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重庆民间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2012-11-22李雨生

电影评介 2012年14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民间动画

民间艺术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反映,这些貌似简单朴实而又“原生态”的作品,蕴含着关于图腾崇拜、宗教信仰、地域特征、民族文化、民风民俗等极其丰富的内容,为现代动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丰富的营养和有益的启迪。民间艺术与动画的结合探索由来已久,从上个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制作的《铁扇公主》开始,上海美术制片厂出品了一系列的优秀国产动画作品,都是动画艺术与民间艺术结合的典范。如《真假李逵》、《崂山道士》、《孔雀公主》等动画作品借鉴了中国民间传统木、泥玩具等造型特色;《小鲤鱼跳龙门》、《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吸取了传统民间年画的造型、色彩以及民间建筑特色;《鱼盘》、《争执》等作品则从民间陶瓷艺术中汲取灵感;《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等把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技法和意境完美地融入到动画艺术创作中;《猪八戒吃西瓜》、《渔童》、《人参娃娃》、《红军桥》《老鼠嫁女》、《八仙与跳蚤》等作品则是民间剪纸、皮影等艺术形式与动画创作的充分结合。而这些优秀作品中体现的民间传说和充盈其间的民族音乐、民族元素、审美价值、精神追求、文化内涵,使中国动画具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格从而享誉世界。[1]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动画创作普遍存在过多模仿国外动画的现象,缺乏民族与个性语言。这表现为动画创作者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漠视或者茫然。创意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依靠独特的民族风格和特色、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借助于高科技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创造。对于国产动画创作而言,是如何充分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

从理论上丰富传承民间美术的理论,在实践中使民间美术精华在动画创作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应用,是现阶段高校动画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重庆民间艺术是中原民间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地方性的传统文化,它与动画艺术在新世纪的发展是和谐相生的,如何更好地认识、了解、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动画创作中来,对于高校动画,尤其地方高校的动画艺术教育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形式多样、风格独特的重庆民间艺术是高校动画教育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

重庆民间艺术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内涵深厚,寓意深刻,它们拙中藏媚,俗中寓雅,集粗犷、细腻于一体,寓朴实、鲜丽于一身,极具装饰效果。重庆民间艺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重庆民间美术:包括境内的大足石窟造像、木版年画、农民画、羽毛画、麦秆画等等。重庆民间工艺美术:包括皮影、剪纸、石雕、木雕、砖雕、刺绣、编织、建筑、纸扎、泥玩具、布玩具、竹或木玩具、金属工艺等等。重庆民间戏曲及舞蹈艺术:包括大平调、淮调、大弦戏、南调、乐腔、坠子、二夹弦、大罗戏、四股弦、四平调、大弦戏、落腔、豫剧等多种剧种,快板、大调曲子等曲艺,以及扁担偶、跑帏子、吕村战鼓、背阁、抬阁、竹马舞、莲花灯舞等民间歌舞艺术等等。

这些民间艺术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和层面反映着重庆地域文化和社会的变迁,包含着阳刚、大气、质朴和浑厚的中原大地的品格,极具地方特色,其体现出来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人文观念具有强烈的中原民族地域特色,这些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价值追求和精神内涵是高校动画教育极其重要的营养源泉和灵感来源。

二、重庆民间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重庆民间艺术资源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的具体应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对重庆民间美术相关表现形式及内容的吸收与借鉴

重庆民间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炎黄的始迹在黄河流域,而从夏禹始,先民的传闻则已开始南渐。禹的出生地相传有三处,都在长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据大量史籍所载,禹生于四川境内的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娶于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庆。秦灭巴国设巴郡后,巴人更是长足步入了汉化的过程。重庆民间艺术种类丰富,艺术性独特,有綦江农民版画、秀山花灯、酉阳摆手舞、铜梁龙灯、木洞山歌等。

(1)造型观念

民间美术作为一种艺术形象,不是简单意义上客观事物的重复和真实再现,而是民间艺人根据诸多方面对事物原形进行大胆想象,用艺术的手法提炼、加工、再创造的结果。民间美术的造型,从民族传统中走出来,不是简单地重复移位和变异,而是从传统艺术中提取元素,以现代创造意识和表现技巧进行再创造,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形象具有全新的视觉形象和效果。其传达方式中包含着丰富的构成元素和视觉表达效果,这一点与动画艺术有异曲同工之妙。把民间美术与动画设计造型观念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深化对传统艺术的价值认识,有助于弘扬传统艺术;同时,动画设计也可以借鉴民间美术,丰富扩展自己的传达方式。

在重庆民间美术中,各种不同的形象特征非常鲜明,其造型朴实、概括、夸张、古雅,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很适合动画的造型。如:灵泉寺南北朝及隋唐摩崖石窟造像及装饰造型独特,形式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滑县木版年画坚持手工制作方式,人物造型粗犷豪放而生动传神,线条刚劲有力而灵活自如,体现了极有特色的典型重庆传统文化,尤其在其扇面年画里,人物形象均取材于故事高潮阶段的典型人物和典型动态,这些戏曲、神话故事里的人物鲜活生动;綦江农民版画人物丰满壮实、质朴方刚、笨拙粗黑、豪放粗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长垣的皮影人物优美、简练,线条粗犷豪放,大胆夸张,继承了民间剪纸的质朴、浑厚、劲烈、豪放的艺术风格,在表现方法上超越了对自然的摹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色彩观念

重庆民间美术的色彩一般都单纯、明快,就地取材着色是其最大特点。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可以叫做“五色观”,即红、黄、青、白、黑。黑、白是色彩的两极,“有”极归于黑,“无”极归于白,有之极和无之极奠定了以黑白代替一切色彩的水墨画基础。[2]同时五行色也形成了民间美术的基本观,在民间社火、戏曲、脸谱及地戏、傩戏面具中,五色成为身份性格品质的象征,有“红色忠勇白为奸……”等口诀。重庆民间木版年画大多用五色套印,强烈的色彩并置效果,响亮明确。另外,民间刺绣、泥塑等也多用五色。如:綦江农民版画和梁平木版年画的人物设色主要以黑、红、黄、蓝、绿设色,大红、大黄占主色调,紫色很少使用,画面呈暖色。版画颜色用水稀释半透明,不用白粉,并使用调和色,对比不强,画面鲜丽而雅致,其着色笔法也有渲染、平涂、水墨等多种形式,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接近中国画的味道。

(3)审美观、价值观

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在他们自己当中应用和流传的一种艺术样式。[3]它生存于劳动者深厚的生活土壤中,不受功利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制约,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生活情趣。重庆民间美术是当地民众的审美观及价值观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更接近于民间原生态信仰,更侧重于精神层面,充分体现了中原人民的崇拜与信仰,具有极强的长江和乌江流域民俗文化特征,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二)对重庆相关民间艺术的学习与参考

任何一门民间艺术,都脱离不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它和其他的姊妹艺术在相同的背景下孕育、发展,具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以一种艺术研究为依托,加强民间文化的综合研究,才能更好地了解其本质特征。对重庆民间美术及其姊妹民间艺术如民间戏曲、歌舞、音乐、手工艺等进行综合研究,可以更深入地挖掘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地方艺术特征,可以更好地促进重庆民间艺术的发展传承以及其在动画设计中的综合应用。重庆有着形式非常丰富的各种艺术形式,如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打击乐、琴弦乐为一体的秀山花灯;快板、大调曲子等曲艺,以及将石刻、木雕、泥塑、剪纸、挑花刺绣、蜡染等古老的民间工艺融入版画之中的綦江农民版画以及表现出土家人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的酉阳摆手舞,红色故事等众多民间文学与传说,这些都将为地方高校的动画教育提供充足的营养与有益的启迪。

(三)对重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重庆文化是儒、道、释文化的融合,以巫文化为核心,充分体现出巴文化特征。巴文化在“辩、谐”观念下,一开始就孕育着自强自立、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重血缘、追求伦理秩序和乐观向上、渴望正气、除恶扬善的道德理念和意识。这表现为以礼义廉耻、仁爱忠信为核心的价值观;刚强有为、自强不息、中庸尚和的生活哲学;“安土乐天”的和平主义生活情趣以及兼容并蓄的宏大气势。重庆民间艺术中人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想对于现代和谐社会中各种关系的正确处理,以及我们在动画设计中的深入理解与应用都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四)对重庆民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重庆特色鲜明、斑斓多姿的典型民俗文化,也是重庆民间艺术的一个重要题材,集中体现在日常饮食、起居、服饰、生产活动、礼仪、信仰、节令、集会等各方面。如形成于西周而逐渐演化成的提亲、定礼、迎娶等婚俗礼仪延续至今,且仍为农民喜闻乐见。中原的各种习俗,如春节祭灶、守岁、吃饺子、拜年;上元张灯、端午插艾叶、七夕讨巧、中秋赏月、九月重阳登高、除夕易桃符、放鞭炮等,以及由此形成的各种民俗活动,常常是民间艺术家喜闻乐见的表现内容。这些都将为现在动画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三、对促进重庆本土原创动画片教学探索的意义

(一)增进高校学生的文化自觉,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提高人文修养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全社会良好文化环境的孕育和滋养。高校尤其地方高校,生源多来自于本地,毕业后也有相当一部分要返回地方,因此,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加强和对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对于本地民间艺术的保护至关重要。高校具有良好的科研条件,加强高校、政府与民间艺人的相互结合,可为传统民间艺术的学习、交流、传播与发展,提供更多切实可行的平台。促进对重庆本土原创动画片的教学探索,可以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宣传,普及民间文化知识,充分提高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为民间艺术的发展和动画设计的民族化和原创化提供良好的文化和生存氛围,使动画艺术的发展处于一种更合理、更自然、更符合传统文化艺术发展的空间。

(二)促进高校教育充分利用民俗艺术资源,完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建设

加强地方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促进高校教育充分利用民俗艺术资源,完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建设。加强重庆民间艺术与动画创作的综合研究,可以加强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加强对教学效果的实践。对地方民间文化实验性动画短片的制作,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实现,从而进一步完善高校动画专业课程建设,使高校动画教育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结语

透过传统民间美术的历史脉络,我们可以看出,民间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的冲击下不断地更新、拓展,而其文化内涵与精神追求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所在。重庆民间美术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域文化的体现,是重庆所特有的精神内涵的直观反映,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要使民间艺术在现代动画设计当中得到延伸发展,打造出新的民族形式,我们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4]因此,我们对重庆民间美术的造型、色彩、思维方式、审美追求与价值体现重新认识后的再创造,是深化和提升,是从传统民间美术的再现性表现发展到对动画设计及文化内涵的深刻剖析,这对现代动画设计是必不可少的。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也是传承和发展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将优秀民间艺术的艺术形式、文化内涵、审美价值体验以及形式各样的制作工艺融入到现代高校动画艺术教育中,不仅使动画设计教育保持了中国民间文化的根源,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同时将推动高校动画艺术教育向更远更深的方向持续发展。

注释

[1]徐有明《水墨画美浅谈》[J]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KDZK200724090.htm

[2][3][4]方李莉:《“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重建》,《民族艺术》,2002(4),P9。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民间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高人隐藏在民间
我是动画迷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