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研究综述
2012-11-13方冬姝方润生郭朋飞
方冬姝,方润生,郭朋飞
(中原工学院1.政法学院;2.研究生处;3.经济管理学院,郑州451191)
近年来,学术不端事件不断被曝光,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针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展开研究,研究成果逐年增多。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在认识和治理学术不端行为方面起步较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建立了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系统机制[1],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类型、成因以及治理措施做了大量的研究。国外大多数研究主要是从学术不端的定义,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成因以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治理措施四个方面进行的。[2]本文也将从以上四个方面着手,对国外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廓清国外对研究生学术不端研究的基本特征和国外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经验,为我国高校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构建一体化的学术规范培养和教育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1.国外对学术不端定义的研究
1.1 美国有关学术不端定义的研究
美国学者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表1所示的是美国对学术不端的三个有影响的定义。
表1 美国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
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学术不端的定义仅仅列出不端行为的几种表现形式,有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被认为是一个临时性的定义。[6]1989年8月美国公共卫生局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被认为是第一个正式的定义。这个定义被看作是一项里程碑式的工作,主导了美国学术不端行为定义的发展。[6]但是1989年的定义更多强调的是内容,忽视了定义的操作性和执行性。一些研究人员认为,该定义后半部分的“其他行为”的界定范围模糊,另外也限制了研究者的独立思考,迫使一些科学研究者遵守规范的研究模式而不利于创新性方法的产生。[7]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美国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在2000年取消了学术不端行为定义中的“其他行为”,并且在定义中加强了对“捏造”、“篡改”、和“剽窃”术语的解释。这个定义增强了判定学术不端行为的可操作性并被美国大多数机构采用。该定义目前已成为美国普遍认同的定义。[6]
1.2 其他国家对学术不端定义的研究
一些国家的研究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定义,见表2所示。
表2 一些国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
通过一些国家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对学术不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即使在一个国家里,不同时期对学术不端的界定也有差别。除了“伪造”、“剽窃”、“弄虚作假”等被公认为构成学术不端的主要要素外,许多国家还增加了其他的表现形式,这反映出国际社会在治理学术不端行为上还需要逐步取得共识。
2.国外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类型和特征的研究
从美国研究者对高校学术不端行为类型的研究结果来看,研究者对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考试中的抄袭作弊行为,以及在论文写作中捏造、篡改数据和抄袭剽窃他人文章等学术不端行为,具体内容见表3。
表3 美国高校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及特点
3.国外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大都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进行,对研究生个人兴趣、科研经历、学术道德等自身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者认为,学生在科研活动中对导师的科研课题不感兴趣,甚至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研究[17],面对科研压力和问题不愿迎难而上[17][18],以及学生个人学术能力下降[13]等因素对研究生的学术行为都具有直接的影响。另外,Harding等(2007)认为,学生的道德因素在抄袭行为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19]Teodorescu&Andrei(2009)指出,导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容忍态度,学校相关政策的不健全,惩戒措施不严厉这些外部因素也是导致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重要原因。[13]由于国外学者针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很多是以考试作弊为研究对象,因此,对学术不端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还需要扩展到学术论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4.国外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措施的研究
发达国家高校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和治理已成体系,尤其是美国,其在建立学术不端监督治理机制上起步较早。在制度建设上,几乎所有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都根据政府出台的相关法律政策制定了相应的诚信条例来规范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科研行为。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一些大学设立了学术道德委员会,专门处理科研诚信的相关事务。当发生投诉时,学术道德委员会便会组织专门的工作委员会按照规定程序进行调查取证。[20]对已发现有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或研究人员,学校会根据处罚条例实施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扣除工资、取消学位、开除或察看等等。另外,美国科研诚信办公室在加强内部研究的同时,通过负责任研究行为(RCR)资源开发计划、研讨会、展览、针对学术团体和研究生院的RCR教育计划、网站以及出版物等图径,鼓励研究机构和大学开展本领域的科研诚信研究和普及推广活动。[21]为了促使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诚信规定,许多大学都将诚信条例印在新生手册中,在入学报到之际发给每位新生。一些大学每年还会专门举办“学术诚信周”等活动,强化学生学术诚信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学校还会通过网站、宣传短片和定期出版科研诚信刊物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21]
5.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需要研究的问题
5.1 目前相关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通过对目前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对研究生学术不端的行为特征和成因做了大量的研究,针对研究生道德失范问题也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但是,目前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内容上缺乏多维度、多层面的研究。西方国家学者主要是从研究生个人的道德水平入手,通过研究生在考试中的作弊、抄袭等行为来探究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如 Teodorescu(2009)[13]、Iyer(2008)[22]、Brown(2008)[17]和 Gwena Lovett-Hooper(2007)[12]等,在研究内容上缺乏体系性的研究。
(2)研究方法上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侧重于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来具体研究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在研究方法上未能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实证检验有效地结合。目前的相关研究尚未形成针对不同的对象和环境条件,以及不同阶段不同问题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的研究方法。
(3)实践上缺乏系统全面的、普遍适用的监督治理机制。不同的文化及其传承机制都需要有体现不同文化特色的学术不端行为治理机制。目前国外尚未形成系统全面的、普遍适用的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治理机制。发达国家高校通常倾向于研究生个人道德的培养,较少侧重于利用行政手段来加强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各种监督和治理机制的构建。
5.2 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5.2.1 对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研究
就目前文献分析结果来看,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形成对学术不端的统一的界定,而且有关学术不端的界定主要是针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等主流的学术群体,很少针对高校研究生这一学术群体。
5.2.2 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特征的分类研究
国外研究者大都是以研究生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学术不端行为的特征,但是学科与专业的差异性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根据研究生学科、专业和自身特点进行分类,研究其学术行为的特点,尤其是不同培养阶段和条件下的特点,对高校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5.2.3 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有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国外现有研究针对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定量分析,但主要是针对研究生考试抄袭作弊等行为进行的分析研究,缺乏多方面、多角度地探讨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影响因素。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具体地验证研究生科研活动中学术不端行为产生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交互关系,为高校开展综合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5.2.4 对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和管理的一体化构建研究
目前国外对治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从制度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和学校道德教育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但是缺乏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及培养体系整体的视角来审视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及其多维的成因。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从校、院、导师组(导师)等层次,基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相融合的方法,来研究构建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和监督管理一体化体系,全面改善研究生的学术风气,有效提升研究生的学术道德水平。
[1]黄军英.国外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做法及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与社会,2006(4).
[2]方冬姝,方润生,郭朋飞.我国硕士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综述[J].首都教育学报,2012(9).
[3]Malhar N Kumar.A Review of the Types of Scientific Misconduct in Biomedical Research[J].Journal of Academic Ethics,2008(3).
[4]Office of Research Integrity.Former Scientific Misconduct Regulations[EB/OL].(2006-04-25)[2007-07-23].http://or.i dhhs gov/misconduc t/reg_subpart_a.shtm.
[5]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Federal Policy on Research Misconduct;Preamble for Research Misconduct Policy[EB/OL].(2000-12-06)[2012-07-01].http://www.gpo.gov/fdsys/pkg/FR-2000-12-06/html/00-30852.htm.
[6]王阳,王喜燕.论美国科学不端行为定义演变的几个趋向[J].科学学研究,2008(2).
[7]凌子平,刘霁堂.中美科学越轨行为及对策研究之比较[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
[8][日]山崎茂明.科学家的不端行为:捏造·篡改·剽窃[M].杨舰,程远远,严凌纳,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9]陈琼,沈颖,孙中和.国外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的措施与借鉴[J].科学新闻,2008(7).
[10]金玮.国外防治学术不端行为面面观[N/OL].上海法治报,2009-05-05(B08).[2012-07-01].http://old. jfdaily. com/newspaper/shfzb/page_16/200905/t20090505_626597.html.
[11]Katinka De Wet.The Importance of Ethical Appraisal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Reviewing a Faculty of Humanities’Research Ethics Committee[J].Jounal of Academic Ethics,2010(4).
[12]Gwena.Is Plagiarism a Forerunner of Other Deviance?I-magined Futures of Academically Dishonest Students[J].Ethics & Behavior,2007(3).
[13]Daniel Teodorescu,Tudorel Andrei.Faculty and Peer Influences on Academic Integrity:College Cheating in Romania[J].High Education,2009(3).
[14]Thomas F Babor.Dante’s Inferno:Seven Deadly Sins in Scientific Publishing and How to Avoid Them[J].A Guide for the Perplexed,2007(10).
[15]Donald L Mccabe,Kenneth D Butterfield,Linda Klebe Trevin.Academic Dishonesty in Graduate Business Programs:Prevalence,Causes and Proposed Action[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2006(6).
[16]Aurora A C Teixeira,Mariana Fontes da Costa.Who Rules the Ruler?On the Misconduct of Journal Editors[J].J Acad Ethics,2010(2).
[17]Bob S Brown,Marjorie McInerney.Changes in Academic Dishonesty among Business Students in the United States,1999-2006[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8(4).
[18]Julianne East.Judging Plagiarism:A Problem of Morality and Convention[J].High Education,2010(1).
[19]Trevor S Harding,Matthew J Mayhew,Cynthia J Finelli,Donald D Carpenter.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as a Model of Academic Dishonesty in Engineering and Humanities Undergraduates[J].Ethics & Behavior,2007(3).
[20]董建龙,任洪波.国外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科学基金,2007(4).
[21]任洪波.美国和丹麦的科研诚信[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7(3).
[22]Rajesh Iyer,Jacqueline K Eastman.The Impact of Unethical Reasoning on Academic Dishonesty:Exploring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ocial Desirability[J].Marketing Education Review,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