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尿微量白蛋白疗效观察
2012-11-21张淑英
张淑英
2型糖尿病(DM)发展至后期,危险性较高,对全身各脏器危害较大,是严重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之一,亦会引起肾脏等靶器官损害逐步发生和加重[1]。糖尿病性肾脏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微量蛋白尿是肾损害的早期信号。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近年来已成为治疗DM合并尿微量白蛋白的一线治疗药物,本文选用缬沙坦治疗2型DM合并尿微量白蛋白,观察其合理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内科学》[2]诊断标准,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取2型DM合并尿微量白(大于30 mg/dl,正常值0~30 mg/dl)蛋白患者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年龄45~78岁。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2±8.2)岁;对照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平均年龄(55.7±7.3)岁。其中,2型DM病程1~15年,尿微量白蛋白病史1~6年,并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双侧肾动脉狭窄、继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史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均在良好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降糖药物剂量不变)(HbA1 c<6.5%),治疗组口服缬沙坦分散片(商品名:平欣,鲁南贝特制药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1350)80 mg,Qd;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片(商品名:依苏,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6567)10 mg,bid;疗程均为12周。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BI)、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按 ISI=Ln(1/FBG FBI)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其中FBI采用放免法测定,UAER留取晨起第一次尿样,运用散射比浊法测定。
1.4 降压疗效评定标准 按卫生部制定的心血管药物研究指导原则[3]:①显效:DBP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②有效:DBP下降虽未达到10 mm 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 Hg以上。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水平者。
2 结果
2.1 降压效果 两组患者血压均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缬沙坦能更有效的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年龄(岁) 性别(男女)SBP(mm Hg)DBP(mm Hg)尿微量白蛋白(mg/dl)治疗组 35 56.2±8.2 18 17 151.4±13.6 94.3±3.8 70.5±10.1对照组 35 55.7±7.3 20 15 150.1±15.5 95.1±2.9 69.2±11.2
表3 治疗后两组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比较(±s)
表3 治疗后两组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收缩压 舒张压 尿微量白蛋白治疗组35 140.3±12 86.6±6.8 47.3±9.3 35 139.2±11 85.6±7 17.1±9.2对照组
2.2 胰岛素敏感性、肾功能 两组治疗后FBI、Scr、BUN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或P<0.05)。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和2例发生高钾血症(发生率?),1例和3例发生干咳(发生率?);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糖尿病肾病是其后期并发症之一,因其的发生发展对肾脏功能有一定的损害,且多数的逆转可能性较小,逐步得到临床的重视。最新的KDIGO指南更新了糖尿病肾病的概念:糖尿病肾病专指经过肾组织穿刺活检的肾小球病变,而未经肾穿活检,肾脏组织出现了微量蛋白尿、大量蛋白尿,甚至血肌酐升高等检验学证据,称之为糖尿病性肾脏病。在糖尿病肾损伤的早期,甚至在肾小球损伤之前已有部分病例发生了肾小管的损伤[4]。如任其发展,出现了临床蛋白尿,再用药物治疗就难以逆转,因此,及时正确的治疗可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临床已有研究证实,单独应用ACEI和ARB均能降压与保护肾脏[5],原理是ACEI/ARB均能降低肾小球灌注压,缓解肾小球病变进程中出现高灌注、高滤过状态,保护肾功能或延缓其进展。具体而言:第一,在降低血压方面,ACEI作用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AngⅡ的合成,阻断缓激肽的降解;ARB选择性地阻断AngⅡ与其Ⅰ型受体(AT1)的结合,使AngⅡ的作用受到阻抑,从而降低血压。缬沙坦是一种非肽类的化合物,是非完全性特异性血管紧张素2受体拮抗剂,能阻断血管紧张素2介导的生理效应,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扩张小球动脉,增加水钠排泄,减少血容量,使血压下降。第二,在保护肾功能方面,ARB能通过降低血管紧张素对血压和肾小球血液动力学的影响,以扩张肾小球出球动脉为主,降低肾小球囊内压,改善高滤过、高压力与高流量状态,从而减少白蛋白肾小管毒性,保护肾功能[5]。第三,在控制血糖方面,ARB可能通过阻断AngⅡ的作用,扩张微血管,使骨骼肌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增加,从而使胰岛素介导的骨骼肌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增加,降低胰岛素水平[6]。综上所述,缬沙坦治疗2型DM合并EH有较好的理论依据,本文结果亦表明缬沙坦治疗2型DM合并尿微量白蛋白更加有效,而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进一步进行推广。
[1]Lastra G,Manrigue C.Cardiometabolic syndrome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Curr Diab Rep,2006,6(3):207-212.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98-805.
[3]刘国仗,胡大一,陶萍.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1):5-11.
[4]潘明,王萍.尿微量白蛋白及尿NAG酶对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学检验杂志,2008,9(3):146-148.
[5]李东宝,马建国,王文英,等.缬沙坦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高血压杂志,2002,10(1):47-48.
[6]杨秀敏,刘淑玲.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发病机制的探讨.医学综述.2004,10(11):685-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