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和缓冲区病媒生物本底调查

2012-11-22柯云玲杨悦屏彭南秀庄天勇梁卓粤黄柏顺胡永辉陈宇鹏田伟金

环境昆虫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病媒缓冲区疫区

柯云玲,彭 聪,杨悦屏,彭南秀,庄天勇,梁卓粤,黄柏顺,胡永辉,陈宇鹏,田伟金*

(1.广东省昆虫研究所,广州510260;2.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州510440)

2010年11月14日至11月24日在广州从化举行的第16届亚运会马术比赛,是首次在中国内地举办的大型国际性马术比赛。这种国际性马术比赛要求必须在通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欧盟兽医委员会认证的“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内举行。2010年4月30日,欧盟委员会投票通过,以法律的形式将从化列为与美国、加拿大、日本、香港同一动物卫生标准的C类地区。据悉,欧盟是目前世界上动物卫生标准最高的地区,C类是欧盟对欧盟地区以外所承认的最高类的动物卫生标准。只有在包括实验室检测、马匹注册身份鉴别、与欧盟法律相对应的动物卫生法律等9大方面都达到欧盟要求,才会得到欧盟的C类认证。5月11日,欧盟又发布欧盟第2010/266号决议,认可中国广州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建设成就,决定将该区域列入可向欧盟永久出口马匹的国家和地区名录。这意味着中国在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化认可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将有力地促进中国马业和马术运动发展。然而,蚊、虻、蠓等昆虫以及蜱、螨等节肢动物是多种马属动物疫病的传播媒介。为深入了解广州从化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下称广州从化无马疫区)及其缓冲区病媒生物的本底情况,更好的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传播的马属动物疫病的发生及传入传出,保证广州亚运马术比赛的顺利进行及从化无马疫区作为国内唯一获国际认可的“无疫区”在今后的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我们于2008年11月至2010年10月对广州从化无马疫区及其缓冲区的蚊、蝇 (仅在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进行了调查)、虻、蠓、蜱和螨等病媒生物进行了本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自然概况

1.1 无马疫区

从化无马疫区位于良口镇,东经113°42',北纬23°41'。从化市内多丘陵,山地,谷地和台地;川流纵横;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9.5~21.4℃,年平均降雨量1800~22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由于依山傍水,环境比较复杂,因此该地区适合病媒生物的孳生与繁殖。

1.2 缓冲区

广州市白云区、萝岗区、花都区、增城市,以及清远市清城区、佛冈县,韶关市新丰县和惠州市龙门县等8个与从化市相邻的县级行政区域为从化无马疫区的缓冲区。广州市白云区东部和东北部是丘陵地区,中部为广花平原,西部是珠江水系,河网交织,年平均气温21.8℃,年均降水量1655毫米;萝岗区属山地丘陵地带,地形南北狭长,1月均温13.3℃,7月均温28.4℃,年均降水量1750毫米;花都区北部为丘陵,中南部多台地和冲积平原,流溪河从东南边境流过,1月均温12.9℃,7月均温28.7℃,年均降水量1754.9毫米。增城市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是三角洲平原,东江从南部边境流过,1月均温13.2℃,7月均温28.8℃,年均降水量1820毫米。清远市清城区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北江从北部入境顺西界南流,沿岸多冲积平原,1月均温12.5℃,7月均温28.8℃,年均降水量2215.7毫米;佛冈县地处北江支流潖江流域,境内低山丘陵为主,1月均温12.1℃,7月均温28.1℃,年均降水量2201毫米。韶关市新丰县东部是九连山脉,中部为青云山脉,1月均温 11℃,7月均温27.6℃,年均降水量1906.5毫米。惠州市龙门县西、北部为九连山脉,其中罗浮山脉伸入东南部,东部多谷地平原、丘陵,1月均温12.3℃,7月均温27.9℃,年均降水量2230.7毫米。

2 调查方法

2.1 调查场所

根据人为干扰程度、地形、植被类型丰富度等指标,分别选择马术比赛场地内及场外马厩和场馆周边绿化带,度假区,溪流边,牲畜养殖场(包括猪场和马场)以及调查区域内的部分村庄作为调查采样点。

2.2 调查方法

2.2.1 蚊类

(1)紫外灯诱蚊法 在各调查采样点内于采集日每晚17∶00左右将诱蚊灯挂在离地面0.5 m处,每个样点放置2~3盏灯,诱捕至次日清晨8∶00左右,乙醚麻醉后收集计数和分类鉴定。

(2)帐诱法 用帐诱法捕蚊于每晚19∶00~21∶00左右使用白色单人蚊帐,一人在帐内用电动吸蚊器捕捉侵入的蚊虫,麻醉后进行收集计数和分类鉴定。

2.2.2 蝇类

诱蝇笼捕集法 在每个调查采样点内放置诱蝇笼3~5个,每次诱集24 h,晨放次晨收。用动物 (主要是鱼类)内脏作为诱饵,以开始腐变为宜,每笼诱饵用量约300 g。然后对捕获的蝇类进行麻醉、计数和分类鉴定。

2.2.3 虻类和蠓类

(1)网捕法 以孔径小于0.75 mm的绢纱制成的捕虫网,在每个调查采样点内进行扫网,用乙醚麻醉后,计数、分类。

(2)宿主体表直接捕捉法 捕捉虻类时,在各调查采样点的村舍里以外出活动的家畜 (主要是牛)作为观察对象,待虻类在牛体表吸血后行动变缓时,直接用塑料瓶扣捕,麻醉后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捕捉蠓类时,调查者静立于调查采样点内,待蠓类在皮肤表面吸血叮咬后行动变缓时,直接用小离心管扣捕,麻醉后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

2.2.4 蜱螨类

(1)刷毛法 将白布垫在固定好的猪、牛、马和狗的体下,以硬毛刷反复梳刷其体表,使叮咬在其身上的吸血蜱类和螨类掉落在白布上,此时,若观察到吸足血液行动变缓的蜱类和螨类也可直接用镊子将其从家畜身上摘除,然后收集、麻醉后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

(2)人工小时布旗法 于晴天10∶00~16∶00在调查采样点内用1 m2大小的白绒布旗进行定时拖蜱。操作时,手持旗杆伸向一侧,使旗子平铺于草地上,以等速缓步向前行,每步行10 m停下观察一次,将附于旗上的蜱捡入塑料瓶内。每面旗子整个过程共进行1 h,然后对捕获的蜱类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

3 调查结果

3.1 蚊类

3.1.1种群分类 本次调查共捕获吸血蚊类2698头,经鉴定隶属于1科2亚科4属5种,其名录如下:

3.1.2 种群构成 广州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的蚊类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占捕蚊总数的33.21%,其次为骚扰阿蚊 (见表1)。

表1 广州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吸血蚊类的种群构成Table 1 Population composition of blood-sucking mosquitoes in Conghua specific equine epizootic disease-free zone and its buffer zone

3.1.3 成蚊季节消长

根据我们2009年的调查资料,广州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的成蚊在春季 (4月)开始活动,夏季 (7月)达到高峰,秋季 (11月)开始逐渐减少,整个活动期呈单峰型 (见图1)。

图1 广州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5种蚊类在2009年各次采集中的数量变化Fig.1 Individual number of 5 species of mosquitoes in Conghua specific equine epizootic disease-free zone and its buffer zone in 4 collections in 2009

3.2 蝇类

3.2.1 种群分类 本次调查共捕获蝇类12788头,经鉴定隶属于4科17属28种,其名录如下:

3.2.2 种群构成 在本次调查所捕获的12788头蝇类中,大头金蝇的种群数量占绝对优势,其他数量较多的种类依次为肥躯金蝇、绯颜裸金蝇、家蝇、斑蹠黑蝇、瘦叶带绿蝇和紫绿蝇 (见表2)。

表2 广州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蝇类的种群构成Table 2 Population composition of flies in Conghua specific equine epizootic disease-free zone and its buffer zone

3.2.3 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 2009年1月、4月和7月的调查数据显示,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的蝇类在冬、春、夏季均有活动,其中春季为高峰期 (248头/笼·日),冬季和夏季相对平均较低(30~55头/笼·日)。

3.3 虻类

3.3.1 种群分类 本次调查共捕获虻类161头,经鉴定隶属1科3属6种,其名录如下:

3.3.2 种群构成 本次调查所捕获的6种虻类中,山崎虻是优势种,占总捕获数的42.86%;除未知种外,台湾麻虻最少,仅占总捕获数的3.73%(见表3)。

表3 广州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虻类的种群构成Table 3 Population composition of tabanid flies in Conghua specific equine epizootic disease-free zone and its buffer zone

3.3.3 种群数量与季节消长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虻类仅在2009年7月、9月以及2010年7月采集到,且2009年9月数量最多。该结果一方面受到虻类宿主—牛在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各调查点分布不均衡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虻类在夏季较为活跃,种群数量也相对较大。

3.4 蠓类

3.4.1 种群分类 本次调查共捕获蠓类71头,均捕于2009年7月,经鉴定隶属1科1属3种,其名录如下:

3.4.2 种群构成 本次调查所采集的蠓类全部为库蠓属种类,其中优势种是一个未知种,其次为荒川库蠓,日本库蠓最少 (见表4)。

表4 广州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蠓类的种群构成Table 4 Population composition of biting midges in Conghua specific equine epizootic disease-free zone and its buffer zone

3.5 蜱类

3.5.1 种群分类 本次调查共捕获蜱类743头,经鉴定隶属1科1亚科1属1种,其名录如下:硬蜱科Ixodidae

3.5.2 种群数量与季节消长 2009年~2010年的调查数据显示,蜱类在2009年7月至11月以及2010年7月至10月均采集到,其中2009年9月至11月数量最多。该结果一方面受到所调查蜱类宿主-牛和狗在从化无马疫区和缓冲区各调查点分布不均衡和可得性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蜱类在秋季较为活跃,种群数量也相对较大。

3.6 螨类

本次调查未采集到可作为疾病传播媒介的螨类,如恙螨、革螨等。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已基本摸清了广州从化无马疫区核心区及其缓冲区内蚊、蝇、虻、蠓及蜱这5类病媒生物的本底情况,掌握了其种类组成,优势种及其在不同采样点的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在广州亚运前及时提出了上述各类病媒生物具体的防控措施,为广州亚运无马疫区建设的圆满完成及马术比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4.1 蚊类

本次调查采集到的吸血蚊种有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骚扰阿蚊和中华按蚊。这些蚊种特别是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白纹伊蚊和中华按蚊不仅骚扰吸血,而且还是多种严重疾病的传播媒介。例如登革热、丝虫病、人和家畜的脑炎以及其他很多种虫媒病毒病都是由它们所传播的。另外,根据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的调查数据,吸血蚊类有48.56%采自马术赛场东南西北4个样点,由此可见,核心区内的吸血蚊类不论在种群数量还是种群密度上都高于缓冲区,应作为防控的重点区域。对这些蚊类的防治应遵循本标兼治、治本为主以及对环境无害的原则,综合采用环境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其他有效手段,组合成一套系统的防治措施,努力把它们的种群控制在不足为害的水平甚至在局部区域内彻底清除。具体来讲,属于田塘型孳生类型的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其孳生习性和季节消长均受稻田种植面积和积水期的影响,在雨季大量孳生并使种群数量达到高峰,因此可以通过改善农田排灌系统,改造农村周围的池塘、水坑、清除洼地积水等办法进行环境治理。此外,利用稻田养鱼、地面超低容量喷洒马拉硫磷或/和杀螟松来控制稻田孳生蚊幼也可降低中华按蚊和三带喙库蚊的种群密度。属于污水型孳生类型的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在广州可通年孳生不息,一年四季都可见到它们的幼体和成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1994)。其防治主要应采取治本清源的环境治理方法,定期疏通下水道和各类建筑的雨水沟,平洼填坑,消除积水,以减少这两类蚊虫的大量孳生。属于容器型孳生类型的白纹伊蚊孳生场所广而复杂。要防止它们的孳生,需要搞好环境卫生,细致地清理各类废弃的小型容器,如瓶、罐、快餐盒等,还应特别注意管理好废旧轮胎。对于孳生在不能清除的非饮用积水中的白纹伊蚊幼虫,可以选择化学杀虫剂,如倍硫磷、杀螟松、辛硫磷、双硫磷和马拉硫磷等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1994)。另外也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杀灭幼虫,或使用中剑水蚤或养鱼来捕食幼虫 (陆宝麟,1999)。对于白纹伊蚊成蚊,可采用超低容量喷雾、热气雾或烟雾喷洒的方式进行喷杀。在室外可选用2.5%~4%的马拉硫磷或杀螟松 (30~50 mL/666.7m2)(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1994),在室内则可选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4.2 蝇类

本次调查所捕获的4科17属28种蝇类中,大头金蝇、家蝇、市蝇、厩腐蝇、丝光绿蝇、巨尾阿丽蝇和棕尾别麻蝇等蝇种虽不吸血但仍可传播多种疾病。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有多个蝇种的成蝇出现时间很早,在4月份即可达到数量上的高峰期。因此,春季就应积极开展消除和处理蝇类孳生物、控制蝇类孳生地的活动,采取环境防治措施从根本上控制住蝇类的发生数量。此外,我们的调查还发现,马术比赛场周围绿化带附近以及附近村舍,度假村等人类活动较频繁、生活垃圾较多的地方蝇类密度较高。针对这样的地点,可以适当配合使用设置诱蝇笼、粘蝇纸等物理机械防治方法和施用有机磷、拟菊酯类等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4.3 虻类

本次调查共采集虻类6种,全部是在无马疫区和缓冲区内村庄的牛体表捕获的,清晨和傍晚为虻类的刺叮高峰时段。虻类是家畜重要的吸血昆虫,可传播大量疾病,如伊氏锥虫病、马传染性贫血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监控。然而,虻类的孳生地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类型多样,高度分散,成虻野栖,加之其飞翔能力很强,故防治比较困难,仅采取某一种方法很难达到好的防治效果,应因地、因时、因虻种制宜,合理采用以防为主,药物杀灭为辅和兼顾环境治理的综合方案。

4.4 蠓类

本次调查共采集到荒川库蠓、日本库蠓和一未知蠓种,它们均属于我国目前已发现的3大吸血蠓属之一的库蠓属,是多种人畜病原生物的携带者和传播媒介,可传播乙型脑炎、马癣、马脑炎、蓝舌病等多种人畜疾病。控制和消灭吸血库蠓应根据其虫体小、飞行力弱、活动范围窄、幼虫发育期长和成蠓寿命短等生物学特性,因时因地制宜地制订防治措施。首先应从根本上做好环境治理工作,铲除畜禽圈舍周围的杂草、填平洼地水坑、排除沟渠无用积水,搞好环境卫生,减少孳生地,才能取得控制吸血库蠓孳生繁殖的较好效果。物理防治可采用黑光灯或紫外灯诱杀。化学方法防治吸血蠓类可使用253杀螟松油剂、253辛硫磷油剂等。

4.5 蜱类

蜱类对人畜除了刺叮骚扰外,还是家畜各种血孢子虫病的传播者并能传播病毒性疾病,如马传染性脑脊髓炎、羊虱毒病、羊假眩晕病等,是一类危险的病媒生物,对其防治也应采取综合治理的措施。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蜱类主要采集于无马疫区和缓冲区周边乡村家养的狗身上,由此可见,它们喜在人畜活动密集的村舍孳生栖居。因此,我们首先应做好环境治理工作,定期铲除居所附近的杂草,清扫树、草落叶和腐质物,清理禽畜圈舍,堵洞嵌缝以达到破坏蜱类孳生和栖息场所的目的。另外,还应在房舍周围挖掘防鼠沟、堵塞鼠洞或开展捕鼠及药物灭鼠等项工作。其次,也可使用药物 (如倍硫磷、马拉硫磷、林丹等)对蜱类进行化学防治。利用自然界中一些捕食性天敌、病原真菌和寄生线虫来杀蜱也有一定作用。

总之,上述5类病媒生物的孳生、繁衍及其相应虫媒病的扩散离不开适宜的环境条件及人、畜等宿主的传播,因此,今后的防控工作应重点加强对人畜活动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区域的监控与管理。应采用综合治理的策略,以环境防治为根本,综合运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多种防治措施,标本兼治,将这些病媒生物控制在受害允许的密度水平以下,为维护从化无马疫区作为国内唯一获国际认可的“无疫区”,确保该区域内保持长期无疫,保证其在今后的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环境。

References)

Lu BL,1999.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osquitoes(the 2nd edition).Beijing:Science Press.128.[陆宝麟,1999.蚊虫综合治理(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28]

The Office of National Patriotic(Public)Health Campaign Commission,1994.Manual of Eliminating the Four Pests.Beijing:Science Press.180-182.[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1994.除四害指南.北京:科学出版社.180-182]

猜你喜欢

病媒缓冲区疫区
梁幼生: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梁幼生: 献身血防,做疫区人民的“守门人”
评价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病媒生物的监测能力
黄骅市人大常委会 视察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暨城区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疫区日记:一个120急救班组的武汉12小时
基于网络聚类与自适应概率的数据库缓冲区替换*
嫩江重要省界缓冲区水质单因子评价法研究
2015 年北京市病媒生物监测结果分析
白鸡引种继续断档 上半年美法复关无望
关键链技术缓冲区的确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