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老人的档案情结
2012-11-10
○ 文/本刊实习记者 杨 阳
石化老人的档案情结
○ 文/本刊实习记者 杨 阳
84岁的曹国平已从中石化离休多年。他在整理家庭档案的同时,也整理着和中石化有关的记忆。
9月7日,北京市首个“个人家庭档案展”在东城区落下帷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离休干部曹国平以个人的视角,用包括家庭历史、工作业绩、爱好收藏等400余件家庭档案向公众展示了中国从1939年到2012年间发展变化的历程。日前,记者见到了他。
家庭档案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可归属个人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载体形式的历史记录。聊起自己的家庭档案,这位耄耋老人的笑容里尽是满足与自豪。
档案缘起
说到整理家庭档案的原因,与曹国平的工作、爱好、以及社会大背景不无关系。
生于1928年的曹国平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进入北平市公安局工作,曾负责审查改造500多名从国民党手中接管过来的警察。这就涉及许多档案、材料的收集和整理。在审查改造过程中,要不停的记录总结。审查工作结束后,曹国平又参与到对敌特的侦察破案工作中,主要负责案件侦破工作的文字档案部分。久而久之,他就形成了一种习惯,即把调查研究,分析,整理、搜集、保管材料这一流程,由工作业务渐渐融入到了个人日常生活中。
曹国平离休后,想到他在公安局侦察破案时,由于当时工作十分紧迫,有些情况没有记录在案,而这些情况只有他一人知晓。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他将自己能够记忆的和自己搜集保存的资料,整理了4万多字的回忆录交给公安部门参考。公安部门根据他提供的情况进行加工整理,作为上世纪50年代侦察工作档案的重耍补充。
●曹国平向观众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业余时间,曹国平爱好广泛,写作、摄影、旅游几乎从未间断过,并在这个过程中坚持理论科技学习、勤于思考,与时俱进,乐此不疲。曹国平把这三个爱好也统一看作是整理档案的过程。旅游前,曹国平尽可能的搜集旅游地的资料去学习、研究,并把其中的问题记录下来,列出旅游提纲。曹国平说:“2003年去俄罗斯旅游之前,我利用打10天吊针的时间,别人躺着,我坐着,趴在床边,把关于介绍俄罗斯最新情况的7本书看完了,笔记也都做好了。”旅游中,曹国平也喜欢广泛地搜集材料。每到一个地方,画册、光盘、当地地图、宣传单、景点介绍等等,统统收入囊中。观光游览期间,曹国平紧跟着导游,不停地思考、提问,并做好记录。旅游归来,马上整理游记、照片和搜集的各类资料,编辑成册。“这次又听又看,又写又照。以后再发现相关的新资料后,随时补充修改。所以旅游是最好的学习,除读有字之书外,还要读无字之书,最后形成各种载体的档案。这种档案增长了知识,长时期受用。”曹国平说。
曹国平从抗日时期走过来,经历了新中国从无到有、曲折前进、飞速发展的时期,见证着我国一次次巨大的变化。解放战争时期地下党的活动、新中国的建立、改革开放、港澳回归、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等,都是我国历史踏过的重要足迹。曹国平将这些重要事件的资料搜集起来,有的写成文章,有的汇编成系统性的资料。看到曹国平收藏的1948年6月15日印发的《人民日报》创刊号,看看64年前的中国,人人都会感慨万分。这种思想感情就是档案给人们精神上的感受。
坚定信念
家庭档案的整理是一件非常烦琐而复杂的工作,文字录入计算机是曹国平感受到的最大的困难。报纸或者文稿找到了,但需要在计算机中进行整理。84岁的曹国平不习惯键盘打字,只能使用手写软件输入文字。有时候写的笔画稍连或稍歪,跳出来的字就差出了许多。对于这项工作的艰辛,曹国平用四个字形容:“相当吃力!”
●曹国平家庭档案印刻着中国历史的痕迹。
面对着棘手的录入,曹国平也曾想到过要放弃。但想起自己在“郭亮村之行”中受到的鼓舞,便坚定了走下去的信念。郭亮村地处河南省太行山深处海拔1700米的高山上,一条百米高的绝壁路,曾是大山中唯一通往中原的古道。在上世纪60年代全国特别困难的时期,党支部书记为了解决村民的出行问题,决定打山洞。面对坚硬的花岗岩,100多个男劳动力用了6年的时间,终于打通了山洞,堪称当代“愚公”。
曹国平家里没有请小时工,生活上的事都和老伴共同料理,加上视力下降等身体上的不适,所以真正花在整理档案上的时间是要挤的。曹国平说:“郭亮村的村民,没有技术,没有财力,也没有任何外力帮助,都能够打通现在还能走汽车的2000多米长的大山洞,我也要学郭亮村村民的‘愚公’精神继续干。就像爬山一样,今天一小段,明天一小段,总会能爬到山顶;今天整理500个字,明天又是500个字,总有理完的那一天。”
采访搜集
上世纪90年代,曹国平从中石化离休以后,有了梳理北京历史的想法。他就把自己的学校——北平汇文中学在解放战争时期学生运动的历史情况进行整理。因为学生运动是在地下活动的,曹国平虽然也参与到其中,但所能了解的也仅仅是周围几个同学的情况。所以,曹国平就到全国各地采访了100多个同学和当时的地下党领导。一方面是自己记录,另一方面也请同学们写作,并请他们提供一些当年的文字或照片资料。那时候没有网络,各类资料还需邮寄到北京,由他录入整理。
除了向同学们了解外,曹国平还去北京图书馆查阅解放前的报刊,以便更全面更准确地记录。经过两年的采访与写作,最终完成了《青春在黎明前闪光——解放战争时期北平汇文中学的爱国主义学生运动》一书,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这也是记录当年的北京中学学生运动的唯一的书。“现在有人要再写的话也不太好写了,因为我们这辈儿的人好多都已经不在了;还健在的人的记忆力也衰退了,许多时间、地点已记不清。所以,我的记录还算及时。”曹国平说。
曹国平在离休后还写过100多篇各种内容的如石化方面的科普读物,主要内容介绍石化工业与人们的衣食住行之间的关系。因为科普读物时效性比较强,很可能文章刚写出来,技术已经走在前面了,所以这些文章未能发表。后来,从中选出的60篇文章并配以照片,被收入到曹国平个人作品集《峥嵘岁月》中,由出版社出版,成为家庭档案的一部分。
每逢重要的纪念日,就有媒体来请曹国平写写相关的回忆,到电台广播录制节目或参加座谈会。这些都需要对历史资料的搜集和梳理,曹国平多年有意识的积累就派上了用场。比如阅读报纸杂志或上网时,就像蜜蜂采蜜一样,看到有意义的文章就剪下来按类别分好贴在过期的杂志上,再将重要的内容做上标记,以便日后查阅。这种剪报就有20多本,下载的文章都存入硬盘。
展览亮相
这些档案可能会一直在曹国平家里的各个角落存放着,没有机会让人们感受它的沧桑,直到本次“个人家庭档案展”的举办。
2011年,为响应国家号召,北京市东城区档案局的工作人员请曹国平整理档案。6月9日国际档案日那天,工作人员拿出档案的一小部分同其他家庭的档案一起,在档案局进行小规模的展览。展览结束后,曹国平发现自己的家庭档案其实还有很多,就向档案局建议举办一个个人家庭档案展,让大家看一看什么是家庭档案,以增强档案意识。当时档案局还有一些顾虑,担心曹国平的档案数量不够,价值也不大。后来在整理中才发现,他的档案展品完全足够支撑起一个展览了,就从曹国平档案的37个大类里挑出了11类进行展出。有些比较有历史价值的档案,为了能长期保存,曹国平都捐给了东城区档案馆。
“房子有年限,钱也有花完的时候,只有档案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曹国平认为,博物馆、档案馆搜集的都是国家的东西,宏观的东西,涉及整个社会和地区;个人的档案涉及一个人的成长,反映的是社会的发展。所以,他要把家庭档案作为遗产留给儿子和孙子。
本文图片均由胡庆明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