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温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2012-11-13张保球老锦雄潘清洁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5期
关键词:脊柱炎电针针灸

张保球,老锦雄,潘清洁

(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广东 528000)

脑血管病目前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第一位致残和死亡原因,且发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rarction,ACI)遗留的神经功能障碍是医学研究亟待解决的难题,笔者采用电温针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45例,并与单纯电针治疗45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90例ACI患者均为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佛山市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按就诊顺序编号,采用SPSS软件进行随机化分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86岁,平均(46±9)岁;病程最短 5 d,最长 32 d,平均(12.44±3.78)d。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90岁,平均(46±8)岁;病程最短6 d,最长41 d,平均(13.34±3.65)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5年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首次发病2星期以内,年龄≥35岁且≤80岁者;③至少有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缺陷,NIHSS>2分;④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发病前有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NISHH>22分;②发病时间超过2星期者,年龄>80岁者或年龄<35岁者;③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脑干和小脑梗死者;④发病后出现意识障碍、严重失语、痴呆;⑤急性心肌梗死、严重感染、活动性肺结核、肝肾功能严重损害、上消化道大出血等危急重症者。

1.5 剔除、脱落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误入的病例予以剔除;②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判定者予以剔除;③研究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宜继续参加研究者可中止研究,属于退出病例;④研究期间受试者出现严重并发症或病情恶化,需采取紧急措施者可中止研究,为退出病例;⑤受试者中途提出退出临床研究,可中止观察,为退出病例。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基础治疗。即生理盐水250 mL+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每日静脉滴注1次;口服拜阿司匹林 100 mg/次,每日 1次;口服阿托伐他汀钙10 mg/次,每晚1次。其他症状则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控制血压、调控血糖、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康复治疗等。

2.1 治疗组

取穴以偏瘫侧阳明经穴为主,上肢取肩髃、肩髎、曲池、合谷、尺泽、内关,下肢取足三里、阴陵泉、丰隆、悬钟、三阴交、太冲。常规消毒后,采用0.30 mm×40 mm无菌针灸针直刺1.2寸,接G6805-2型电针治疗仪,采用断续波,频率为 20 Hz。同时在针柄上点燃长2.5 cm艾条,待艾条燃尽,约30 min后出针。每日治疗1次,14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2.2 对照组

仅采用电针治疗,取穴、操作、疗程同治疗组。

2.3 观察指标

2.3.1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

在组间分别按急性脑缺血中风轻型(NIHSS评分≤4分)、中型(NIHSS评分5~20分)和重型(NIHSS评分>20分)比较。

2.3.2 简化Fugl-Meyer法(FMA)评分

本评分共17小项,每项0~2分,满分34分,得分越高,提示下肢运动功能越好。

2.3.3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

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100分为正常,76~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46~75分为中度功能缺陷,21~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拟定。

基本痊愈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91%~100%,病残程度为0级。

显著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 46%~90%,病残程度为1~3级。

进步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无变化 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7%。

恶化 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

死亡 患者死亡。

3.2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处理采用SAS6.12和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F检验或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考虑多中心效应时,计数资料或等级资料采比较用CMH2检验。

3.3 治疗结果

3.3.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由表1可见,两组治疗后MBI、NIHSS、F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BI、NIHSS、F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对照组比较2)P<0.05

组别 时间 NIHSS FMA MBI治疗组 治疗后 14.49±2.521)2)37.66±10.251)2) 47.76±11.421)2)治疗前 17.15±6.11 31.87±9.17 38.92±8.93治疗前 17.05±6.08 32.25±9.26 39.57±8.75对照组 治疗后 14.25±2.541) 35.94±10.151) 45.69±12.181)

3.3.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4 讨论

患者脑梗死后上运动神经元发生病损,但下运动神经元是完好的,不仅通路存在,而且有应激功能,但失去了来自上运动神经元的反动信号,不能产生正常的随意肌肉收缩运动。这时给以恰当的电刺激,就可以产生相应的肌肉收缩,以补偿所丧失的肢体功能;同时也刺激了传入神经,经脊髓投射到高级中枢,促进肢体功能的重建以及心理状态的康复[2]。脑卒中偏瘫侧肢体的功能恢复应以建立随意和协调的正常运动模式为标准,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与大脑功能重组是其损伤后功能恢复的基础[3]。有研究显示[4],针灸治疗可以限制nNOS阳性神经元的过表达,限制NO的毒性作用,加速缺血易损部位的nN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恢复,促进NO对缺血脑区的保护作用和NO的生理功能的恢复。

电温针疗法是电针和温针的综合运用,能补益肝肾,温经通络。现代研究证明,应用温针灸可使施术局部发热,提高局部组织温度,使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以促进神经纤维再生和修复,促进反射弧的重建与恢复,从而使肌肉动作得以协调和改善,进而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5-9];电针神经干可明显改善偏瘫肢体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脑功能状况[10],同时可降低中风偏瘫肢体肌张力[11-13]。

本研究显示,早期电针治疗可明显改善ACI患者偏瘫下肢功能障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但应用电针和温针灸结合疗法更能有效地促进患者偏瘫下肢功能恢复,更能明显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

[2]喻澜,黄晓琳,王伟,等.电针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27(2):103-104.

[3]燕铁斌.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363-68.

[4]Maree L Hackett, Chaturangi Yapa, Varsha Parag, et al. Frequency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J]. Stroke, 2005,36(6):1330-1340.

[5]董洪魁,王建.温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22例[J].中国针灸,2006,26(3):172.

[6]ZHU Yong-zhi, CHEN Yi, ZHANG Yan-yan. Changes of Electroencephalogram in Post-stroke Hemipleg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t the Nerve Trunk[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0,8(6):349-352.

[7]刘志丹,李海燕,宋毅,等.针灸治疗中风运动功能障碍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系统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08,27(11):38-42.

[8]成秀芳,吴玲,李长凤,等.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3):172-173.

[9]齐昌菊.温针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9):541-542.

[10]MI Jian-ping, ZHANG Zhong-cheng.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Yin-meridian Electroacupuncture in Reducing Muscular Tension of Limbs in Apoplectic Hemiplegia[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4(3):159-161.

[11]邓玉霞,马本绪,崇桂琴.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8):447-449.

[12]李莉.电针与温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对照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34-35.

[13]张海峰,李立红.穴位贴敷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镇痛效果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4):236.

猜你喜欢

脊柱炎电针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推拿联合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2例经验体会
中药治强直性脊柱炎有优势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中医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