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肿瘤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与观察

2012-11-21李晓凡贾瑞诺侯旭荣李晓燕王静高社干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4期
关键词:肝素血栓导管

李晓凡 贾瑞诺 侯旭荣 李晓燕 王静 高社干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肿瘤患者化疗给药的常用途径,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致机械性静脉炎或化疗药物外渗致化学性静脉炎与组织坏死[1-5],但PICC置管有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对于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术后预防血栓形成成为近年临床工作关注的热点。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肿瘤患者血栓形成,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8年5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恶性肿瘤患者300例,男134例,女166例;年龄24~83岁,平均(52±17.4)岁。其中乳腺癌78例,肺癌65例,大肠癌34例,胃癌63例,食管癌32例,淋巴瘤28例;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无明显异常。排除标准:有肝素过敏史、胃十二指肠溃疡史;严重肝肾疾患等;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均采用美国 ARROW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除常规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外,另外于置管术后12 h行低分子肝素钙(立迈青)5000 U皮下注射,每日晨1次,疗程为14 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肝素钠稀释液封管。两组常规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观察导管性血栓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情况:实验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栓形成发生情况

2.2 不良反应 实验组1例出现轻微皮下出血,经局部压迫后停止;均无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无出血症状,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肿瘤患者易于形成血栓的机制[1]可能是:①肿瘤细胞导致的高凝状态是最重要的因素。凝血系统的激活是肿瘤细胞的直接促凝作用和肿瘤反应性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的促凝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②肿瘤浸润、化疗药物损伤及手术、介入治疗等的机械导致血管内皮损伤;③肿瘤患者的长期卧床、活动减少、血管局部受肿块压迫会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液黏滞度增加;上述因素均可导致血栓形成。因此如何有效的预防肿瘤患者血栓形成成为许多临床工作者关注的焦点[1、2、4]。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钙组有3例出现血栓形成,发生率为2%;对照组有26例出现血栓形成,发生率为17.3%,低分子肝素钙组1例出现轻微皮下出血,对照组无出血症状,表明低分子肝素钙对于预防肿瘤患者血栓形成效果显著。低分子肝素钙平均分子量为4000左右,与AT-Ⅲ结合,加强AT-Ⅲ对Xa因子的灭活,对凝血酶抑制作用较弱,具有抗凝作用较弱而抗栓作用较强的特点。半衰期约为普通肝素的两倍,皮下注射较肝素吸收快,生物利用度高。另外低分子肝素还能促进血管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发挥纤溶作用,也能与血管内皮细胞结合,保护内皮细胞,增强抗栓作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在本次试验中得到证实,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1]刘艳娟,缪桂荣.恶性肿瘤患者与血栓症.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8):4.

[2]黄冬方,戴红,初玉平,张建军.低分子肝素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心静脉置管过程中的应用观察.山东医药,2009,49(51):98-99.

[3]王金祥,曲兵.低分子肝素钙治疗64例不稳定心绞痛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122-123.

[4]滕文涛,谭现花.低分子肝素与肝素钠的临床应用比较.医药导报,2007,26(1):80-83.

[5]朱伟珍,雷聪云,周晓霞.肿瘤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并发颈内静脉血栓2例的原因分析与护理.护理与康复,2010,9(2):178-180.

猜你喜欢

肝素血栓导管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肝素在生物体内合成机制研究进展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低分子肝素药理学机制及适应证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