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产业铿锵前行
2012-11-02文叶飞张运典张著盖高应清
文 | 图 本刊记者 文叶飞 特约记者 张运典 张著盖 高应清
生态茶产业铿锵前行
文 | 图 本刊记者 文叶飞 特约记者 张运典 张著盖 高应清
眼下,走进中国傩戏之乡——德江这块热土,放眼四顾,无论是从东部的革命老区枫香溪镇到西部的沙溪乡羊角脑山巅,还是从北部的长丰乡到南部的平原乡、煎茶镇,生态茶叶基地一个接一个,翠微茶园一座连一座。行走在茶区,山中有茶,茶中有林,林茶之间,山色交融,风韵独存。
德江县农牧科技局局长王军告诉记者,德江县已成为贵州近年来兴起的比较重要的茶区之一,新建13.78万亩茶园。其中,新建茶园速度居铜仁市第一,总面积居铜仁市第四,生态绿茶产业发展潜力初现。这是思路和观念转变带来的高速发展,是财政支农资金聚集放大效应的充分展示。
2007年以来,德江县决策层以海纳百川的胸襟、以求真务实的态度、以农民的利益为根本,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理性地选择了茶叶产业,并把茶业作为开发绿色产业的抓手。提出实施“以茶兴县、以茶富民”发展战略,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全面加快生态茶产业发展步伐,切实“做大、做强、做优”生态茶产业。截至目前,已累计新建无性系茶园13.78万亩,其中无公害茶园7.78万亩,并成立了鸿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众兴茶业有限公司等12家茶叶企业,建成了13个茶叶加工厂(点),开发出鸿泰茗珠、鸿泰金毫、众兴翠片、金林白茶等茶叶品牌。在2011中国(香港)国际茶叶博览会上,德江县鸿泰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云露青羽牌“鸿泰茗珠”,荣获名茶比赛绿茶组第三名,成为贵州省参加比赛的200多个茶叶产品中获得的唯一殊誉。生态绿茶产业正在傩乡沃野上弹奏着快速发展的美丽乐章。
因地制宜 科学规划
考察地理,德江与凤冈、湄潭县毗邻,属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云雾环绕之地,宜茶土地宽阔。在这天公赐给的福地上,自古以来德江绿茶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条件,产品品质优良,生产开发德江绿茶的前景极其广阔。
茶圣陆羽《茶经》记载:“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费州辖今德江、思南,说明至少从唐代起,德江不但生产茶,而且生产好茶,其味极佳。据《德江县志》记载,“官林茶”曾为隋唐皇室贡品。
2007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德江县列入全省39个重点产茶县和全省10个中央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及全省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该县抓住这一机遇,相继出台并不断健全《德江县茶产业发展意见》和《德江县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为了发展生态茶产业,该县与省茶科所和贵州大学合作,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壮大技术队伍。几年来共培训200余名茶产业技术骨干、650名乡村技术员和7539名茶农。按照“统筹安排、配套使用,渠道不乱、职能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整合思路,把投向一致、目标一致、不同渠道的支农资金进行统筹安排,切实将交通、水利、扶贫、发改等各类资金整合起来发展生态茶产业,捆绑用于茶苗、整地、肥料、茶园管理等各环节,配套实施好茶园区的道路、水窖等基础建设。科学规划到2015年,建成20万亩无性系生态茶园,建成质量安全检测中心1个、茶青交易市场29个、茶叶加工厂36个(其中初加工厂32个,精加工厂4个),实现年产值茶叶产量达到1万吨,茶叶总产值达3.0亿元以上,其中农民茶青收入1.5亿元,企业实现利润1.2亿元,税收突破2000万元。
政策扶持 强势推进
副省长禄智明(前左二),在铜仁市政协主席陈达新(前右二)、德江县县委书记张珍强(前左一)陪同下,调研德江茶叶加工厂。
县委书记张珍强(前右一)向副省长禄智明(前中)等领导一行介绍德江白茶。
铜仁市副市长肖洪(中)一行调研德江茶叶加工厂。
多年来,在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及省、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招商引资,继续加大招商引资优惠扶持力度,为德江县茶产业注入了活力。5年来,德江县共争取中央现代农业发展资金4300万元,整合涉农资金1.3亿元,重点扶持无性系茶树育苗、新建茶园、茶园配套设施建设、茶园管理及茶叶加工厂建设。品种以福鼎大白茶为主,搭配金观音、黄观音、白茶、名山131、黔湄系列、龙井长叶。采用“以种促管,以短养长”措施,累计间作花生、大豆等适宜作物129920亩,间作收入3897万元,有效地促进了茶园管理。
德江县为切实“做大、做强、做优”生态茶产业,着力在育苗、建园上探索,高度重视政策扶持,通过招商引资发展生态茶产业。在茶园建设上,一是通过政府搭桥、部门招商引进外商。积极推行“公司+协会+茶农”的发展模式,促进生态茶产业健康发展。二是抓联户育苗、联户建茶园基地。三是抓大户育苗、大户建茶园基地。如今,农户种茶积极性高涨,种植茶面积不断增大。
茶树满山金满山。茶农因茶致富,茶产业已初步成为德江县一大富民产业、民生产业。今年,德江县已有5万亩茶园开始投产,生产春茶干茶631吨,产值4420万元。5年间新增的一个个茶园为农民致富铺平了道路,让当地农民哼着茶歌迈向小康。
13.78万亩生态茶园已经夯实了茶业大县的基础。量变为先,质变才能使德江从全省39个重点产茶县和全省10个中央现代农业(茶产业)发展试点县跨上茶业强县的台阶。而可喜的是,从生产企业加速实施加工设备的升级换代和新产品开发、深加工方面来看,德江生态茶产业正积极展现出跻身茶业强县的活力与实力。
特有的平台和特殊的政策,让德江生态茶叶产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而该县决策层积极探路的智慧与审慎、责任与担当所释放出的高效执行力,坚定不移地拨动着生态茶叶产业的轮子加快转动,乘势而上、大步前行的德江生态茶叶产业值得期待!
绿油油的茶树丛顺着山脉“流淌”,修剪一新的生态茶园处处生机盎然。
茶园配套基础设施。
茶青采摘。
县长李云德(左三)深入德江鸿泰茶叶加工厂调研。
县委副书记商友江(左二)、副县长王英(右一)率县农牧科技局局长王军、党组书记曹永直深入鸿泰茶业企业加工车间调研。
复兴镇农技干部在指导茶农剪枝。
(责任编辑/张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