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省区分异
2012-11-15汪宇明施加仓
汪宇明 刘 高 施加仓 蔡 萌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省区分异
汪宇明 刘 高 施加仓 蔡 萌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推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本文采用城乡发展差异系数、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等指标,分析了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省区差异,揭示了这种地域分异所产生的影响因素,进一步探讨推进全国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形成的科学机制。研究表明,中国城乡发展无论是东部相对发达省区,还是西部欠发展省区,差异显著,呈现不均衡特点;城乡一体化水平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公共政策等因素影响明显;加快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需要进一步纠正“城市偏向”的发展观,加大城乡统筹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并根据变化趋势,调整公共政策的着力点,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调性。
城乡一体化;城乡发展差异系数;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城乡一体化机制
城乡一体化是指人口、知识、技术、资本、商品、服务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相互融合,互为依托,互为市场,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1],也是城乡间发展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和谐状态标志。
近年来,刻画城乡一体化关系、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的文献不断涌现,学术界主要从社会、经济、生态、空间规划等方面[2-7],或从城乡发展度、差异度、协调度等层面[8-9],或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从自然基础、社会经济联系、动态发展的层面[10-12],或直接以基础设施、人民生活、社会保障、收支构成、教育水平等具体方面选取指标,展开定量研究[13-15]。这些成果,开拓了人们认知城乡发展差异的科学路径。
当前,致力于破解城乡与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性命题。正确理解和解读中国城乡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省区测度
1.1 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的方法选用
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是基于城乡一体化内涵和本质而展开的动态性定量研究。“一体”的对立面是“分异”。城乡之间的分异,主要表现在发展的差距上。刻画这种差异,通常采用差异系数,即同一要素发展水平值在城乡之间的对比关系,直观地揭示出城乡发展的差距。
城乡发展差异系数是发展水平的单要素测度。将单要素予以综合分析,对城乡之间一体化程度进行定量刻画。这种刻画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指数,即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得。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值越大,城乡一体化程度就越高,反之越低。
基于表征城乡发展水平指标的可观测性、可获得性及指标效应的可持续性,运用城乡差异系数及各省区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以揭示全国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等级分异与空间格局。
1.2 城乡发展水平差距的测度
城乡二元格局是中国发展过程中最基本的空间格局。这里的“城”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这里的“乡”是统计意义上的“乡村或农村地区”。因此,有关城乡发展水平的相应要素值在中国统计年鉴或各省区统计年鉴上直接获取。
通常情况下,消费水平、恩格尔系数、人均收入、抚养人口系数、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自来水普及率、燃气普及率、每百户居民电脑普及率等,可以表征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分享的公共服务及福利经济水平的基本状态。城乡发展差异系数就是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分享的公共服务及经济福利水平等相关指标与乡村居民对应指标的比值。
本文选取标志改革开放30周年的2008年城乡消费水平比(X1)、城乡家庭居民恩格尔系数比(X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X3)、城乡人口抚养比之比(X4)、城乡居民参加养老保险率之比(X5)、城乡自来水普及率之比(X6)、城乡居民燃气普及率之比(X7)、城乡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数之比(X8)等差异系数指标,来刻画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参见表1)。
需要指出,恩格尔系数和人口抚养比,属于逆向系数,系数值越大,表征发展特征的水平值越低。因此,要进行正向化处理,在此,令X2=(1-城市家庭居民恩格尔系数)/(1-乡村家庭居民恩格尔系数);X4=(1-城市人口抚养比)/(1-乡村人口抚养比)。这样,表1中各省区城乡发展差异系数均具有正向比较意义。城乡发展差异系数偏离1越大,表明城乡差距越显著:系数大于1为城市发展好于乡村;系数小于1为乡村好于城镇。
总体上,中国城镇发展水平优于乡村发展水平。其中,消费水平,人均收入水平,城镇优于乡村地区平均在3-4倍左右,省区间极差变化在2.5-3.2之间;而每百户拥有的电脑、养老保险覆盖率以及燃气覆盖率等,城乡平均差距在4-10倍,个别省区养老保险覆盖率城乡之间竟然超过125倍(贵州省),省区间极差变化在57-124之间,城乡差异的省区之间比较,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性。(参见图1)。
1.3 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度
将表1中各省区的差异系数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可以进一步评估城乡一体化的程度水平,得出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全国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的平均值为50,大致不足2/3(18个)省区的一体化水平指数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全国城乡一体化指数的极差值为198,排名第一的北京市竟是排名最后的甘肃省的25.8倍(参见表2)。影响城乡一体化水平主要是城乡人均消费、恩格尔系数、人均收入、养老保险覆盖、每百户居民拥有家用电脑等要素,其对城乡一体化水平总的影响权重贡献率累计达到86%。
为了便于直观比较,基于全国平均水平,将全国各省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大体分为4类地区(参见图2)。第1类为城乡一体化程度高水平地区(≥100%以上),包括京、沪、津、浙、苏5个省区,为全国率先建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示范区、引领区;第2类为城乡一体化程度水平较低地区(60% -100%),包括闽、黑、鲁、赣、新等5个省区,城乡一体化程度水平亟待提升;第3类为城乡一体化程度低水平地区(40% -60%),包括鄂、桂、晋、琼、冀、辽、粤、吉等8个省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任务繁重;第4类包括滇、皖、豫、陕、内蒙、湘、川、宁、藏、渝、青、黔、甘等 13 个省区,属于城乡一体化程度水平最低的地区(≤40%),乡村发展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更为繁重。
表1 中国各省区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系数(2008)Tab.1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s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evel in Chinese provinces(2008)
图1 中国各省区部分城乡发展水平差异系数与全国均值比较的空间格局(2008)Fig.1 The spacial pattern of the part of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s of urban-rural development level compared with its national average of each province in China(2008)
表2 中国各省区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及排名(2008)Tab.2 The index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s level and rank in Chinese provinces(2008)
图2 中国各省区城乡一体化水平等级分异(2008)Fig.2 Provincial differenti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2008)
显然,刻画中国各省区城乡一体化程度水平指数分析表明,中国城乡一体化整体水平低,极化现象非常显著。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标志性年份,一些经济发达省区,例如广东省,一些特大型城市,如重庆市,其城乡一体化程度并不高。城市、乡村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生态宜居化的不同阶段,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收入水平以及相应的公共服务及享有的公共基础设施方面存在的差异始终相伴随。忽视乡村地区发展的城镇化,虽然带来城市的发展,却未必提高了城乡一体化水平。其中,影响因素错综复杂。
2 影响城乡一体化水平省区分异的因素
2.1 自然地理因素
中国各省区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这种地域差异既表现在构成自然环境的各个要素上,还表现在这些自然要素的空间组合形式上,从而赋予各个省区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个性[16]。大西南地区的贵州、西藏、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省区,其破碎崎岖的地形;大西北宁夏、甘肃、青海、内蒙、新疆等省区内陆气候干燥与恶劣环境,不仅直接形成乡村人口相对分散的基本格局,也决定了这些省区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艰巨性和战略长期性。中国自然地理空间结构东中西梯级变化的特征及其资源禀赋、空间区位的差异性,影响着人口及其居住的环境差异。基于中国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划分的五类地区,最直观地反映了这种大格局的自然因素始终是影响和制约各省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发育、发展最经常性的基本因素。
2.2 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发展与经济实力既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社会基础,也是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本前提。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中,各省城镇化率、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万元GDP能耗、每万人中在校大学生人数等一些直接表征各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特征指标值所呈现的区域差异,与图2所显示的各省区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有着显著的一致性。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等基本矛盾,在一些人口特大型省,如山东、河南、四川等更明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各省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程度水平,社会经济发展越好,就越能促进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提高,反之则制约城乡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与发展。
2.3 制度因素
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缩小城乡发展在基本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设施等层面的差异,是国家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直接依赖于相关政策制度的支持。
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实行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城乡发展按“一国两策”以及相应城乡分异的制度设计,形成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结构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开放由东部渐次向西部推进的战略演进,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以及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学城、度假区,一系列拓展城市规模的发展举措,导致现代化发展过于倚重于城市的政策偏向,使得“三农问题”成为影响国家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的一个长期发挥影响的重要因素;新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构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战略部署,以形成“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的新格局。其中,京津沪浙苏地区,公共财政率先向农村地区倾斜,基本公共服务率先向农村地区延伸,成为全国推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示范区和领先区。中西部地区,成都、重庆,也开始了城乡综合改革的试点。
显然,对全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响应和政策措施实施的力度不同,是各省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呈现不同类型分异的重要因素。
3 推进形成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机制创新
3.1 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市化是现代化发展的水平标志。传统城镇化是一种要素单向运动、机制上极化、体制上城市中心化的“城市主义”,导致城市规模发展失控,“城市病”不断滋生,城乡差异显著扩大。21世纪以来,中国逐步形成新型城镇化战略。新型城镇化,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城镇化,是与建构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相统筹的城镇化,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具有以下特征:
一是新型城镇化始终是与以“三农问题”为核心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互促共进的一种新机制、新进程;二是新型城镇化强调进一步发挥好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三是新型城镇化要求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型社会建设相结合,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在乡村地区,重点是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大力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面污染治理,突出乡村特色,保护乡村文化和自然遗产,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美观,全面提升乡村地区发展质量。
3.2 分类指导,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城乡一体化,说到底是国家公共政策的基本目标,首先应该表现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相对均等化。消除城乡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把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控制在一个相对水平上,是一个可以实现的任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城乡居民分享改革与发展成果的一种制度安排,包括城乡居民基本生存权、基本能力发展权与基本健康保障权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均等化不等同于城乡一样化或城乡绝对平均化,而是城乡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相对均衡化以及获取公共服务的便利化、公正公平化。其中,乡村基础设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基本教育保障、基本游憩权力保障以及最低生活保障,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着力供给的公共品。
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要在“反哺”机制上下功夫。城乡一体化水平高的地区,要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继续发挥示范和领先作用;城乡一体化水平较低的地区,要进一步加大力度,率先在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力争达到城乡一体化高水平地区的水平;城乡一体化较低地区,要从资源配置、公共财政与公共服务等层面,在引导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和质量。而城乡一体化低和最低水平地区,则首先要在公共服务层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构建,率先提高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水平。
3.3 加强动态监测,全面提高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质量
实践表明,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是一个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现代化程度变化而变化的函数。城乡一体化程度取决于城乡发展水平分异的程度,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程度越大,城乡一体化水平越低。因此,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是一个质量内涵不断丰富、不断变化的概念。
本文中有两个特例,一是广东省,二是重庆市。按照2008年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两个省区城乡一体化水平均不高,这与这两个样本地区内部自身城乡水平的显著差异密切相关;但是与内地滇、皖、豫、陕、内蒙、湘、川、宁、藏、渝、青、黔、甘等省区相比较,广东、重庆人均消费、人均收入、养老保险覆盖等指标所存在的城乡发展差距,则是一个绝对数值相对高水平基数上的发展差距。当然这也丝毫不掩饰它们在城乡发展水平上的自身差距较大以及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大有作为的努力方向。
中国人口众多,各省区自然环境与经济社会不平衡发展特征非常显著。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充分显示了这种不平衡的特点。因此,要根据城乡发展水平差距变化及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的差异,持续关注其动态变化,根据一些发展水平要素发展差距的变动趋势,调整公共政策以及连带的公共财政、基本公共服务的着力点,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全国城乡一体化总体水平的提升,促进各省区城乡一体化的协调发展。
4 结论与探讨
总体上,中国各省区中国城乡发展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无论是东部相对发达的省区,还是西部欠发展省区,均有比较显著的程度表现,并在各省区之间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基于各省区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系数综合分析的各省区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呈现出五大类型地区分异的特点。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受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和公共政策等因素影响。加快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纠正“城市偏向”的发展观,在实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并根据变化趋势,调整公共政策的着力点,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区域协调性。
刻画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系数以及城乡一体化水平指数,只是一种定量工具。“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城乡一体化程度不是城乡“一样化”,更不是表征城乡发展水平的指标数字上的“一样化”。为此,要科学分析,透过数字所表达的状态水平,寻求判断城乡发展差距以及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公共政策的基本着力点和区位指向。
Reference)
[1]孙加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4.[Sun Jiaxiu.Research on Economic and Social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M].Chengdu: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8:4]
[2]王洪跃,张雄.湖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6):397 - 398.[Wang Hongyue,Zhang Xiong.Study on Evalu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Hubei Province[J].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397 -398.]
[3]李运祥,陈国生.城乡一体化评估体系的主要指标:以湖南省为例[J].求索,2010,(4):83 -84.[Li Yunxiang,Chen Guosheng.Key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Urban-rural Integration:A Case Study of Hunan Province[J].Quest,2010,(4):83 -84.]
[4]马和,张远景,李晓娜.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定量分析与研究:以哈尔滨市域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9,(6):90 -95.[Ma He,Zhang Yuanjing,Li Xiaona.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Town and Country:Evidence from Harbin Region[J].Urban Reserch.2009,(6):90 -95.]
[5]曹志刚,吴国玺,隋晓丽.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J].晋中学院学报,2009,26(4):58-61.[Cao Zhigang,Wu Guoxi, Sui Xiaoli. Study on the Synthetic Eval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Henan Province.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2009,26(4):58 -61.]
[6]曹明霞,包宗顺.苏州城乡一体化进程测算与分析[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41(4):451 - 454.[Cao Mingxia,Bao Zongshun.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Progres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for Suzhou City[J].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2010,31(4):451 -454.]
[7]孙勤,黄艳梅.我国城乡一体化水平测度与对策研究[J].商业时代,2009,(10):106 - 109.[Sun Qing,Huang Yanmei.Study on Measuring the Level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J].Commercial Times,2009,(10):106 -109.]
[8]顾益康,许勇军.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4,(6):95 - 99,8.[Gu Yijun,Xu Yongjun.Study on Indicator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J].Zhejiang Social Sciences,2004,(6):95 -99,8.]
[9]赵锋.广西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实证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0,(1):56 -59.[Zhao Feng.The Design on Indicators ofUrban-ruralIntegration in GuangxiProvince and Empirical Study[J].Guangxi Social Sciences,2010,(1):56 -59.]
[10]张淑敏,刘辉,任建兰.山东省区域城乡一体化的定量分析与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3):65-68.[Zhang Shumin,Liu Hui,Ren Jianlan.A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Study on Regional Urban-rural Interaction in Shandong Province[J].Journal of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04,9(3):65 -68.]
[11]李志杰.我国城乡一体化评价体系设计及实证分析: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考察[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12):95 -101.[Li Zhijie.The Indicator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ime Series Data and Sectional Data [J].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09,(12):95 -101.]
[12]苏春江.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9,(7):96 - 100.[Shu Chunjiang.Study on Indicator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Henan Province[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09,(7):96-100.
[13]刘伟,张士运,孙久文.我国四个直辖市城乡一体化进程比较与评价[J].北京社会科学,2010,(4):28 -36.[Liu Wei,Zhang Shiyun, Sun Jiuwen. Comparison ofand Evaluation on the Progresses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s Among Four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J].Social Sciences of Beijing,2010,(4):28-36.
[14]黄应绘.中国城乡差距的区域差异量化比较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9,19(5):35 -41.[Huang Yinghui.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A Comparative Study on Different Regions of China[J].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West Forum,2009,19(5):35 -41.]
[15]刘新峰,焦黎.中西部城乡一体化进程评价及比较分析:以石河子垦区、荆州市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3):224 - 227;231.[Liu Xinfeng,Jiao Li.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Urban-Rural Incorporate in Central and Western China:A Case of Shihezi Oasis and Jingzhou City[J].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2007,26(3):224 -227;231.]
[16]汪宇明.中国省区经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5.[Wang Yuming.Study on Provinces Economic of China[M].Shanghai: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Press,2000:25.]
Provincial Differentiation of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
WANG Yu-ming LIU Gao SHI Jia-cang CAI Meng
(The Center for Modern Chinese City Studies,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 200062,China)
Coordinating a balance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both for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society.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differences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by indicators such as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dex,reveals the underlying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se differences,and discusses some mechanisms for forming a new patter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n China.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ti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s significant but unbalanced,both in developed provinces of eastern China and less developed provinces of western China.And the underlying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differences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are those factors such as natural environment,the whole strength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public policies,and some others relevant factors.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formation of a new pattern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it needs to correct the“urban bias”concept of development,increase the intensity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promote the process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and adjust the focus of public policy to enhance regional coordination for th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e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hanging trends.
urban-rural integration,urban-rural differentiation coefficient,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dex,mechanisms for urban-rural integration
K902,F061.5
A
1002-2104(2012)04-0137-06
10.3969/j.issn.1002-2104.2012.04.023
2011-11-08
汪宇明,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行政区划与城乡发展、旅游发展与管理、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研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08AJY0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编号:08JJD840197);国家社科重大项目(编号:10ZD016)。
(编辑:张 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