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43例
2012-11-06陶晓剑
陶晓剑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市中医院,浙江 绍兴 312300)
原发性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疾病。高血压可导致靶器官——肾脏的损害,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生率及致死率,是加速慢性肾衰竭进展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1]。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极为重要。笔者应用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并检测EH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内科门诊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3例,高血压病诊断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诊断参照文献[3],尿白蛋白排出率(UAE)20~200μg/min或 30~300 mg/24 h,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测定值均正常,均符合舒张压(DBP)不低于90 mmHg而低于110 mmHg,收缩压(SBP)低于180 mmHg。均排除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3级、属极高危者;房室传导阻滞,充血性心力衰竭者;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肝病、UAE不低于200μg/min者;孕妇、哺乳者。43例患者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41~67岁,平均53.7岁;病程3~8年,平均4.1年;平均体重(60.1±2.2)kg,平均体重指数(21.6±1.4)kg/m2;安静状态下血压为收缩压(159.2±10.1)mmHg,舒张压(101.5±9.7)mmHg;高血压病Ⅰ级24例,Ⅱ级19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6名,女14名;年龄40~64岁,平均51.9岁;平均体重(59.8 ±1.9)kg,平均体重指数(20.9 ±1.7)kg/m2。两组性别、年龄、平均体质量、平均体质量指数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EH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停服其他降压药1周,在常规治疗(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等)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商品名彼压洛,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 mg/片,批号为2005060),起始剂量10 mg,1天1次,2周后血压改善达显效者维持治疗至研究结束;血压改善未达到显效者,根据血压水平,剂量递增至20 mg,1天1次,连续用药8周。专人负责测量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8周的静态血压;对照组于体检时、观察组于治疗前后分别留取早晨第1次中段尿10 mL,以3 000 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采用速率放射免疫比浊法测定u-ALB和β2-MG,试剂盒均由美国Beckman Company提供,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执行。参照仪器设定的正常参考值:u-ALB小于19 mg/L,β2-MG小于0.3 mg/L,检测结果超过正常参考值判断尿微量白蛋白为阳性。空腹抽取肘静脉血2 mL,测定肝功能、血糖(Glu)、尿素氮(BUN)和肌酐(Cr)。观察EH组与用药有关的不良事件,并作相应记录及处理。
1.3 疗效判定标准[4]
显效:舒张压下降不低于10 mmHg,且降至正常或下降不低于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虽小于10 mmHg,但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 mmHg;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内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 t检验,检验水平 α=0.05。
2 结果
结果见表1和表2。治疗过程中,EH组中出现干咳2例,心悸、头晕各1例,但均可耐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
表1 EH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比较(X ± s,mmHg)
3 讨论
肾脏既是血压调节的重要器官,同时又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肾脏担负着对血容量、电解质平衡以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调节的重要作用。
表2 两组u-ALB和β2-MG水平比较(X ± s,mg/L)
高血压病肾脏损害的发生机制复杂,涉及肾脏血流动力学改变和非血流动力学因素[5]。目前已知,u-ALB和β2-MG与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紧密相关。检测u-ALB可判断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部位及严重程度,β2-MG变化与血压有着密切关系,亦是反映高血压早期肾脏损害非常敏感的指标,二者可作为判断疗效和监测预后的指标[5-6]。本试验结果显示,EH患者u-ALB和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依那普利治疗后,u-ALB和β2-MG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高血压病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心脑血管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总体风险[7]。将血压控制到理想的靶目标值,对于减少肾脏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保护肾功能十分重要[8]。依那普利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能通过血流动力学效应及非血流动力学效应两种途径延缓肾损害进展,是目前保护肾脏最有效的药物[9]。ACEI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Ⅰ转换为血管紧张素Ⅱ,不灭活缓激肽,产生降压效应。其作用机制包括:抑制循环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组织中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减少内皮细胞形成内皮素;增加缓激肽和扩血管性前列腺素的形成;醛固酮分泌减少和/或肾血流量增加,以减少钠潴留,从而降低肾出球小动脉阻力,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降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损害的进展[5]。本试验结果表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降压作用明显、确切,患者耐受性好,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且能显著降低EH患者u-ALB和β2-MG含量,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张 容,芦 涤,王志凯.高血压病的早期肾损害[J].医学综述,2000,6(5):206-207.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围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
[3]王远英,孙承美.高血压肾损害的诊断与治疗[J].社区医学杂志,2008,6(14):3-4.
[4]韩双林.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5):540.
[5]胡宗仁,刘龙民,朱喜英.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概况[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3):1 990-1 992.
[6]张秀梅,王受梅.尿微量蛋白尿酶对高血压肾损害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J].医学综述,2008,14(14):2 157-2 158.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实用本)[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8]余学清.高血压病肾损害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26(5):323-325.
[9]樊惠明,金 燕.依那普利的临床应用[J].中国药业,2002,11(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