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委书记谈平原绿化:强力持续快速推进我省“1818”平原绿化行动

2012-11-05

浙江林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平原绿化森林

绍兴市委常委、县委书记何加顺

近年来,绍兴县在加快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同时,牢固树立“造绿就是造福、增绿就是增富”的理念,始终坚持把推进平原绿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主抓手、统筹城乡发展的切入点、增进民生福祉的突破口来抓。2011年投入绿化资金3.6亿元,新增绿化面积1.23万亩,完成省定任务的175%,着力构建起以城区、乡镇、村庄为点,以公路、铁路、河道为线,以农田、片林、经济林为面的平原绿化工作新格局。

今年是绍兴县实施平原绿化“3318”计划的关键之年,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标准、创新举措,着力在“扩面、提质、增效”上下功夫,确保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万亩,平原绿化率提高到17.5%。扩面,就是以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为抓手,以公路、铁路、河流、农田为纽带,加快立体绿化、生态绿地和城乡片林建设,推进城乡绿化均衡分布,实现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和平原绿化面积的稳步提高;提质,就是注重管养并举、量质并重,丰富林木品种,加强林相改造,推进平原绿化点上成景、线上成带、面上成片,点线面结合、乔灌花配套,实现绿化向美化转变、向生态转型、向森林提升;增效,就是坚持把加快平原绿化与林业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民生实事等统筹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人居品质提升、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杭州余杭区委书记徐立毅

余杭区牢固树立“绿化是城市最重要的基础设施,而且是有生命力的基础设施”理念,以森林城市建设为目标,以“绿化余杭”行动为抓手,以通道绿化建设为重点,全区动员,全民参与,统筹城乡绿化建设。2007年下半年至今,已投入资金12亿多元,累计完成绿化面积4.34万亩。全区平原区林木覆盖率达到19.89%,2011年成功创建省森林城市,并荣获“全国绿化先进集体”称号。

下一步,余杭区将加大工作力度,完善结构布局,全面提升平原绿化水平。一是突出重点,继续深入推进平原绿化建设。坚持多种树、种好树,围绕点、线、面整体推进,以城镇绿荫、村庄绿化、通道绿化、矿山复绿、配套绿化、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等为重点,加大绿化投入,着力推进2012年“绿化余杭”行动,及时完成3800亩绿化造林和珍贵树种定向培养100亩、散生培养300亩建设任务,完成1个省级森林城镇、2个省级森林村庄创建任务。二是加强引导,积极推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鼓励企业、公民以不同方式参与以增加碳汇为目的的林业活动,充分发挥林业的多重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是建管并重,进一步巩固绿化成果。将继续把平原绿化工作作为区委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强化组织领导和资金保障,确保人员、措施、责任三到位。在狠抓城镇绿荫、村庄绿化、通道绿化、矿山复绿、配套绿化、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等六方面重点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拓展绿化空间,加大立体绿化和屋顶绿化的鼓励扶持力度,积极实施“美化家园工程”。

慈溪市委书记徐华江

慈溪市以“森林慈溪”建设为抓手,广泛开展植树造林和基层绿色生态创建,深入开展“绿色行车、植树固碳”、“绿化认种认养”、公益林建设和“你捐我种绿满慈溪”等活动,强化组织、规划、资金保障。2010年秋至今,慈溪市共投入绿化资金4.25亿元,新增平原绿化造林面积1.26万亩。

下一步,慈溪市将围绕“打造品质之城、共建幸福家园”,坚持生态优先,把平原绿化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大力度推进。在工作理念上,实现三个转变,即从注重量的增加向注重数量与质量的同步提升转变,从注重搭建载体向树品牌创特色转变,从注重生态效益向注重综合效益转变;在工作重点上,突出三个层面,即加快完善“点、线、面”结合的城乡生态网络体系;在工作方法上,注重三个结合,即把平原绿化与城乡环境整治相结合、与新型城市化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今年计划新增平原绿化1万亩,创建森林城镇3个、森林村庄30个、森林单位100个、森林家庭1000家。

长兴县人民政府县长吕志良

长兴县坚持把平原绿化工作作为建设“太湖望县、锦绣长兴”的重要内容,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载体,作为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农民致富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亿万千百十一”绿化工程,全县动员、全民参与、全力推动,较好地解决了“地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苗从哪里来”三大问题。近5年来,长兴县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1.7万亩,占全县平原绿化总面积44.8万亩的48%,5年增加了近1倍;平原林木覆盖率由过去的18%提高到目前的34.1%,5年增加了16个百分点。2011年,全县共完成12大系列1002项绿化工程,新增平原绿化面积3.09万亩。全县苗木面积已达24万余亩,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种植户户均年收入约3万多元。

今年,长兴县将按照全省“1818”平原绿化行动的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健全长效机制,认真实施《2012年度全县绿化工作实施方案》,深入推进“亿万千百十一”绿化工程,努力通过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相并举、城市与农村相统筹、平原绿化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不断推进全县平原绿化向纵深发展。2012年,全县计划投入绿化苗木资金1.7亿元以上,实施12大系列城乡绿化工程,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2万亩以上,使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继续使长兴平原绿化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德清县委书记张晓强

德清以“生态林业构筑绿色屏障、特色林业壮大绿色产业、人文林业弘扬生态文明”为主线,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工程,通过增量扩绿、提质改造等途径,倾力打造与“人有德行,如水至清”意境相协调的现代化森林城市。2011年,全县投入平原绿化资金1.12亿元,新增平原绿化面积1.26万亩。2009年至今,德清县累计完成平原绿化3.81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至2011年底达到26.97%。平原绿化让德清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下一步,德清将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深入实施“3050”平原绿化工程,完善投入、共建、长效管理三大机制,着力推进森林通道、森林村庄、农田林网和森林产业四大重点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改善生态环境、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十二五”期间,确保每年完成绿化面积1万亩以上、投入资金1亿元以上,至2015年,全县新增绿化面积5.5万亩,平原地区林木覆盖率达到30%,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着力营造“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绿化环境,形成“生态园林城市人人创,青山绿水蓝天人人享”的局面。

金华婺城区委书记陈晓

婺城区将城乡绿化工作列为区政府惠民实事十大工程之一,并列入乡镇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围绕“镇村园林化、路渠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庭院花园化”目标,以八大工程为载体,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城乡绿化工作,扎实推进“森林婺城”建设。2011年,婺城区投入资金8900万元,完成平原绿化4400亩。

下一步,婺城区将继续加强对城乡绿化工作的领导,在资金上给予保障,并将城乡绿化工作继续纳入对乡镇的考核范畴。继续开展绿化示范村、绿化示范社区、园林式单位、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活动,并实行以奖代补。进一步加大考核、督察、宣传力度,形成全社会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平原绿化,继续实施八大工程,今冬明春计划投资1.1亿元、完成5400亩平原绿化任务。同时,计划投入资金7500万元,完成二环路3.1公里9.3万平方米的绿化任务、500亩峙垅湖绿化环湖生态工程和白龙桥玉山森林公园建设。

永康市委书记张伟亚

永康市紧紧围绕“2323”行动目标,努力营造“城市园林化、镇村森林化、公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的“森林永康”新形象。2011年,全市共完成平原绿化5200多亩,形成了平原绿化工作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

下一步,永康市将继续围绕“2323”行动计划目标,到2015年全市新增平原绿化面积2万亩以上,新增林木株数300万株以上,平原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0%以上,平原绿化总投资3亿元以上。2012年,将加大宣传、投入和管护力度,精心策划多渠道、多手段、多层次的专题宣传活动;设立平原绿化建设专项资金,完善绿化管护制度,实行包片、包苗、包栽、包活、包管理、包成林“六包”绿化责任制奖惩考核;确保完成平原绿化5400亩,争创省级森林城镇1个,森林村庄3个,本市级森林城镇2个,创建森林村庄80个,森林单位50个;启动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江山市委书记陈锦标

江山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对衢州市提出的“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科学跨越”的战略思想,始终把绿化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来抓,全市上下形成了“生态文明,绿化先行”、“生态富民,绿化先行”的共识。根据全省平原绿化总体要求,江山市提出了“十二五”平原绿化三大目标,即每年投入绿化资金3亿元,每年新增平原绿化面积1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设置了“全民植树日活动”、“绿化宣传月活动”、“城乡绿化结对共建活动”、“营造纪念林活动”、“森林乡村星级评比活动”等五大活动,按照部门职能分工将平原绿化工作分设为“十大工程”加以推进,努力构建“九大体系”的平原森林系统。2011年,全市共投入绿化资金3亿多元,新增平原绿化面积1.8万亩(300万株),是年度计划5000亩的3.4倍。全市平原林木覆盖率从16.2%提高到19.2%。

2012年,江山市将进一步加快平原绿化步伐,推动绿化工作从量的扩张向增量提质转变,把“312”城乡绿化运动升格为“312”“森林江山”建设行动,强化目标引领,提升绿化规模;强化重点推进,提升绿化内涵;强化精品意识,提升绿化品位,加快构建平原绿化新格局,着力建设锦绣“森林江山”。

台州路桥区委书记郑敏强

路桥区把大力开展平原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推进科学发展、提高生活品质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并在充实绿委机构、完善绿化规划、深化森林创建、增加经费投入、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做了新的探索。2011年,全区累计投入绿化资金2.46亿元,新植乔木52.1万多株,新增绿化面积8641亩,全区平原林木覆盖率提高了2.34个百分点。

2012年,新一届区委提出了“率先形成城乡融合格局、率先取得转型升级突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将从品质立区的高度,继续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工作,全面提高城乡绿化水平,争取顺利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重点实施万亩花卉苗木工程、中央山公园及绿心路桥片区等项目,突出抓好沿海、沿河、沿路绿化和村庄、小区、单位绿化,努力扩大平原绿化覆盖率,不断提高平原绿化建设水平,着力构建城乡绿色生态屏障。力争2012年全区完成平原绿化任务8500亩,人均绿地达到9平方米以上,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2.2个百分点以上。

温岭市委书记周先苗

温岭市把城乡绿化作为生产、生活、生态的纽带,通过绿化改善生态环境,倒逼经济转型,大力弘扬“绿化就是文化、造林就是造福、增绿就是增收”的理念,促进全社会关注绿化、建设绿化、保护绿化,采取“政府投入、企业投资、公民义务、社会募捐”的办法,逐步建立多元化、可持续的绿化投入机制,突出抓好城市绿化、百村绿化、绿色长廊、农田林网和重点防护林五大工程建设。2010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4.9亿元,完成平原绿化1.65万亩,种植各种乔木230万株。

今年是森林温岭“三年绿化大行动”的决胜之年。温岭市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夯实工作基础,全力推进平原绿化工作,计划新增绿化面积9000亩,重点建设植物园、九龙湖生态湿地公园、龙门湖生态湿地公园、五龙山公园、保山公园、北山公园、大型苗圃基地等一批生态绿化项目。抓好“3.12”植树周活动,全面发动广大干部群众投身绿化造林,进一步引导单位、企业、社会团体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绿地认建、认养、认管。制定完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继续推广“慈善募捐定向植绿”,广泛吸收民间资本投入平原绿化。按照城乡一体协调发展要求,加强规划的完善和衔接,提高建设的水平和档次。

富阳市委书记姜军

富阳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森林浙江”和平原绿化的战略部署,大力推进“森林富阳”建设,以森林城市创建为龙头,通过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村庄、绿色网格、绿色文化和绿色产业六大建设工程。2011年,富阳市累计完成平原绿化建设资金投入1.5亿元,新增平原绿化面积6100亩,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下一阶段,富阳市将紧紧围绕“林茂、水清、岸绿、景美、民富、宜居”这一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强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一年出实招,两年见成效,三年换新貌。力争到2015年,全市完成资金投入7亿多元,新增平原绿化面积3.1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19.39%。坚持高位推动、部门联动,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坚持规划启动、项目带动,确保举措推进到位;坚持政府发动、民间互动,确保氛围营造到位等措施,扎实推进城乡绿化一体化、干线通道绿化、江河景观绿化、农田林网绿化、森林文化挖掘和林业产业带动等六大工程建设,推出亮点、建设精品,倾力打造具有富阳独特魅力、蕴含富阳历史文化、展示富阳现代风貌的“富裕阳光的富春山居图”。

宁波北仑区人民政府区长华伟

北仑区牢固树立“像抓工业经济、抓招商引资一样抓绿化”的理念,立足区域实际,坚持党政主导,创新工作机制。近年来,北仑区累计投入13.8亿元,高标准推进道路绿化、河道绿化、林步道、森林植物园等十大工程建设,新建改建绿地面积1300多万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8.9%,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优良率居宁波市前列,被评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区、全省首批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区和浙江省森林城市。

下一步,北仑区决心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区为总抓手,以平原绿化为主体,全面部署推进全域绿网建设。计划再用3—4年时间,投入30亿元,重点抓好森林通道工程、森林屏障工程、森林村庄工程、森林城镇工程、森林网络工程以及森林文化工程,使全区净增绿化面积2.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2.5%,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21%,基本构建起“山海水田林城”融为一体的全域绿网体系。

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

近年来,余姚市积极实施平原绿化,着力构建以村庄和城镇绿化为“点”,沿海基干林带、绿色通道和水岸绿化为“线”,农田林网建设为“面”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平原绿化建设框架,加快“森林余姚”建设进程。

下一步,余姚市将着力实施“320”平原绿化行动,2013年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到2015年新增林木面积3万亩,平原区域林木覆盖率达到20%以上,使余姚市成为植被良好、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全省生态文明先行区。为实现上述目标和思路,余姚市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一是强化保障,加大投入,健全考核,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出台加快平原绿化政策意见,建立森林碳汇基金5000万元,力争平原绿化和“森林余姚”建设总投资达到10亿元以上。二是强化联动,做精城区绿化,做优城镇绿化,做好村庄绿化,在每个乡镇区域内建立30亩以上的休闲绿地公园或面积在100亩以上的片林、森林公园1个。三是强化造林,实施4300亩公路两侧、2600亩河道两岸、1500亩高铁干线、50米宽四横四纵为框架的沿海基干林带等生态造林工程。四是强化拓展,新建产业林面积5300亩,建成市级生态科普教育基地50个,杭州湾等2个市级湿地保护区,森林植物园1处,实现产业与文化相融合。五是强化保护,加强森林生态修复,每年投入6000万元资金,重点做好余姚城区、杭甬高速公路、329国道等重要公路两侧的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复绿工作,完成273个废弃山塘复绿任务。

桐乡市委副书记蒋惠玲

桐乡市牢固树立抓绿化就是抓环境、抓发展、抓民生的理念,不断提高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行政推动,以平原绿化为抓手,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进程,建立领导联系制度和责任分解制度,每年将绿化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16.2%,林木覆盖率达20.4%。

下一阶段,桐乡市将围绕“生态立市”战略,以打造“宜居水乡”、建设“森林桐乡”为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计划5年内投入各项绿化资金10.5亿元,新增或改造提升林木面积5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5%,森林覆盖率达到20%。重点实施森林通道(生态廊道)工程、森林城镇工程、河岸(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等11个重点工程和绕城公路景观绿化工程、凤凰湖绿化景观工程等五大亮点工程。其中,2012年全市规划新增绿化面积1.03万亩,其中重点防护林4095亩,村镇绿化、生态片林等6262亩,实施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森林通道工程19.6公里,计划投入绿化资金1.6亿元。

海盐县委副书记姚沈良

海盐县把绿化工作列入政府任期工作目标和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积极开展绿色海盐、生态海盐建设,先后完成海盐大道绿化、高标准沿海基干林带等一批绿化重点工程,全县绿化面积达到13.43万亩,林木绿化率16.75%。

下一步,海盐县将以“建绿就是建民生、增绿就是增经济、添绿就添文化”的工作理念,在“十二五”期间力争新增绿化面积4.23万亩,投入资金12.4亿元,全县林木绿化率达到20%以上。根据绿化工作实际,采取点、线、面结合方式,加快推进绿化工作:“点”上,重点打造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和杭浦高速、绍嘉高速沿线绿化;“线”上,扎实推进50米以上高标准基干林带的“一带”和道路绿网、农田林网、河道水网的“三网”绿化建设;“面”上,着重突出生态片林、林业产业、珍贵树种造林、弘扬森林文化、加强森林资源五项重点工作。2012年,计划投入资金3亿元,新增绿化面积1万亩,重点实施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沿海基干林带、生态片林、城市和城镇绿化、村庄(社区)绿化六大工程,打造庄柴湖湿地公园、何家桥航道、秦山大道、枣园西路、南北湖沿海基干林带五大绿化亮点。

湖州南浔区人民政府区长吴继平

南浔区主动顺应当前生态化潮流和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现实需要,以“林水相依”为主要特色,依托防护林建设、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创建等载体,大力推进平原绿化工作。2011年,南浔区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累计建成重点防护林面积2.8万亩,全区林业用地面积为20.5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9.3%。

下一步,南浔区将牢固树立“植树造林就是传承文明,改善生态就是改善民生,经营绿色就是经营优势”的理念,以加快建设长三角都市圈中清丽、富裕、乐居的现代化生态型水乡魅力之城为目标,将绿化与水乡特色、江南园林文化传承和现有产业优势结合起来,强化党政主导作用,实施城市绿化、万亩防护林建设、水利绿化、森林系列创建四大重点工程,完善责任分解、资源管护和社会参与三大机制,逐级签订绿化责任状,使平原绿化工作更加制度化、常态化、全民化,不断加快推进平原绿化工作和“森林南浔”建设,努力建设“生态功能完备、林业产业发达、体制机制健全、人居环境优美”的新型平原林区。2012年,南浔区将投入1.1亿元,确保完成1.3万亩的造林任务,建成1个省级森林城镇,1个市级森林城镇,5个省级森林村庄,绿化覆盖率争取提高1个百分点。

安吉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树

安吉是个大乡村,生态是安吉最大优势。近年来,安吉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把平原绿化作为建设“森林安吉”和幸福民生的重要抓手,大力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走出了一条生态与产业、城市与乡村互促共进、相得益彰的特色科学发展路子。

下一步,安吉县将大力实施平原绿化“十百千万”计划,到2015年建成10个省级森林城镇,100个省级森林村庄,培育1000户兴林富民示范户,建设万亩木本粮油基地、万亩珍贵树木,完成平原绿化3.8万亩,全面提高平原绿化水平,打造“森林安吉”、“美丽安吉”。2012年,确保完成平原绿化1.5万亩,平原林木覆盖率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围绕共建共享,强化组织保障,成立领导小组,将平原绿化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目标。开展县级机关部门与乡镇、行政村平原绿化工作结对共建行动,实施工作实绩捆绑式考核,大力实施城乡绿肺、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和兴绿富民工程,推动平原绿化由植绿向生态转型。

台州椒江区委书记陈祥荣

近年来,椒江区着力在提升平原绿化水平、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发挥生态效益方面求突破,累计投入绿化资金1.5亿元,建成5条规模化林带和一大批公共绿地,在东部沿海建成千亩沿海基干林带,努力构建绿色宜居城区,全力打造“森林椒江”。

下一步,椒江区将以大陈岛绿化、新围区防护林、沿江景观林带、公路和河道绿化、心海绿廊、村庄绿化“六大工程”为抓手,集中精力建设“五区五带一廊多点”的平原绿化格局,重点推进平原和村庄绿化,加快大陈岛绿化步伐,全面提升市区和农村绿化水平。到“十二五”期末,争取实现平原林木覆盖面积增加2.17万亩,林木绿化率提高4.1个百分点,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18.56%以上;全区275个行政村全部进行绿化美化,建成省、市级森林村庄(绿化示范村)100个以上,创建森林城镇3个以上,努力构筑森林生态系统和城乡绿化一体化体系,实现绿化可持续发展。

临海市人民政府市长蒋冰风

近年来,临海市把平原绿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创造宜居环境的重要举措和惠及城乡群众的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以沿海基干林带建设、平原农区绿化、城镇绿化和村庄绿化为重点的平原绿化工作。目前,全市平原地区的林带林网和片林面积达18万亩,占平原区总面积的22.4%。2011年,临海市被授予“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下一步,临海市将坚持城乡联动,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打造绿色临海,提高城乡居民的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一是努力构建高效闭合的沿海防护林体系,新围垦海塘保证留足不低于300米的绿化用地,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二是全力打造功能完善的城市森林系统,重点抓好三江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三是大力推进城乡一体的森林建设工程,结合森林村庄建设,全面推进农村“四旁”绿化美化,由财政出资购买绿化大苗送苗下乡给村民种植。四是着力打造纵横连贯的通道绿化网络,加强沿线绿化和林相改造。

天台县委书记李志坚

天台县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生态名县”战略,把建设以森林植被为主体、覆盖城乡的生态系统,建设“城在林中、林在城中、城市与森林水乳交融”的生态天台,作为开创“小县大城”新时代的重要内容。在“森林天台”建设中,提出既要重视山区森林建设,更要加快平原绿化,力争到2013年达到省级森林城市建设标准,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1%,平原林木覆盖率达到20%,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可持续的生态支撑。

下一步,天台县将以规划为龙头、以项目为载体、以创新为动力、以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抓手,统筹推进城乡平原绿化,大力实施好宜居村庄、绿色城镇、绿色通道、绿色河渠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文化等重点工程,创新机制、整合资源,成立由县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县、乡两级领导干部任期绿化目标责任制考核,确保每年投入不少于5000万的绿化资金,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绿化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起“种树永远是对的”理念,共同创建国家生态县,打造宜居城市。

猜你喜欢

平原绿化森林
那一片平原
江淮平原第一关——古云梯关探秘
朱屺瞻《绿化都市》
平原的草
浪起山走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