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语文作文中语用不规范现象分析与教学对策

2012-11-06冯佩碧

职业教育研究 2012年4期
关键词:实验班规范中职

冯佩碧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顺德 528300)

中职生语文作文中语用不规范现象分析与教学对策

冯佩碧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 顺德 528300)

中职生语文作文中普遍存在语用不规范现象。结合目前研究理论,从语言因素、心理因素、文化因素、环境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其成因,并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教学对比发现,这些教学策略与中职生语文作文教学是相适宜的。

顺德;中职生;语文作文;语用不规范;教学对策

研究背景

中职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往往发现这样的情况:学生的文章词不达义或是语序颠倒。笔者经过调查发现,这绝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是什么原因使学生作文中出现那么多语用不规范问题呢?孟建安在《汉语病句修辞》中指出:“病句的生成既有语言内的原因,也有语言外的因素,如心理因素、文化修养、交际环境、表达目的等。”笔者现从语言因素、心理因素、文化修养和环境因素方面探讨顺德中职生语文作文语用不规范现象的成因。

语言因素 第一,汉语中同音字、形近字、多形词大量存在,使得在学习阶段的中职生在书写汉字时很容易写错别字。第二,中职生大多中考成绩不理想,他们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基础差,缺乏基本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心理因素 第一,僵化的作文方式和评价方式使多数中职生对语文作文缺乏兴趣。第二,中职生喜好生造词语,原本想创新,结果因违反现代汉语语法而弄巧成拙。第三,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过度焦虑,导致“一步三回头”成为不少中职生写作的通病。第四,学生意志薄弱,一篇作文分成几次来写,导致所写文章不够连贯流畅。

生理因素 人类语言学习和运用是与自身生理、心理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的。随着学生视野的不断扩大,常常需要结构复杂的长句才能表达所要表达的丰富内容,但他们的词汇系统还不完善,遣词造句能力很有限,其结果是错句大量出现。

环境因素 第一,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崔承日教授的研究,父母文化程度越高,其子女作文中出现的语用不规范现象越少。而中职生大都来自农村,父母文化程度较低,因此他们写出来的作文语用不规范现象较多。第二,因社会用语不规范,学生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也在头脑中认为这些不规范用语是对的。第三,顺德多方言相互交杂的环境会让语言使用者头脑中的语码交换产生干扰现象。第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课程设置上有很大差异,中职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在作文写作中屡屡出现滥用专业术语的现象。

教学策略及实验

(一)教学策略

字形不规范的纠正方法 怎样防止写错别字?笔者认为,防止写错别字要“对症下药”,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1)端正写字态度,力求使全体学生把消灭错别字认真地当作一件事情来办。(2)学习汉字学知识,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整理编写《容易写错的字形表》。(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错字诊所大家改”、社会错字大搜查、错字辨析大比拼等活动。

词汇不规范的纠正方法 (1)纠正学生思想中的偏差,要让学生明白:不能无视构词规律或习惯用语而随意创新,那样做只能造成歧义,增加混乱。(2)掌握与顺德话相应的普通话词汇,克服粤式普通话。(3)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无论读书还是看报,都要注意储备词语。

句法不规范的纠正方法 (1)从学生作文中整理归纳出语用不规范类型,用以指导学生区分顺德话与普通话句式。(2)教会学生通过句子结构分析是否存在病句,每次写作完成后进行文序自检。(3)给学生开出书目,鼓励学生多阅读经典范文,培养语感。

表达不规范的纠正方法 (1)教学中让学生做相关习题以加强逻辑思维训练,减少学生作文中出现前后语句不连贯的情况。(2)改进教学方法,多采用激励手段来增强学生写作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整体提高。(3)作文教学中多作“快”的训练——快速立意、快速选材、快速书写。(4)建立学生作文互改小组,制定评分细则,确定修改符号,示范修改。

标点错误的纠正方法 牢记标点误用的各种类型,在写作中加以注意。对学生作文中的标点误用情况总结归纳出表格,用以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实验研究

为了在教学中检验纠正学生作文语用不规范现象的教学策略是否有效,笔者从2008年9月开始,在展开了为期两年半的教学实验,实验情况如下。

研究对象 笔者选取了本校2008级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86名新生,随机编为两个班。一为实验班,一为对照班,为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两个班所有科目均为相同教师任教。实验前对两个班的数据采集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两个班在主要指标上大致接近。选取实验对象的依据为:(1)所有学生均为新生,在入学前没有系统地接受过纠正作文语用不规范现象的教学策略训练,符合选择实验对象的条件。(2)两个班同属一个专业,各门课程教师相同,随机编班后情况大致接近,所以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表1 实验班及对照班入学前情况对照表

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为了更科学准确地比较两个班的教学情况,避免纯经验式的比较,笔者采取了准实验研究的方式,将两班的教学效果进行全方位对比。(2)采用定量分析法:即在研究中,对教育对象在作文中出现的语用不规范现象、各次作文言语水平等进行测量比较,并将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整合,从中得出结论。

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2008年3月~2008年9月)。中心工作:制定实验计划,编写主题教学大纲,确定实验班和对照班。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9月~2009年7月)。中心工作:依据教学大纲对试点班级进行实验研究。在实验开展过程中,在学校教研室的组织下,半年一次,分四次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书面综合考试,对作文中出现语用不规范的情况进行评估。测试说明:按照人教版中职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分别以人教版中职语文第1~4册为测试范围,按照传统的卷面考试方式,对两个班学生进行同卷考试。卷面分数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四次书面综合考试各项得分情况表

结果分析 表3反映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四次考试作文中的语用不规范情况。实验班在字形、词汇、句法、表达和标点五个方面不规范率都低于对照班。这说明纠正中职生作文语用不规范现象的教学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表3 四次书面综合考试中作文出现语用不规范情况对比表

通过教学实验。实验班在作文方面得分高,这从表3分析中已知。教学实验主要训练字形、词汇、句法、表达和标点五个方面,与基础知识考查内容正好吻合,但为什么实验班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得分情况反而不如在阅读理解方面?为此,笔者又分析了2010年7月的试卷,发现本次考试特别注重课本知识的考察,基础知识部分几乎每题都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而且大部分是选择题。传统测试在一定意义上能评估课堂教学效果,但并不能全面客观地衡量出学生的真实语言状况和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本次考试阅读理解中共有三篇文章,一篇古文,两篇现代文,现代文阅读中有一篇为课外。阅读理解多是主观题,需要学生理解文章后再组织自己的语言回答。通过试卷分析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语言迁移能力和语用能力高于对照班。

教育反思

实验从2008年9月正式展开,于2011年1月结束。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实验班学生学习写作的积极性较高,纠正语用不规范情况基本符合实验设想,验证了“发掘问题,深挖根源,以语文课为主导,说写读并举,强化语言实践”的教学策略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

该教学策略有助于减少学生作文中出现的语用不规范现象 从实验结果分析中可知,实验班学生的作文在字形、词汇、句法、表达和标点五个方面的不规范率明显低于对照班。两年的教学实验,让学生认识到了自己作文中出现语用不规范现象的原因并懂得如何“对症下药”。

该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水平 中职生最喜欢做选择题目,最不愿做要用自己语言回答的主观题目。以往每次考试,出题教师都极为头痛,担心主观题多了会难住我们的中职生。两年的教学实验中,实验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在回答阅读文段中的主观题目时,文句表达明显改善。

该教学策略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写作的内部动机,让写作成为他们的习惯而不是负担 实验班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较为浓厚,他们积极地探索语言世界,因为他们逐步发现了语言的乐趣。教师每天都会看见他们埋头阅读的身影,每周都会收到他们写了好几页的周记,每月都会觉察到他们登上“写作之星”的喜悦,每次测试中都会发现他们的连珠妙语。这种可以说是轰轰烈烈的语言学习场景在对照班是比较少见的。

这些教学策略是积极有效的,但在实验进行和评估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主要是教学策略还不够系统,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规范。这些问题应在下一个阶段的实验中随着教学策略的调整逐步得到解决。

[1]孟建安.汉语病句修辞[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74-82.

[2]薛旦.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心理调节[J].中学语文教学,1994,(9).

[3]秦金华.中师学生作文心理障碍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08,27(增刊).

[4]崔承日.中学生书面语发展中的“低谷”现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 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262.

G712

A

1672-5727(2012)04-0108-02

冯佩碧(1978—),女,广东顺德人,教育硕士,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李伟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

(本文责任编辑:谢良才)

猜你喜欢

实验班规范中职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