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
2012-11-16莫金灿
莫金灿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
莫金灿①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躁狂抑郁症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教育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采用规范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出院时抑郁和躁狂程度以及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住院躁狂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 躁狂抑郁症; 健康教育
躁狂抑郁症患者是一类躁狂状态(情绪异常高涨)和抑郁状态(情感低落)同时并存的精神障碍性疾病,两种情绪可在同一患者交替间歇反复发作,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情绪为主反复发作,其临床发作具有周期性和可缓解性。由于间歇期患者精神活动完全正常,可不表现出任何异常,故患者对自己患病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疾病间歇期不能严格遵守医嘱服药,从而影响规律、规范的治疗,导致疾病反复发作。如何提高患者对躁狂抑郁症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使之配合治疗,坚持服药,缓解发作频次,降低复发率,是临床护理的关注点。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55例躁狂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0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躁狂抑郁症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修订本中对躁狂抑郁症的诊断标准[1]。女98例,男12例;年龄33~58岁,平均年龄(42.32±16.46)岁。病情程度:26例抑郁为主反复发作,25例躁狂为主反复发作,59例抑郁与躁狂交替反复发作。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躯体或脑部器质性病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整体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按照传统常规方法进行躁狂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相关知识讲座,定期了解患者状态变化。实验组患者在整体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和医师的诊疗方案制定有针对性、有阶段性的健康教育路径表。在患者和家属理解并同意使用的前提下,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既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安排健康教育内容,保证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同步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动态的对教育内容进行调整和记录。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别于入院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评定指标以治疗前与治疗后的得分相减并计算减分率,减分率≥75%为痊愈;≥50%且<75%为显效;≥25%且<50%为有效;<25%为无效。痊愈、显效与有效相加计为总有效。
采用问卷方式调查患者出院时对躁狂抑郁症相关知识和治疗方法的掌握情况:对相关内容能复述90%以上为掌握;70%~90%为基本掌握;70%以下为未掌握。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90分以上为满意,低于90分为不满意。同时采用SDS抑郁自评量和SAS焦虑自评表对患者的抑郁和躁狂情况进行评价。如果患者的SDS得分在53分以上,可以判定为抑郁;SAS得分在50分以上可以判定为焦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61.81%(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患者对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调查情况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患者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知识掌握情况和满意度调查 例(%)
2.3 SDS和SAS评分情况 实验组与对照组入院时抑郁程度和躁狂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并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s) 分
表3 两组SDS和SAS评分比较(±s) 分
组别SDS评分SA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实验组(n=55) 66.76±6.86 28.64±6.32 69.72±7.96 23.64±6.21对照组(n=55) 66.87±7.33 46.72±7.21 68.96±8.45 45.37±7.82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针对特定的患者群体、特定的疾病建立的一套标准化护理程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参照入院时诊断、检查、临床用药治疗、护理、患者饮食、健康知识、出院治疗等情况制定详细的日程表,在患者主动参与的情况下使护理工作按照日程表有计划的执行,在护理人员主动护理和患者主动参与的情况下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通过本文的调查统计,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躁狂抑郁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有效治疗疾病,使患者的躁狂或抑郁症状得到极大的缓解和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119.
Explore the Effect of Clinical Care Path Implementation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Manic Depression
/MO Jin-can.
Objective:Discussion on hospitalized manic-depressive patients for health education using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method application effect.Method:Our hospital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anic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education mode on the health education for patients.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the standard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patients for health education.Result: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when discharged depressive and manic degree as well as related knowledge level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Conclusion:The use of clinical nursing path for hospitalized manic-depressive patients for health education,can make the patients symptoms improved significantly,the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is worthy of wid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Manic depression; Health education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in Foshan,Foshan 528041,China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2,9(24):046-047
10.3969/j.issn.1674-4985.2012.24.024
①广东省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 广东 佛山 528041
莫金灿
2012-06-05) (本文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