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民歌小调的音乐特点
2012-11-07杨建农
杨建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音乐系,湖南娄底417000)
小调产生于群众生活、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它是在山歌、田歌及生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又受戏曲和曲艺音乐的影响,增强了叙事性和抒咏性,常见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社会矛盾,还有大量表现日常生活、风情人物、嬉游逗趣及传说故事与新闻时事等题材。其流传广泛,形式较为规整,表现手法则多样、曲折而细致。
“梅山”一名源于汉代。公元前202年,吴芮手下名将梅鋗随芮入长沙国,在今安化县梅城安家并世代在此定居,“梅山”因此而得名。有这样的记载:梅鋗随吴芮入国长沙,以益阳梅林(今安化县内)为家,遂世有其地。自汉至五代,皆称梅山焉[1]。汉代以后,梅山的地域范围不断扩大。各种文献说法均不一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3种:
①在今湖南省新化县东北。唐乾宁二年(895年),“蒋勋起兵,联飞山蛮,梅山蛮攻湘潭,即此。”[2]
②宋熙宁六年(1073年),章惇始开梅山梅地为2县。以下梅山置安化县,属长沙;以上梅山置新化县,属宝庆[1]。
③“梅山峒蛮,旧不与中国通,其地东接潭,南接邵,其西则辰,其北则鼎、澧。”[3]将这三种解释比效一下,就不难看到,它们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①和②比较接近,今新化县东北实际上可以包括安化县的梅城,古为一地。公元1073年,时任湖南、湖北访察使的章惇将梅山一分为二,分别划归新化和安化2县管辖。但第②比第①的地域范围略大一些。第③种解释的地域范围最大,但仍然包括新化县和安化县的梅城地区。综合以上3种解释,我们完全可以推断:古梅山是指湖南省中部的一个广大地域,包括现今的娄底、邵阳、益阳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湘潭、怀化、常德的少部分地区,其中心地带就在今娄底市的新化县和益阳市的安化县一带。这和当今的实际称呼不谋而合:新化县城关镇及其周围地区俗称“上梅”,也称梅城,安化县的梅城及其周围地区俗称“下梅”。
梅山民歌小调历史悠久。早在清代,邵阳地区便出现了专刻《十月飘》、《孟姜女》等调子书的印刷作坊和专卖调子书的皇恩寺一条街。由于长期的商业发展和外地人员的进入,明清以来不少小调也从长江下游一带传进了梅山地区,并与本地语言及民歌相结合,再加上各地文化的影响,因而使梅山小调更加丰富多彩。它主要有以下音乐特点。
一 梅山小调节奏既规整又灵活多变
(一)节奏规整
如:
又如:
整首节拍单一,叙述性强。
(二)节奏变换多样
如:《十送》
其节奏型,以多种节奏的变化,加上拍子变换,形象地变现了青年男女相互追求时内心的激情。
(三)节奏均衡而对比
如《十双鞋子》中:①正月是新年,②奴把鞋子连,③连双鞋子,④缎子又镶边。
唱词的每句(词组)与音乐节拍基本吻合,节奏均衡而精炼。但第③字组显然是为了情趣需要,将节奏与前后作出鲜明对比。
二 梅山小调的旋律十分丰富
例:
上例中的旋律“1 2 3 4 5”“2 1 6 5”“2 3 6 5 ”“3 2 1 6”级进及小跳状态进行,多有顺势而成的趋向。如《绣花调》中“1 6 1 2 3 2 3 5”《五更陪郎》中的“2 3 2 1”及《螃蟹歌》中的“2 1 6 1”… …等。旋律环绕进行,加上较密的节奏,使曲调柔美婉转,其势有如江南起伏的丘陵,又宛似碧波荡漾。由于情绪上的需要,往往在上述旋律进行中,伴有大跳1-5、1-1、5-6、6-5等。特别是在5-6七度大跳后,紧接一个小三度低音6-1过度到平稳的旋律,这种形式在梅山民歌小调中比比皆是,并已形成明显的特征。《绣花调》音乐中有大幅度的花舌音,势如金鸡高唱,先声夺人;随后便是紧密节奏的回旋型、以及加上前半拍休止的旋律起伏进行,把一个青春活泼的绣花女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三 梅山小调的曲式结构较规整,但又有一定的修饰性
(一)乐曲结构功能比较清晰
如例二《十双鞋子》比较典型。整曲由“起、承、转、合”共八小节,每句两小节四句体构成。其“起、承、转、合”均采用了“鱼咬尾”手法。
(二)结构形式多样,素材却很精练
如:
这是一个不规整的五句体,其结构为:
a(5小节)+b(3小节)+c(4小节)+d(6小节)+e(3小节)
每个乐句均不平均,显然是为了表现“表哥送表妹”回娘家时,姑娘那种自由欢快的情绪的。整个曲子是由基本乐汇“535 6”“35 61”(35 16则是61的八度上跳反向下行)发展而成,因为素材精练,形象鲜明。乐句通过变化发展却又很统一。
四 梅山小调以五声“徽、商”调式居多
梅山民歌小调“宫、羽”调式次之,“角”调则很少,尚有“商、徽”交替,如《杨柳青》。“商、羽”交替,如《十双鞋子》;“宫、商”交替,如《湘江浪》,等等。
有些小调常有结束在其属音上,如《八仙飘海》(宫调)结束在徵音(“5”)上;《螃蟹歌》(徵调)则结束在商音(“2”)上,等等。
五 梅山小调中的衬词与衬腔的运用颇具特色
梅山民歌小调常用的衬词有“哟一喲”,“溜呀溜吱”,“令令罗”,“咿噜哪嗬嗨”,“来嗨来嘿哟”,“得…隆冬”,“索拉伊子”,“溜溜淡淡”,“嘟哩雄哪”,“衣火嗨哟”……并常与密集的节奏性配合进行。如:“6 1 6 5 1-6 1 2 3”、“3 5 6 1 ”……。以表现欢快风趣的情绪,并加强了演唱中的色彩与表现力。运用衬词、衬腔使乐曲得到平衡,同时还起到衬托、对比的作用,也深化了内容,丰富了形象。如例6《绣花调》中,其唱词仅3句共6小节,“一绣金鸡头、二绣金鸡尾,我在绣花楼”。整段曲子(包括过门)却有22小节。衬腔反占了9小节。如果没有衬腔,音乐则是不平衡不完整的。由于加入了形象性的衬词和衬腔“喜呀喜花梭梭”“花利凌哪嘟哩雄哪”……就使得音乐丰富了许多。
梅山小调内容丰富,地方特色浓郁,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宝库中珍贵遗产,我们有必要进一步认真努力地研究并传承。
[1]黄宅中,张镇南,邓显鹤.宝庆府志·摭谈[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2009:2.
[2]史为乐.中国历史地名辞典[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772.
[3]脱脱,阿鲁图.二十五史·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5: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