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摄像师参与晚会节目联排的必要性

2012-11-21吴瑞良

声屏世界 2012年5期
关键词:摄像师机位舞美

□吴瑞良

综艺晚会的工作程序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由编导围绕晚会主题进行前期节目的策划,节目类型与顺序的编排,灯光与舞美效果的设计以及晚会主持人串联词的编写。接着,待每一个即将参演的节目完成单独排练后,导演才组织所有的参演节目进行集中联排。此时,灯光师根据节目的内容和演员的走位情况,结合导演的总体构思,进行灯光的设计与调光,从而完成晚会的前期工作。最后,由导播带领摄像团队,进行待机彩排。显然,在这个工作程序中,特别是在节目联排的这个重要环节之中,摄像师并没有参与其中,而仅仅扮演了一个机械被动的记录者角色。笔者以为,这不符合艺术规律,甚至欠科学。

摄像师在电视晚会的创作过程中,应该是一个积极而重要的创作主体。让摄像师参与晚会节目的联排,对于准确把握表现对象、提高画面艺术质量、协同各部门提升整台晚会的艺术效果,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首先,摄像师参与节目联排,可以让各个摄像师在不同的机位上,认真观察和了解舞台上演员的出场顺序,特别是主要演员的走位及其肢体语言,灯光、舞美等等情况,从而使摄像师做到心中有数,并尽可能地早做准备。

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演员的戏不一定都表现在脸上,其他方面也有体现。这就需要摄像师事先观察出场演员的肢体语言、习惯动作等细节,并根据节目门类的不同和需要表现部位的不同,来选择性地表现其特定的艺术细节。例如,杂技演员的表演,往往以四肢和头部的表现为主;舞蹈演员以形体表演为主;小品演员则多以脸部表情为主。摄像师一旦参与节目联排,明确节目的类型与内容,在晚会正式拍摄时,就易于抓住这些能够体现艺术重点和品质的关键画面,表现这些观众最想观看到的细节内容。这个道理,在魔术表演的节目中体现得更加突出。在魔术表演时,观众所关注的是表演者如何变出各种奇异的东西。此刻,魔术师的手,是观众目光聚焦的核心,也是极细腻、极关键的地方。摄像师如果在节目联排时就参与创作,那么他们就可以提前构思和准备,到正式拍摄时,就能够做到分工协作,及时准确地把握表现对象。

其次,摄像师参与节目联排,可以提前确定镜头语言,实现快速构图和跟焦,从而达到提升每个画面艺术质量的目的。

摄像师一旦参与节目联排,获知所有节目的类型、顺序与内容等相关情况,那么,他们就会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体现出一种前置的、主动的创作状态;就会胸有成竹、踌躇满志,待机而动;甚至会出现为精益求精、锦上添花而进一步想办法提升晚会艺术质量的主观努力。总之,会产生一种符合艺术创作规律的精神状态。摄像师如果已经知道、甚至记住了晚会节目中演员的走位、上下场及每个演员的出入画位置、运动的速度、习惯性的动作等情况,那么,画面构图与画面语言的变化,以及跟焦等诸如此类的技术型工作,从众多演员的表演过程中快速找出特定的表现主体;以及什么时候必须带上关系(主体与陪体),什么时候抓住主体进行特写;当主体调度到什么位置时,某个机位能展现最美的画面等等,都会很自如地提前进入摄像师的头脑,成为摄像师晚会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抓住每一个精彩瞬间”是摄像师的天职。摄像师一旦参与晚会节目联排,就增大了其履行好这个职责的可能。

其实,对于一名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老摄像师来说,在通常情况下,即便是不参与节目联排,进行快速的构图与跟焦,也不是什么困难问题,只不过艺术质量会比较粗糙。从高标准、严要求的角度来说,从遵循艺术规律和科学性来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要摄像师随机抓住突然出现的重要细节,“抓住每一个精彩瞬间”,做到快速构图到位、焦点到位,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理论上是不成立的,客观上也不太现实。相反,如果摄像师在节目联排时进入,主观创造性的空间就会很大。摄像师不仅要了解表演者的细节动作,还要注意现场的声音,包括音乐的旋律和对白的激烈程度,以及灯光、舞美效果等,都要综合考虑、准确判断究竟是用固定镜头、还是用运动镜头,运动的节奏又应该如何把握等情况。如由笔者担任摄像师、获得2006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文艺奖(电视歌舞)一等奖的大型歌舞诗剧《和平颂》,在其“序幕”中用镭射灯打出的时光遂道、高僧牵着大象一步步向观众走来的大全景画面,就是摄像师参与晚会节目联排、参与主体创作、综合考虑画面质量的结果。在这里,编导、灯光、舞美、音乐等与摄像师一起共同努力,出色地表达出此时艺术需要的“遥远”意境。这台歌舞诗剧的其他节目,如“孔雀舞”“千手观音”均运用了大量的渲染意境、提升艺术感染力的大远景与大全景镜头,并取得了公认的艺术成就。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前期介入节目联排,那么摄像师只能临阵应付、机械记录,其结果肯定会损害整台晚会的艺术质量。因此,摄像师不参与节目联排,对晚会节目的艺术效果来说只能是减分而不是加分的作用。

最后,摄像师参与节目联排,有利于各摄像师之间的通力合作,有利于摄像师与导播的协调沟通,更有利于提升整台晚会的艺术魅力和播出效果。

晚会的机位设置,一般是按照节目需要来确定的,它综合考虑了各个机位的视线、视点、视角、景别大小、有无盲区等因素。根据习惯性的分工,晚会节目常见的拍摄、主体画面,大都是由舞台左右两侧的一号机位和三号机位的摄像师配合完成的,而二号机位的摄像师则一般负责全局情况的把握。其余机位根据其所在的位置发挥独特的职能。如果需要多名摄像师共同完成一台晚会的拍摄工作,摄像师就要事前参与联排,明确各自的位置和职责,从而发挥各自的特长。

摄像师是导播的眼睛。摄像师参与节目联排之后,可以更好地与导播进行沟通,听取导播对节目的构思,及各个机位画面的想法与要求。摄像师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其目的就是要做到胸有成竹、稳操胜券。

总之,摄像师参与晚会节目联排,对于准确把握表现对象、提高画面艺术质量、提升整台晚会的艺术效果,都是完全必要的。

猜你喜欢

摄像师机位舞美
#你会分享爬楼机位吗?#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电视台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的强化策略
蔡春山舞台美术作品选
1.2019世界集邮展览开闭幕式舞美效果图 2.武汉天地世界音乐节效果图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论张曼君导演的现代戏曲舞美观念
如何提升摄像师画面捕捉能力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