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机制研究——基于浙江省产业集群的多案例分析

2012-11-23董进才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7期
关键词:集群责任研究

董进才,黄 玮

(浙江财经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一、引 言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的完善以及企业经济的发展,一些研究指出了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些新的因素,如企业组织形式[1-2]、组织所处情境[3-4]。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现有研究关于组织和情境差异性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存在影响已经基本达成共识[5],但绝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仍停留在静态的研究上,很少考虑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动态影响。社会关系理论和网络动力学领域研究的深入使学者们开始认识到,以特定组织或群体作为对象的研究需要充分考虑组织和群体所在的外界环境,特别是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的交易网络以及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形成的社会关系网络[6-7]。而产业集群作为一种天然的群体和网络关系结合体,无疑成为研究企业与企业之间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影响机制的重要对象。

对此,本文结合网络动力学、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以及产业集群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研究的理论思想,通过对绍兴纺织、海宁皮革以及温州市水头皮革三个案例集群的研究考察集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相互关联和影响,从企业适应性行为和利益相关者影响角度分析集群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制定的动态过程,回答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哪些方面存在着互动、集群企业社会责任互动的发生机理是什么以及集群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是什么且是如何发生作用的三个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论文拓展了产业集群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机制进行了尝试性的归纳和梳理,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性。

二、理论背景

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机制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三个层面的问题,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哪些方面存在着互动、集群企业社会责任互动的发生机理是什么以及集群企业社会责任的途径是什么且是如何发生作用。为此,本文从产业集群网络关系、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适应性行为与网络动力学三个研究视角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从而为理论模型构建和案例分析建立必要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集群网络关系研究

产业集群网络关系是集群企业行为互动产生的根本所在。有关产业集群网络关系的阐述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对产业集群起源的研究。马歇尔的研究指出地理的接近性和社会的根植性使产业区中的中小企业间产生了积极的相互作用,具体表现为与当地社区同源的价值观系统和协同的创新环境、生产贸易上的密切往来以及彼此之间的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状态,这些特征降低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信息流通的成本,企业的信息与企业的战略决策行为在产业集聚区内部变得透明化[8]。

之后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地理学派在研究集群外部规模经济时对产业集群内部的生产贸易网络进行了详细的阐述[9-11]。这些研究指出,集群企业为了达到交易成本的最小化会通过垂直或外包等方式开展生产活动。这种外部化的分工促进了集群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如联合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成就大额订单、建立生产供应链等,集群的生产贸易网络由此产生。

20世纪70年代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深入阐述了个体、群体与组织之间的关系并掀起了从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角度对产业集群内企业研究的热潮[12]。作为群体社会关系研究的代表性理论之一,社会资本理论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用来强化个体或企业之间行为规范的手段,它是与集体行动和共同政策相联系的[13],同时社会资本又代表着一种对各方合作的规范要求,当具有一定社会资本的组织形成网络时,企业便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用社会资本获取资源和利润,这一过程会强化这些企业对网络的依赖性,并在长期的交易过程中形成己有网络的特征和规则,群体内的企业并会用这些规则去评价其它企业的行为或寻找与其特征相符合的其它合作者,以进一步增加组织的社会资本[14]。在此研究基础上,Granovetter 提出了嵌入性的概念,从结构嵌入性和关系嵌入性两个框架分别分析了企业作为网络节点在产业集群中所构筑的多维节点关系网络和基于集群成员互惠预期而发生的双向关系[15]。

从现有研究对集群网络的描述来看,产业集群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会在内部形成特定的网络关系,这种网络关系包括以分工、合作为基础的战略关系网络和以人际互动、信任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在这一点上学者已经达成一致的认识。虽然已有研究指出集群网络的密度和集群企业在网络中的位置会影响企业的行为和绩效[16],但是对于集群网络如何作用于企业的具体行为以及是否会对所有企业的行为产生影响,现有研究仍未给出解答。

(二)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

现阶段关于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仍较少。考虑到国内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大多为中小企业[17],对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文献的回顾有助于我们深入分析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互动行为,因此本部分内容就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以及与其相关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分别进行了综述。

自Thompson&Smith提出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以来[18],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引起了学者广泛的关注,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出了很多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正是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形成的主要原因。(1)中小企业仍未将企业社会责任履行视为企业提高经营绩效的方法,经济制度的变迁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本加大以及缺乏社会责任履行意识两个因素分别导致了中小企业在单独履行社会责任上仍缺乏可行性和积极性;(2)个人因素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发挥的作用远超过市场因素、战略因素和公共关系因素[21],这导致了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往往呈现出波动性、不稳定性以及易受利益相关者群体影响的特征;(3)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根植于当地的文化[22-23],这种现象在产业集群中表现的尤为明显[24],社会嵌入性对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决策导向有着一定程度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也就是说,中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往往会更容易被利益相关者群体用他们所熟悉的地方文化、习俗等标准来进行评价①;(4)为了保持产业集群的内部稳定性,企业与企业之间会形成一种以企业家关系为主的非正式关系[25],这种企业家之间的非正式关系不仅推动了集群企业在传统的共同承接大额订单、建立战略联盟以对抗其它同类型企业、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和流程改造等生产贸易领域的合作②,同时也开始作用于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等社会公益事项。

从上述总结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特点上来看,中小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存在的成本过高、不稳定以及较强的社会嵌入性导致了中小企业难以单独有效的履行其社会责任,因此Spence提出了在网络系统中通过相互协作来达到共同治理的中小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方式[26]。European Commission的研究证实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提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在充分分析了产业集群特征的前提下将产业集群作为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的首要对象[27];Battaglia等人在研究意大利制革、服装和制纸三个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案例时得出从整个产业集群层面去治理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效果是显著的,并发现了中间性组织在集群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中的重要性[4]。关于集群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集中于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共同治理,尽管来说这部分研究充分考虑了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特性,也具有较好的实践指导作用,但仍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不足:(1)相关文献更多的关注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的整体治理层面,忽视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的基础——集群企业个体的社会责任行为;(2)对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研究忽视了集群企业战略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微观企业的适应性行为,相关研究并未呈现出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决策的动态性,更没有解释集群企业是如何在互动的基础上进行社会责任行为决策的调整的。

(三)企业适应性行为对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研究的启示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企业适应性行为研究的发展得益于社会网络理论的提出和网络动力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社会网络理论广泛探讨了微观主体行为和宏观社会环境之间的关联,相关文献在本文理论背景中的集群网络关系部分中已经有所阐述。社会网络理论对企业的适应性行为和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Krackhardt&Brass指出,在网络中,个体的行为会受到社会关系的影响,同时个体的行为也往往会改变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而改变社会关系的结构③。之后,网络动力学研究正式提出了网络化的概念,将网络化定义为个体对环境做出适应性的自主构建过程[28],并指出网络环境的改变会对网络中组织的战略制定和战略选择产生影响[29]。这些研究结论为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研究带来了新的视角。

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早期,Johnson 便在其著作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一个目标受包括企业过去在实现这个目标过程中的经验、相似企业的经验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30]。之后Carroll 在其论文中首次将经济学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中来[31],为分析利益相关者影响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此后的一系列研究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内容逐渐从利益相关者概念的界定转向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及评定标准;此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研究对象的细化,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对中小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探讨。Spence 等人先后验证了竞争者作为中小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22,32]。这些研究为探究产业集群内部既竞争又合作的个体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改变引起的相关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适应性调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社会网络理论的提出让网络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相关研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产业集群作为天然的组织间网络体系的构成者[33,34]成为研究组织网络和企业适应性行为的最佳对象。“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可以说是企业适应性行为研究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一个成功应用,但是这些研究更多地将“利益相关者”的影响视为静态的、直接的、客观的影响,而没有将企业的主动性和适应性行为结合进来,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互动行为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网络在企业与企业之间互动行为中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在现有研究中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此,笔者认为,要更好地探究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互动,非常有必要引入企业适应性行为和网络动力学的相关研究,将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产业集群网络和企业的适应性行为结合起来,探索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发生原理和作用机制。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弥补现有相关理论的缺口、发展新的理论,而不是检验已有的理论,旨在回答集群企业社会责任互动行为机制涉及的三个层面的问题,研究具有显著的描述性、归纳性和探索性的特征,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达到更为清晰地观察事物发展的过程及其背后的规律[35-40]。考虑到从重复归纳的过程中得出共性的结论往往更具说服力[35,41],本研究采用了多案例研究设计,这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研究结果的可推广性和实用性。同时本文将从不同案例研究中的发现进行交叉验证,确认共同特征,删去独有特征,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效度[35]。

(一)案例研究对象选取

尽管对于本研究来说,直接的分析单位是集群企业,但是产业集群的选择对分析集群企业间的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对产业集群进行了筛选,以期达到选取的集群企业能够更好地满足本研究的目的。论文选取温州市平阳县水头镇制皮产业集群(以下简称ST)、海宁市皮革产业集群(以下简称HN)、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以下简称SX),这样一种选择主要出于以下三方面的考虑。首先,选取典型案例作为案例研究对象有助于获取更丰富、更直接、更深入的信息,这对于以提出新理论和拓展已有理论为研究目的的案例研究有着更为直观的促进作用[35,36,42]。这三个产业集群均是水平共生型产业集群且均有过推行社会责任建设的案例,这将有助于案例数据的采集从而提炼出理论。其次,逐项复制(Literal Replication)和差别复制(Theoretical Replication)是增强案例研究结论科学性和说服力的主要方法[35],逐项复制的原则主要体现在所选产业集群均具有社会责任治理的经验、均为水平共生型产业集群,差别复制主要体现在集群产业类型、地理区位、规模。最后,存在着知情人(被研究群体中的成员,能够带领研究者深入被研究群体的人),三个产业集群中的相关人员大多同意为我们的研究提供必要的协助。有效地进入现场、理解被访者的语言和文化、寻找知情人、获得被访者的信任、建立有效的关系可以提高实地研究中获取信息的真实性和便捷性。

在选择好典型的产业集群后,为了准确判断备选案例是否符合选择标准,笔者通过实地接触以及分析相关报告和文献对集群企业进行了筛选,拟定了30个备选企业的名单。之后,通过知情人的关系和资源通过电话、书信、邮件等形式与备选者进行了初步联系,一共获得了其中20个备选者的承诺协作,并收集到了最原始的信息。这些信息是通过电话或邮件里的结构式问卷或访谈获得的,包括信息提供者的口述以及信息提供者所提供的相关资料。最后,从20个备选案例中选择了10个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以明确其作为案例研究对象的可行性。从这10个候选者当中,笔者以证据资料的完整性、研究对象的配合度以及地点和调研的便利性(基于知情人所能够提供的帮助程度等),最后选定6家企业作为最终的案例研究对象。

(二)数据收集

在选择好案例研究对象之后,笔者组建了一支由两名管理学教授和四名硕士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从2011年1月份开始到2011年9月份,研究团队分别对三个产业集群内六个企业的经营者和员工、当地政府部门工作者和集群内中间性组织(行业协会等)的管理者进行了针对性的访谈。

访谈采用的是半结构化和开放式相结合的形式,根据问题的不同分别选择适合的形式开展访谈。访谈过程中进行相应的书面记录,并尽可能征得被访谈者同意对访谈过程进行录音。每一次访谈中由两名访谈者协同进行,其中一名负责提问/追问及澄清问题,另一名负责记录。在每一次访谈后,由两名访谈者对照录音整理笔记,未有录音的将记录交与被访谈者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将记录输入电脑以Word形式进行保存。

(三)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包括检查、归类、列表、检验,或将定性与定量资料结合起来证明最初提出的理论假设或所需阐述的主要研究问题[45]。笔者在充分研读案例研究文献以及与研究小组成员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从数据缩减(date reduction)、数据归类(date display)、结论及验证(conclusion and verification)三个阶段进行数据分析。这三个阶段相互联系并共同构成论文的数据分析过程及结论验证过程,数据的缩减可以筛选得到与研究直接相关的信息,而通过数据的陈列可以总结出研究的初步结论,之后对初步的结论进行完善并通过相关证据加以证明。当然数据的分析过程和收集过程也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出现结论与假设不符或者集群内部出现与研究结论相矛盾的新事件时,笔者会组织研究小组进行补充调研,以提高结论得出过程的科学性和严谨性④。

四、案例分析与发现

(一)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内容

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涉及到企业社会责任的哪些具体内容?本文根据访谈数据、参与式观察所观察到的现象以及二手资料等多种渠道罗列了三个产业集群内部六家企业的社会责任互动行为。这些互动行为的内容与Jamali 提出的“3+2”企业社会责任组成模型⑤的内容进行了比较,发现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内容基本涵盖了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战略性的社会责任和慈善性的社会责任等企业社会责任的所有内容⑥。

(1)法律责任这一主维度下的企业员工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企业与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企业依法发放员工的基本工资及福利、企业依法为员工提供保险、企业依法提供合格安全的产品、企业依法处理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和危险品、企业依法保护周围的环境并保证生产过程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等七个具体内容。

(2)道德责任这一主维度下的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关注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注重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让职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遵守商业道德(在达到法律要求的标准后)继续关注环境保护、(在达到法律要求的标准后)改进产品质量和提高产品安全属性等七个具体内容。

(3)战略性的社会责任这一主维度下的参与当地公益事业、战略性的捐助行为两个具体内容。

(4)慈善性的社会责任这一维度下的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各种帮助(主要表现为匿名捐赠)内容。

同时,笔者分析认为战略性的社会责任中的给企业所在区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这一内容未成为互动内容可能与调研企业所属的产业有关,由于调研的三个产业集群类型均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造类产业集群,集群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以数量较多的廉价劳动力为生产核心的营运模式,这使得企业经营者均未将增加就业数量视为企业需要履行的社会责任。正如海宁皮革产业集群SY 公司的总经理所说“企业并不可能通过盲目的增加就业来证明企业是有责任性的,这不现实,因为在现有的企业规模和企业部门设置的限制上,这样一种做法显然是不明智的。”

(二)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发生机理

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是如何产生的?通过编码的结果发现,引起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原因主要有政府的要求、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关注、区域文化的影响、企业家的非正式关系、优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个体认知的趋向性、降低社会责任履行的成本、减少社会责任履行不当产生的风险等八个维度;进一步的分析可得,降低社会责任履行的成本、减少社会责任履行不当产生的风险、优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关注这四个维度体现了集群企业对经济因素的考虑;政府的要求、企业家的非正式关系、区域文化的影响、个体认知的趋向性四个维度则体现了集群企业对社会因素的考虑。由此得到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发生机理的两个主要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

从条目数来看,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条目数分别为122和118条,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这两个因素均呈现出了较强的显著性,并且显著性较为接近,说明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既是出于对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是出于对社会因素的考虑。从各个产业集群的条目数汇总状况来看,条目数基本达到了平衡,说明得出的结论在三个产业集群内具有普遍性。

经济因素中,降低社会责任履行的成本、减少社会责任履行不当产生的风险、优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关注四个维度的条目数分别为42、38、22、20条。从访谈的结果来看,降低社会责任履行的成本具有极高的显著性,这表现出了中小企业在社会责任战略制定和履行的过程仍十分关注成本,这与中小企业的基本性质相符合,正如水头制皮产业集群JD公司的总经理所说“对于企业来说,存在着一个矛盾,那就是资金约束和社会责任履行,履行社会责任的经验不足使我们希望通过模仿、学习等方式,(让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时)可以少投入点物力、财力和人力。”

社会因素中,政府的要求、企业家的非正式关系、区域文化的影响、个体认知的趋向性四个维度的条目数分别为26、31、30、31条,从条目数量可以看出,社会因素的四个维度总体上来说较为均衡,政府的要求、企业家的非正式关系反映了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区域文化的影响和个体认知的趋向性则反映了文化和集体认知的影响。

(三)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途径

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途径有哪些以及这些途径是如何发生作用的?通过编码的结果发现,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途径主要表现为企业知识的外溢和集群信息的流动,根据载体的不同可以具体划分为商业交易与合作、劳动力流动、企业家的非正式交流、信息网络和第三方组织的介入五个。

对条目数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第一,商业交易与合作以及企业家的非正式交流的条目数分别为32 条和34 条,占据总条目数的一半以上,说明这两个是企业知识外溢和集群信息流动的主要途径。其中商业交易与合作的主要作用方式为企业产品需求方的反馈和企业在项目合作中的知识与信息共享,如JD总经理所说:“需求方总是会述说关于你竞争者在产品质量保障工作上的一些优于我们的举措,尽管我们知道这只是他们一种讨价还价的手段,但是也无疑会对我们有所影响的,因为假如这些信息是真的,那么如果我们没有做出任何改变,极有可能下次供应商就不是我们了”。而企业家的非正式交流的表现形式有商讨式和指导式两种,与企业家之间的地位、权威以及企业家经营企业的规模有关。第二,劳动力流动、信息网络和第三方组织的介入的条目数分别为18 条、15 条、21 条,说明这三者也是企业知识外溢和集群信息流动的重要途径。第三,从前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以企业家为主体的商业交易与合作以及企业家的非正式交流两种途径在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最主要的信息载体,这与Spence等人提出的猜想“企业主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相互影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2]”相符合。

五、案例讨论

(一)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发生机理

从前述对三个产业集群内六个企业的横向分析可以看到,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产生过程内嵌了集群企业行为和企业间网络关系的演化,它实质上是缺乏社会责任履行经验的中小企业对集群内外溢的社会责任知识和流通的社会责任信息加以处理和利用从而减少社会责任履行成本、优化社会责任战略、提高社会责任履行影响力的一个企业适应性行为和网络化行为的共同演化过程。从不同产业集群的研究结果来看,集群的规模和集群产业性质并未对企业的社会责任互动行为产生影响,影响互动频率的主要是集群的网络化进程,因为无论是在高度生产网络化(海宁皮革产业集群、绍兴纺织产业集群)还是高度社会网络化(水头皮革产业集群)中均发现了显著的企业社会责任互动行为。

进一步看,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根源于集群企业的网络化行为。产业集群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集群网络体系的形成,早期的企业利用集群网络构建贸易生产链和人际关系网络从而获得创业资源。随着产业集群的升级和技术的进步,集群单一的生产网络集合体系开始向集生产网络、人际网络、研发网络、信息网络为一体的复杂网络体系演化。这样一个集群网络体系的演化为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提供了基础。

另外,网络化的进程形成了集群企业间的互动结构[34],不断影响着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选择和社会责任行为的效果,如生产网络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在供应商、生产商、零售商之间的流动,而人际网络有利于非正式交流渠道上的社会责任知识和信息的外溢,信息网络的构建则提高了集群内部信息流通的效率。正是这些网络体系的形成为以知识外溢和信息流动为基础的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创造了条件[43],企业得以在集群中快速获得有效的信息,从而对自身的社会责任战略做出适应性的调整。

对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命题1。

命题1:减少社会责任履行成本、优化社会责任战略、提高社会责任履行的影响力是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产生的根本目的,集群网络体系的形成加速了企业知识的外溢和信息的流通,从而为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创造了基础条件。

具体来看,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产生与集群企业的特征密不可分,产业集群中大部分企业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技术、资金等缺乏造成的成本过高和操作过于复杂使正式的企业社会责任政策在中小企业内部难以有效运用[27,44-46],因此寻求低成本且有效的社会责任履行方式成为中小企业制定社会责任战略的关键所在。在对三个产业集群调研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企业自发形成了“结对”和“联盟”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协同管理,如水头皮革产业集群中JS公司和HH公司合作建设的生皮制造污水处理系统、海宁皮革产业集群中SY公司和KS公司共同设立的社会责任管理小组,这与Spence提出的用网络系统方式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26]相类似。与发达国家以政府和行业协会等集群中间性组织为核心建立的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模式[4]不同,本文调研的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家自发形成的,这一方面源自于发达国家的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并不适用[3],另一方面也与国内企业社会责任实践的特点有关。在急剧变化或外界环境极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选择探索式的战略[29],对于国内的企业来说,企业社会责任从提出到推广的过程无疑是十分仓促的。

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联盟的形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间知识的共享和信息的流通,增加了联盟企业间通过学习和模仿实现社会责任战略交互优化的可能性,分摊了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从整体上提升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决策的能力。

对此,本文提出自命题1a。

命题1a:集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局限性导致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联盟的形成,这为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创造了机会,借助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可以达到减少社会责任的履行成本和优化社会责任战略的目的。

另一方面,集群企业的根植性决定了集群企业行为的根植性,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也根植于当地的文化[23]。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利益相关者可以依此来确定企业所塑造的精神和形象,因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可以看作是企业认知向集群认知转化的一个过程。借助社会责任行为互动,企业可以逐渐形成一个被地方认可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企业在集群中的信任度和权威度,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减少企业社会责任危机产生的可能性,这也与Spence得出的“中小企业必须慎重地对待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履行,因为有很多群体正在关注着它们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会被这些群体用他们所熟悉的当地文化和习俗等标准进行评价”⑦研究结论相符合。

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是不同主体间基于社会资本的协作。与大企业不同,中小企业社会责任实施更多的表现为企业家而不是组织对利益相关压力的一种反应机制,因此企业与企业之间会逐渐形成一种以企业家关系为核心的非正式关系,以保持产业集群的内部稳定性[25]。企业社会责任成为除企业间商务合作外企业家之间最好的交流内容之一,企业社会责任的互动及合作也因此成为企业家扩展人际关系、塑造良好企业家形象的重要手段。这样一种企业家关系的建立,使得企业的社会责任实施会关系到他们在当地企业家群体中的声誉,这也促使他们会有效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保持他们的良好形象[22,26],而确保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式能够被其它企业家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所认可的有效手段之一便是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

对此,本文提出子命题1b。

命题1b: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促进了集群非正式网络的形成和发展,而非正式网络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进一步融入产业集群,从而拓宽企业家关系网络,塑造积极、良好的集群企业形象。

(二)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途径的进一步探讨

集群企业社会责任互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以企业间信息流通和知识外溢作为基础的,企业信息与企业知识自觉或不自觉的外溢为集群企业通过获取信息和知识来制定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或完善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方式带来了机会,因此集群企业社会责任互动便是企业间信息流动导致的企业家社会责任观相互影响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不断优化的过程,企业信息流动和知识外溢的途径也就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互动的途径。

周泯非、魏江在研究集群企业创新能力时曾提出集群企业关联机制的概念,并阐述了集群企业之间知识外溢与信息流通的作用机理[47],但并未对集群企业关联机制究竟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做出合理的解释。从企业的本质来看,企业作为一个组织体,其本身并不具备信息流通的功能,如果只是简单地用企业关联机制将两个企业联结在一起,仍难以有效解释企业间信息流通和知识外溢的过程。

为了制定和优化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企业需要构建和利用关系网络以获取信息和知识。网络关系的构建过程实际上加速了集群企业知识的外溢[34],成功的社会责任履行经验和社会责任战略借助网络关系得以传播,并通过本地企业的模仿、学习、改进形成惯例化的路径,从而被集群企业加以广泛采用。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人,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信息流通导致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外溢,企业中的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平台获取这些外溢的社会责任信息并将其转化为企业自身社会责任决策的依据,企业制定的社会责任战略以及社会责任履行经验再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知识共享和信息流通成为其它企业的信息源。

企业生产贸易网络、企业家非正式网络、劳动力的流动以及行业协会等第三方组织的有效介入加速了以人为传播主体的信息流动和知识外溢[17],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背景效应和作用基础便呈现了出来,以利用式战略和探索性战略相结合的决策模式实现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决策成本和效益的均衡。

综上研究所述,本文提出研究命题2。

研究命题2: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途径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构成的集群信息流通和知识共享网络,具体表现为搭建企业间业务往来与合作的生产贸易网络、企业家间的非正式交流网络、劳动力流动与第三方组织介入形成的信息流通网络。

据此,本文可以得出一个一般化的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模型(如图1)。

图1 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模型

模型中同时也显示了集群企业之间社会责任互动的基本单元——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动,可以看到,以企业家和企业员工为基础形成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动闭环是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信息流动的根本载体,地区和企业的特质性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途径的选择倾向,像水头皮革产业集群和绍兴纺织产业集群这样的单一型产业集群中,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由于受到长期的、相同的地方文化的熏陶更易于相互交流而导致集群中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成为集群企业社会责任互动的主要方式,而像海宁皮革产业集群这样的混合型产业集群中企业家与企业家之间的非正式交流则较少。因此根据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动方式,可以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互动的方式归结为两个——借助于包括企业家和企业员工等企业内部要素促成的企业社会责任互动以及借助于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供应商、下游制造商、媒体、网络等第三方要素所构建的信息交流渠道和信息共享平台产生的企业社会责任互动。

六、结论及展望

本文基于水头制皮产业集群、海宁皮革产业集群、绍兴纺织产业集群的横向多案例研究,探讨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内容、途径及其发生机理。研究发现:(1)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内容涉及绝大部分企业社会责任的组成部分;(2)集群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资金和经验的局限性是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产生的根本原因,集群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联盟和企业家非正式网络的构建为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创造了条件,从而能够有效帮助企业达到减少社会责任履行成本、优化社会责任战略、拓宽企业家关系网络、塑造良好集群企业形象的目的;(3)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途径的本质是以人为核心构成的集群信息流通和知识共享网络,具体表现为搭建企业间业务往来与合作的生产贸易网络、企业家间的非正式交流网络、劳动力流动与第三方组织介入形成的信息流通网络。

以往学者在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相互影响、竞争者与企业社会责任、集群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等方面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这些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从研究视角来说,主流的社会责任研究大多仍是一种静态的分析[48],主要考察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组成及测量。本文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分析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互动行为,回顾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行为这一本质属性,为动态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新的思路。(2)以往学者已经指出企业社会责任行为受到相似企业经验[30]及竞争者[32]的影响,但并未对这种影响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视为一种企业适应性行为过程,是集群企业网络化行为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发现集群企业社会责任互动行为是以企业间信息流通和知识外溢作为基础的,集群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联盟的构建、企业家非正式交流的深入为企业间信息流通和知识外溢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产生,从而实现降低社会责任履行成本、优化社会责任战略、提高企业集群认知度和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目的。这一发现阐明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内在机制及发生机理,这有助于拓展利益相关者作用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动态制定的研究。(3)已有研究对产业集群中联结企业创新行为的关联机制进行了深入阐述,但对于联结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关联机制并未有所描述,本文以企业网络化行为所导致的信息流通和知识外溢作为切入点,归纳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四个途径,解释了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是怎样产生的以及通过什么途径发生作用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探索意义。

此外,论文的研究结论对于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制定以及集群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对于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来说,可以通过对其它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案例的分析以及社会责任履行战略的模仿和学习达到减少社会责任履行成本、规避社会责任履行风险、提高社会责任履行效益的作用,而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受到集群企业自身的生产网络、人际网络等影响,因此在集群企业的管理实践中应注重日常生产网络的拓展和非正式网络的构建,从而保障企业信息流的通畅。从集群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角度来看,本文的研究指出了实现集群企业社会责任共同治理的一个重要政策取向,即微观上集群企业典型社会责任履行案例的宣传和中观层次上集群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完善,集群企业成功的社会责任探索式战略通过集群内部网络加以传播从而有效推动弱势企业的利用式和模仿式战略的制定对降低政府在集群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上的财政支出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作为探索式的案例研究,所提出的研究命题和理论模型还有待于更为充分的实证研究的验证和完善,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普适性,特别是对更多类型产业集群——如纵向合作型的产业集群——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检验和完善本文所提出的理论观点。另外,本文的研究模型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和深化,如第三方介入的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机制分析、跨集群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的考察等,这些研究的深入开展将会进一步加深我们对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机制和集群企业的社会责任战略动态制定过程的认识。

[注 释]

①Spence L J. Small Firm Accountability and Integrity[M]. 转引自George Brenkert,ed. Corporate Integrity and Accountability[M].London:Sage,2004:115-128.

②同上。

③Krackhardt D. The Strength of Strong Ties:The Importance of Philos in Organizations[M].1992.转引自吴洁兵,郭斌.企业适应性行为、网络化与产业集群的共同演化——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的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0,(2):141-155.

④在研究小组对ST皮革产业集群进行访谈之后的三个月,该集群内部出现了一次规模较大的企业社会责任活动,通过相关人员的反馈,笔者发现这与早期得出的一部分研究结论有相矛盾之处,于是通过对参与这次事件的相关企业主和政府官员的访谈,澄清了可能造成研究结论错误或不清晰的问题。

⑤Jamali 在Carroll 的金字塔模型以及Lantos 的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3+2”模型,并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强制性社会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自愿性的社会责任(自由决定的战略性责任、自由决定的慈善性责任)。

⑥本文判断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是否属于集群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互动内容的标准为至少得到四家以上企业的验证,且未得到验证的两家企业不得属于同一产业集群;判断企业某一项社会责任行为存在互动现象的标准为至少得到达到85%以上的、从访谈记录或二手资料所提炼的证据的支持,且证实的资料符合案例研究方法的三角论证法。

[1]Holliday R. Investigating Small Firms:Nice Work?[M]. London:Routledge,1995.

[2]Jamali D.The Case for Strategic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 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2007,112(1):1-27.

[3]Akyildiz F. The Failure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Sharing Environmental Responsibilities:The Case of Turkey[J].Social Responsibility Journal,2006,2(2):142-150.

[4]Battaglia M,Bianchi L,Frey M,et al. An Innovative Model to Promote CSR among SMEs Operat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Evidence from an EU Project[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2010,17(3):133-141.

[5]董进才,黄玮.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综述与展望[J].财经论丛,2011,(1):112-116.

[6]Lawson C,Loren E. Collective Learning,Tacit Knowledge and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 Regional Studies,1999,33(4):305-317.

[7]Hervas-Oliver J L.Do Clusters Capabilities Matter?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the Resource-based View in Clusters[J].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07,19(2):113-136.

[8]马歇尔.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278.

[9]Sabel C,Zeitlin J. Historical Alternatives to Mass Production:Politics,Markets and Tech-nology in Nineteenth-Century Industrialization[J].Past and Present,1985,108(2):133-176.

[10]Camagni R,Local Milieu. Uncertainty and Innovation Networks:Towards a New Dynamic Theory 0f Economic Space[M]//R Camagni. Innovation Networks:Spatial Perspectives.London:Belhaven Press,1991:121-142.

[11]Krugman P.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12]Granovetter M.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J].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73,78(6):1360-1380.

[13]Woolcock M. Social Capit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Toward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and Policy Framework[J].Theory and Society,1998,27(2):151-208.

[14]Coleman J.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0,(94):95-120.

[15]Granovetter M.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s of Emd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91(3):481-510.

[16]Uzzi B. Social 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Inter-firm network:The Paradox of Embed- dedness[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7,42(1):747-774.

[17]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8]Thompson J K,Smith H L.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mall Business:Suggestions for Research[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Management,1991,29(1):30-44.

[19]Murillo D,Lozano J M.SMEs and CSR:An Approach to CSR in Their Own Words[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7(3):227-240.

[20]Spence L J,Lozano J F. Communicating about Ethics with Small Firms:Experience from the UK and Spain[J]. 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0,27(1):43-53.

[21]Jenkins H A. Critique of Conventional CSR Theory:An SME Perspective[J]. Journal of General Management,2004,29(4):37-57.

[22]Spence L J,Habisch A,Schmidpeter R. Responsibility and Social Capital:the World of SMEs[M]. Basingstoke:Palgrave Macmillan,2004.

[23]Tencati A,Perrini F,Pogutz S.New Tools to Foster Corporate Socially Responsible Behaviour[J]. Journal of Small Business Ethics,2004,53(2):173-190.

[24]申恩平. 企业群落与厂商行为[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5]Spence L J.CSR and Small Business in a European Policy Context:The Five“C”s of CSR and Small Business Research Agenda 2007[J].Business and Society,2007,112(4):533-552.

[26]Spence L J. Does Size Matter? The State of the art in Small Business Ethics[J]. Business Ethics:A European Review,1999,8(3):163-174.

[27]European Commission. European Multistakeholder Forum on CSR-Report of the Round Table on "Fostering CSR among SMEs[M].EC:Brussels,2004,.

[28]Rowley T J,Baum J A C.Introduction:Evolving Webs in Network Economics[J]. Advances in Strategic Management,2008,(25):1-20.

[29]Tan J,Tan D.Environment-strategy Coevolution and Coalignment:A Staged-model of Chinese SOEs under Transi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2):141-157.

[30]Johnson H L. Busines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Framework and Issues Belmont[M].CA:Wadsworth,1971:73.

[31]Carroll A B.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79,4(4):497-505.

[32]Spence L J,Coles A,Harris L. The Forgotten Stakeholder?Ethics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Relation to Competitors[J].Business and Society Review,2001,106(4):331-352.

[33]Gordon I R,McCann P. Industrial Clusters:Complexes,Agglomeration and/or Social Networks?[J]. Urban Studies,2000,37(3):513-532.

[34]吴洁兵,郭斌.企业适应性行为、网络化与产业集群的共同演化——绍兴县纺织产业集群的纵向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10,(2):141-155.

[35]Yin R K.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s(3rd ed)[M].Thousand Oaks,CA:Sage,2003.

[36]Eisenhardt K M. Building Theory from Case Study Research[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a,14(4):532-550.

[37]Eisenhardt K M. Making Fast Strategic Dcisions in High-velocity Environment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9b,32(3):543-576.

[38]Eisenhardt K M,Graebner M E. Theory Building From Cases: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7,50(1):25-32.

[39]Gersick C J G. Time and Transition in Work Teams:Toward a New Model of Group Develop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88,31(1):9-41.

[40]Gersick C J G. Pacing Strategic Change:The Case of a New Ventur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4,37(1):9-45.

[41]Herriott R E,Firestone W A.Multisite Qualitative Policy Research:Optimizing Description and Generalizability[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83,(12):4-19.

[42]Pettigrew A M.Longitudinal Field Research on Change:Theory and Practice[J].Organization Science,1990,1(3):267-292.

[43]European Commission. Opportunity and Responsibility:How to Help More Small Business to Integrate Social and Environment Issues into What They Do[M].EC:Brussels,2007.

[44]Battaglia M,Bianchi L,Frey M,et al.An Innovative Model to Promote CSR among SMEs Operating in Industrial Clusters:Evidence from an EU Project[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2010,17(3):133-141.

[45]Luetkenhorst W.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Development Agenda:The Case of Actively Involving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J].Intereconomics,2004,39(3):157-166.

[46]Lepoutre J,Heene A.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Firm Size on Small Business Social Responsibility:A Critical Review[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06,67(3):257-273.

[47]周泯非,魏江.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概念、要素与构建研究[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31(9):9-17.

[48]Mercer J J.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its Importance to Consumers[D]. Claremont Graduate University,2003.

猜你喜欢

集群责任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每个人都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