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影《国王的演讲》话语幽默的语用研究
2012-11-22陈茜
[摘 要] 英国电影《国王的演讲》通过叙述的形式,讲述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由于口吃而接受语言治疗师的治疗,最终克服语言困难的故事。此片获得了第八十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电影导演、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奖项,也获得了世界各界人士的喜爱与好评。虽然电影主要讲述了当时英国王室的日常生活,但是电影中许多语言修辞与幽默对白不但让观众记忆深刻,而且刻画了生动的角色形象。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剖析这部电影的修辞语言特征以及人物的话语幽默现象,以期对电影语言的鉴赏与剧本创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国王的演讲》; 英国王室语言修辞;话语幽默;语用学
电影《国王的演讲》在第八十三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中一举夺下了最佳影片、最佳电影导演、最佳男主角与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奖项。电影讲述了艾伯特王子,也就是后来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自己由于口吃严重,所以不能在众多国民面前去顺畅地发表自己的演说,随后他的妻子伊丽莎白带他去找到了英国最好的语言医生罗格·莱恩那尔。他从怀疑到愿意接受罗格的帮助,并且开始积极配合治疗,逐渐克服了自己在语言方面的障碍,树立起对国民演讲的自信心。如果一部电影没有语言那么就缺乏了生命力,可以说电影语言是电影重要的表现途径。电影《国王的演讲》通过巧妙的语言修辞,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幽默和机智特征。通过对影片人物的交际对白开展语用分析,依据会话中的合作原则和交际过程的顺应原则来解析其幽默话语的生成机制,能让更多的观众深入了解与体味到这部电影在塑造角色中的语言方面的特色。
一、电影幽默对白中合作原则的运用
曾经美国的哲学家格瑞斯认为,人们在所有的语言交流活动中为了能够实现想要达到的目的,就要让说话的人与听话的人之间具有一定的默契,也就是说两者都应当遵循的原则,他认为这种独特的原则是两者交流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eve Principle,简称CP)。而为了能够保证两者谈话交流过程中的顺利进行,那么两者交谈就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
(一)电影幽默对白中的数量准则
我们所说的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指的是交流者需要将自己要表达的内容达到详细的程度,而不能让自己所说的话超过详细的程度或者不足。交流中,过多或过少地提供所需信息,都会被认为有悖数量准则。事实上,人们在交流中常常巧妙地打破数量准则,使语言效果产生意想不到的变化,甚至产生幽默的效果。
《国王的演讲》中,艾伯特第一次与罗格医生见面的时候,医生认为多数口吃严重的患者都曾经在童年时内心受到过创伤,因此他想让艾伯特去谈谈自己脑海中对童年的回忆。然而由于艾伯特自身的特殊身份,所以他难以去对外人谈起自己小时候的阴影,所以他十分生气,因此对罗格说:
Lionel:Whyre you here then?
Bertie:Because I always stammer!
Lionel:You have some temper.
Bertie:I have many shortcomings,this is not the only one.
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王子在回答罗格的问题中,不但承认了自己的脾气不好,还表明除了这些,自己还具有许多其他缺点。可是,我们对艾伯特的自嘲行为感受到的是他性格的可爱与幽默。因为艾伯特不但回答了罗格的问题,还为他提供了别的信息,违背了我们所说的数量准则,进而产生了诙谐的幽默效果。由于艾伯特贵为王子,所以一般是难以承认自己内心的阴影与缺点的,更不用说把自己的缺点承认给第一次见面的陌生人。但是他却因为罗格一个简单的问题就回答出了自己许多的缺点,并且没有抵触对方的问题,这样让观众们可以感受到王子的可爱性格,也因此让人忍俊不禁。
(二)电影幽默对白中的质量准则
我们所指的质量准则(Quanlity Maxim),是交流者不能在交流过程中说一些不够真实的内容,或者不要说自己缺乏证据的话。
在艾伯特和自己妻子伊丽莎白第一次去罗格诊疗室之前,伊丽莎白向艾伯特介绍了罗格医生的大致情况。此时的艾伯特很抵触别人给他介绍各种治疗口吃的地方,并且表现出对自己治好口吃没有信心。而伊丽莎白虽然并不了解罗格的治疗水平,却依然赞扬罗格医生与其高超的医术,因此产生了下面的幽默对话:
Queen Elizabet:He strongly recommended him.
Bertie:Oh,dear,perhaps hes a Bolshevik.
王子知道自己妻子的想法,他也明白眼前的医生并不是妻子说的布尔什维克,但是依然故意说他是,这让两人的对话违反了我们对话的质量准则。但是根据对话的质量准则,是故意说罗格医生是布尔什维克的,这种带有玩笑与讽刺似的话语能够让对话产生调侃式的幽默。许多时候人们都会由于主观心情而出现这种违反质量准则的对话,并不是由于自己不知情而说错,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或达到某种目的。
(三)电影幽默对白中的关系准则
关系准则(Relation Maxim)是指在交际中,交谈者说话要十分贴切并且上下文有关联。如果毫无关联,会让对方不理解说的是什么,因此会觉得莫名其妙。
我们看到艾伯特与罗格第一次谈话中,罗格医生就已经意识到来的患者是王子,所以他显得有些紧张,也不知道怎么与这位口吃患者交流,所以他想让艾伯特来讲个笑话进而舒缓一下两人的尴尬气氛,所以有了下面幽默的对白:
Lionel:Can you tell me a joke?
Bertie: The computation time is not my strong suit.
我们都知道,对于皇族身份的王子来说,讲让人捧腹的笑话肯定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艾伯特不想给罗格讲,但是又没有直接拒绝罗格,用的是与罗格医生提的问题不相关的答案来拒绝了罗格的问题,这就违反了我们所说的关系准则,进而产生了一种类似冷笑话的语言幽默。
二、电影幽默对白中顺应原则行为的运用
顺应原则是比利时Verschueren在著作Understanding Pragmatics(《语用学新解》,1999)中提出的。在制造幽默中,语言的变异性是其基础,而当幽默制造者不顺应发话者预期的心理因素,导致双向的顺应失败,有时也恰恰正是幽默产生的原因。
在《国王的演讲》中,在艾伯特接受罗格医生的训练中,罗格医生逐渐发现王子说脏字的时候不会口吃,所以他采取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王子,也就是引导王子说着脏话来演讲。
Lionel: Know the f-word,try it.
Bertie:F…Fornication(通奸)?Fornication?
这个幽默效果产生原因打破了顺应原则,电影中,原本按照正常的思路,观众们联想到的是fuck这个词,可是,Bbertie却说出了fornication,与观众的顺应思路产生反差,所以达到了幽默的效果。我们都知道,在英语中f-word指的是fuck这个词语,而罗格医生问艾伯特f-word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并不是说罗格医生并不知道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而是想要艾伯特说出来fuck这个英文词语。然而医生说出来的疑问句已经不具有原有的疑问功能,反而具有强制性的祈使作用。我们可以理解为,罗格医生这种顺应语言行为是为了能够让艾伯特说出来fuck这个词语,但是艾伯特身为皇族人士,并不能直接说出来fuck这个词语,因此他说出Fornication这个让罗格与观众都感到十分意外的词语。
三、电影幽默对白中预设原则的运用
预设原则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著名哲学家弗雷格(1892)提出来的。随后英国语言学家继承与发展了他提出的理论,指出了交流中词语并没有指向任何的物体,而当交流者说话的时候,让被动接受语用的人来识别事物,从而让词语有了指代的意思。例如有人问Can I look at your Chomsky?回答者说Sure,its over there.这时候交流双方都知道Chomsky指的是书名而不是人名。一般运用指代词语的时候,发话人会假设接受者知道自己想要指代的对象是谁,两人在交流过程中会将重要的信息设置在双方共享的假设中,而发话人假设对方明白的语言信息就是预设。虽然两人交流的信息是在双方共同假设的基础上,但是有些对话中也会出现一些错误。
1:
Queen Elizabet:My husband must be conducted in public speaking.
Lionel:Perhaps:He is not competent for.
Queen Elizabet:He cant.
2:
Lionel:He can give me a personal information,I will be a frank appraisal.Then we can cure.You can bring your husband go to the courtyard.
Queen Elizabet:Doctor,Excuse me.I do not have a “hubby”.We dont “pop”.And We never talk about private life.
以上两段对话都是来自罗格医生错误的预设,第一个对话是伊丽莎白第一次来找罗格医生,对他介绍了艾伯特的状况。她表示出了自己的丈夫的口吃症状但是一定要对别人做公开的演讲,而罗格建议艾伯特换一个岗位。但是伊丽莎白坚决地否定,但是又不能直接说出来王子的身份。在第二段对话中,为了缓和下气氛,医生想让伊丽莎白带着艾伯特去院子里转转。然而如果医生知道眼前的是王子与王妃,肯定就不会用这种语气对王妃说话了,因此在这种预设的原则下构成了让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效果。
四、结 语
电影《国王的演讲》中颇具魅力的语言运用对影片中人物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从语言特征来研究与分析电影,能够让观众们体会到角色在语言设计中的魅力与特色之处,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创作者在语言设计上的独特之处。电影对语言原则的遵守或违反在不同语境中可用来表情达意,并且语言幽默能够帮助电影塑造出生动的电影人物形象,构建出符合电影内容的氛围,帮助电影提高感染力。因此我们在未来的电影创作中也要从语用的角度来设计人物对白的修辞与幽默,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程雨民.格赖斯的“会话含义”与有关的讨论[J].当代语言学,1983(01).
[2] 昊文.《国王的演讲》中的科学与谬论[J].科学大观园,2011(08).
[3] 姗迟.《国王的演讲》赢得多伦多影展大奖[J].大众电影,2010(20).
[4] 杨紫薇.我们都需要这样的勇气和毅力——《国王的演讲》观后感[J].才智,2011(09).
[5] 赵春雷.来自《国王的演讲》的启示[J].世界科学,2011(04).
[6] 朱淑华.从《国王的演讲》看奥斯卡的“皇室情结”[J].电影文学,2011(13).
[7] 任义.威尼斯与多伦多:两个只能活一个?[J].电影世界,2011(09).
[8] 王明德.演技成就《国王的演讲》[J].大众电影,2011(06).
[9] 田力.用“精神分析”看电影——浅谈电影艺术中观影主体的审美心理[J].齐鲁艺苑,2004(04).
[作者简介] 陈茜(1989— ),女,浙江金华人,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