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2012-10-31王红蕾李朝阳马盈黄文徐纪平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7期
关键词:务工人员青岛市健康状况

王红蕾李朝阳马 盈黄 文徐纪平

(1 青岛市四方区文化馆,山东 青岛 266031;2 青岛市开平路小学,山东 青岛 266041;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野战内科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某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

王红蕾1李朝阳2马 盈1黄 文3徐纪平3

(1 青岛市四方区文化馆,山东 青岛 266031;2 青岛市开平路小学,山东 青岛 266041;3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野战内科学研究所,上海 200433)

目的了解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306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进行测查,同时测查280名城市小学生作为对照组。结果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情况较好,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中受各种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的人数达38.9%;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在总焦虑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且在过敏倾向、孤独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有性别差异(P<0.05)。结论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成长环境影响,社会、学校、家庭要共同关心他们心理健康,开展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

小学生;心理健康;调查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日益突出[1,2]。来自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数据统计表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民工总数已超过2亿人。青岛作为胶东半岛的都市,外来务工人员逐年增多,数十万外来务工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为建立适合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我们所对青岛市部分小学四~六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观察组为青岛市四方、李沧、市北三区10所小学四~六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学生为观察对象,共发放问卷315 份,收回有效问卷306 份,其中四年级学生105 份、五年级学生100 份、六年级学生101份,男生150人、女生156人,户口来源地主要为鲁西南荷泽、鲁南临沂,河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配对抽取了同一小学的相应年级的青岛市常住户口的小学生280名为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查在性别、年龄、年级分布、学习成绩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测试问卷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周步成研制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该问卷适用于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主要用于诊断情绪困扰和适应不良。该量表由8 个内容量表构成,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8个内容量表的总分表示个人焦虑的一般倾向,根据各内容量表的结果,诊断出个体在某一方面的问题倾向。凡各内容量表标准分在8分以上者,说明被试在该项目上的焦虑程度较高; 全量表的标准分在65分以上者,说明被试的总体焦虑程度较高,需要制定心理辅导计划。调查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在必要说明后,让被试者按要求匿名笔试回答,对每一个项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评定。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有效资料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两组学生总体情况及MHT检测分析

被调查的306名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观察组)和280名对照组学生比较见表1,两组学生在五项测量及总分>65人数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学生在自责倾向、恐怖倾向及一项检测>8分人数上有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学习焦虑方面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学生总体情况比较

2.2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与青岛市常住家庭小学生间MHT检测比较

统计结果表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与青岛市常住家庭小学生间在总焦虑分、学习焦虑、对人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比有较显著性差异,见表2。

表2 外来务工家庭与城市家庭小学生MHT检测比较

2.3 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不同性别间MHT检测比较

统计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小学生在总分上无显著差异,但在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见表3。

表3 不同性别观察组小学生MHT检测比较

3 讨 论

从调查结果看,无论是总量表分还是多项分量表分,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和城市的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差异。位于城市小学生受情绪困扰的情况明显好于位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这是由于,在城市家庭的小学生多为市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子女,这些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是职业较好、收入稳定,且都受过一定的教育,而在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的家长多为贫困地区来的农民,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因此,造成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3-5]:①许多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出生后多有与父母分离的经历,时间越长,可能对儿童的心理伤害越大,与父母离开时间的长短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影响越显著。②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来到沿海开放城市青岛,身心都在发生巨大改变,小学阶段是出现烦恼、忧愁最多的年龄阶段,更需要得到父母的理解、关爱和帮助。由于其父母长期忙于生济,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缺少与父母情感沟通交流。内心容易产生孤独、冷淡。③家庭的条件较差的客观因素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影响。随着城市竞争压力的增大,父母的烦恼易使得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生活不稳定,没有充分的安全感,由此而造成孩子的焦虑。小学生正是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身体和心理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小学生长期处在焦虑、不安宁状态,不仅会影响小学生性格和自我意识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影响其生理发育。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从调查情况看,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在男女性别间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孤独倾向、过敏倾向、恐怖倾向、冲动倾向上有较为显著的差异;男生在孤独倾向的因子分高于女生,这说明男生言语表达能力较女生差,主动社会交往的意识也较差,容易产生孤独心理,这对男孩子的心理发育以及社会适应能力是很不利的;男生在过敏倾向的因子分也明显高于女生,这是因为男孩子受中国的传统的观念影响较大,中国传统观念认为,男性是社会的支柱,男性要有很强的本领才能受到人们的尊重,因而男孩子都十分在意周围人的对其能力的认可和评价,小学生由于自我意识尚未完全成熟,对自己没有准确的评价,因而容易产生很多的矛盾心理,导致十分的敏感,这同样对男孩子的心理发育不利;女生在恐怖倾向的因子分高于男生,这说明女生感情细腻、情绪易波动,心理承受能力较男生弱。

通过本项研究,我们认为应加大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尽快制定适合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模式,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6]。有关教师应进行全员培训与专职培训,同时学校应和社会、家庭相互配合,举办各种形式的家长学校,传授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技能,使他们能够按心理学知识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1]谭晓云,李宁燕,郭源.北京市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校就读子女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8,16(2):221-223.

[2]徐娟,郑远松,李凤香,等.497例外来人员子女心理状况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4): 1796-1797.

[3]赵红,张平,段功香.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我意识的现状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 (4): 395-398.

[4]中共南京市委党校课题组.南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9(1):87-90.

[5]高亚兵.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发展特征[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8): 917-919.

[6]杜宇,李化树.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家庭德育教育探讨[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4): 495-498.

R181.3+7

B

1671-8194(2012)07-0218-02

猜你喜欢

务工人员青岛市健康状况
云南:800多名务工人员乘“务工专列”外出就业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诗歌专列送务工人员返乡过年
中国青岛市北四流南路80号纺织谷
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至 28171万人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像关心职工一样关爱务工人员子女
青岛市关工委采取多种形式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