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2012-11-06江志国张春芝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葡萄酒葡萄课程体系

江志国 张春芝

(宁夏生态工程学校 宁夏 银川 750004)

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江志国 张春芝

(宁夏生态工程学校 宁夏 银川 750004)

从国家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入手,阐述了构建葡萄与葡萄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并从专业定位、课程设置体系、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等方面探讨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思路。

高职;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01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指出,未来10年高等职业教育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为基础,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为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校企合作、注重“做中学”为主的教育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效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市场发展、岗位实际要求、职业资格标准的“三个接轨”。笔者从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理论入手,探讨创新葡萄与葡萄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人才培养以及实施工作思路。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现状

(一)国内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培养学生具有职业(岗位)所必需的全部能力的CBE模式;以英国、澳大利亚为代表,以能力为本位的CBET模式;以德国为代表,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双元制”模式;国内的高等职业教育,根据能力本位原则和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创建了具有特色的“产、学、研结合”、“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建教合作”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政策理论基础

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进理论教学,改革教学方法,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并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职业岗位要求与专业教学计划有机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同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2009年,教育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关于在高等职业教育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专业、玩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施“双证书”制度的通知》提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就业准入制度要求,以就业为导向,针对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推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促进毕业生就业。同年,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要求:把人才培养与就业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岗位要求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并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和因材施教。

不难看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体现创新,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典型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培养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岗位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

构建高职葡萄与葡萄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实际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办出特色的根本保证。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食品生产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食品类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现代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学科特征

现代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具有综合性、实验性、实践性、应用性等学科特征。该专业涉及农业、工程、理工、文化和产业政策等多个领域,以现代生物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基础学科的科学原理,应用先进的实验手段和工程技术手段,同时与产业政策紧密联系,具有经济效益,能带动地方区域经济发展。

(二)现代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是我国目前葡萄酒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十二五”期间,宁夏重点培育的13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中,“优质酿酒产业和葡萄种植”排在了第一位。目前,自治区发改委已着手规划和建设“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文化长廊”,强化龙头和品牌带动作用,突出抓好优质酿酒产业集聚升级,进一步推进产业区域化布局。

通过三年的高职教育,培养具有专科学历层次;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葡萄与葡萄酒行业及其相关领域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形成就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构建具有产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基本思路是瞄准葡萄产业政策,根据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岗位能力要求,以葡萄酒区域经济发展为平台,结合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通过与相关高校、科研机构、林业行业主管部门、协会等交流合作,构建产业特征明显的专业课程体系。

表1 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特色课程体系表

要加大语文、数学、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基础课程比例,提升学生的发展后劲和潜能,通过建设课程实验平台(7个符合专业实践教学要求的实验室)、园田技能实践平台(建设百亩酿酒葡萄示范园)、校内教学实践平台(建立葡萄酒生产实训车间)、大生产实习平台 (7个稳定的校外实习企业)和社会实践平台(创建葡萄酒爱好者协会,开展葡萄酒市场与文化推广)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

(四)以就业为导向,实施“双证书”制度

为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就业能力,应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标准的“双证书”课程体系。运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以就业为导向,用“职业资格证书”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传承教育与创新教育相结合;把职业能力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如培养酒类产品质检岗位能力时,将《食品检验工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体现在《酿酒微生物》、《葡萄酒工艺学》、《葡萄酒分析检验》等课程中,努力实现理论教学与职业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与发挥个性潜能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保证毕业生在获得毕业证书(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表2 葡萄与葡萄酒专业毕业生可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表

(五)加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葡萄与葡萄酒产业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系列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从业人员除了掌握相应的葡萄种植、加工、管理、营销等基本理论知识外,更需要培养较强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葡萄与葡萄酒专业学科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作为一个不断创新的产业学科,其生命力、潜力与活力就在于不断创新,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信息搜集及处理能力,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人格;同时,应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塑造学生完整独立的人格,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意志品格,使学生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只有这样,才能主动适应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满足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要求。

优化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工作思路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要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理念

在保持特色和应对市场变化的同时,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特”原则,通过特色、变化、创新手段,在竞争中保持人才培养的优势。进一步在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环节下工夫,因材施教,形成自己独特的专业特色和人才素质特征,培养出适于科研、开发或社会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专业人才,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最终增强毕业生深造或就业竞争力。

表3 葡萄与葡萄酒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表

表4 葡萄与葡萄酒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表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强化教学实施过程,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更新高等职业教育观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用“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思想指导实际。增加选修课比例,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宏观背景知识,不断开阔视野,开拓思路,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及更新知识的能力。同时,加强实验(实训)和实践教学环节,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精神。通过政治理论课、思想教育、第二课堂及社会实践等,高度重视学生德育工作以及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岗敬业、科学缜密的工作态度。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建立体现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水平的评价体系

加强葡萄与葡萄酒学科建设,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多开设拓展选修课程,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评价标准;改革考试评价体系,做到既考知识、又考技能和素质;考试(考查)方法多样化,如闭卷、开卷考试、口试、笔试、技能操作考核、撰写调研报告等,促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

(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加强对外合作和交流渠道

为了彰显葡萄与葡萄酒专业的发展趋势,利用学校特殊的对外合作和交流渠道,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学者来学校讲学,进行专题学术和行业发展动态讲座,并计入学生素质教育成绩,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热爱专业,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胜任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满足葡萄与葡萄酒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应树立以学生为本、服务社会的观念,提高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使学生进入学校就能端正心态、明确定位、确定成才方向。

[1]关继东,贺建伟.高职林业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41-47.

[2]黄卫萍,杨昌鹏.高职食品类专业实施校企合作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实践[J].广西轻工业,2011,(2):145-147.

[3]郑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高等教育,2009,(1):63-64.

[4]于林,郑成超.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1,(2):29-30.

[5]熊海燕,武莹浣.高职食品生物技术专业建设探讨[J].科协论坛,2010,(11):163-164.

[6]黄卫萍,杨昌鹏.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J].质量与标准,2008,(7):63-64.

[7]郑金洲.创新能力培养中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0,(1):13-16.

[8]陈永富,尹尚军.基于行业导向的生物技术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22-25.

G718

A

1672-5727(2012)04-0145-03

江志国(1976—),男,河北邯郸人,硕士,宁夏生态工程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猜你喜欢

葡萄酒葡萄课程体系
当葡萄成熟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十款葡萄酒与十块石头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法国葡萄酒何以誉满天下
供应蓝莓汁和葡萄酒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