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与采访: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2012-11-21黄晓薇叶舒浩
□黄晓薇 刘 玲 曾 佳 叶舒浩
策划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策划并不能独立存在,只有与记者的现场采访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报道目的。在一定程度上,能否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甚至胜过单方面的强调策划或强调采写。新闻策划与采访的关系,笔者认为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策划不能一锤定音
策划是某一阶段针对某一情况制定的带有导向性质的报道计划,是报道的开始或准备。策划的实现靠记者现场采访,因为受实践的约束和限制,所以不能闭门造车任意杜撰。这就存在着策划与实践能否吻合,即主观与客观能否统一的问题。现实是变动的,所以策划应是动态的、变化的,才能适应多变的现实。从一些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报道看,几乎没有最初的策划与后来的采访完全合拍的情况。现实是复杂、流动和变化的,正是因为这种复杂、流动和变化,才使生活丰富多彩,才使报道新意迭出。熟谙这一点,策划就不能一锤定音、一劳永逸,要在记者的采写过程中全程跟进,不断调整采访思路和采访要点。
在电视新闻采访报道过程中,电视的特性决定了现场采访环境的不确定性,因为电视拍摄需要事件的现在进行时。而在采访一个选题前,往往是虽经过事先的种种策划,到达现场后却发现仍有意料之外的问题存在。
策划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在对一个未知事件采访前,我们应该要作好充分的准备,但在现场采访报道中却决不能死抱策划不放,而应灵活地按照现场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只有这样,才可能采制出质量较高的新闻作品。
策划不宜过细
策划的作用在于确定主旨、规定范围、规划采访行动,属于宏观调控。无论一次性报道,还是持续时间较长的系列报道,都应该在策划上下大气力。但是策划不能过细,不能越位,不能把记者手脚捆得太死。有一些下大力气策划的重点报道,结果不如人意,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策划越位,越俎代庖,捆住了记者的手脚。策划的重点是要确定的,要使记者明确主要任务,但是在确定重点的同时要提出多种思路和方案,考虑到与主题有关的可能出现的其他方面,打开记者的思维之门,使其以积极的探索思维面对所接触的现实。这样有利于调动记者的能动性,写出精品佳作。
有一年“五一”前夕,笔者所在部门策划了一组节目选题,当时给记者的任务是每人至少采访一篇劳动节期间坚守岗位的稿件,主题是“我奉献我快乐”,策划同时对采访内容做出了要求。这组策划重点框定了主题——劳动过节,规定了内容——现场真实,而具体怎么做、从哪个角度去做并没有给记者太多限制。这样的策划给了记者们很大的创作空间,也充分调动了他们在大策划指导下发挥自己小策划能力的积极性。后来,记者们领题思考,做出了一组精彩的“五一”系列报道——《五一新体验》,这组报道通过记者“扮演”送水工、清洁工、农民、售货员等角色,深入体验基层劳动者的工作。虽然体验时间、报道篇幅有限,但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样的策划是成功的,既有一个大范围,给记者报道方向,同时又不至过细,给了记者较大的体现自己思考创新的空间。
强调现场应变
策划是在采访前的一种准备,这种准备非常必要,它可以让采访者思路更清晰、采访目的更明确,也就是心里更有底,当然,它毕竟是在采访前做的工作。要想采访出质量更高的稿件,记者必须随机应变,根据现场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策划,并创造性地与策划初衷相结合,既不脱离策划主题,又不完全拘泥于策划本身。
有一次,笔者去采访一个高效节能照明产品推荐会。去之前,笔者把它作为一条时政新闻对待,准备到现场后依照常规,找主办方拿材料,然后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发稿了事。然而到活动现场,拿到材料仔细阅读后,笔者发现,这个看上去规模不大的推荐会,其实传递出一个很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国家将从该年起,用三年的时间在全国推广1.5亿支高效节能照明灯管,每年可节约电力600亿度。笔者所在的吉安市也将落实国家的推广补贴政策,对购买节能灯的市民予以补贴,市民将以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买到新型节能灯。在现场,有很多市民争相购买。见到此景,笔者当即随机应变,变采访时政新闻为社会新闻。首先找活动主办方了解本地推广节能灯的具体措施,其次现场采访购买节能灯的市民。通过这两方面的采访,笔者写成《我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高效节能照明灯》一稿,稿中有活动背景、具体措施、市民反应,有点有面,实现了当初“找出最有价值的信息”这一策划初衷。又根据现场情况作了完善调整,把整个采访主题进行了升华,达到了事先策划与实际采访相得益彰的效果。
允许突破策划设想
有时采访结果会与策划初衷不同。当发现这种情况时,不要轻易放弃,要继续追踪,争取有新的发现。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报道,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但不能因此否定当初的策划,因为这时策划仍然是起作用的,只不过是反向的刺激作用。
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了全面展示吉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吉安电视台新闻部策划推出了《难忘30年》专栏,从工业、农业、交通、旅游、教育等方面进行报道,做出了较详细的策划案,并把任务分派给各位记者。笔者和另一名记者领到的是交通选题。近年来,吉安市的交通特别是农村交通发展非常快,“村村通”工程让几十万农民受益,农民思想观念也因为路通而改变。在策划案中希望记者能找到一个实例,以现场报道的形式,通过以小见大、以个体见全面、以局部见整体的方式来表现吉安交通发展给百姓带来的变化。
笔者和同事领到后,距离专栏开播只有不到三天时间。当时,我们通过县台通讯员了解到在海拔1000多米的吉安武功山麓,有很多村庄由于交通不便,村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贩卖农副产品都靠人扛马运,这些村庄也被称为“马帮村”。2010年底这些村修通了公路,汽车、摩托车都开进了村,过去家家户户离不开的马都下了岗,“马帮村”成了“有车村”。这个题材非常有新闻价值,笔者和同事立即赶赴现场,准备按照策划方案采访,但是在实际采访中,我们发现了很多方案中没有考虑到的好线索。比如,“马帮村”的马虽然都下岗了,但不少曾经因为吃不了跑马帮的苦而一门心思想跳出大山的村民,如今又纷纷返回了村里开始打起了马的主意。他们把曾经当作运输劳力的马进行装扮,让进村游客骑着游览,每年都能收入上千元钱。
从依靠马生活到不用马改用交通工具再到马又重新进入村民生活,“马”成为整个事件的主线,一波三折,反映出无路到有路再到观念更新的变化。我们的采访就从“马帮村”不用马开始,通过一位昔日的马帮队长和他的儿子的故事,向观众展现路通信息通、路通思想通的过程。采访成稿后,严格来说和当初的策划初衷有不同,但是却更凸显出“变化”这一主题,而且形式更活泼,与专栏要求更吻合,达到了报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