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化遗产服务于社会大众——常州市钟楼区的实践与思考
2012-11-22孙茹钱晶
■孙茹 钱晶
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并积累下来的文化精粹,是民族识别的一个根本标志。是继续让它尘封以致消失在历史的迷雾中,还是把其中颇具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从而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如何看待文化遗产,搞好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和利用工作,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十一五”期间,常州市钟楼区科学统筹文化事业发展,充分发挥文化遗产服务于社会大众的作用,完善管理制度,培育大众文化阵地,壮大文化传承队伍,从创作文艺精品,打造文化品牌入手,取得显著实效。实践表明,在新形势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文化传承,发掘文化遗产的价值,服务于社会大众,才能实现其最终目标。
文化遗产服务于社会大众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
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包括历史文物、建筑、文化遗址等;后者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等。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或科学价值,正是在服务社会、提升劳动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品质的过程中不断得以实现的。无论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根据自己的劳动实践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满足了当时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今天,这些成果将继续发挥服务社会大众的作用,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钟楼区的乱针绣、高跷、豆炙饼、芝麻糖、萝卜干等民俗文化遗产,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这一地区人民群众勤劳淳朴的生活习俗。现在,这些富于生活情趣的文化艺术形式,仍可见于钟楼的街头巷尾,继续发挥着丰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作用。乱针绣远销世界上百个国家和地区,为多国元首、各界人士所珍藏。豆炙饼、芝麻糖、萝卜干仍是人们喜爱的日常食品,高跷也是节日生活中颇受人们欢迎的重要节目。
钟楼区文化遗产的开发与创新,始终坚持面向社会,服务大众。全区各街道、社区文体站、活动室经常举办“书画沙龙”、“艺术沙龙”“手工艺坊”、“小巷讲堂”、“免费电影”等充满生活气息的群文活动。常年举办大型区域性群文活动,凸显先进文化魅力:“钟楼之夏”广场纳凉文艺晚会坚持在社区巡回演出,教师节专场师生文艺演出年年出新,“全民健身”系列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群众,受到了广大市民的欢迎。“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广场展演、专家讲座、图片展览、民间技艺展演等,面向全体市民,普及非遗知识、促进非遗保护。幸福广场“周周演”,全年组织36场类型、主题、风格不一的演出。来自专业剧团、业余团队和基层社区的表演人才,用自己的真情和才艺,给数万钟楼百姓带来了文化享受,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免费欣赏到自己喜欢的综艺节目,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一个个愉快的周末夜晚。正是这种服务取向,才明确了文化遗产开发和文化创新、文化普及的发展目标,坚持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决定了文化遗产必须服务于社会大众。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是割断历史、凭空生长出来的,它是一个不断传承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新的文化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根据发展了的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继承创新,因此,文化遗产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上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离开文化遗产的文化需求,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所以,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决定了文化遗产必须服务社会大众,在培育新的文化增长点上,起到孕育和哺乳作用。这种服务不仅使人民群众的文化进步不断推陈出新,而且传承有道,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生长根基。钟楼区文化发展的几大品牌正是在充分发掘区域文化遗产基础上培育起来的新的文化生长点。小吃文化,打造常州传统“十大名点”、“十大名菜”,促成豆炙饼、芝麻糖、萝卜干、大麻糕被列为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科学引导“西艺坊”等民间工艺品生产,以新设计打造新品牌,培育新市场满足新需求。运河文化,围绕“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主题,改造运河沿岸厂区,使之成为文化产业、教育基地和旅游景点。
民族文化的发展决定了文化遗产必须服务社会大众。民族文化是保持民族特性的根本要件之一,丧失了自己文化的民族,哪怕仍然有着共同的语言、地域和经济生活,也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思维和心理的表征,是维系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发展的灵魂所在。反过来,民族文化的这种特征也决定了文化遗产必须服务社会大众,在民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文化传承和文化维系作用,以保持民族的特性。与之同一过程,文化遗产也正是在服务社会大众、承载民族文明的基础上,得以保留、传承、维护,并不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钟楼区承载了2500年吴文化的历史底蕴。古运河畔的篦梁灯火,闪耀了千年物华天宝、经济富庶;延陵古城的文亨书声,彰显了世代人杰地灵、才俊辈出。正是在这种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人文精神的浓郁氛围中,才孕育出了瞿秋白、刘海粟、盛宣怀、刘国钧等一批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形成蔚为大观的文化盛景。今天钟楼区的文化阵地建设、文化艺术创新和文化产业勃兴,正是中华民族在常州大地上继承和发展自己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文化遗产服务于社会大众的途径和载体
李长春同志在2010年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指出:“人民群众是文化遗产的所有者、鉴赏者和传承者。文化遗产保护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必须惠及全体人民,这是实现文化遗产价值的现实需要,也是保护、发展文化遗产的根本目的。”这一论断在阐明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必要性的同时,还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钟楼区文化遗产的开发和保护,正是走了这样一条群众路线,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才得以承继发扬,历久弥新。
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必须依靠群众,成果惠及群众。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不只是文保部门的责任,也不是只靠文保部门就能够实现的目标。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真正做好保护和开发工作。钟楼新岗遗址是马家浜、菘泽和春秋文化的堆积,发掘出的陶器,常为鼎、豆、壶、杯、罐等组合,反映了历史上常州地区勤劳淳朴的民风。钟楼之名更折射出传袭久远的好学之风,一首《闻钟诗》:“早岁传经发已斑,寄身精舍渺人寰。苔边履迹堪盈中,花外钟声正掩关”,让人遥想当年唐荆川“寺中与诸生讲书”的雅致和恬静。如今,这一勤劳好文的民风民俗,也正由钟楼的广大人民群众传承发扬,推动并继续推动着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钟楼区西林街道常年坚持“戏曲大家唱”活动,不仅培养了一批戏曲爱好者和表演者,还每年举办“戏曲艺术节”,送戏进社区50多场,尽享“戏曲之乡”美名。
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必须开发和保护并重。开发必须因地因时制宜,以最大限度保留文化遗存、延续文化传承为目标;同时,必须在更好地保护的前提下搞好开发,而非破坏性开发。钟楼区让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原则,在注重文化遗产开发的同时,还制订了《钟楼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加强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收集、整理和保护。2003年至今,已先后申报确定了乱针绣、龙泉印泥、高跷、豆炙饼、芝麻糖、素火腿、大麻糕等30多项省、市、区级文化遗产,在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社会效益和文化引力的同时,保留了这些非物质文化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鲜明的民俗特色,实现了开发与保护的双赢。
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必须注重继承和创新。得不到传承的文明终将消失,没有创新的文化必将枯竭。让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首先要继承文化遗产中富于生命力的东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其次,让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更要创新民族文化的发展,使其适应新的社会情势和文化要求。单纯“保存”、“复制”文化遗产,或一味追求商业开发,不注重创新,只会束缚文化发展,使其固步自封,凝滞不前。只有建立在继承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才能彰显其民族特性,焕发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钟楼区本着“积极保护、合理开发、有效利用、鼓励竞争”的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积极发现、保护民间文化艺人,培养文化遗产继承人;另一方面,鼓励他们进行文化研发,多出新作品,提高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围绕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等,加快常州梳篦厂、“运河五号”创意街区、缤纷亚洲休闲娱乐城等重点项目建设,保护利用古运河和一批“名街、名居、名遗”,促进了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创新。
文化遗产服务社会大众,必须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无论文化遗的开发与保护,还是继承与创新,都要有严谨的论证,科学的规划,规范的管理。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保障群众文化权益的基础上,根据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制定科学的开发、保护、创新计划,依法管理,规范服务,充分发挥其教化功能、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科学规划,服务社会大众,必须注重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地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加强管理,重在制度规范,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于一切有利于保护文化遗产,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的行为都要依法保护。对于一切破坏文化遗产,有害于文化市场健康发展的行为都要依法制止,严厉打击。要通过科学的开发和保护规划、规范的市场和社会管理,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钟楼区根据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有关政策,从区域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制订了《钟楼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钟楼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意见》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认真落实。本着“管理促规范,规范促发展”的目标,围绕市场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文化场所普查登记,及时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打击的针对性、有效性,使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有效地推动了全区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