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2-11-01吴书安闫志刚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状况扬州工资

吴书安,高 云,闫志刚

(扬州职业大学,江苏扬州 225009)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我国建筑业2010年完成总产值95206亿元,比2005年增长241%,建筑农民工总量达3200多万人,成为建筑业生产一线的主力军。目前,建筑农民工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这一群体在现代城市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其生活状况、工作状况、权益保障状况值得社会的关注[1]。2010年12月,我们对扬州地区近12万建筑农民工现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现场随机抽样,调查工地数量43个,每个施工工地样本数量控制在20-30个,调查工地90%分布在市区和郊区,10%分布在周边各县;调查的施工企业规模涉及大、中、小型企业;样本覆盖专业包括土建、装饰、水电、桩基工程等;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00份,成功回收1078份,有效问卷1062份。其中扬州市区发出问卷1000份,成功回收980份,有效问卷964份;扬州周边县发出问卷100份,成功收回98份,有效问卷98份。本文将依据调查结果从自然状况、收入状况、生活状况、安全状况、劳动保障状况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1 自然状况调查与分析

1.1 性别状况

本次调查为现场随机抽样,抽取样本中男性956人,占90.02%;女性106人,占9.98%。

数据显示,建筑农民工中男性占较大比例,主要为技工,从事强度较大的工作;女性因不适宜从事建筑业的高强度作业,所占比例较小,主要从事一些强度较轻的工作,如油漆或保洁工作。

1.2 工种状况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的样本中,技工750人,占70.62%,技工中各工种的人数及所占比例见表1;普工312人,占29.38%。

1.3 年龄状况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的样本中,30岁及以下96人,占9.04%;31-45岁394人,占37.1%;45岁以上572人,占53.86%,平均年龄45.69岁。

根据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的划分,劳动力人口中45岁及以上为老年劳动力,扬州目前53.86%的建筑农民工为老年劳动力,年龄结构偏大,建筑农民工“老龄化”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建筑企业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安全事故多发,社会保障不健全,社会对建筑劳务人员的歧视,造成青年人不愿加入建筑农民工队伍[2]。

1.4 受教育状况

通过调查,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中初中学历以下461人,占 43.41%;初中学历 505人,占47.55%;高中及以上学历96人,占9.04%。

以上数据反映建筑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严重偏低,其中文盲、小学、初中学历占90.96%。近年来,随着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推行,全体国民的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建筑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状况无明显好转,这一状况直接导致培训实施的困难、工程质量的降低、安全事故的频发以及维权的困难等一系列问题。

1.5 培训状况

建筑农民工培训包括引导性培训和技能性培训。引导性培训是指从法律、法规等对建筑农民工进行集体培训,一般在建筑劳务输出地进行;技能性培训是指组织学习操作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技术培训,通常在建筑劳务输入地或用人企业进行[3]。通过本次调查,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参加引导性培训或技能性培训的37人,占3.48%;师傅带徒弟的700人,占65.91%;无培训的325人,占30.6%。根据以上数据,建筑农民工系统接受培训的比例偏低,主要采用的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方式。造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为:(1)未建立规范的经费投入机制,造成建筑农民工培训经费不足;(2)由于建筑农民工认识的局限性,造成自身培训积极性不高;(3)由于建筑生产流动性、季节性特点,造成建筑农民工培训的实施难度较大[4]。

1.6 持证上岗状况

本次调查的建筑农民工中,持证上岗170人,占16.01%;无上岗证892人,占83.99%。根据以上数据,扬州地区未持证上岗的建筑农民工所占比例远大于持证上岗所占比例,造成目前现状的主要原因为:(1)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未严格执行建筑劳务市场准入与清出机制,对施工现场监督的力度不够;(2)建筑承包企业思想不重视,未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3)持证的建筑农民工总量不能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

1.7 来源地状况

通过调查,扬州地区从业的建筑农民工来自江苏地区 749人,占 70.53%;安徽 183人,占17.23%;河南 61人,占 5.74%;其余 69人,占6.50%。其中江苏地区建筑农民工组成是:扬州367人,占34.56%;淮安216人,占20.34%;盐城61人,占5.74%;其他105人,占9.89%。根据以上数据,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主要来自于省内,除扬州本地,主要分布苏北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地区,省外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区。因此,扬州市应重点培育以苏北地区为主的建筑农民工市场,扩大对安徽、河南、四川用工市场的宣传力度,拓展省外建筑农民工来源渠道。

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建筑农民工来源地的分布呈现较强的规律性,影响建筑农民工流动的主要因素是输入地与输出地的距离,输出地与输入地收入水平的差异、输入地社会保障、城市环境等综合因素[5]。

2 收入状况调查与分析

2.1 工资计取方式

通过调查,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采用计时制工资927人,占87.29%;采用计件制工资131人,占11.39%;固定工资14人,占1.32%。

采用计件制工资主要是架子工、钢筋工、抹灰工、油漆工、混凝土工、砌筑工、防水工、管工、模板工等工种;采用计时制工资主要是电工、电焊工、机械工、普工。通过调查,计件制日工资标准一般大于计时制日工资标准。

2.2 工资领取状况

通过调查,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工资按月发放,每月结清工资23人,占2.17%;每月领取生活费,年终结清所有工资1000人,占94.16%;年初核定收入总额,按月平均发放工资5人,占0.47%;其他如按季度结算工资等 34人,占3.2%。以上数据显示,每月领取生活费、年终结清工资是主要工资领取方式,绝大部分建筑农民工不能按《劳动法》规定的“按月足额”领取工资,原因有两点:(1)建筑行业特点。由于建筑业施工和质量验收的阶段性特点,资金结算不能按月进行;(2)工人出于控制消费和对生活治安现状的考虑,也愿意接受每月领取生活费、年终结清工资领取方式。

2.3 收入状况

通过调查,建筑农民工工资增长趋势明显。

假设建筑农民工的工资在区间内呈均值分布,通过加权平均计算得2010年技工的日平均工资为118.7元,2009年为103.28元,2008年为89.05元,工资年平均上涨率为14.83%。2010年普工的日平均工资为72.78元,2009年为63.66元,2008年为55.69元,工资年平均上涨率为14.32%。年上涨率见表2。

建筑农民工工资上涨趋势明显,一方面是由于物价上涨导致;另一方面是由于建筑业快速发展,建筑农民工需求量加大,而新生代农民工加入建筑农民工队伍的人数呈递减,导致建筑农民工短缺,工资快速增长,甚至在部分地区特殊时段出现“用工荒”。

表2 扬州建筑农民工平均工资年上涨率

通过调查,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对于工资水平很满意 19人,占 2%;比较满意 506人,占47%;一般满意占432人,占41%;不满意105人,占10%。这一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建筑工人对于目前收入是可以接受的,相比较其他行业,建筑农民工收入是较高的,这成为稳定建筑农民工队伍的重要因素。

3 工作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

3.1 工作时间

通过调查,扬州地区的建筑农民工每天工作不足8小时4人,占0.38%;8-10小时949人,占89.36%;10-12小时95人,占8.94%;12小时以上14人,占1.32%。

以上数据表明,建筑农民工普遍每天工作时间为8至10小时,每周工作56至70小时,显然建筑农民工工作时间过长,这种现状的产生是由建筑行业的生产特点所决定的。

3.2 住宿、饮食状况

通过调查,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单位租房47人,占4.43%;自己租房121人,占11.39%;工地宿舍 695人,占 65.44%;其他 199人,占18.74%。数据表明,对住宿条件很满意19人,占3%;比较满意478人,占68%;一般满意123人,占18%;不满意75人,占11%。大部分建筑农民工对于住宿条件是可以接受的,建筑工地的住宿条件相比以往大有改善,每个工地上都配备了相应的住宿设施、卫生设施,给建筑农民工在工地基本生活带来方便。

3.3 饮食状况

本次调查的扬州地区43个工地都有食堂,能为工人按时提供饭菜。大部分建筑农民工对食堂伙食质量及卫生是可以接受的,认为食堂伙食质量好88人,占10.62%;认为食堂伙食质量一般629人,占75.88%;认为食堂伙食质量差112人,占13.50%。

4 劳动保障状况调查与分析

4.1 劳动保险状况

通过调查,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单位为其购买工伤等保险66人,占6.21%;无保险996人,占93.79%。以上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建筑农民工用人单位未为其购买保险,建筑农民工保险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原因是:(1)由于建筑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性,客观上造成购买保险实施的困难;(2)用人单位考虑节约成本,不愿为工人购买保险;(3)政策主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4.2 工资拖欠状况

通过调查,97.08%建筑农民工在年底能够结清工资,2.92%的建筑农民工仍然遭遇拖欠工资现象。目前,由于政府建立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长效机制,建筑农民工工资拖欠现象得到遏制,按时领取工资权益得到保障。

4.3 劳动合同状况

通过调查,扬州地区建筑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签署合同 107人,占 10.08%;无合同 955,占89.92%。这一数据表明绝大部分建筑农民工与用人单位不签订书面合同,而是依靠“口头合同”维系劳动关系,为建筑农民工管理埋下极大的隐患,严重制约建筑劳务行业的发展,这一现状应引起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6]。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1)建筑业施工具有阶段性及穿插作业、流水作业等特点,造成建筑农民工流动频繁,给劳动合同的签订及管理带来困难;(2)未建立有形建筑劳务市场,对建筑农民工管理出现盲区;(3)建筑农民工普遍学历较低,维权意识不够。

5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建筑农民工生活、工作、收入状况较之前有一定的改善,尤其社会普遍关注的拖欠工资、收入水平低、住宿饮食状况差等问题,在政府及企业共同努力下,得到显著的改善。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如建筑农民工老龄化、受教育程度低、受培训比例低、持证上岗率低、购买劳动保险比例低、签订劳动合同比例低,这些问题应引起政府、行业和企业的重视,通过完善制度、增加投入等手段切实改善建筑农民工的现状,推动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7]。

[1]中国海员建设工会.直面农民工——建筑业农民工现状调查报告[J].建筑,2005(2):14-17.

[2]陈斯冰,刘平.建筑业农民工现状调查与对策[J].中国农机化,2009(2):49-52.

[3]王丽玫.建筑农民工“三营四建”培训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2):57 -58.

[4]朱安峰,吴书安,宋欣慧.中国建筑劳务用工培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1(7):73-74.

[5]郑宪强,何佰洲.中国建筑劳务用工流动机制研究[J].建筑经济,2006(11):14 -17.

[6]柳君.北京建筑农民工生活工作状况对建筑安全的影响[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8):101-105.

[7]中国施工企业协会.建筑施工业农民工现状、问题与相关建议[J].施工企业,2008(4):48-52.

猜你喜欢

状况扬州工资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我那水蛇腰的扬州
扬州的夏日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近10年我国啦啦操研究状况及趋势
不用干活,照领工资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