之源
郭诗奇作品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史学漫画馆
史学漫画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