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剧唱词浅说
2012-11-22袁晓亚
■袁晓亚
戏曲的“四功五法”中,唱是排在第一位的。我国地方戏大约有三百余种,没有不注重唱的,然而淮剧似乎更胜一筹。“九莲十三英”等古老的淮剧剧目,大多一唱到底,极少出现道白,所以当时的“剧本”通称为“小唱书”。那时民间俗话常说“一本小书才开头”,下面有得唱呢。淮剧重唱的传统一直沿袭至今,现在的淮剧剧本,一出大戏如果没有几段五六十句乃至上百句的大段唱腔,观众会觉得不过瘾,甚至不承认是淮剧。
淮剧为什么要用大量的唱词,究其原因,与其历史渊源有关。初始的淮剧是从“香火戏”进化而来的。“香火戏”源起于庙会,苏北农村每逢春种、秋收和小孩子出痘、生病,以及砌屋、修家谱时,均会请僮子做会。这些“会”名目繁多,除了以上(嘉苗会、收场会、痘神会、过关会、安宅会、家谱会)几种外,还有财神会、保状会、鲁班会等等。这种做会是流行于当地的一种宗教仪式,也叫“香火神会”。在这些会上,因请神的时间过长,看守香火的僮子便用当地的小调哼唱些“忏文”调剂观会者的情绪,而“忏文”大多又取材于《二十四孝》,这些故事都比较长,也都偏重于悲凉凄情,僮子为了能唱得跌宕起伏,抓住观众,除了在当地小调的基础上吸收了“门弹词”的声腔以及“老徽调”的某些曲牌外,还在唱的过程中加入了舞的表演成份,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香火戏”。由此可见,这“香火戏”是以唱为主的,故而淮剧初出娘胎便是“唱”字当头,并在淮剧的发展中打下了难以抹去的烙印。
初始的淮剧唱词主要是七字句和十字句,一本淮剧小唱书,基本象豆腐块一样整齐划一,极少多字少字,当七字句要转换成十字句时,还用两句唱向观众交待一下,如《双吊孝》中唱完七字句时,最后两句为“且将七字暂收起,串成十字放悲声”来连结十字句。淮剧还有十字专用曲调,称之为“串十字”或“十字调”。后来,淮剧与京、徽同台,因为京剧、徽剧的唱词比较规范、齐整,且优美动听。不少淮剧艺人同时也唱京剧、徽剧,有时还整本搬演徽、京剧目。由于受京剧和徽剧的影响,淮剧唱词的用韵也和京、徽剧一样,不仅每句都必须押韵,且要上仄下平。即单句的韵脚用仄声字,称为“上韵”,双句的韵脚必须是平声字,称为“下韵”。
淮剧唱词的韵脚几乎与京剧十三辙一样,只是京剧的“言前”辙一分为二,变为“谈山”和“田仙”辙,且二者不能混用。变成十四道四声韵。而独树一帜的是淮剧的一字韵,即“霍托”、“活泼”、“六足”、“黑特”、“邋遢”、“锡铁”等六个声韵。淮剧“一字韵”,都是一些声调短促的入声字,入声字在京、徽剧中都纳入了十三辙中,而淮剧却将这些字韵单立。这些字基本不属常用字,甚至有点“冷僻”,但可以组成奇俏的句子,且诙谐幽默,比较适合喜剧人物,反面人物或古装戏中小花脸运用。如淮剧《公公做媒》中,老顽固康老汉在摆地摊时唱的一段唱词:
康老汉 (唱) 路子宽,真个绝,
摆开阵势将人逼。
他生意兴隆不得歇,
我无人问津干着急。
康老汉,脾气倔,
腿不弯,腰不折。
今日宁愿把本蚀,
决不在这小子面前把兵撤!
淮剧最早的剧本“小唱书”是“幕表戏”,所谓“幕表戏”,即无固定剧本,班主根据故事中的人物分配角色,由演员在台上自己发挥。所以,随意性较强,主要看演员的基本功,是否博学多才,能否即兴创作。当然,“幕表戏”也有相对固定的唱段,如自报家门、行路、拜寿、哭灵等。谁要拜师学艺,师傅都是口传心授,教你几个段子,在演出的剧情中灵活运用,其余的则要根据情节需要现编现唱。正因如此,幕表戏的唱词不仅不讲究,“水词”也特别多,比如“三步并着两步走,两步并着一步行”、“伸手推开门两扇,作揖打躬到坐前”之类。甚至出现过扮皇帝的演员竟然在台上唱出:“为孤王,坐龙朝,吃的是大饼和油条”的荒唐唱词来。
淮剧唱词变成真正的台本,是解放以后的事。那时候,党和政府下大力气抓剧团的改造和组建工作。为了净化舞台,还分配一批文化人进剧团当编剧,淮剧才有了自己的剧本。首先通过整理、改编旧的传统戏开始,经过一代又一代剧作家的努力,淮剧唱词才逐渐地走上规范化。过去,戏是唱给识字与不识字人看的,因而唱词要通俗化。可随着国民素质的提高,特别是全国扫盲工作的开展,以及十二年义务教育实施后,淮剧中原有的那些太土太俗的、到嘴到肚的、原生态的唱词已经很难让观众接受。有的剧作家便提出,淮剧的唱词要讲究文学性,要给人以美感,要雅俗共赏。随后出现的一大批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在这一方面作出了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新时期不久创作的《奇婚记》中田大憨和秋萍在无奈离别时的对唱与伴唱便采取了散文诗的句式:
[幕后合唱 啊!
忍住,忍住!
有泪莫对亲人流。
千言万语,
何处说从头?
……
秋萍(唱) 走,难走——
[女声伴唱 心颤抖!
田大憨(唱)留,难留——
[男声伴唱 愁白头!
二人(旁唱)绞断了肝肠,
又堵塞了咽喉……
谁能说这样的唱词不美?谁又能不被这样的唱词所感动?
再看创作于2002年的《蓝齐格格》中蓝齐儿被逼出嫁噶尔丹,行走到大漠时的唱:
蓝齐儿(唱) 一路上大漠孤烟胡笳哀怨,
满眼里长河落日更将悲添。
天连白草塞沙远,
孤雁嘤嘤声凄然。
风吼晓月尘扑面,
马嘶青冢意留连。
昔时昭君已肠断,
今日蓝齐又呜咽……
这样的唱词简直已可与古诗媲美,可此情此景,它与人物的内心却又是那样的吻合、贴切。
随着时代的发展,淮剧的编剧们辛勤笔耕,创作了大量的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现代戏和新编古代戏。有不少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大奖,为戏剧百花园增了光,添了彩。淮剧唱词也与时俱进,随着观众的文化欣赏水平的提高,淮剧唱词也努力求变,力求做到雅俗共赏,给人以美感。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一些网络用语也出现在淮剧的唱词中,使人感到清新自然、耳目一新。当然人们不应去刻意追求这些,而应该从时代出发,从人物出发,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写出更好更美的淮剧唱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