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伪狂犬病的诊治
2012-11-23孙艳争邹世颖欧齐星杨万莲吕艳丽
刘 蕾,孙艳争,邹世颖,欧齐星,杨万莲,吕艳丽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 海淀100193)
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犬是除了兔外对该病毒最为敏感的动物。潜伏期3~6d,一旦发病,多在48h之内死亡,特征性临床症状为突然瘙痒,剧烈地抓挠或啃咬某一部位,以头颈部多见,犬一旦感染发病,几乎无一幸免。近年来,伴随着猪伪狂犬病在我国猪群中广泛流行,发病猪场及其周围有时出现犬急性死亡的情况,但由于这些犬的经济价值不高,且多为散发,一般不进动物医院就诊,或者即使偶尔就诊,由于诊疗者缺乏对本病的认识,也难以确诊。近期,我们诊断了两起来我校动物医院就医的伪狂犬病病例,报告如下,以期引起同行的关注。
1 临床症状
病例1:2岁龄黄色藏獒,某日下午出现流涎、抽搐和呕吐等症状,傍晚送达我院就诊。病犬表现为:瘙痒,不停抓挠颈部,有时在地上翻滚,并有角弓反张、喘、流涎、呼吸急促等症状。给予降低颅内压的药物、输液、消炎等对症治疗后,未见好转,第2天凌晨1点死亡。早上6点钟左右,主人发现另一只临圈饲养的3岁龄黑色藏獒发病,上午9点送达中国农大动物医院,入院时患犬呼吸迫促,流涎,抽搐,有时抓挠颈部,放置在地上时也有类似前者翻滚的症状,紧急对症输液治疗40min后,患犬死亡。
病例2:2岁龄藏獒某日下午出现精神不佳,不食的症状,次日上午来本院就诊,就诊时,患犬烦躁不安,拒绝对其触摸,呼吸迫促,四处无目的走动,偶尔抓挠面部,并呈进行性加重势态,下午2点左右,烦躁症状加重,反复多次在其他物体上蹭磨面部或者抓挠颈部和面部,并出现流涎症状,约下午4点患犬死亡。
2 病理变化
两起病例共同特征为胸腺岀血,心外膜下、心内膜下有大小不等的岀血斑点,脾脏稍肿胀,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红色梗死灶凸出于脾脏表面。病例1的两条藏獒胃浆膜面有大量大小不等的岀血斑点,胃内有大量暗褐色液体,胃黏膜面有黄豆大溃疡灶,空肠前段有大量暗褐色液体,气管通畅,肺轻度充血,头部皮下岀血、水肿,脑组织及其他脏器眼观未见异常。病例2的患犬胃浆膜面有针尖大出血点,胃与幽门结合处至十二指肠前段有3团毛球,头部皮下岀血、水肿。其他脏器眼观均无明显异常。
3 PCR诊断
采用本院杨汉春教授惠赠的伪狂犬病PCR引物和建立的PCR方法对患犬的脑组织进行PCR扩增,从两病例的脑组织中均获得了预期大小的目的基因片段,证明脑组织中均存在伪狂犬病病毒,见图1和图2(图1为病例1的2条患犬的脑组织PCR结果,图2为病例2的患犬的脑组织PCR结果)。
图1 病例1的脑组织PCR检测结果
4 病史调查
在病例1中,畜主家中同一个院内饲养猪和犬已经数年,猪舍离两病死犬舍约50m,主人有用猪肉饲喂犬的习惯,一般煮熟后饲喂。但患犬发病前5~6d生食过2次5月龄病死猪的肉。在病犬死前的20多天里,家中5月龄育肥猪、3月龄中猪、2月龄左右的小猪先后发病,而母猪从未出现繁殖性疾病,猪场近期从未购进猪只。在我们初步诊断犬患伪狂犬病后,畜主将2头2月龄发病小猪送至相关实验室检验,均检出伪狂犬病病毒和圆环病毒,但未检出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进一步调查发现,母猪近年来一直坚持进行伪狂犬病疫苗免疫,而仔猪至育肥猪从未进行该疫苗免疫,由此判断猪群呼吸道疾病是伪狂犬病病毒和圆环病毒共感染的结果。那么伪狂犬病病毒从何而来?进一步调查发现,在距离养殖场约500m处有一家农户在春节后开始收购并屠宰病死猪,不久,其家养的30多条犬相继全部死亡,患犬发病急,死亡快,在此之后不久,来院就诊的犬主人家的猪开始发病,接着犬群散发出现以呕吐、流涎和急性死亡为主要临床病征的病例,先后共计死亡5条犬。
图2 病例2患犬的脑组织PCR检测结果
病例2中,患犬发病前6d,连续2d饲喂过生的猪排骨肉,3d后一起生活的一只3月龄幼犬突然死亡,间隔2d,即就诊前1d,另一只同窝幼犬出现啃咬后腿的症状,到医院就诊时,该幼犬已不能站立。
5 结果分析
神经性瘙痒,抓挠局部,尤其是抓挠颈部皮肤是兔、犬和猫等动物伪狂犬病的典型特征性症状,猪不表现该症状[1-3]。兔感染后最为敏感和典型,并被作为诊断伪狂犬病的试验动物。犬感染后典型症状也如此。通过患犬表现出的瘙痒、抓挠、流涎等特征性临床病征,结合病理变化、PCR检查和病史调查,确定死亡原因为伪狂犬病病毒感染。在病例1中,临近场所屠宰病死猪是本病的最初传染源,吃食病死猪肉是发病的直接原因;在病例2中,伪狂犬病病毒污染的生猪排骨为引起犬死亡的罪魁祸首。
有关犬伪狂犬病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很少,已有的文献指出,除了临床症状外,肉眼病变仅限于瘙痒部位皮下水肿,其他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不明显[4-5]。也有文献记载,患犬可出现肺水肿和心内膜下岀血的大体病理变化。在本次病例中,3条患犬除了有与文献报道一致的心脏岀血[2]外,我们还见胸腺岀血,胃和空肠前段岀血的病征。这些病理变化是否为犬伪狂犬病例的典型特征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这两病例从出现发病症状到死亡均不足24h,与文献报道的一般不超过48h一致。而临床上,不时会有不明原因的急性危重病例送诊,且死亡急。上述两病例提醒我们,在诊断不明原因的急性危重病例时,应充分考虑到伪狂犬病的可能,尤其是对犬场送检的犬只,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如是否饲喂生猪肉及相关产品,并据此作出谨慎的预后判定!在这两起病例中,就诊之初问诊时,主人均否认饲喂过生猪肉产品。
鉴别诊断要点:对于有神经症状的急性患犬,务必详细询问病史,一旦有与病猪接触或生食猪肉及相关产品的病史,应怀疑感染伪狂犬病的可能,一旦发现特征性瘙痒,即可做出初步诊断。由于本病常常侵害三叉神经,故可出现舌麻痹和下颌麻痹的症状,表现出饮食困难、流涎等症状,此时,应将其与其他原因引起的三叉神经炎区别。还应注意本病与狂犬病的鉴别诊断,狂犬病具有链条式发生的典型特征,一般均有打斗或被咬伤的病史,对人或其他动物有主动攻击性,伪狂犬病例则无。
本病采用PCR方法从脑组织中扩增出了目的基因片段,有力的证明了该患犬死亡病因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但本病由于发病急,死亡快,病毒在体内增殖的数量较低,该方法是否适用于临床病例生前诊断有待进一步验证。另一方面,对于养猪农户,如果猪群出现流产、仔猪出现呼吸道病症和死亡率增加,伴随猪场周围的犬只发生原因不明的急性死亡时提示猪群发生了伪狂犬病。
6 防治措施
由于本病发病急骤,病程短,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专门用于预防犬伪狂犬病的疫苗使用。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一是杜绝饲喂生肉,尤其是生猪肉及其相关产品;二应尽量避免猪、犬同场饲养,若必须同场饲养,可试用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犬。有动物主人先后用4头份或1头份猪伪狂犬病疫苗接种犬20多只,所有被接种动物无任何不良反应,但免疫的确切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皇甫和平,杜根成,刘向东,等.犬伪狂犬病[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6,4:50-51.
[2]Olson G R,Miller L D.Studies on the Pathogenesis of Heart Lesions in Dogs Infected with Pseudorabies Virus[J].Can J Vet Res,1986,50:245-250.
[3]Luke D E,Hutchings C R,Aalders N G.Aujeszky′s disease in dogs more confirmed cases[J].Surveillance,1990,17(2):24-25.
[4]Read D H,Sinclair J A.Aujeszky′s disease in a dog[J].Surveillance,1988,15(2):13-14.
[5]Toshikazu Matsuoka,Yuji Iijima,Kenichi Sakueai,etal.Aujeszky′s disease in a dog[J].Jpn J Vet Sci,1988,50(1):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