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走转改”做好电视新闻报道——以央视《皮里村蹲点日记》为例
2012-11-21关琮严
□关琮严
为了将新闻工作的“群众路线”进一步制度化、常态化,2011年8月,中央部署全国新闻单位广泛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重点提高新闻媒体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以及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新闻战线积极响应,整个新闻界面貌为之一新。新闻媒体的报道少了些八卦新闻,多了些百姓家长;少了些名人轶事,多了些柴米油盐。此次“走转改”活动旨在让新闻媒体明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性问题,继续弘扬新闻媒体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始终把社会责任放在首位。弄清楚该问题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报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及确立正确的报道动机和方向。电视新闻报道作为观众喜爱的新闻获取方式,应当反映他们生产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变化,应当在增进同群众的感情,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上下功夫。通过诉说百姓故事,诱发人们心灵的认同,达成默契与共鸣,深切感悟其意义。明确了上述基本问题,电视新闻报道就明确了价值观,在具体的业务操作层面也就有了方向。央视的《皮里村蹲点日记》就是此次“走转改”活动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典范,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电视新闻报道的两种基本想象
电视新闻报道中存在两种基本想象:“一是‘思维方式的想象’;二是物化在或者凝聚在新闻作品中的想象,即所谓‘新闻作品中的想象成份’。”①其实这两种想象体现了电视新闻报道不同的创作手法,一种是对报道叙事逻辑的建构,主要通过新闻议题的设置、新闻报道的角度、新闻叙事的结构性安排来实现;一种是对场景的选取,尤其是对一些细节的选择,主要通过一些修辞策略来实现,如以小见大。我们这里所说的想象是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以新闻报道为载体,既能反映现实情况,又能顺利引导观众领会报道意图,从而使观众获得一种审美或是情感的体验。它有别于失实报道或虚假报道中的主观臆想。
结合走转改活动,电视新闻报道的叙事开始以遵照群众日常生活逻辑,包括聚焦群众面临的问题,从观众的视角切入进行报道以及按照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化叙述方式呈现整个报道。对场景的选取也是尊重观众的需求,抓住一些极具说服力的细节进行突出,让观众感同身受。
通常人们习惯于城市孩子衣装齐整,由家长接送上学的情景。但在《皮里村蹲点日记》中,人们这种常规的思维方式被打破,皮里村孩子的艰难上学之路成为整个报道力图阐释的主线。报道聚焦在劝学与上学路上的艰险,通过故事性的叙事手法呈现了一次艰难的历险,从而突出了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这一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问题。而在路途中几个险要地点的选取以及诸如背孩子过悬崖等细节的深描,更是激发出人们内心的感动,而这种同情之理解,感动之体验正是电视新闻报道的成功之处。
改变电视报道的文风:喜闻乐见的故事
电视报道尽管有时设想很好,但往往事与愿违。那么,电视报道的意图怎样才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贯彻呢?此次“走转改”活动为解决这一问题指明了方向,即深入基层平凡而又伟大的生活中去,让普普通通的观众成为电视的主角,演绎他们的故事,用朴实的话语激起百姓共鸣,体味他们的生命历程。只有这样电视新闻报道才能真正实现既告诉人们想什么,又引导人们怎么想。
《皮里村蹲点日记》作为电视系列报道,是以新疆马尔洋乡皮里村孩子上学难这一事实为素材精心编排的系列故事,每个部分都有一个议题,各部分的议题又共同构成了整个报道的主题。因此,在电视系列报道中主要存在两组对应的关系:一是议题与场景设置;二是框架与主题设置。
议题与场景设置:电视新闻报道如何将我们的注意力引向特定的问题或问题的特定方面,让我们在特定的方向上展开思考?对于电视报道而言,蒙太奇式的叙事手法决定了必须要对叙述的议题与拍摄的场景进行精心选择,要根据报道意图进行编排。例如在《皮里村蹲点日记之六——大手牵小手,共闯上学路》中,议题主要是反映艰险上学路上大人们如何护送孩子们,报道中分别选取了顶烈日、冒酷暑、走悬崖、涉险滩等场景,按照时间顺序串联起来,构成主题鲜明的感人故事。从《皮里村蹲点日记》的系列报道议题可以看出一个明显的转变就是注重亲民可信、真挚感人,要真正引发观众内心深处的认同与共鸣。场景选取的变化主要体现为对基层百姓生活的真切反映,解说则言简意赅、点到为止,更多的是让观众自己去体验和感悟。
框架与主题设置:以往的电视系列报道习惯于瞄准重大的新闻事件或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展开,但“走转改”活动指向了一个容易被新闻报道忽略的角落,即基层不为人知的普通百姓生活,但往往这种平凡中孕育着伟大,可以发掘出穿透人们心灵的力量。就选取报道主题而言,首要的前提是要能以小见大,化腐朽为神奇;其次是要能从中体现深刻的社会内涵,给人们以思考或共鸣的空间;第三是要有一个观众感兴趣的故事。《皮里村蹲点日记》将主题锁定在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上,以皮里村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并由一次进村劝学、护送孩子上学的全过程为基本线索搭建故事,最终抓住了观众的心,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反响与好评。
主题与报道框架紧密相关,主题要统筹框架的设置,框架的设置要能突出主题。框架的设置最关键的是要使各部分相互联系,有机配合,浑然一体。《皮里村蹲点日记》共八部分,八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均体现出皮里村孩子上学难的主题,而且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以时间先后统摄的逻辑关系,观众的情绪和感触会沿着时间轴延续、累积并爆发。
改变电视报道的文风:挖掘细节的力量
并非所有的细节都能进入观众的视野,必须要经过一定筛选。对电视报道的细节选择主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一是与表达主题直接相关;二是对观众而言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三是细节与环境相协调,有助于观众形成整体把握。对细节的处理与情节密切相关,细节处理既要有助于形成演进的过程与起伏的情节,又要有助于激发观众的同感与共鸣。对细节的处理主要从具象化、组合、模拟、联想这四方面展开。
具象化:所谓具象化就是通过“以小见大”,从最普通、最常见、最平凡的事实中提取典型的细节进行剖析、深描,以使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原本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原本平淡的问题生发出新意。《皮里村蹲点日记》中对许多细节进行了深描和放大,如皮里村小姑娘光着脚后跟、小姑娘悬崖边滑落被拽起的惊险一幕以及悬崖边小女孩的哭声等等。整个报道中都凸显出这种细节的力量,给人以心灵震撼。皮里村孩子们的艰险上学路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描述,使人们有了一个更深刻、更形象的认知和体会。
组合:所谓组合是指按照协调、有序、平衡、合理的原则对细节所做的编排。组合的目的一是为了突出人物或事件的特定方面,以引起观众对其特性的重视;二是为了实现整体叙述的连贯性,以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以《皮里村蹲点日记——大手牵小手共闯上学路》为例,骑骆驼过河、滑索道过河、涉险滩、过悬崖、大石头下乘凉、喝浑浊的河水等细节的描写,构成了一次艰险的上学历程。而这些途中的关键点都传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艰难”。组合是一种暗语,通过架起细节与主题之间的桥梁,鼓励观众感知报道所要表达的意义。
模拟:“‘模拟’是根据两个(类)属性相同或相似之事物、现象,从而推知其他属性也相同或相似的思维能力。”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点带面,这种手法在电视报道中运用比较广泛,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报道的普遍性以及广泛的社会意义。如通过皮里村孩子之口所表达的愿望,即“一双磨不破的鞋,一条好走的路”,可以推知这也是那个地区,乃至所有偏远落后地区孩子的共同心声。
联想:观众往往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有时很难越过自己的经验范围来思考问题。因此,电视报道就得通过大量有说服力的细节来揭示鲜为人知的事实,并以此帮助人们跨越惯性思维的障碍,设身处地地理解其中缘由。《皮里村蹲点日记》中所记录的事实,与很多观众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那里学生上学的艰险难以想象。报道通过对上学途中涉险滩、攀悬崖等细节的描述,使观众能真切感受,从而对偏远地区孩子上学难的原因有更深刻的了解,进而产生“一叶知秋”的效果。
总之,“走转改”活动所倡导的群众路线不仅从专业意识层面对电视新闻报道给予了指导,还渗透到了具体业务操作层面,使电视新闻报道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从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皮里村蹲点日记》就是明证。
注释:①冯辉:《关于新闻想象与真实的思考》,《新闻传播》,2009(2)。
②蔡琰,臧国仁:《想象与创造性想象:新闻叙事思维再现的蓝图》,《国际新闻界》,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