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商大战,打价格战不如打价值战

2012-10-31央视评论员王石川

北京观察 2012年9期
关键词:价格战巨头销售

文/央视评论员 王石川

电商大战,打价格战不如打价值战

文/央视评论员 王石川

由京东发起,苏宁跟进,国美参与的电商大战,虽渐趋平息,但留下的不是一地余烬,而是一地鸡毛。这是一次向消费者让利的集体行动,还是忽悠消费者的精明营销?这是在规则之下的良性博弈,还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恶意搅局?这是“史上最惨烈”的电商价格战,还是电商巨头心照不宣的合作演出?混战之后,是产生电商垄断巨头,还是继续上演“三国杀”?诸如此类的争议,时至今日仍难消止。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不关心电商大战的经济学意义,也没有兴趣分析这次电商大战是否意味着电商企业对传统销售模式发起最猛烈的进攻,更不会论证这次电商大战会不会刷新国民的消费观,他们只关心一点,电商巨头有没有说到做到,自己有没有得到实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如果这次电商大战并没有违反相关法律,在激烈而合乎程序的竞争中,让消费者享受到尊严、得到了实惠,电商企业的价格战,就不妨来得更猛烈一些。

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人们常说“货比三家”,而没有说“价比三家”。与价比三家相比较,货比三家的内涵无疑更丰富,它不仅意味着价格的便宜,更意味着质量有保证,服务要完善。拼价格,不如拼服务;打价格战,更要打价值战。

何谓打价值战?即真正尊重消费者,尊重规则,尊重规律,而不是只求短暂的眼前利益,而忽略了企业发展的伦理。

电商大战离不了拼价格,但拼价格并不是全部,一个完整的销售链条起码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供应链,二是物流体系以及仓储,三是售后服务。由于电商企业只是网上销售平台,自身并不生产商品,如果没有稳定牢靠的供应链,一切便是白搭;由于电商企业属于网上销售、网下送货,如果没有健全的物流,消费者必然无法按时收货;由于网上购货无法实地检查,网下的服务便格外重要。事实证明,此次电商大战,虽然销售量可观,但送货不及时——消费者购买以后,商家承诺次日送达或者当日送达,但是很长时间都没有送货。

而从市场反馈看,这次电商大战有诸多让人失望之处。比如,不少人反映,这场“价格战”有三个显著特点:先涨后降、价格变动频繁、缺货率高。其中,缺货率最高达30%,最少也有11%。

这次电商大战,颇有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挑战的架势,把消费者拉到网络上,在线交易,免了去商店的奔波,看上去很美。不过,在线不在线,你都得有底线。无论是虚拟经济还是实体经济,守法律、讲诚信,这不能玩虚的。学会竞争,而不是滥用竞争;真正尊重消费者,而不是把消费者当做工具,这应该是电商大战带给相关企业的思考。

责任编辑 刘墨非

猜你喜欢

价格战巨头销售
技术的未来:科技巨头的超级抱负 精读
猪价再降下去 巨头也挺不住了?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不打价格战也能赢得漂亮! 2020年虾苗企业要打的是价值战
科技巨头的未来:科技巨头为何应该害怕欧洲 精读
石油巨头与环境:石油巨头与气候变化的真相 精读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从手机价格战所看到的
销售数字
品牌销售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