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阳:创新工作推进基层管理

2012-11-02邓国君

当代贵州 2012年17期
关键词:区域化贵阳市党组织

文 Ⅰ邓国君

贵阳:创新工作推进基层管理

文 Ⅰ邓国君

今年5月,贵阳市编写的《改革管理体制 提升服务水平》案例,在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党建文汇》联合举办的创先争优主题案例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得最佳案例,在10个最佳案例中排名第一。

这是贵阳市突出发展主题创新工作思路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一个缩影。

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破解区域化党建难题

贵阳市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加强区域化党建的精神,以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为切入点加强区域化党建,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精简管理层级,建立区域化党建平台。撤销街道党工委和街道办事处,建立由区(市、县)直管的社区党委和社区服务中心,变“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管理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截止今年4月,全市已全部撤销49个街道,建立90个新型社区。

扩大工作覆盖,构建区域化党组织体系。通过纵向建、横向联和实行网格管理,构筑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党组织为基础、驻区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组织工作体系。根据社区党员和社区资源分布情况,合理划分党建工作责任网格,责任到人,形成以社区党委为龙头,下辖若干个党支部、党小组的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模式。

扩大基层民主,凝聚区域化党建合力。通过公推直选“当家人”,成立居民议事会,实行以“意见收集会、议题讨论会、议事决策会、述职评议”为主要内容的“三会一评”制度,引导居民有序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社区党委实行“大党委”制,将辖区内有影响力的驻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选聘兼任社区党委副书记或委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思想,联络感情,互通情况,实现共驻共建常态化。

贵阳市构建新型社区服务体系,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规范并公开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时限,推行党务、政务“一站式”服务。(邵家学/摄)

推进资源整合,构建新型社区服务体系。将社区机构纳入事业单位序列、社区工作人员纳入正式编制、社区工作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社区办公和服务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推进资源整合,在较高层次上实现“三有”。在每个社区建立不少于100平方米的服务大厅,以居民群众需求为导向,规范并公开服务内容、服务程序、服务时限,推行党务、政务“一站式”服务。设立特色服务站或功能室,以15分钟路程为服务半径,打造“15分钟服务圈”,构建“公共服务、社会服务、自我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城市社区服务体系。

建强农村基层组织激发农村党建工作活力

贵阳市紧紧抓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切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农村党建工作活力。

大幅提高村干部基本报酬,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大幅提高在任村干部基本报酬和离任村干部生活困难补贴,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工作积极性。每位村干部在原来基本报酬的基础上增加500元,全市村支书、村委会主任每月基本报酬从950元提高到1450元,文书每月基本报酬从850元提高到1350元。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对全市所有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官进行轮训,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素质。

强化措施保障,扎实抓好“帮联驻”工作。把推动干部下基层、“接地气”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着力点,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活动。实行单位挂帮,组织全市917个市、区(市、县)直部门定点挂帮116个乡镇(社区)1590个村(居),实现挂帮全覆盖。实行干部挂职,选派1780名干部到乡镇(社区)、村(居)挂任副书记或行政助理,当好政策宣传员、致富信息员、和谐调解员、党建指导员,实现挂职全覆盖。实行职责共担,建立挂帮单位、挂职干部与挂帮联系点职责共担机制,乡镇(社区)年度考核、综合排名与挂帮单位年度考核挂钩。为了确保挂职干部能够“常驻村、驻得下”,把挂职干部信息在公众媒体上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在乡镇成立联乡驻村工作党支部,加强对挂职干部的教育管理。大力宣传挂职干部的先进事迹和典型做法,促进挂职干部真蹲实驻、真帮实促、真抓实干。目前,全市挂帮干部已走访基层群众48万余人次,协调致富项目4000余个,帮助解决困难问题21000余件,办理实事24000余件。

为党旗增辉 为企业增效

贵阳市始终坚持“企业需要、员工拥护、社会认同”,积极探索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中的政治引领作用,使企业党组织成为了企业发展的好帮手、员工的“知心人。

创新党组织组建方式,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依托园区抓组建、依托产业抓组建、依托楼宇抓组建。截止目前,全市10家工业园区全部成立了园区党委;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672个,覆盖企业4974家,组建率从创先争优活动以前的17%提高到了现在的100%。

围绕企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企业发展,始终是贵阳市非公党建的切入点。贵阳市在非公企业中深入开展“支部带党员、党员带员工”的“双带”活动,一名党组织成员至少联系两名以上党员和员工,一名党员至少联系一名员工,使党组织成为企业和员工的桥梁和纽带。要求党组织及时向员工通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员工的意见建议,定期开展“企情沟通日”活动,实现党员、职工、公司管理层面对面交流,使党员成为带领员工发展生产经营、攻克技术难关的骨干力量。贵阳市还积极引导非公企业业主参与社会建设,化解社会矛盾,以实际行动奉献社会、回报社会,树立“诚信为民、乐于奉献”的形象。成立了由非公企业业主为主体的“和谐贵阳促进会”,参与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帮扶社会弱势群体。2010年以来,在非公企业党组织的推动下,全市非公企业资助资金1亿多元,帮助党委、政府成功化解各类社会矛盾近千个,惠及群众1.7万余人。

(作者单位:贵阳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尹 辉)

猜你喜欢

区域化贵阳市党组织
装备延寿整修区域化联合保障模式研究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Couple's dance helps lift spirits of millions
夕阳下的鸟影
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教材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The Role of Teacher , Learner and Material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武昌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
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 党建共建联合会构建区域化党建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