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电影的复兴之路

2012-11-22郭坦

电影文学 2012年21期
关键词:商业化

[摘 要] 自20世纪80年代台湾新电影运动之后,台湾电影人开始专注于艺术电影的拍摄,忽略了市场需求,因此一度陷入低迷。直至2008年,《海角七号》的上映不仅扭转了台湾电影的票房颓势,更影响了其本土电影之后的创作走向,掀起了一阵青春电影的创作热潮,不仅受到台湾观众的支持,也在香港、内地获得不错的反响。之后,台湾电影越来越重视商业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并开始尝试拍摄史诗片、动作片等各种题材电影。台湾电影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蜕变。 [关键词] 台湾电影; 艺术电影; 青春电影; 商业化

翻开台湾电影史,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可以说是台湾电影最繁荣的时期。在这二十年间,台湾共拍摄了近3 000部影片,其中《八百壮士》和《汪洋中的一条船》曾在亚洲影展多次获奖。1982年台湾电影节,由杨德昌、柯一正等四位年轻导演共同执导的影片《光阴的故事》,标志着台湾新电影运动的开始。在此之后的十几年内,出现了很多部反映台湾城乡现实题材,体现人文关怀的优秀电影,如《小毕的故事》《早安台北》等,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新电影运动结束。此后的十几年内,台湾电影开始陷入长时间的低迷。迄今为止,大多数资料中关于整个台湾电影史的介绍,到台湾新电影运动便戛然而止了。

一直到2008年的夏天,一部由不知名的导演执导,不知名的演员演出的一部《海角七号》横空出世,台湾电影才可以说是卷土重来。此后的几年内,没落的台湾电影另辟蹊径,出现了一批以青春题材为主,被誉为“小清新”风格的电影,不仅受到台湾观众的喜爱,也在内地年轻观众中掀起一阵阵热潮。而今年上映的史诗性电影《赛德克巴莱》以及动作片《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更是标志着台湾电影开始逐渐挣脱以往题材上的束缚,开始由本土化向国际化发展。

可以说,从台湾新电影运动结束之后,台湾电影人一直在不断寻找重振台湾电影的方法和机会,他们试图用自己的双手续写台湾电影的历史。

一、“新电影”后的“新新电影”

1996年,杨德昌的《麻将》上映,台湾新电影运动正式落下帷幕。此后,台湾电影的票房每况愈下。进入21世纪后,一批新导演新作品的出现,也未能挽救正在走下坡的台湾电影。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好莱坞等国外电影的冲击,二则是台湾本土电影创造力的缺乏。当商业电影在全世界大行其道时,台湾电影却仍在根深蒂固的艺术气息中挣扎。

这其中,大部分艺术片是以参加国际影展为目标而进行创作的,并不追求在台湾当地的票房成绩如何,而是追求个人风格的表现,即“作者电影”,在当时的台湾被称作“新新电影”。蔡明亮导演和他的御用男主角李康生,合作拍摄的《洞》《河流》《天边一朵云》《你那边几点》等一系列富有后现代意味的影片。拍摄手法高度风格化,电影人物边缘化,并不时在其中加入了色情成分。这类电影“对现实题材选择处理更具抽离颠覆性,借由角色探讨现代都会之暧昧与不稳定状况”[1]。却使得影片在观看过程中显得沉闷,情节线也稍显松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艺术的突破,却因为曲高和寡,根本无法吸引观众的视线。

而另外一种主要类型青春片,则以易智言导演的《蓝色大门》为代表。这在当时是一部少数获得较好口碑和票房的电影,一改以往台湾电影的沉重腔调,在一种清新、自然的语境中,讲述了青少年在青春萌动时特有的情感历程,开辟了台湾青春电影的滥觞。[2]而这一题材被之后的青春电影大量使用,试图借此在艺术性和商业性中寻找平衡。如周美玲的《刺青》,陈正道的《盛夏光年》,蔡明亮的《黑眼圈》,等等。但随着这类题材的使用越来越泛滥,也就越来越无法引起观众的关注。

总的来看,自台湾新电影之后,台湾电影人很长时间内,都沉溺在新电影的艺术氛围中举步维艰,他们仍大量使用长镜头和不动镜头,试图沿用前辈们获得成功的手法,来获得各种奖项的肯定,却忘记了抬头看看他们之外的电影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等他们猛然醒悟电影也是需要观众的时候,便开始一股脑地采用恐怖、同性恋、色情等极端又富有噱头的题材,利用观众的猎奇心理来争取一部分固定的观众群,不停地走一条看似有保障的老路,实际上是掉进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二、“电影已死”到“超过世代”

基于台湾电影在当时的现状,台湾著名电影学者焦雄屏曾在一次采访中感慨:“真的还有人关心台湾电影吗?”人们纷纷发出了“台湾电影已死”的感慨,来形容台湾电影工业的消散及失败。然而,在2008年,一部《海角七号》的出现,使得已经跌入谷底的台湾电影出现了一丝新的生机。

这部魏德圣导演的长篇处女作,在拍摄制作商仅仅耗费5 000万元新台币,却收获了5.3亿新台币的票房,以黑马之姿振奋了台湾电影界。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台湾南部恒春小镇的故事,满眼的南部海岸风光,浓郁的闽南语和台湾国语,故事中的人物是一群淳朴善良、积极向上的当地人,原汁原味的台湾本土元素得到了台湾观众的高度认同。它不仅一举扭转了台湾电影票房的颓势,也改变了台湾电影主流创作类型。如果说台湾新电影运动后,台湾电影开始由对农业社会的追思转向对工业社会的探讨与思考,那么自《海角七号》之后,台湾电影明显地开始走出对城市的迷思,回归自然,将焦点重新放到现实生活中。而影片开头,男主角那句咒骂台北的粗口以及砸烂吉他的举动,也更直接地表明了电影本身的倾向: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回归乡土的向往。

在这之后,钮承泽导演的《艋舺》于2010年春节上映,其大获成功足以证明《海角七号》并不是特例。《艋舺》是一部地道的台湾本土电影,除了兄弟情谊的描述之外,还包含了对台湾特定文化的追溯。艋舺是台北最古老的街市,这个地方既保留了闽南地方文化,又保留了日据时期的殖民文化,这也是台湾本土文化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其讲述的“黑道青春”并非每个台湾青少年都曾经历,但片中所涉及的80年代台湾校园生活和流行文化,展示的街景巷道,还有许多台湾俚语的使用,足以让观众倍感亲切与怀念。而作为一部上映四天便票房破亿的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显然更能打动台湾观众的心。这部影片用波澜不惊的叙事手法,融入俏皮轻松的喜剧元素,让一代人的校园青春重现银幕。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华丽的技巧,亦没有故作深沉的哲学思考。这部电影惟一拥有的就是一个平淡的故事,这个故事平淡到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你我他,所有拥有过青春的人。然而这才是青春真正的面貌:幼稚、躁动,甚至荒诞。这部电影的导演九把刀坦言:“没有原汁原味的台湾校园,就没有《那些年》。”有人说,这部电影的成功最大的原因在于真诚,九把刀用他的真诚讲述了一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心中最原始的感动,而这才是赢得观众共鸣的关键所在。

至此,台湾电影终于脱胎换骨,日益摆脱了台湾电影的文艺腔调,开始追求电影艺术性和商业性的强强联合。《九降风》《听说》《一页台北》《父后七日》《翻滚吧!阿信》……2008年至今,台湾不断出现让人耳目一新的电影。焦雄屏用“太超过世代”来形容这批新生代导演,借以期许他们能超过前几个世代的沉闷。而这批新电影正如她所期待,一改台湾电影旧时“不食人间烟火”的弊端,抛却了对晦涩的哲学命题和生存现状的思考,转而以一种轻松、幽默、戏谑的方式,融合台湾特有的文化形式,将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婉婉道来,将新台湾人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加以展示。此外,这些台湾电影在启用演员方面,也显得独树一帜。他们并没有像一般的商业大片那样,选用一些在电影界已经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明星大腕,而是选择启用一些在电视、唱片领域崭露头角的偶像新人。如《海角七号》中的范逸臣,《听说》里的彭于晏、陈意涵,《艋舺》中的阮经天、赵又廷,《爱的面包魂中》的陈汉典、倪安东,都是在台湾当地有一定知名度的非专业电影演员,却总能收到非常好的反响。

小视角、小人物、小明星,就这样,“超过世代”的电影人完成了台湾电影的一次蜕变。

三、“超过世代”的电影梦

近两年,随着台湾电影的日益复兴,这些新生代导演显然并不满足于在青春、校园题材的电影中止步不前,他们仍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

2011年9月,魏德圣导演的《赛德克·巴莱》在台湾分上下集上映。这部描述台湾原住民历史的史诗英雄巨作,筹划长达12年,跨国动用两万人拍摄,共耗资7亿新台币。为了拍摄此片,导演魏德圣不惜负债累累,还欠了一屁股人情债,又一次面临了一贫如洗的窘境。然而他还是做好了一文不名的准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观众还原这段真实的历史事件。在这部长达4个多小时的影片中,魏德圣不仅向观众展示了磅礴恢弘的战争场面,也以台湾导演特有的细致,将原住民的服饰、图腾、音乐、舞蹈等诸多元素进行了详尽的还原。并且,在涉及民族情结的问题上,也采取了客观严谨的态度,克服了一般的历史片很难避免的情感偏颇。虽然由于拍摄素材太多,在剪辑上难以取舍,导致影片情节有拖沓之嫌,但是从整部影片的质感和拍摄难度来看,魏德圣无疑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也突破了台湾电影在创作和制作上的局限。

而2012年上映的钮承泽的LOVE和蔡岳勋的《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也同样帮助台湾电影拓展了视角。LOVE这部典型的商业电影,继承了台湾电影一贯的文艺和温情,然而却又通过巧妙的叙事方式和情节结构,令整部电影显得别出心裁。并且这部电影有了赵薇和舒淇两位影后级演员的加入,更走出台湾,将故事的一部分搬到了北京,显然是为了获得内地观众的更多文化认同,争取更多的内地票房。同样的,《痞子英雄之全面开战》也是台湾电影在动作片领域交出的一部惊喜之作。紧凑的剧情、炫目的特技、精彩的打斗,再加上黄渤恰到好处的插科打诨,赵又廷玩儿命的架势把观众的心揪到最后一刻,整部影片有了好莱坞大片的气质。

四、结 语

跨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一直是全世界商业电影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台湾电影自《海角七号》之后的几年内,在电影的取材上,可以说一直局限在台湾本土文化之内,导致其在市场庞大的内地票房一直不算理想。当台湾电影开始复苏的时候,先抓住本土市场,这无疑是一个最稳妥的选择。[3]而如今,台湾电影不仅让台湾观众重拾信心,并且在内地和香港也受到欢迎,所以,尝试题材创新,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受众范围,正是现阶段台湾电影新的努力方向。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经济文化趋向一体化的今天,真正实现台湾电影的复兴。

[参考文献]

[1] 胡延凯.台湾新新电影[J].电影艺术,1997(06).

[2] 陈山.忧患中的启示:重读中国电影的叙事传统[J].电影艺术,2006(05).

[3] 邵培仁,潘祥辉.论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

[作者简介] 郭坦(1989— ),女,山东聊城人,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201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

猜你喜欢

商业化
服装设计商业化实践中的品牌孵化路径研究
加氢站生存怪现状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
转基因水稻商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经济社会影响分析
新华微型小说与高度商业化的城市生活
商业化育种先锋——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杨远柱和他的“狼之队”
“商业化”下的纪录电影叙事探究——以《圆明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