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黄瓜品种应用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2012-11-12刘琼杨晓峰
刘琼 杨晓峰
攀枝花农民在进行黄瓜种植时,应根据栽培模式、季节、消费习惯等选择合适的品种,如福田冬美、裕优3号、金胚99、博美009、津优35号和以色列水果黄瓜CU9010。同时,要加强黄瓜病虫害的防治,完善商品瓜的采后处理和销售渠道。
博美009
黄瓜又名胡瓜、王瓜、青瓜,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攀缘性植物。黄瓜以幼嫩的果实供食用,营养丰富、气味清香,生食、熟食均可,还能加工成泡菜、酱菜等,各具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黄瓜连续坐果能力强,可以连续收获,连续供应,产量高,供应时间长,而且品种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气候分期播种,满足人们对果菜的需要。因此,黄瓜在瓜类蔬菜中,栽培范围广,面积大,在人们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1 攀枝花地区黄瓜生产现状
攀枝花市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具有极其复杂的地理地形条件,形成了南亚热带立体气候,具有光热充足、热量丰富,冬春温暖,早春气温回升早且快的特点,喜温蔬菜在此区域周年均能生长,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早春蔬菜开发以来,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据统计,2010年全市蔬菜总种植面积1.1万hm2,产量55万t,是我国重要的南菜北调基地。其中黄瓜种植面积近万亩,产量2.4万t,产值近1亿元。近年来随着设施蔬菜的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的应用、销路的拓宽以及种植效益的不断增加,农民种植黄瓜的热情高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提高,黄瓜种植产业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2 攀枝花地区主要栽培模式
攀枝花地区由于光照充足,年均温较高,黄瓜可以实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应根据上市时间选择不同的品种、播种时期和种植方式。
①露地栽培模式 攀枝花的仁和区、东区为城市近郊区,生产的黄瓜主要就近供应攀枝花市以及周边城镇,本地区以露地栽培模式为主。3~10月均可播种,按 1.0~1.1 m 包沟开厢,株距 35~40 cm,每667 m2种植3 400~3 800株。露地栽培要求种植水平和管理技术较低,667 m2产量 3 500~5 000 kg,由于此种栽培模式能分散黄瓜上市时间,价格和效益都比较稳定。
②大棚栽培模式 攀枝花的米易县、盐边县为早春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黄瓜95%以上外销,本地区以大棚栽培模式为主。11月上中旬播种,12月定植于大棚内,2月初开始采收,5月采收完毕,全生育期均在塑料大棚内完成。按1.0~1.1 m包沟开厢,每667 m2种植3 400~3 800株。此种栽培方式要求较高的种植水平和精细的管理,667 m2产量7 500 kg以上,能提早到春节前后上市,售价高,经济效益好的能达到2万~4万元/667 m2。但是此种栽培模式黄瓜上市时间比较集中,如果销售渠道受阻,产品价格下降,将会导致种植户增产不增收。
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1 病虫害防治困难
攀枝花地区优越的气候条件为作物生长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但同时也是病虫害发生的温床。黄瓜生长期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霜霉病、白粉病、叶斑病、枯萎病等,其中以霜霉病和白粉病最为严重,如果防治不及时往往导致大量减产。黄瓜霜霉病和白粉病的发生主要在每年的3~5月和7~8月。其中大棚栽培模式下主要发生在3~5月,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下,一旦发生便迅速蔓延;露地栽培模式下主要发生在7~8月高温多雨季节。黄瓜虫害主要有蚜虫、斑潜蝇、烟粉虱、瓜实蝇等,以瓜实蝇发生最为严重,防治最为困难。瓜实蝇的发生主要在每年的6~10月高温多雨季节,往往导致减产甚至绝收。从黄瓜生产的病虫害发生来看,预防和环保、经济、高效地进行防治,是黄瓜生产面临的严峻考验和挑战。
3.2 采后处理和销售渠道需进一步完善
攀枝花黄瓜以米易县和盐边县的大棚生产外销为主,上市时间集中在每年的3~5月,主要销往成都、重庆、西安等大中城市,销售渠道受阻或遇交通堵塞等,往往造成黄瓜产品滞销,价格下降,甚至商贩拒收的现象,最后种植户增产不增收,严重打击农户的种植积极性。因此相关部门和农业龙头企业要及时提供黄瓜的相关市场信息,扩大宣传,鼓励本地商贩开拓更多的市场和引进更多外地的销售商参与黄瓜销售。另外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研究和改进现有的黄瓜采后处理和包装技术,有条件的可以进行冷链运输,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同时政府部门应为瓜农的销售出谋划策,广开销售渠道并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政策支持。
4 攀枝花地区黄瓜品种选择依据
4.1 根据栽培模式和栽培季节选择品种
黄瓜喜温,不耐寒冷。大棚早春栽培宜选用耐低温、耐弱光、早熟、抗病性强、商品性好的越冬温室专用品种;露地春季栽培宜选用耐低温、早熟、抗病性强、生长势旺的品种;露地夏季和秋季栽培宜选用耐热、结瓜性能好、抗病性强的中晚熟品种。
4.2 根据目标市场的消费习惯选择品种
攀枝花地区生产的黄瓜既有本地就近销售的,也有大量外销的,因此,应充分了解销售区域人们的消费习惯,如成都、重庆等外地销售可选择耐贮运、瓜色深绿有光泽、瓜长在35 cm左右的黄瓜品种;本地销售可选择瓜色、瓜型等各具特点的黄瓜新品种,以丰富城市菜篮子,满足人们追求新、奇的消费特点。
4.3 应选择在本地区试种成功的新品种
黄瓜新品种的引进,应遵循引种试验、示范、再推广的新品种引用程序,以降低使用新品种给种植户带来的风险。由于本地区许多种子经销商和种植户缺乏科学意识,盲目跟风,使用未经试验的新品种,使得每年都有因为新品种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而减产的事件发生,给种植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农户的科技培训,引导种植户自己进行新品种的筛选,同时加大投入,每年引进新品种进行正规的试验、示范,然后把表现优良的新品种推荐给种植户,以满足种植户对新品种的需求,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瓜农使用新品种的风险。
5 攀枝花地区黄瓜潜力品种介绍
5.1 福田冬美黄瓜
从日本引进的优质黄瓜新品种,耐低温弱光,为越冬温室专用新品种。早熟,植株生长势强,节间适中,瓜码密,几乎节节有瓜,回头瓜多,膨瓜速度快,商品瓜率高,丰产潜力大,管理得当一般667 m2产量可达2.5万kg左右。瓜条顺直,瓜色深绿有光泽,一般瓜长35 cm左右,单瓜质量250 g左右。瓜把短,刺密,无黄筋,畸形瓜极少,心腔小,瓜肉淡绿色,口感好,商品性极佳;不早衰,不歇秧、易管理,抗枯萎病、白粉病和黄瓜花叶病,高抗霜霉病;耐低温弱光能力强,特别适合日光温室越冬及早春、秋延迟栽培。
5.2 裕优3号黄瓜
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一代杂交种。耐低温、弱光性强,能在12~16℃偏低夜温下正常生长,适合温室冬春茬和大棚春提前栽培。抗枯萎病、角斑病、菌核病,对霜霉病等病害有较好的耐病性。前期生长势适中,第一雌花着生于4~5节,雌花率30%~40%,结瓜性能好,不易化瓜,收根瓜后植株长势旺,结瓜多,丰产性强。冬春长季节越冬栽培667 m2产量可达10 000 kg左右。平均瓜长30~35 cm,单瓜质量 200~300 g,条直,把短,有棱,刺瘤较密,口感甜脆,心腔小,皮色鲜绿,富有光泽,商品性极佳。
5.3 金胚99黄瓜
由北京中研惠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杂交一代早熟品种,植株长势中等,瓜码密,瓜条顺直,瓜长35 cm左右,瓜色深绿,光泽度极佳,短把密刺型,无黄头,无黄筋;瓜肉淡绿,脆甜可口;对黄瓜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多种病害有良好的抗性;耐弱光性好,适合早春、秋延大棚栽培。
5.4 博美009黄瓜
由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销售。植株生长势较强,叶片中等,株型好,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回头瓜多,瓜条生长速度快,连续结瓜能力强。瓜条长35 cm左右,密刺、把短、瓜条直、商品性好。耐低温、弱光、抗病能力强。前期产量、总产量高,效益好,适宜春、秋露地和大棚栽培。
5.5 津优35号黄瓜
原天津市黄瓜研究所选育。植株长势中等,叶片中等大小,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回头瓜多,瓜条生长速度快。早熟性好,耐低温、弱光能力强。抗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瓜条顺直,皮色深绿有光泽,瓜把短,刺密,无棱,瘤小。腰瓜长34 cm左右。不化瓜、不弯瓜,畸形瓜率低。单瓜质量200 g左右。果肉淡绿色,商品性佳。生长期长,不易早衰,适宜日光温室越冬茬及早春茬栽培。
5.6 特色品种——以色列水果黄瓜CU9010
以色列进口极早熟品种。植株长势旺盛,节节有瓜,回头瓜极多,瓜绿色,短条状,无刺,瓜长15 cm左右,单瓜质量100~150 g,瓜肉淡绿,脆甜可口,品质优,适合供应宾馆、酒店、超市等中高档消费场所,667 m2产量7 500 kg以上。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等多种黄瓜病害有很强的抗性。耐弱光性好,特别适合早春大棚栽培。
福田冬美
CU9010
裕优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