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十二届全运会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2012-11-09张春宇冯欣欣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奥体中心体育场全运会

张春宇,冯欣欣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经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第十二届全运会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张春宇,冯欣欣

(沈阳体育学院体育经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 110102)

辽宁省为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需要新建、改建大量体育场馆,为规避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风险,应予以提前谋划。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在对十二届全运会场馆概况及部分场馆运营现状进行描述的基础上,从经济、制度、文化及自然与地理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全运会场馆赛后运营的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赛后运营策略,以期为全运场馆的赛后运营提供借鉴与参考。

全运会;体育场馆;赛后运营

2013年辽宁省将承办中国国内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为承办赛事,需要新建、改建大量的体育场馆。由于大型体育场馆具有投资数额大、赛后管理复杂、维修费用高等特点,如果经营不善,其高额的运营成本将成为地方政府沉重的财政负担。国内外经验已充分表明大型赛会体育场馆赛后运营存在相当的风险。因此,需要对十二届全运会场馆的赛后运营进行充分而求实的科学预测,以期尽量规避风险。

1 第十二届全运会体育场馆概况

1.1 分布状况

辽宁省借鉴往届全运会经验,采取全省共同参与的模式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为满足第十二届全运会31个比赛大项的需要,共新建、改建各类体育场馆133个,其中比赛场馆68个,附属训练场馆65个。辽宁省根据本省体育场馆资源布局状况,为保证全运会赛事的成功举办,在改造一批具备比赛条件场馆,如沈阳奥体中心一场三馆等的同时,新建一批体育场馆(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辽宁省将赛场分散到全省,一方面可以避免场馆资源过于集中一地造成赛后场馆供过于求而闲置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改善各市体育场馆资源供给不足的局面,使全省各市人民共享全运成果。辽宁省十二运体育场馆布局的另一特点是将许多场馆布局在大学里。出于教学的需要,大学对体育场馆需求比较集中。全运会场馆布局于大学,赛后转交大学使用,可以有效避免赛后场馆闲置浪费的隐患。尽管如此,从表1所列全运会场馆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座位数、投资金额等数据来看,第十二届全运会场馆赛后运营依然不容乐观。

1.2 运营状况——以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为例

由于辽宁省内为承办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改建或新建场馆多数尚在建设中,并未开始运营,仅有沈阳奥体中心是为承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赛而兴建的,并已运营多年。在十二运会期间,沈阳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将是全运会的核心区,五里河体育场又是核心的核心。因此,本文选取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为例分析其在奥运会后的运营状况。

1.2.1 沈阳奥体中心的概况

沈阳奥体中心位于沈阳市浑南新区,总占地面积4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6万平方米,总投资18.6亿元。沈阳奥体中心采用“一场三馆”式布局,即体育场、综合体育馆、游泳馆及网球馆。中心体育场被命名为五里河体育场,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沈阳赛区的比赛场地,可容纳6万名观众。

十二运期间,沈阳奥体中心一场三馆将是全运会的主赛场,开闭幕式及田径、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体操等主要竞赛项目将在此进行。五里河体育场是奥体中心的核心部分,体育场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占奥体中心总面积的一半还多。

1.2.2 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赛后运营状况

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在2007年7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因需要为奥运会做准备,奥运会之前基本没有进行商业运营活动。奥运会之后,主要是2009年以后,奥体中心对五里河体育场进行了促进其多功能开发的经营活动。

1.2.2.1 五里河体育场的管理体制 沈阳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隶属于沈阳市体育局,属于正处级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接受沈阳市体育局的直接领导,自身仅拥有经营范围的选择权,不具有人事聘任、内部分配及机构设置权,其在职人员均享受事业单位编制。场馆管理者主要靠上级部门安排或者从场馆内部提拔,其他工作人员则主要来自于安置退役运动员、教练员或转业军人,少部分接收大专院校毕业生。

1.2.2.2 五里河体育场的赛后经营状况 2008年奥运会后,奥体中心就着手开展对五里河体育场的多功能开发与利用。2009年3月,奥体中心与沈阳东进足球队签约,以80万元的场租,奥体中心体育场成为2009赛季中甲联赛沈阳东进足球队的主场。在2009年,体育场共承接11场中甲比赛。此外,奥体中心体育场还承接了4场演唱会,再加上一些庆典、展览及广告等,共计收入500万,占场馆多功能开发收入的90%。但是,奥体中心一年的水、电、采暖、保洁、保安、服务费、维修费等约1 000至1 200万。加之人员开支600万,所以多功能开发的收入远远不能满足费用支出。从其2009年的运营状况来看,如不计算财政拨款,其经营处于亏损状态。

2 第十二届全运会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影响因素

2.1 经济因素

公共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是建立在一定的体育及文化消费需求基础上的,而体育及文化消费需求的状况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水平是决定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着重于考察对场馆赛后运营具有直接影响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体育产业发展状况及居民的消费能力三个方面。

2.1.1 辽宁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辽宁省,其经济发展一度比较落后。2003年,国家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以后,辽宁的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根据辽宁省统计局的核算,2011年,辽宁省的经济总量现跃居全国第七位,全年生产总值2202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7959.6亿元,增长10.5%。人均生产总值5029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1]。图1显示了辽宁省2009年至2011年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情况。经济的繁荣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为辽宁的体育产业发展及全运会场馆赛后运营提供了资金支持上的可能性。

2.1.2 辽宁体育产业发展状况

辽宁省是中国公认的体育大省,在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方面曾连续多年处于全国的前列,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发展,为辽宁体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1992年至今,辽宁初步形成了由竞赛表演市场、健身娱乐市场、技术培训与咨询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市场和体育旅游市场共同构建的产业框架。其中竞赛表演市场、体育无形资产市场和健身娱乐市场已成为辽宁省体育产业的支柱性本体市场。2001年全省体育产业占全省GDP的0.78%,增长速度为11.8%,高于全省GDP增长速度的4个百分点,体育产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2]。辽宁省良好的体育产业发展环境为全运场馆赛后运营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但是,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辽宁省体育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乒乓球、排球等项目,虽然其运动水平高、影响大、群众基础好、观赏性强,但还未能形成令人满意的竞赛表演市场。近年来,已有一定基础的足球、篮球等的竞赛表演市场发展受阻,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力度不足。体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影响体育场馆多功能开发与经营。

2.1.3 辽宁居民体育消费水平

从本质上讲,体育消费属于满足人们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消费,体育消费水平宏观上受制于地方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微观上直接受人们收入状况的影响。2011年辽宁省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 467元。表2列举了我国曾经主办过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体育大赛具有代表性的省市的2011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表2中可以看出,与其他省市相比,辽宁省居民的经济收入不高,表明消费者所能承受的体育消费价格有限。居民体育消费水平低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体育场馆的赛后在体育服务方面的开发利用。

有研究表明,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之下,辽宁省居民的体育消费有明显的实物性特征,即大部分体育消费支出用于购买实物性体育消费品[3]。对于观看体育竞赛表演等服务性产品的支出较少。在体育场馆经营,尤其是以体育场馆为依托的体育服务的经营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居民较低的体育消费水平造成体育消费总体市场规模偏小,二者之间的矛盾抑制了场馆的大规模经营,使体育场馆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表2 2011年部分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2 制度因素

2.2.1 管理体制

体育管理体制是体育管理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是实现体育总目标的组织保证。体育管理体制具体地表现为负责体育事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它们之间的隶属关系和职责范围,以及有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和措施。体育场馆的管理体制受制于我国总的体育管理体制,并直接影响场馆的经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属于国家行政事业机构,主要运用行政力量管理体育场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公共体育场馆等行政事业单位进行改革,要求有条件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改革,实行经营性管理。但是,在体育管理领域,公共体育场馆的改革进程缓慢。一项关于辽宁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状况的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公共体育场馆中有33%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34%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33%属于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体育主管部门对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动力不足,多数场馆需要靠政府拨款来维持运营[4]。

此外,我国现有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体制还造成了投资者与经营管理者相分离的问题。如沈阳奥体中心的建设投资部门是市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奥体中心建成之后才交给体育局进行经营管理。这种建设与经营管理相分离的体制,导致运营思路无法在体育场馆的设计、建设之中体现,造成设计、建设与赛后利用的严重脱节。

2.2.2 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尚缺乏针对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的扶持政策和倾斜政策。由于公共体育场馆自身资本量巨大,运营成本高,如果再加上各种税费,体育场馆经营的利润空间非常有限,致使场馆的经营者对一般性经营活动,尤其是竞赛和健身娱乐活动兴趣不大。通过访谈得知,尽管奥体中心的性质属于事业单位,但是其进行场馆的经营性开发时,就会面临税务机关等各个管理机构收取的各种税、费,这成为继场馆维护费用及人工成本外的另一大支出。目前,针对场馆经营急待解决的政策问题集中在税收政策方面。

此外,全运场馆要对经营模式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需要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参与场馆经营,但是,在民营化方面的政策法规更加不完善。首先,关于包括公共体育场馆在内的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辽宁省也没有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政策、法规;其次,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的信用体系还不能为公共体育场馆民营化提供支持;最后,缺少必要的风险分担机制,缺少必要的政策法规支持,加之辽宁整体的健身娱乐市场规模有限。

2.3 文化因素

辽宁是中国传统的体育大省和体育强省,竞技体育在全国名列前茅,群众体育发展良好,可以说,辽宁具备较为良好的体育文化基础。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有利于促进人们形成体育消费动机。尤其是辽宁作为传统的足球强省,有着比较广泛的球迷基础和深厚的足球文化,观看足球比赛有着庞大的消费人群,奥体中心五里河体育场东进中甲主场平均每场2万人的上座率,很好地说明了辽沈地区的足球文化基础及其市场潜力。为进一步扩大体育消费需求,辽宁省需要在已有的体育文化基础上,下大力气发展群众体育,让体育渗透进广大群众的生活。使竞技体育不再仅为夺金而发展,群众体育不再仅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

2.4 自然与地理因素

公共体育场馆所处的自然环境也会影响其经营。全运会场馆受制于辽宁冬季时间长、气候寒冷等,无法在冬季承接室外体育赛事及商业演出活动。气候寒冷是造成奥体中心体育场半年闲置的另一主要因素。自然环境无法改变,只能适应环境。关键在于如何转换思路,开发适应寒冷天气的场馆活动项目。

公共体育场馆的自身条件直接决定其非赛时可以开展的活动类型和规模,是体育场馆赛后经营开发的先决条件。而公共体育场馆的自身条件取决于公共体育场馆的选址布局和场馆设计。场馆的选址布局是制约其赛后利用的首要因素,实践表明,大型体育场馆建在城区经营效益明显好于建在郊区。场馆设计是否具有灵活性,功能及配套设施是否齐全,也制约其赛后利用的效果。

从目前辽宁省全运场馆规划建设方面来看(表3),由于场馆占地面积大,大部分全运会场馆均建在新区或开发区,周围没有形成稳定的商圈;体育场周边商业氛围不浓,人流量较少,缺少开发商业必须具备的人流量基础,会导致体育场商业出租房招商困难。

表3 第十二届全运会部分场馆地理位置

从国内其他场馆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场馆能离开房屋租赁单靠开展竞技体育比赛、演唱会等活动生存,房屋租赁的成功与否是一个体育场场馆能否生存的关键。因此,场馆所处地理位置是制约其多元化经营的直接因素。

2.5 人力资源因素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竞争激烈,企业的效益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专业管理与市场营销,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是目前制约我国绝大多数公共体育场馆改善经营管理的重要因素。如,沈阳奥体中心的工作人员大多数来源于体育系统内部,有的是退役运动员,有的是教练员,只有少部分是大学毕业生,其中毕业于工商管理及体育管理专业的员工就更少了(图2)。

图2 沈阳奥体中心工作人员专业结构

这样的员工队伍能够承担的任务只能是维护、维修,以及简单的经营活动。这些人员知识结构和社会经历单一,缺乏体育经营管理的系统理论知识和市场运作,缺少市场开发的实践经验。工作人员经营管理专业知识与经验欠缺,会使得场馆管理运营创新不足,效益不佳。

3 第十二届全运会体育场馆赛后运营的策略

3.1 引导居民扩大体育消费,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

提高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是改善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的前提之一。离开了居民的体育消费,场馆的开发经营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辽宁省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以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及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板报、宣传画等多种媒体,尤其是电视效应,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和教育,强化群众的健身意识,在群众中树立起“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指导群众正确消费,使市民认识到体育健身娱乐不仅是一种消费,也是一种人力投资。加大力度培育体育消费群体,只有拥有大量的体育消费群体,才能有更多的人在赛后到比赛使用的场馆进行持续的体育消费,从而提高体育设施利用率。

3.2 改革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增强独立性

改革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实现多种管理模式并存。借当前国家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之机,辽宁省体育管理部门应积极推进场馆管理体制改革,改变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行政干预式管理体制,场馆管理由行政型转向社会型,探索运用体育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加强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变政府的“输血”为体育场馆自身的“造血”,使公共体育场馆逐步向企业化过渡,增强体育场馆的独立性。

政府部门应减少行政干预,逐步实现公共体育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体育行政部门代替国家行使场馆资产所有者的监督权力,通过签订经营合同等手段,监督经营者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义务情况。这样才能使体育场馆成为名副其实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在改革场馆管理体制的情况下,体育场馆内部各级管理人员的权利和责任要明确,形成一套符合现代化企业制度和体育场馆特点的严密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使场馆成为拥有管理权、使用权的企业,突出经济效益,并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从体制上为场馆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另外,在国家政策滞后的情况下,辽宁省可以根据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结合辽宁省实际,制定出地方性的政策,以优惠的政策支持体育场馆的发展及赛后利用。如,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在场馆经营中,适当减免税收,以减轻其运营成本压力,同时,政府也可以利用税收政策,鼓励私人资金流向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与运营。其次,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民营化的法律法规,健全金融体制和资本市场的信用体系,构建必要的风险分担机制等,鼓励多渠道资金参与公共体育场馆建设和运营。

3.3 引进专业场馆管理机构

体育场馆运营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包括增加经营收入和提升场馆管理、维护水平,降低运营成本等多个方面。专业的体育场馆管理机构具有丰富、先进的体育经营管理经验,科学的管理制度及系统的管理手段和办法。他们能够根据场馆的位置、布局及资产情况,科学分析场馆的优势及市场定位,引进适应群众需求的体育健身项目,利用商业运作手段,扩大场馆的经营范围;由于专业的场馆管理公司在资源配备、人力资源管理、场馆设施维护与保养等方面具有先进的经验及管理办法,能通过提高场馆的管理水平,延长场馆设施的使用年限;引入专业的经营管理公司,还可以利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体制优势,充分发挥资产所有者对场馆资源的监督作用,进而实现大型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引进专业的管理机构也可以直接、快速有效地培养综合性大型体育场馆需要的经营管理人才,为场馆自我发展积累丰富经验。总之,由于专业的体育管理人才或体育经纪公司对于体育产业的经营有着比较丰富的操作经验,实行专业的团队运营,必然改善场馆的运营效果。泛太平洋场馆运营协会主席皮尔比姆说,要想收回建设体育场馆的投资,或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体育场馆的作用,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到赛后的运营,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团队进行协作。

3.4 整合资源,实行集团化经营模式

辽宁省为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比赛需要将投入共130多个比赛及训练场馆,全运会后各场馆相对独立经营,不利于场馆共享管理经验,形成规模效益。为实现省内场馆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成立以沈阳奥体中心为领导地位的场馆企业集团,实施集团化经营。集团化经营就是对同类项目进行集中管理,其在项目选择、设置目的目标、人员聘用、财务管理、运营机制等方面都优于现行体育场馆设施的管理。其最大优势就是利用规模化的专业优势对企业利益主体进行改造,从而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达到效益最大化。当然,集团化管理模式的运用。需要以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以及政府为场馆“松绑”为前提。

3.5 促进高校全运场馆对外开放和产业化开发

在第十二届全运会场馆中,高校场馆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完成全运会使命后,它的后续开发和利用也不容忽视。高校场馆不同于其他场馆,它的主要功能是服务教学。因此,它的开发利用应本着“服务教学,兼顾社会”的原则。服务教学,即保证学校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工作。同时也要适度对外开放,坚持社会效益优先,“以馆养馆”。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者必须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营销策略,不断提高高校体育产业的经营意识。如高校场馆可利用大学丰富的体育人力资源,成立各项体育项目协会和业余体育俱乐部,举办各类培训班、夏令营等活动,吸引体育锻炼者或举办赛事活动,提高场馆的知名度。

4 小结

全运会场馆的赛后运营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赛后运营不仅仅是场馆自身,更需要政府部门在营造环境、改革管理体制及完善政策法规方面做出努力。建议辽宁省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的基础上,应大力发展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以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及丰富多彩的群众体育活动营造体育文化氛围,刺激体育消费。改革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实现多种管理模式并存,突出经济效益,并与社会效益相结合,从体制上为场馆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引进专业场馆管理机构,成立以沈阳奥体中心为领导者地位的辽宁省场馆企业集团,实施集团化经营。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的用人机制,加强场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激励机制。当然,在搞活场馆经营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公益性,应该处理好经营性与公益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1]辽宁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2011年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enku.baidu.com,2012-02-11.

[2]丁林梅,张贵敏.辽宁体育产业成长性及其演进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4):25-27.

[3]张瑛玮,王 东,李 颖.辽宁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结构水平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8(6):14-16.

[4]冯欣欣,曹亚东,邹 英.辽宁省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民营化改革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41-43.

Constraints Factors and Solution for Stadiums Operation after 12th National Games

ZHANG Chunyu,FENG Xinxin
(Economic School of Management,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Shenyang 110102,Liaoning,China)

A lot of stadium will be built or re-built for holding the 12th National Games in Liaoning.In order to avoid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 risk after the 12th National Games,planning in advance is needed.The article,by the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and interviews,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he status of the stadium and the commercial operations,analyzes the postgame stadium operation in terms of economy,system,culture,nature and geography factor,etc.,and puts forward some commercial operation solutions,so as to afford reference and guideline for postgame stadium commercial operation.

the National Games;stadium;postgame operation

G80-05

A

1004-0560(2012)04-0038-05

2012-05-20;

2012-06-11

2008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资助项目:辽宁省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研究(L08DTY016);2010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第十二届全运会体育场馆规划及赛后利用研究(2010lslktjyx-74)。

张春宇(1972-),女,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经济与管理。

责任编辑:刘红霞

◂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奥体中心体育场全运会
Two Funny Men
大型体育场馆赛后运营分析——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为例
C位出道,激活城市新的运动活力
第12、13届全运会田径项目成绩对比及建议
第十八届省运会后徐州奥体中心运营及对策研究
全运会近千名医护人员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完美闭幕
第12届全运会击剑比赛技战术运用分析
热闹的体育场
奥运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