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英语强化课程的建设
——以大连交通大学爱恩国际学院为例

2012-11-03赵志梅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教师

赵志梅

(大连交通大学 爱恩国际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课程研究

中外合作办学背景下英语强化课程的建设
——以大连交通大学爱恩国际学院为例

赵志梅

(大连交通大学 爱恩国际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1)

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英语强化课程的建设对学生和教师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大连交通大学爱恩国际学院经过多年的实践,已逐步形成了完善的英语强化课程体系。以最优化原理、系统科学的反馈原理、交际教学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论为基础,始终坚持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的理念,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英语强化课程具有了独特的创新性,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英语强化;创新性;理论基础;教学手段

公共英语课在非英语专业院系一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但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加,使得依靠传统英语教学方法、手段、教材已不能够满足这一需求。因此,我们所在学院运用在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所配备的资源对公共英语课程进行了全方位的建设,即英语强化课程。普通意义上的强化课程会被理解为对英语的听、说、读、写在短时间内通过大量的练习,以达到对英语语言的熟练掌握和使用的目的。但本学院进行的英语强化课程却有其独具特色的一面,不是通过3个月或者半年的集中训练来巩固语言知识和能力,而是通过2年的正常授课达到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英语国家文化的深入了解、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一 英语强化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英语强化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涉及现代教学论的最优化原理、系统科学的反馈原理、交际教学法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论。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于1977年出版了 《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提出 “所谓最优化的教学,就是在培养、教育和学生发展方面保证达到当时条件下尽可能大的成效……最优化的基本标准就是尽可能大的成效和师生耗费合理的时间去取得这些成效。”英语强化课程就是基于这一理论基础,在合理使用中外教师资源的基础上,在2年的不间断教学中,使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利用有效的上课时间来达到英语学习的最大化。

在强化教学方法上,系统科学的反馈理论认为,一个控制系统,无论是物理系统、生物系统,还是社会系统,其信息通道必然是一个闭合回路。反馈就是由控制系统把信息输送出去,又把其作用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起到控制的作用,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在英语强化课程中,这一理论得到了印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是一人唱独角戏,自己讲得口若悬河,不理会学生的反应。无论在英语强化的哪个阶段,教师始终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状况并及时调整上课的节奏,也就是对学生的任何反馈都要具体分析,运用分析的结果,起到控制课堂和强化学生英语的目标。

根据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教学法。经过需求分析发现,本学院的学生多数来此上学的目的是为出国留学,还有一小部分的同学在国内完成学业后选择就业。前者是为了出国学习打下一个好的英语基础,最基本的应该是能无障碍地用英语进行生活和学习,后者就业同样需要一口流利的英语,为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奠定基础。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模拟或创造真实的语境,使学生逐步形成用英语思维、用英语讲话的习惯。尤其在外籍教师的课堂上,完全就是真实的地道英语环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有身在国外学习的感受。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曾说:“如果一个操作发生后,接着给予一个强化刺激,那么其强度就增加。”这个强化理论应用在英语强化课程上体现在:中外方教师的授课不是分开独立的科目,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合体。在中方教师讲授过的内容,接下来在外方教师的课上会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反之亦然。并且,通过第二课堂的多种活动,进一步强化课堂所学习的内容。其实,英语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忆过程,每当学会一个新的单词或句式,都需要反复强化运用才能真正成为自己脑子里面的东西。如果没有了强化,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效果。

二 英语强化课程的创新性

(一)中外籍教师共同授课

以会计学2011级的学生为例,全年级共8个班级。在英语强化课程上,中方教师有3人,外籍教师有3人。这3名外籍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在中国最少居住时间为2年,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习惯有所了解,所以能制定出符合中国学生特别是本学院学生学习英语的计划。同时,由于3位外籍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国家: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使学生们能更好地辨识不同的英语口音,为以后在使用英语的场合不会因口音的困扰而惊慌失措。在中方教师方面,3位教师都取得了英语语言文学或应用语言学的硕士学位,其中1位是教授。3位教师在教学理论上都有深入研究,并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中外籍教师在共同讲授英语强化课程的具体分工是:外籍教师主要负责写作、口语的讲授,中方教师主要负责阅读和听力的讲授。英语是外籍教师的母语,所以在语言输出的写作和口语方面,更胜中方教师一筹,他们负责这两部分的内容对学生更为有利。对于学生用词是否得当、语法是否规范、语意是否贴切等方面,能指导学生如何使用更为地道的英语。从另一方面来看,中方教师的优势在于阅读和听力的教学。中方教师从学习英语以来,最为擅长的就是阅读,无论是自己学习英语还是在教授学生英语,在这方面所下的功夫是最多的。所以以自己学习阅读的实际经验和从教以来讲授阅读的经验来讲授这部分课程,再好不过。听力也由中方教师负责的原因是,听力和阅读都属于输入部分,在这个输入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因受到母语的影响而对英语语言理解形成障碍。中方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通过对英语语言的分析,使学生了解英语与汉语之间不同的表达方式,并用准确的汉语正确表达出英语所要传达的含义。

(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

英语是一门语言,需要不断运用才会被掌握,只学不练不会造就优秀的语言使用者。所以,除了正常的课堂授课以外,英语强化需要通过课后的努力才能渐渐趋于完善。在本学院,第二课堂教学进行得有声有色,既满足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充分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热情。同样以会计学2011级的学生为例,在2011-2012学年的第二学期,学生们学习英语的热情高涨,在学院第二届英语短剧比赛上,整个年级的同学,无论英语基础如何,全都参与其中,自编自导自演英语短剧,获得了院领导及各位老师的高度评价。通过数次的改编剧本、彩排,学生们体会到了语言的运用法则,不是简简单单地从书本上学会一些单词,而是像自己的母语一样带有感情地去使用。

第二课堂教学除了英语短剧比赛以外,还有英语晚会、英语瑜伽、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赛、英语电影配音大赛、英语歌曲比赛、英语角等等。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会全部集中在一个学期,而是在不同的学期中,以不同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使对英语感兴趣的学生更加投入地学习英语,对英语不太感兴趣的学生逐步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氛围中,进而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教材的选用

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本学院在教材的挑选上颇费心思,最终找到了适合学生使用的两套教材,一套是《剑桥国际英语教程》,由外籍教师上课使用。这套教材乃全英文教材,是国际上最受欢迎、最有影响的英语教材之一。这套教材的主要特色是话题富有时代感,与教师和学生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并且易于教学,教学重点清晰明确,单元内容组织得当,循序渐进,还有各种激发学生创造力的趣味性学习活动。另一套教材就是 《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和视听说教程》,由中方教师来讲授。这套教材在选材上结合新一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特点,主题内容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主线,涵盖生活、学习、情感等日常话题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科技等深层问题。全书语言地道,贴近实际,折射出社会的发展,也充分展现了语言的魅力。《综合教程》和 《视听说教程》主题呼应,相互配合,训练多种技能、每个单元都有丰富的语言材料、形式多样的活动、具有启发性的训练,既能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创新思维能力。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英语强化课程如果只依赖单一的传统教学手段,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所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趋势。在本学院,除了教师上课用黑板和粉笔书写板书以外,每个教室都配有一台多媒体电脑和投影仪。教师可以根据上课的内容,制作成不同的课件,融入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对课堂所讲内容起到了良好的辅助作用。另外,学生们不会因课堂的乏味而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每节课自始至终都会有积极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但课件中所插入的图片、音频和视频,只是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转换思考角度所使用的一个调节器,重点还是在课件中文字的运用。教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要将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用最精辟的语言体现出来,使学生抓住要领,促进教学,而不是粗制滥造,影响教学。而且,教师可以通过对课件样式、文字样式、文字颜色、文字大小的转换来进一步提高多媒体的使用,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本学院为了配合学生的学习,还开设了电子阅览室,用现有电脑室的资源,为学生服务。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在电子阅览室,上网查询有关英语学习的资料、打印英语作业以及与教师取得及时联系。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对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学校为了促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发展,开通了网络教学平台。教学平台的首页包括了教学邮箱、网上论坛、教学博客三个与学生及时沟通的平台。学生无论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都可以对教师提问,教师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以答复。在网上论坛,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共享资源。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博客上也会经常发表授课心得、教学方法改革、教学资源使用等与英语教学相关的文章。

进入课程教学的网页后,教师在一个学期所讲授的各门课程都显示出来了。学生可以随时查阅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师信息、教学材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课程作业等。没有网络教学平台之前,学生对于所学课程的大纲、日历等都不了解。现在,在上课前,学生可以知道学习英语强化课程每个学期的要求以及所要达到的目标,及时调整学习的节奏,跟上进度。作业也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除了英语强化的口语作业以外,其他的作业,如作文和报告都可以利用网络来完成。在这个平台上还有在线测试功能,通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可以登陆教学平台,测试学习效果,有助于发现问题后与教师沟通来更好地解决问题。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讲,网络教学平台还是一个资源中心,教师可以查询并下载和英语强化课程相关的国内外资料,还可以看到优秀的英语课程视频、课件,这样教师可以时常有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 英语强化课程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根据学校2005年加强课程建设的要求,本学院把课程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把课程建设工作成效作为教师岗位 (职称)评聘、考核的必备指标之一。经过几年的完善,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首先,外籍教师方面,坚持聘请有多年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负责所有外籍教师的教学事务,每位教师在上岗前,都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得到教学资格证书后,才可以进行教学活动。并且在选择外籍教师的时候,不仅有学历要求,并从事过相关的英语教学工作,热爱中国,有意愿长期居住在中国。在教学过程当中,每个星期,外籍教师的负责人都会召集一个例会,评价这一周以来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对下周的教学工作做出安排。

在中方教师方面,英语教师采用 “传帮带”的模式,由一位资深的英语专业教授带领两位讲师来促进教学。老教师的长处是具有多年的丰富教学经验,了解学生对英语的需求;青年教师的长处是具有激情,能不断在教学过程中使用新的教学手段、方法,加强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英语实践活动。更为重要的是,青年教师每年都会有一次去上海的培训机会,培训的教师是由澳大利亚派过来的,主讲教学方法。教师在接受培训后,将所学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以文字的形式,写成报告,反馈给澳大利亚方面。澳大利亚方面经过严格的审核,在判定该教师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后,才会颁发合格证书。

从中外教师的合作上来讲,每两周都会组织一次教学研讨会,每次研讨会的主题各不相同。中外方各自选派一名教师作为双方的代表,在每次开会前,两人进行沟通,讨论下次会议的主题,并轮流编写开会日程和项目,所以每次的会议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会上,每位教师都积极发言,商讨如何通过最优化运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双方教师合作的另一方面表现在第二课堂活动的组织上,无论正常教学任务有多繁忙,双方教师都会抽出大量的个人业余时间组织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如每两个星期一次的英语角活动,活动之前都会张贴海报,通知学生英语角的话题,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用英语交流。还有大型的英语晚会,耗时长达3个月,教师从筛选节目、数次的检查节目、舞台音响布置到最后的演出,无不尽心尽力。所以,总的来说,教师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具备较强的责任心,时刻想着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英语强化取得最好成果而努力着。

(二)学生通过英语强化课程取得了良好成绩

从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一次过级率来看(表一和表二),2005年到2008年的四级平均过级率是82.695%,2005年到2007年的六级平均过级率是52.09%,这两个比率远远高于学校其他院系。

表一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情况

表二 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情况

从雅思考试成绩来看 (表三),2006年学院82人参加雅思考试,82人达到5分以上,获得出国留学资格;其中54人达到6分以上 (国外高校分数线)。最高听说读写平均达到7分,其中一名学生阅读单项为9分 (满分)。几乎包揽了当年大连地区雅思考试全部高分,在同类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中成绩最佳。

表三 雅思考试情况

从学生获奖情况来看,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成绩突出,学生多名、多次获一、二等奖。在大连交通大学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技能大赛、英语短剧和英文歌曲比赛等活动中多次获得一等奖。2008年在 “第五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中,一名学生 (获辽宁省一等奖)代表辽宁省参赛,获全国二等奖和最佳人气奖。

中外合作办学条件下的英语强化课程建设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英语国际人才奠定了良好的英语基础,学生无论从出国继续接受教育还是为谋求好的就业,都受益颇深。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通过对英语强化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也会促进该课程的进一步完善。

[1]Greenall,S.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6.

[2]Richards,J.C.剑桥国际英语教程(3)[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2.

[3]刘波彤.英语强化项目教材的选择与整合[J].广西工学院学报(增刊),2007,(增):139-1 41.

[4]史宝辉.交际教学法在英语强化培训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S1).

[5]邹秀英,王 珏.大学英语强化教学的可行性探讨[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4,(2):48-5 3.

H319.1

A

1674-3 652(2012)08-0 069-0 4

2012-07-01

赵志梅,女,吉林吉林市人,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赵庆来]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教师
最美教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教师如何说课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