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中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文化产业化耦合机理与发展战略研究

2012-11-07刘加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梅山文化产业耦合

刘加林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系,湖南娄底417000)

一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机理

产业耦合是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的产物,互相之间耦合可以使得产业实现叠加效应,保持双赢的局面[1]。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实现社会生态转型的主导产业之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基础与社会需求,因此分析其相互之间关系与耦合机理,对于进一步促进两大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得作用。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关联性分析

马勇、周宵在其书中将旅游产业定义为与旅游产业有着密切相关,并且还要向其提供相关的文化、信息、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等物质或者非物质服务与支持的行业和部门[2]。而文化产业的定义就比较乱,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目前国内较为权威的定义就是国家统计在2004年所颁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一文中所下的定义: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3]。从这个层面我们可以看出,文化产业的范畴较广,这其中还包含旅游产业,这与于光远教授所说的“旅游产业是一种文化特性特别强的经济行业,与此同时,其也是一种经济性非常强的文化事业”的观点非常吻合。

图1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机制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共荣发展(具体互动原理见图1)。首先,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是相互依存的。文化的发展往往蕴含着旅游资源,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往往就需要对其所包含的文化进行解读,以此来提升旅游资源的人文底蕴,进而增加旅游资源的附加值。文化本身就具有旅游的属性,而旅游资源的开发又为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提供一个发展平台,这种共生依存的关系,共同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赢。其次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相互耦合。当前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任何一项旅游资源开发中都是采用特定的文化方式来进行的,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各个环节中都蕴含着文化因子,是以文化发展为基础的。与此同时,旅游又是文化实现的重要载体,没有文化的旅游就缺乏其应有魅力,而缺少旅游的文化就成为一潭死水,就会埋灭其应有的辉煌。因此,文化与旅游需要相互耦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最后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促进。一方面文化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文化利用辐射与渗透效应,来不断地提升旅游产品的品味,提高其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增强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市场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旅游资源也对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旅游市场可以透过引致效应来为文化传播与交流提供一个平台,有利于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使得文化产业走向市场的前沿,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保护。文化与旅游具有深层的内在联系,其相互依存、相互耦合、相互促进,实现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共赢[4]。

(二)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动态耦合机理

产业之间的耦合是经济发展一定阶段特有的现象,其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而使产业边界产生萎缩,甚至将会消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其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耦合的过程,在技术创新、政府管制、市场需求变化等内在因素的引导下,促使技术、产品、组织、以及市场的边界发生变化,其界限逐渐缩小或消失,这就导致新型的产业形态的产生,完成产业的耦合过程。(具体动态耦合过程见图2)

1.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基础:技术耦合

技术创新会引致产业的界限发生变化,这样就会导致产业发生耦合现象。因此,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是以技术创新为基础,技术知识的扩散,会致使文化与旅游产业之间的技术进行耦合。技术的耦合消除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技术进入的“壁垒”,从而就使得它们具有共同的技术基础,而它们之间的技术边界也会趋于模糊,从而进入一个新市场空间[4]。

图2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动态耦合机理图

2.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核心:产品耦合

在文化资源中,例如名胜古迹、民俗礼仪、以及文物等等,将其视为一种生产要素将不断地推进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些文化资源就成为文化与旅游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与来源。对这些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能够使得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保护与延续,同时又能吸引到相关游客,为地方带来经济效益,从而实现文化得到发扬与保护,而旅游产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双赢局面[4]。

3.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载体:组织耦合

产业的发展最终还是依靠微观主体—企业来实现的,因而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也离不开企业的支撑。在其相关耦合过程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从事文化会展、文化旅游、动漫业等等企业,致使这些企业产生多元化的业务类型,这些都会造成企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这需要组织的创新,以此来适应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的要求,因而其就成为重要的载体[4]。

4.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键:市场耦合

文化与旅游产业进行耦合的过程,就会致使两者之间市场出现相互渗透与辐射,从而就直接引致两大产业市场的耦合。市场耦合就意味着整个产业的营销模式、品牌、市场运作方式等等都出现整合,以一个统一的方式来实现旅游产品与文化产品协同,增强品牌的知名度,提升整体的核心竞争力[5]。因此,实现市场耦合是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的关键,同时也能促进两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湘中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文化产业耦合现状

(一)湘中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文化产业耦合发展条件

梅山文化是以梅山蛮为主体的梅山地区各个民族共同创造而来的,在梅山文化不断发育、逐渐形成、以及后续发展的整个过程当中,就不断地吸收其余民族的文化,以此历经数百年的历史的磨练、融合,就形成了一个地域鲜明、特色突出的区域性民族文化[6]。梅山文化作为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充满旗帜鲜明的民族性、历史性以及未知性等特性,并具有非常高的观赏价值、风景资源历史文化价值以及科学研究价值[7]。梅山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其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可以分为5大类型:第一是观赏型的民俗旅游资源,这些主要包括梅山曲艺戏剧、梅山舞蹈、梅山民歌、梅山武术(梅山拳)以及其余部分的民间游艺文化资源等;第二是展览型的民俗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梅山图、梅山武器、庆梅山的各种法器以及梅山面具等;第三是参与型的民俗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主要包括梅山民间戏剧、梅山民歌、梅山舞蹈、梅山民间原始娱乐、梅山的婚俗文化、梅山饮食等等;第四是竞技游乐型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梅山武术、梅山传统的民间竞技、梅山棋俗、梅山歌谣、梅山谜语、梅山舞龙、梅山舞狮等等;第五是商品型的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梅山竹制品、梅山木雕、梅山石雕、梅山制陶、梅山药酒等等[6]。梅山文化就是融合多民族文化的地区性民族文化,能满足旅游人员的“求新”、“求奇”、“求乐”、“求美”等方面的需要。娄底市政府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并制定相关制度与政策[6]。梅山文化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经具备旅游产业与梅山文化产业耦合的条件。

(二)湘中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文化产业耦合发展成效

娄底市旅游产业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涉及住、行、游、娱、食等要素,这些都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先后开发出诸多旅游景区,例如梅山龙宫、紫鹊界梯田、大熊山原始次森林、油溪河漂流等等,几乎每一个旅游景点都是自然与人文协同、有形与无形、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文化旅游产品得到广泛传播与推广,例如2009年8月17日,央视旅游频道“魅力中国、华夏遗产”栏目组采访并报道曾志龙父子利用梅山传统艺术编制手工竹的《兰亭序》,该系列产品同时参与2010年上海的世博会。梅山山歌享誉全球,1957年著名山歌手伍喜珍演唱的新化山歌《神仙下凡实难猜》获得全国民间艺术汇演一等奖,并进入中南海怀仁堂,毛主席、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多次聆听其演唱山歌[8]。娄底市在2011年实现旅游收入57.02亿元,增长45.3%,其中国内旅游收入为55.89亿元,增长44.7%,国外旅游收入为1 875万美元,增长86.1%;接待游客 1 013.88 万人次,增长 34.9%,其中国内旅游者1 006.59万人次,增长34.5%,接待入境旅游者7.29万人次,增长109.3%。这表明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耦合取得初步成效。

(三)湘中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文化产业耦合发展困境

娄底地区旅游产业与梅山文化产业耦合发展过程当中还存在环境不优、基础太差、规划不优、市场化程度低、产业配套不协调等问题。具体主要体现在:第一是景区的规划不到位。娄底市有一些景区完全没有编制一个完整的景区规划计划,从而致使景区建设过程中没有连续性,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也是显得不足,景区混乱现象比较普遍。有些景区没有按照规划执行,导致对游客的购物、饮食等方面基本服务条件严重缺失;第二是投入不足。目前娄底市旅游主要还是以政府投资为主,民间资本投资引入有限,这就导致对景区相关的配套基础投入严重不足,影响到配套措施的建设与维护;第三是存在体制不顺的问题。在一些景区往往挂几块牌子,几套班子人员交叉办公,这样就会产生推诿、抵触的事件,从而就会严重影响到景区的建设;第四是旅游产品层次较低。尽管近几年开发了曾国藩相关旅游产品、竹书筒等一批产品,但是还是存在商品制作不够美观、包装缺乏文化底蕴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产业耦合功能,这就需要娄底市政府来构建一个长效机制,为旅游产业与梅山文化产业融合提供一个有效平台与发展市场。

三 湘中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文化产业耦合的发展战略

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产业耦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是需要找到两大产业之间的交叉点,产生共鸣的地方。娄底市正在实施旅游兴市战略,推行旅游产业升级,为了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产业有效耦合,就需要相关发展战略来做支撑。

(一)政府主导战略

旅游产业与梅山文化产业耦合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实施对于政府还是存在较强的依附性。产业市场的耦合通常是需要政府来积极协调,文化旅游产品的整合宣传资料也是需要政府来出面协商,要使得文化旅游产业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就需要政府来制定一个完善的资源保护机制等等。一方面政府部门需要来对相关的文化旅游资源增强其相互依赖性和整合作用,在进行梅山文化特有文化资源开发时,就需要依据旅游资源的性质来给予不同的定位,从而真正体现出取长补短、互为依托,从而来减少相互之间的竞争、强化相互之间的合作作用,从而来将孤立零散的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从而实现整体效益的最佳化水平;同时在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来改善整个基础设施的建设,由政府为主导来开展相关招商引资的方式,来促进景区建设[9]。在文化与旅游耦合过程中,政府还需要肩负其规划与保护的重任,在管理机制与方式上进行创新,设置专门机构对文化旅游产业耦合进行协调与指导工作,从而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与梅山文化的完美耦合。

(二)文化品牌战略

品牌就是一张名牌,具有显著效应,对于产业的迅速发展具有非常大得推动力量。市场化下的旅游市场竞争性非常激烈,同时其已经从单单的旅游产品的竞争逐渐转向品牌的竞争,这对于旅游产业而言就显得非常残酷[10]。只有坚守不断进行创新,开发出新型旅游产品,这样才能够满足整个市场的需求。旅游产业在同文化产业耦合时,就会不断地扩大各自的产业规模,从而就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集群。梅山文化具有一张天然的名牌,既古老,同时又享受国际声誉。这样将梅山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有利于增加娄底市的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渐发展成与国际接轨的旅游产业体系。因此,巩固与维护梅山文化的品牌形象,积极推动与旅游产业的耦合,为娄底市“十二五”规划中所提出的“旅游兴市”战略提供保障。

(三)区域合作战略

开展相关的区域合作就是指在不同区域范围之内各个旅游经济主体,利用一定的协议与章程或者是合同,来将相关的旅游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进行合理化、系统性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三者统一的活动[9]。区域合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区域内部之间的合作,这就意味着需要打破县域之间的限制,实现县域之间的无缝对接。例如,我们可以整合涟源湄江风景区、新化大熊山原始次森林公园、双峰曾国藩故居等旅游资源;另一方面则是区域外部之间的合作,这就意味着将与娄底周边,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地区进行合作。娄底地区在旅游资源方面少而稀缺,尽管有梅山文化的文化招牌,但是实际影响还是有限的。而在周边的湘西、怀化、邵阳、常德等地区旅游产业开发远远好于娄底,因此同这些区域进行战略性合作,这样就利于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深化对旅游资源区域合作,能够有效整合资源,从而能促进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进一步促进梅山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化耦合。

(四)人才战略

文化旅游产业的兴衰,关键就是在于高素质的人才。文化与旅游产业耦合运作过程当中,不仅需要大量的高文化素质的人员,同时也是需要具有高技术知识、管理才能、以及创新能力的人员。只有有这样一批高素质人员,才能以新的思维视点来开发出相关的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并利用这样一些有效的途径来将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与价值理念传递与旅客,从而真正地来体现到文化旅游的价值[9]。梅山文化产业与旅游资源产业耦合过程是一个复杂、动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就需要人才来做保障与支持,从而保障梅山文化与旅游资源能够有机耦合,实现两大产业的互利局面。

[1]张海燕,王忠云.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4):322-326.

[2]马勇,周宵.WTO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程晓丽,祝亚雯.安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12(9):161-165.

[4]徐立荣.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J].宏观经济管理,2012(1):61-65.

[5]余洁.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J].旅游学刊,2007(10):9-10.

[6]伍丽霞.梅山文化旅游资源分析与开发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9-26.

[7]刘建才.论梅山文化的旅游开发价值[J].商场现代化,2006(24):197-198.

[8]彭共,李劲,刘正明.新化山歌:民间音乐的奇葩[N].湖南日报,2007-11-16.

[9]程晓丽,胡文海.池州市文化旅游开发战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0(10):13-16.

[10]王业社,陈春贵.梅山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9(3):77-82.

猜你喜欢

梅山文化产业耦合
非Lipschitz条件下超前带跳倒向耦合随机微分方程的Wong-Zakai逼近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梅山
游梅山龙宫
梅山情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基于“壳-固”耦合方法模拟焊接装配
基于CFD/CSD耦合的叶轮机叶片失速颤振计算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