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新模式研究
2012-11-06张冲赵亮
张 冲 赵 亮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长治 046011)
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新模式研究
张 冲 赵 亮
(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长治 04601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本文探讨了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采用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虚拟拆装、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
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项目教学;虚拟装配;故障诊断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其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今后学生的汽车维修水平,还会影响其他专业课的教学。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打破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或实践—理论—再实践模式,对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进行了探索研究。
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
高职生基础素质较弱,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理论知识以工作原理、结构为主,学生理解和接受知识时感觉枯燥、难度较大,而项目式教学成为发动机理论知识学习的突破口之一。
项目式教学内涵 项目教学法是行为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种,它是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培养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是通过“项目”形式而进行的教学,即以项目带动教学。
项目式教学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中的实践 在《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中采用项目式教学,侧重于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的讲解,形成了“三个突破”。(1)教材内容结构上的突破。打破原有课程内容编写模式,基于汽车维修工作过程,故障即是项目,围绕常见故障、典型故障,与各汽车维修企业的维修技术总监开研讨会,结合维修实践共同编写特色教材,保证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连贯性、前瞻性。如表1所示。(2)教师教学能力上的突破。担任本课程的教师都具有研究生学历,在汽车维修企业至少脱岗实习半年,参加过省级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具备“双师”资格。与此同时,我院长期聘任汽车4S店汽车维修技术经理常年授课,保证在校专任教师及时了解汽车新结构、新技术,紧跟汽车发展步伐。(3)学生学习态度上的突破。在项目式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各种学习方法,如现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等。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起引导、启发和协调的作用,让学生单独或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以获得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只依靠教师,还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完成工作任务,养成积极的、主动的、有团队意识的学习态度,积极向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标准靠拢。
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教科书等,承载信息的种类和能力都显得十分有限,远远满足不了现代教学的需求,而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逐步进入课堂教学领域。
发动机虚拟拆装的背景 近年来,我国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也开始注重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开发,而我国大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在汽车仿真教学平台的建设方面多采用引进招标成品商用软件的模式,虽然软件的仿真水平较高,如上海景格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鹏达计算机系统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各类汽车仿真教学软件,但存在引进成本较高、模块功能使用限制较大、知识结构升级困难等问题。
表1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结构简表(示例)
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拆装 清楚发动机结构、理解工作原理是提高汽车维修技能的根本。基于实验室发动机型号研发发动机仿真教学平台,解决了学生在进行发动机拆装时存在的以下困难问题:发动机型号与教材内容不匹配,实践中发动机拆装部分环节有改动,教师需现场再讲解,事倍功半,学生实践往往不了了之;可用于拆装的发动机数量不足,造成学生实践周期过长,影响教学进度;教学用发动机随着拆装次数的增多,大大缩短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学生实践成本及学校支出。同时,也解决了学院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通过汽车发动机虚拟装配打破了传统的理论—实践模式或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图1是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模块构成图。
图1 汽车发动机虚拟拆装模块构成图
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故提高学生操作技能是教学根本。通过汽车发动机项目式教学与基于匹配实验室发动机的虚拟装配实习,学生对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已经有了深刻认识,此时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应突出重点,即汽缸盖拆装、活塞拆装、曲轴和凸轮轴拆装等,实物拆装注重质量和效率。这样,一方面是学生对前一阶段汽车发动机结构、工作原理学习的考查,另一方面也是教师对项目式教学、虚拟装配实习教学模式的检测,形成反馈机制不断完善的“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
此外,通过汽车发动机拆装具备熟练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能力,如套筒扳手、内六角扳手、气门拆装工具、活塞环拆装工具等,让学生充分动手,使用熟练。同时,对发动机内部曲轴能否转动,活塞环是否完整,连杆螺栓、缸盖螺母是否完好,附件是否缺少等都应作彻底检查,上课时应保证完整无缺,对易损件应在工位上备好。把一个完整的发动机交给学生拆装,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是对学生掌握整个汽车发动机知识的综合测评,也是对专任教师采用“三位一体”教学新模式的综合评定。通过汽车发动机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这一环节,使学生再次加深对汽车发动机结构、名称、工作原理及相互连接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提高汽车发动机理论知识到实践知识的转化率。同时,在排除汽车发动机常见故障的过程中,教师讲解汽车维修作业注意事项、诊断基本流程、各种维修工具、检测设备使用方法,可逐步培养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满足汽车维修企业的用人需求。
采用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虚拟拆装、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有效地、直观地认识汽车发动机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深刻理解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为学生以后进行汽车故障诊断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完善教学素材,降低教学成本,提高汽车发动机拆装实习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为专任教师今后从事汽车发动机相关科研奠定基础。
[1]黄艳玲,吴兴敏,李晗.《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0(3):51-53.
[2]崔树平,张亚军.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材的编写[C]. 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2009:203-205.
[3]窦红梅.我校两项课题通过科技成果鉴定[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74.
[4]祁丽霞,宋连共.发动机装配仿真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5,(4):62-6.
G712
A
1672-5727(2012)04-0092-02
张冲(1981—),男,山东淄博人,硕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内燃机故障与诊断技术。
赵亮(1980—),男,山西运城人,硕士,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内燃机故障与诊断技术。
(本文责任编辑:杨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