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札记
2012-11-22傅秋源
■傅秋源
在塞尚写给贝尔纳的信里提到:“一个人即使品格卑下,也能做一个极好的画家。而就算不怎么会调配色彩,也能画出些好作品来。有艺术感就够了,而这种艺术感正是中产阶级所恐惧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纸上谈兵的艺术,不要去关注艺术批评,而要去画,才可以得救。”①每个人都必须有自己的视觉,用自己的视觉去发现自然。艺术其实是个人的意识,让这种意识处于情感之中,然后再求助于理智把它组织成一件作品。作为一个画家,首先是依赖视觉的感受,视觉上觉得美的物象,才能激发创作的意图。
刘海粟、徐悲鸿、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等画坛泰斗都曾经在西方学习艺术。苏天赐先生晚年去法国的时候,感叹自己晚出来了十年。我在英国留学期间数次参观伦敦的大英博物馆,其馆藏可以让人流连一天:博物馆入口处就是葛饰北斋的经典之作《神奈川冲浪里》,再往后,古罗马古希腊的雕塑,古埃及的图腾,中国的国宝,东南亚的铜像,都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要说感触最为深刻,还是法国意大利之行。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触目尽是艺术故乡那样的氛围。对于一个学画多年的学子来说,脑海中的第一反应也绝不亚于朝圣的信徒见到庙宇里宝相庄严的菩萨和佛祖。
卢浮宫,奥赛博物馆和蓬皮杜艺术馆展出的是几个不同时期的作品:卢浮宫比较多古典和浪漫主义大家的作品;奥赛博物馆最为精彩的就是有很多印象派及其前后时期的作品;而蓬皮杜艺术馆则是现当代艺术的集中地。
其实展馆里的作品,完全没必要多做赘述。在这座座宏伟的艺术馆里,抬头就会发现众多教科书里的传世之作和著名画派的奠基之作,就那样挂在那里,全没有防护十足的意思,连玻璃罩都没有。我就在璀璨的星海里缩为渺小的微型生物,去仰望去学习,时不时在心中呐喊一句:竟然是这幅!德拉克洛瓦的《梅杜萨之筏》竟乏人问津,人们聚集在《自由领导人民》面前,兴致勃勃地谈论那面法国国旗;毕加索的画挂满了几个展厅,人们反倒对素描速写产生了兴趣。也许成熟的油画画作能充分表达画家的所思所想,但是通过一张张的素描速写,观众更能看到的是画家的成长和画家的观察方法,以及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我的否定和突破,草稿和原作之间的变化和演绎,能让观众清晰的看到画家对自己画作的推敲过程。这无疑是一个“僧推月下门”到“僧敲月下门”的过程。
身处巴黎街头,随处可见做行为艺术的艺术家和满街的涂鸦文化,蓬皮杜门口还挂了马蒂斯画展的海报,瞬间就能感受到扑面的艺术气息和氛围。我真正感悟到的是欧洲人民对艺术的热情,对审美的学习和追求,艺术已经根植于他们的身心和血液,从小就开始启蒙和培养,学生能近距离接触到不朽名作,去领略这种伟大的精神文化遗产,这对于提升审美的趣味是很重要的。正如塞尚所说的:品味是最高级的判断,它是极为罕见的。卢浮宫像一本书,我们在其中阅读。不管是在哪座博物馆,总能在某一幅画前,见到一个老师模样的人挂着话筒在讲解,画前盘膝坐着一群学生,小孩有,中学生也有,听得聚精会神,时不时还在小本上画两笔。那样的场景,令我多少明白为什么对方拥有那么多优秀且充满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艺术作品。
大众对待新旧艺术风格的态度也许从根本上说依赖于他们各自的国家提供给他们的教育的性质。在历代有教养的公众中,似乎确实存在着关于什么是好艺术,什么是坏艺术的或多或少普遍一致的意见。有艺术修养的观众从毕加索的画作中发现的价值,与某个农民从列宾的画中所得到的东西,其方式是一样的,因为这个农民从列宾的画中所欣赏的东西,某种意义上也是艺术,尽管是在一个不同的层面上。在列宾的画作中,反思的效果早已内在于画面,早已为观众无需反思的享受做好了准备。但是,从毕加索的画作中发现的最终价值,却是对由画作的造型价值所带来的直接印象进行反思的结果。它们不是直接地或意外地呈现在毕加索的画作中的,而是必须由敏锐的观众在对造型品质作出充分的反应之后投射进画面。
当今艺术彷佛是在不明方向的动力推动下努力敲碎被严冬冻硬和被砂轮碾平的地壳。这种艺术趋势存活在人们的情感里,更深藏在种种理想和意向之中。这种艺术并不缺乏表现力,也不缺乏人情味,它并非清白无瑕,它对自己能在人们身上唤醒哪种情感非常清楚。这就是我们身上伦理观演变的节奏,经过上个世纪精神活动的各个领域进行的大量研究,我们才发现最重要的特性首先是悟性,一种刨根问底,直至揭露出事物之根本的不可遏制的悟性。这必然将孕育出人类对自身秘密的痴迷。
一切艺术家都带有时代的烙印,巴黎在十九至二十世纪初期是精神思想活动的中心,在这一百年涌现出了大卫、席里柯、安格尔、柯罗、德拉克洛瓦、杜米埃、米勒、库尔贝、马奈、毕沙罗、莫奈、罗丹、德加、塞尚、雷诺阿、修拉等,他们发起了革新,虽然难免会有急进的地方,但是却能渐趋完善。
去奥赛博物馆的那天风雨交加,这样恶劣的天气下,还是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慕名来到这座展馆。在咖啡馆里碰到的美国老太太说,奥赛要比卢浮宫精彩很多。在我眼中,卢浮宫比起太阳王的凡尔赛宫,已经是精彩绝伦了,而这里的馆藏,有恢弘的气势、强大的表现力、丰富的个性和夺目的光辉:印象派及其前后时期,浪漫主义到现代主义、新艺术运动的艺术,绘画,雕塑,甚至还有建筑图和家具,无一不是精品。这里有梵高和莫奈的多幅名作,有一个厅甚至全是印象派的名家:马奈、雷诺阿、毕沙罗、西斯莱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沉默地在墙壁上展示着画家当年超出时代的“意味深长”,画面公然采用了拉斐尔的《帕里斯的判决》的构图,使之显得更加“现代”,抛弃了对古典和原创的尊崇,逃离了对立体和空间的追求。这幅当年引发轩然大波的名画,它标志着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画家们有意的背离了古典主义绘画的主题,转而直接描绘自然形象和日常生活。除此之外,另辟出几个展厅,是德加的巡回展,大部分都是素描或是色粉笔的速写,多数都是芭蕾舞娘,洗浴的女人等等。现实主义的代表米勒和库尔贝的作品静静的挂在罗丹的雕塑旁。我站在库尔贝巨大的画幅《画室》前,内心涌起的感受已与卢浮宫截然不同,当我去感悟那些笔触,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那种仰望的感觉开始模糊,开始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理解,一种尊重。艺术作品对人们意识的表层起作用,一旦刺激过去,它就脱离表层,销声匿迹。这也是一种玻璃窗,透明而坚固,它避免了任何直接的、内在的冲突。
离开巴黎后就到达了佛罗伦萨,风度优雅的佛罗伦萨,景观和途经的罗马完全不同。罗马,一个像人类的希望与野心的巨大土堆的城市,一个帝国显赫的荒原。而文艺复兴的美术史家瓦萨里自问为什么是在佛罗伦萨而不是在其他地方,人在艺术中表现地如此完美,他首先认为是批判的精神:佛罗伦萨的气氛创造天然而自由的精神,不能满足于平庸。俗世的气味沾染并不能影响这座城市的美丽,即使老桥上已经是金店一条街,她的美丽在夕阳下并不能减去半分,橱窗里闪烁的珠宝反倒让老桥平添了浪漫的色彩——这里已经是恋人必去的婚庆嫁娶的准备之处。
进入佛罗伦萨的乌菲奇博物馆之后,这种对古老文化艺术遗产的崇敬之情就更为深刻了。不管是巴黎的哪座展馆,撇去作品不谈,艺术馆本身的气质是现代的,即使已经年代久远,也修葺的光洁平整,像奥赛这样由火车站改建为博物馆的地方,也是雄伟敞亮。可是乌菲奇的台阶,窗棂,乃至天顶,楼梯扶手,都会带给你一种古朴和人文积淀的感受,有着厚厚的历史“包浆”,这种感受能伴随着你,一路看完所有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作品。初始就是乔托的画,然后就是达芬奇,拉斐尔等巨匠,有时只是一幅小小的蛋彩自画像,都能为大师的高超技艺所折服:当看到一个展厅里都是波提切利的巨幅名作时,难免激动地想哭:《春》的题材出自于奥维德的诗,但是这种古典的灵感被中世纪的记忆赋予一种新的复杂性。画面中的百种花卉有的只在佛罗伦萨生长。而异教的女神们在一个像哥特式挂毯的树叶背景前翩翩起舞。这种将想象力协调起来的技巧是多么的不可思议。而《维纳斯的诞生》则是出自同时代的诗人伯利兹阿诺的诗,他深受希腊后期哲学家,即所谓的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他们的抱负是把这些异教哲学家与基督教融合在一起,因此,波提切利的维纳斯完全不是异教的多情妓女,而是苍白的、孤独的、融化到他的圣母形象中去的维纳斯。遗憾也是有的,鲁本斯的展厅一年里都在修缮,不得见其真容。
我就像学习书法的人去了碑林,学习音乐的人去了维也纳,分明是在享受一场饕餮盛宴。文艺复兴中的雕塑、绘画和建筑,为每一代人留下了价值理性、清晰与和谐的比例和个人信仰的信息。虽然一位位星光闪耀独一无二的大师留下了缤纷多彩各不相同的传世杰作,但一个历史时代的艺术在气质内涵及形式表现上多少有共同之处。我们不妨参考下管弦乐队的组成,每个乐手各司其职,各种各样的乐器与千变万化的音乐表现纷繁,但其主旋律从未因此而被掩盖。
德国画家贝尔曼说过:“艺术是最有趣的游戏之一,在艺术创作的顶峰,坚持表达自己的艺术见解更是一种乐趣了。更重要的是,人要热爱艺术,因为准确来说,我们爱艺术家,就是爱镜中的自己。”②
注释:
①参见《为我的绘画辩护》,第一章 塞尚,第004页,给贝尔纳的信。
②参见《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十九至二十世纪初期艺术》,后记,第148页。
[法]艾黎·福尔∕著 路曼∕译 《法国人眼中的艺术史∕十九至二十世纪初期艺术》长春:吉林出版集团责任有限公司2010.7
[意]斯蒂芬尼·祖菲∕著 李力等∕译 《西方美术家辞典》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 2007.1
[德]莫里茨·盖格尔∕著 艾彦∕译 《艺术的意味》南京:译林出版社2012.1
[美]克莱门特·格林伯格∕著 沈语冰∕译 《艺术与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5
[英]肯尼斯·克拉克∕著 易英∕译 《艺术与文明∕欧洲艺术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1.1
何三坡∕主编 《为我的绘画辩护》(艺术札记系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