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磁隧道结的隧穿磁电阻研究
2012-11-21白忠臣唐维媛
白忠臣,齐 赟,唐维媛
(贵州大学光电子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铁磁隧道结的隧穿磁电阻研究
白忠臣,齐 赟,唐维媛
(贵州大学光电子技术及应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25)
在Slonczewsik自由电子理论模型下,研究了一由铁磁/铁磁绝缘体/铁磁构成的隧道结在零偏压下的隧穿电导、自旋极化率和隧穿磁阻比率。结果表明,隧道结的磁结构对TC(隧穿电导)和TMR(隧穿磁阻)的值有很大的影响,在两磁极磁化方向相同且与势垒分子场同向时,TC取到最小值,而方向为反平行时,TC数值为最大,同时还对分子场取向对自旋电子输运性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所得结果对自旋器件的设计有一定意义。
隧道磁阻;TC; TMR;电子输运;透射系数
1 模型和理论计算
图1 磁性隧道结的示意图
考虑如图1所示的模型体系,在铁磁/铁磁绝缘体/铁磁(FM/FI/FM)隧道结中,电子沿x方向传输,d是势垒厚度,x是垂直膜面的坐标轴,势垒2侧是铁磁层。
利用Slonczewsik自由电子模型,在x方向的哈密顿量可以表示为:
(1)
(3)
在2和3区域,方程的解为:
Ψ2σ=Aσe-k2σx+Bσek2σx0≤x≤d
微信公众号通过移动通信技术进行传播发展,其优势是便捷、快速,摆脱了使用电脑或信件沟通的空间限制。科技期刊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菜单的设置,为用户提供期刊简介、征稿范围、征稿要求、联系方式等信息,使用户通过手机就能初步获得期刊服务。进一步深化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科技期刊还能通过服务菜单为用户设置在线投稿、在线查稿、过刊查阅等功能,为读者和作者提供了一条更为便捷,不受空间、时间限制的服务路径。此外,科技期刊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与用户进行互动,收集用户的反馈意见,更加灵活迅速地对用户的意见建议进行反馈调整。
(4)
Ψ3σ=Cσe-ik3σ(x-d)x≥d
(5)
MX=N
(6)
(7)
总隧穿电导为:
(8)
定义隧穿磁阻比率:
(9)
隧穿磁阻比率反映了隧穿电导的相对变化。
2 结果与讨论
取分子场h0=0.18eV,h=0.065eV,垒宽d为6.4nm,垒高为Φ=0.111eV[9],电子有效质量取为自由电子的质量,分析势垒功能以及电子隧穿概率和隧穿电导受分子场影响。
图2和图3分别是隧穿电导及隧穿磁阻受分子场取向变化图,由图可见,在θ1和θ2取值为0°处,电导(TC)为最小值,反之,在θ1和θ2取值为180°处,TC为最大值。在电阻值达到最小处,两磁极的磁化方向平行,且同势垒的分子场取向方向相反;而在θ1=0°,θ2=180 °时,和θ1=180°,θ2=0 °时,TC值相同并位于最大和最小值之间。
在两磁极磁化方向相同且与势垒分子场取向相反时,TC随垒高减小而增大,相反情况时则减小。这种关系是势垒的自旋过滤效应导致的。铁磁绝缘体(FI)的这种效应已被证实[10],它被当作势垒在隧穿中,可等效为一自旋过滤器,电子的自旋磁化方向与FI的磁化方向相同时,较其他自旋方向电子更容易隧穿势垒,方向相反时,则隧穿效应的可能性小得多。图4是自旋向上电子隧穿率曲线图,图5是自旋向下时的情况。从图可见,陡峭的部分说明了TP(隧穿概率)的值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隧道结的磁结构和自旋的取向[11]。在两磁极磁化方向平行且与势垒分子场取向反向时,自旋向上的电子TP值位于最大处,这时的电子能较轻易的通过势垒。
图2 隧穿电导随分子场取向变化图 图3 隧穿磁阻比受分子场取向变化图
图4 自旋向上电子隧穿概率随分子场相对取向的变化 图5 自旋向下电子隧穿概率随分子场相对取向的变化
3 结 论
通过前面的计算分析,得到了电子隧穿磁性隧道结输运性质的关系图。2磁极磁化方向相同且与势垒分子场同向时,TC取到最小值;而方向为反平行时,TC数值为最大值。在计算过程中取了较为简单的外部条件,在下一步研究中会逐步考虑温度、界面粗糙度的影响,计算分析结果对自旋器件的设计有一定意义。
[1]Tedrow P W,Meservey R.Spin-dependent tunneling into ferromagnetic nickel[J].Phys Rev Lett,1971,26(4):192-195.
[2] Julliere M.Tunneling between ferromagnetic films[J].Phys Lett A,1975,54(3):225-226.
[3] Meservey R,Tedrow P M.Spin-polarized electron tunneling[J].Phys Rep,1994,238(4):173-183.
[4] Slonczewski J C.Conductance and exchange coupling of two ferromagnets separated by a tunneling barrier[J].Phys Rev B,1989,39(10):6995-7002.
[5] Chui S T.Bias dependence in spin-polarized tunneling[J].Phys Rev B,1997,55(9):5600-5603.
[6] 朱林,陈卫东,谢征微,等.NM/FI/NI/FI/NM新型双自旋过滤隧道结的隧穿电导和隧穿磁电阻[J].物理学报,2006,55(10):5499-5505.
[7] 赵俊卿,乔士柱,张宁玉. 磁性隧道结自旋极化电子的隧穿特性[J]. 计算物理,2008,25(2):235-240.
[8] 金克新,陈长乐,赵省贵. 磁隧道结的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2007,21(3):32-35.
[9] Nowak J,Rauluszkiewicz J. Spin dependent electron tunneling between ferromagnetic films[J]. J Magn Mater,1992,79:109-116.
[10] Moodera J S,Meservey R,Hao X.Variation of the electron-spin polarization in EuSe tunnel junctions from zero to near 100% in a magnetic field[J]. Phys Rev Lett,1993,70:853-860.
[11] HUO Qiu-Hong,WANG Ru-Zhi,CHEN Si-Ying. Spin Transport in a Magnetic Superlattice with Broken Two-Fold Symmetry[J].Chin Phys Lett,2010,27(6): 067202.
10.3969/j.issn.1673-1409(N).2012.07.006
O485
A
1673-1409(2012)07-N012-03
2012-04-12
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黔科合J字[2010]2103号)。
白忠臣(1979-),男,2003年大学毕业,讲师,博士生,现主要从事量子输运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编辑] 洪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