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开展水下文物遗产联合执法实践

2012-11-06张优飞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2年10期
关键词:中国海总队考古

郭 冰 张优飞

浙江省开展水下文物遗产联合执法实践

郭 冰 张优飞

国家文物局、国家海洋局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加强我国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工作。为贯彻落实相关部署和要求,浙江省、海南省海监总队积极实践,开展执法行动,积累执法经验。

浙江省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昌盛。宁静悠长的古巷、古老斑驳的青砖,承载着千年文化的历史记忆,诉说着浙江沿海城市的光阴故事。自从东晋南朝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至江南后,浙江后来居上,千百年来遥遥领先。全国第一批历史名城中杭州、绍兴、宁波榜上有名,著名古迹不计其数。

浙江沿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交通贸易口岸,广袤的海域疆土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浙江是我国黄金海岸线的中段,全省拥有26万平方千米广阔的海域,这片与浙江省陆域面积等同的蓝色疆土曾孕育出繁盛的海上贸易。从东南沿海到南中国海,再延伸到波斯湾、非洲西海岸甚至更远的地方,作为中国古代“海上陶瓷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众多商船从这里出发,下南洋、过非洲,开始了漫漫西行之路,将一船船青瓷瓯窑送入欧洲上流社会;又有众多商船在滔天巨浪中遭遇厄运,消失于茫茫大洋深处,海底的泥沙迅速掩埋了沉船,直到千年之后才再次被人发现。

探明“家底”才能够进行有效保护与打捞发掘。2006-2010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并受浙江省文物局委托,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和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连续5年开展了浙江沿海水下考古调查工作。经过1500余人次的地面调查,共发现了约200条水下文物线索,并选择其中40余条较为确凿可靠的线索进行了探测与探摸:全省已有14处确定有价值的海底文物,其中包括闻名全国的解放一江山岛登陆战的海战遗迹,里斯本丸沉船遗址,“渔山1号”古代沉船遗址5处、水下文物点7处、其他水下遗存2处。200多条海下文物线索均分布在近海一带。

据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吕可平队长介绍,浙江一带海水泥沙多,很多沉船都被泥沙淹埋,很难被发现和打捞,因此总体来说浙江省水下文物的保存状况在全国是一流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一起破坏和打捞水下文物的违法行为。除了大自然给予的天然保护,文物部门付出的巨大努力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宁波和舟山两地分别设立了水下考古工作基站,专门从事水下调查研究,从而摸清浙江省海底“家底”;另一方面,文物部门持续严厉打击文化市场的水下文物非法交易。

在26万平方千米的浩瀚大海中,埋藏着数量众多的水下文化历史遗存,也涌动过非法盗捞的阵阵暗潮。近年来,随着非法文物市场新宠儿——“海捞货”成为非法文物市场上的主要货源,国家逐渐加大了对盗捞行为的监管监察力度,“制敌利器”——“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应运而生。这项长效机制由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创建,目的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加大水下文化遗产执法力度,全面保障管辖海域内文化遗产安全。

2012年9月24 -26日,中国海监浙江省总队与浙江省文物监察部门在浙江省舟山、宁波海域内开展文化遗产联合执法活动。这是浙江海监与文物部门首次开展的实质性联合执法,对非法打捞破坏水下文物、擅自进行水下文物考古活动及其他涉嫌破坏水下文物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全方位的检查。

这次行动由中国海监浙江省总队、浙江省文物监察总队及文物研究所联合开展,有31位执法人员参加。9月24日上午,中国海监7002船从沈家门港出发前往六横岛与象山县。随着船只一路航行,执法人员对有水下文物的海域进行了认真巡视与严密观察,对周边海域也作了相应巡查;在海巡观察时结合登岛检查,对六横岛“浙东第一功”摩崖题记与凝波庙两处海岛文保单位进行了检查。次日,海监船抵达渔山列岛自然保护区,对渔山列岛的清代灯塔进行了视察。

据中国海监浙江省总队陈永祥政委介绍,部门联合执法,是基于文保部门拥有文物考古的专业知识、海监部门熟悉海域位置,可谓是强强联手。这次行动是在前期相继建立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签署《关于合作开展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框架协议》,并根据文物部门与海洋部门各自的工作优势,商定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内容与工作目标,举行联合执法启动仪式和举办相关业务培训的基础上,海洋与文物执法部门联手开展的一次海上执法检查,这样的联合执法巡查将成为常态化机制。

通过此次的执法实践,两部门团结一致加强紧密联系,提高了水下文化遗产执法队伍的应急处置能力,为今后更好地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打下了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中国海总队考古
2022年武警部队刊稿情况统计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2021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三星堆考古解谜
2020年《武警医学》刊稿情况统计
中国海 (外一首)
2019年《武警医学》刊稿(含照片)情况统计
东亚季风在东中国海海面高度变化中的作用
考古与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