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中的个体表达
2012-11-22万丹
回首2011年,全世界都处于动荡之中,现在感觉到,高福利的西欧发达国家原来并非人间天堂;阿拉伯世界尽管有着宗教信仰的精神力量做为支撑,却依旧无法保证最基本的生命权;而中国也处在一个人心浮动、社会矛盾尖锐的转型期;个体生存发展似乎变得寸步难行!然而,《语路计划》中的主人公们却用他们自己的坚持,向世人们传达着一种观念,不管时代如何风云变幻,只要坚信自己的信念,一步一步向前前进,就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就是自己价值的最终体验。
《语路计划》由贾樟柯担当监制,与6位新锐导演共同拍摄一部纪录片,每位导演选取的被采访者来自社会各行各业,向观众们展示着这些普通人物追逐梦想的故事,以此来激励人们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勇敢的去拼搏。吕新雨教授说:“纪录片是以影像纪实的方式,在多视野的文化价值坐标中寻求立足点,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与人的生存关系进行观察和描述。以现实对人的生存意义的探寻和关怀的主体形式,它是人类的生存之境。”[1]这就是《语路计划》的核心价值理念。7位导演们用镜头记录下被采访者的生存状态,在人心烦躁的社会中,选取他们共同拥有的一种精神价值。
每一位导演在选择自己的拍摄对象时,就已经将自己的主观色彩因素加入进去,是赞同或许说是对被采访者的一种褒扬,导演宋方拍摄舞蹈演员黄豆豆时,镜头不是停留在他娴熟高超的舞技上,也不是将聚光灯打向他在舞台上精灵般的表演上,而是真实的拍摄了黄豆豆反反复复的练习,在排练和编舞的时候满头大汗,是实实在在的细节化表现,这是一种感性的记录。让观众们了解到,他的成功源于这些简单的、在旁人眼中是枯燥乏味的练习。
“纪录片的含义是,要求真实的记录人类生活,以现实的原始内容为基本素材结构,它虽然可以有艺术手法,但语言本体必须保证素材来源的真实性和编辑生活的逻辑性”。[2]虽然同是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在不同导演的手中,表达的形式也层出不穷。素材来源于生活,但选取什么样的素材进入导演的镜头中,这就是导演的抉择,导演用他们的人生阅历、生活感悟,去编辑自己手中的拍摄素材,都希望能够在向大众传播时,能够有种强烈的情感渲染力。
《语路计划》的镜像里呈现的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缩影,有富商潘石屹、艺术家徐冰,同样还有海归者、社会公益事业者、记者、艺术流浪者……不管他们在自己的人生事业路途中到达一个什么阶段,在导演的眼中,他们都是行走在路上的坚强者。当潘石屹穷困潦倒的在外忍受饥饿的时候,他会像凯鲁亚克笔下的主人公一样出现这样的惆怅:“在昏黄的血色中踽踽而行,感到自己不过是这个忧郁的黄昏大地上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3]庆幸的是,他们最终都坚持了下来,萨尔遇到了旧时的朋友,借到了钱继续他的路程,而潘石屹则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他依旧迈向前方的道路。精神价值是看不见的,它是以无形的方式存在于人的意识中,而且,它的价值力量无法估量。精神意识不同于普通物品,当物品具有使用价值,进行物品交换的时候也就有了价格,成了商品。精神力量是没有价格的,或者说,你是否想拥有它,完全取自个人,你是否是真正的想拥有它。
“纪实的拍摄手法更容易在底层人中间得以实现,它的本体研究着眼于一种传播的效果、功能的扩展,媒介、市场、观众的映射。”[4]《语路计划》是一种命题式的创作文本,监制预先确定了主题,内容贴近大众的生活,迎合了主流文化的价值,因此具有广阔的市场。留给导演就是去寻找与之相匹配的素材,用自己的影片记录方式去完成这一命题。现实的主流价值是什么,当下的中国社会,欧洲文明理念人本主义的思想深入人心,个体意识突出表现加强,意识形态来自生活,每个人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欲望。突出个体,这就是现世的价值。
何苏六将我国的纪录片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 1958—1977为政治纪录片时期 ,第二阶段1978—1992为人文纪录片时期 ,第三阶段1993—1998为平民化时期 ,第四阶段1999—2004为社会化纪录片时期 ,那么现今的中国纪录片进入怎样的一个时期呢?我想这是一个融合的大阶段,文化的多元化,人们价值取向的多样性,眼下,还难以对这一时期的纪录片下一个定义,但我们都可以看出,它的传播影响力是巨大的。关注自然,关注人文风情,或是关注真实的我们自己,都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普通大众乐意接受各种内容的存在,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人们运用媒介的力量,推广到社会中。有些走地下放映,同样受到人们的支持,只是说,他们还没有受到更多群体的关注,当年的贾樟柯也曾是地下活跃分子。
纪录片就是这样真实的存在于社会中,以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存在人们的视野下。究其原因,因为它取自于大众,可以说是一种大众文化的表达。“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的‘本真的’文化就等于民间文化,就是民治、民享的文化。”[5]选自大众的文化才能够被大众广而接受,因为他们本质上就是在表达自己的内心,是一种自我的表达。
[1]吕新雨 《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
[2]朱羽君 《现代电视纪实》北京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8
[3]凯鲁亚克《在路上》
[4]何苏六 《中国电视纪录片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 P133
[5]约翰 斯道雷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第五版 常江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P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