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关系研究
2012-10-30熊俊梅张晓翔李精华
熊俊梅 张晓翔 李精华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关系研究
熊俊梅 张晓翔 李精华
(华中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以505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运用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考察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业拖延不存在性别、年级、文理科差异,学业情绪的4个维度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相关,学业情绪维度中的消极低唤醒情绪和积极低唤醒情绪对学业拖延有显著预测作用。学业情绪与大学生学业拖延有密切关系,大学生应增加积极情绪体验,以减少学业拖延现象。
学业情绪;学业拖延;大学生
Solomon和Rothblum在1984年首次提出了学业拖延的概念。学业拖延即在学业情境下出现的拖延行为,指学生非理性地推迟完成与学习有关的任务(如作业,备考等),并伴随产生主观不适感。[1]这一现象在国内的大学生群体中十分常见,对大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已有不少研究者致力于探究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试图改善大学生群体中的学业拖延状况。
Pekrun在2002年明确提出了学业情绪的概念,即在学校情境中学生经历的各种情绪,特别是与成功或失败相关的情绪。国内有学者将学业情绪的定义更加具体化,指在教学或学习过程中,与学生的学业相关的各种情绪体验,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日常做作业过程中和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2]
情绪能够对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业情境下,学业情绪能否有效地改善学业拖延状况,已有少数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国外有学者认为,较低的学业成绩可能引发消极的学业情绪,从而导致高程度的学业拖延现象。[3]国内有学者对初中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拖延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拥有消极学业情绪的学生学业拖延的程度更高,拥有积极学业情绪的学生学业拖延的程度更低。[4]
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学业情绪和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很少,且对两者关系的探讨也不够深入,大多都是倾向于研究消极学业情绪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且研究结果存在一定争议,如焦虑对于学业拖延究竟有无影响,目前得到了两种不同的研究结果。[5]基于此,本研究拟对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的关系进行分析考察,从而为有效改善大学生学业拖延状况提供依据。
一、方法
(一)被试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湖北省某高校大学生532人。共收回有效问卷505份。其中男生195人,女生310人。大一134人,大二214人,大三103人,大四54人。
(二)研究工具
1.大学生学业拖延测量工具
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于评定被试拖延的程度,第二部分用于评定被试拖延产生的原因。本研究根据需要只使用了该问卷的第一部分,共12道题,第一部分的重测信度为0.81。
2.大学生学业情绪测量工具
该问卷包括积极高唤醒(自豪、高兴、希望),积极低唤醒(满足、平静、放松),消极高唤醒(焦虑、羞愧、生气)和消极低唤醒(厌倦、无助、沮丧、心烦)四个分问卷。共72个题项。该问卷总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其中积极高唤醒因素的信度为0.85,积极低唤醒因素的信度为0.78,消极高唤醒因素的信度为0.84,消极低唤醒因素的信度为0.91。
(三)程序及数据处理方法
测验的实施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由研究者和经过其指导的研究助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标准化指导语的基础上集体施测,完成后当场回收。回收后问卷根据信息完整性原则剔除有缺项及回答内容明显有规律的问卷。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学业情绪、学业拖延概况
由表1可知,大学生整体的拖延状况处于中等水平(均分为2.54),且学业拖延水平在性别、年级和文理科方面均无差异。在学业情绪上,男生的积极高唤醒和消极高唤醒情绪均显著低于女生。年级在消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两个维度上差异显著,通过事后多重比较得知,大四学生的消极高唤醒情绪要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二学生;大四学生的积极低唤醒情绪要显著高于大一和大二学生。文科生的积极高唤醒情绪高于理科生。
表1 大学生学业情绪、学业拖延的差异
(二)大学生学业情绪各维度和学业拖延的相关关系
由表2可知,积极高唤醒和积极低唤醒情绪与学业拖延呈显著负相关;消极高唤醒与消极低唤醒情绪与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
表2 大学生学业情绪各维度与学业拖延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表
(三)不同学业情绪水平学生学业拖延差异
进一步将唤醒度合并,对所有被试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进行排序,按27%的比例划分高低积极组和高低消极组,考察不同学业情绪水平学生学业拖延的差异,结果见表3,表明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情绪的高低水平均能对学业拖延产生显著差异。
表3 不同学业情绪水平学生学业拖延差异分析(M±SD)(n=136)
(四)学业情绪各维度对学业拖延的回归分析
以学业拖延为效标变量,学业情绪中不同维度为预测变量,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考察学业情绪中各维度对学业拖延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消极低唤醒情绪和积极低唤醒情绪对学业拖延均具有显著预测作用,解释量分别为12.8%和1.4%,见表4。
表4 不同学业情绪维度对学业拖延的回归分析
三、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性别、年级还是文理科都对学业拖延无显著影响。这与前人的研究不符。在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性别和年级因素在学业拖延的状况上差异显著。[6,7]究其原因,可能是在初中阶段,女生较男生而言相对早熟,而大学男女生从其年龄上说均已步入成熟阶段,所以在拖延的问题上并无性别差异。此外,中学阶段老师会根据学生不同的年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而大学期间老师不会再对学生太多管教,所以在年级上拖延的情况也没有体现出差异。
从学业情绪和学业拖延的相关研究以及不同学业情绪水平对学业拖延的差异研究中可以发现,更多的积极学业情绪能够带来更少的学业拖延行为,而更多的消极学业情绪则会导致更多的学业拖延行为,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4]这也表明了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改善拖延行为能够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消极低唤醒情绪和积极低唤醒情绪对学业拖延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消极低唤醒情绪的预测力最强,说明在平时的学业情境中体验到厌倦、无助、沮丧和心烦的大学生最容易产生拖延行为。而焦虑并不能够很好地预测拖延行为,这一点也为前人的争议提供了实证依据[5]。根据这一结果,高校教育者应该因材施教,多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减少大学生的消极低唤醒情绪体验,同时引导学生用一种平和的积极情绪对待学习,以改善大学生的拖延行为。
四、结论
研究发现,大学生学业拖延不存在性别、年级、文理差异,学业情绪在性别、年级和文理上存在差异;学业情绪的4个维度与学业拖延存在显著相关;学业情绪维度中的消极低唤醒情绪和积极低唤醒情绪对学业拖延有显著预测作用。这一结果说明,大学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关系紧密,研究结果为大学生学业拖延的有效干预提供了实证基础。
[1]Solomon L J,Rothblum E D.Academic procrastination:Frequency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correlates.[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1984(4).
[2]俞国良,董妍.学业情绪研究及其对学生发展的意义[J].教育研究,2005(10).
[3]van Eerde W.A meta-analytically derived nomological network of procrastinat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3(6).
[4]王超超.初中生自我效能感、学业情绪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5]左艳梅,张大均.学业拖延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
[6]王国燕.初中生学习拖延现状、原因及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7]胥兴春,王彩霞.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特征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2011(2).
责任编辑 袁丽华 E-mail:yuanlh@yangtzeu.edu.cn
G44
A
1673-1395(2012)06-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