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评价体系介入的观点看英语政治新闻的多声性
2012-10-28赵瑞宁
赵瑞宁
(西安翻译学院 基础课部,陕西 西安 710105)
从评价体系介入的观点看英语政治新闻的多声性
赵瑞宁
(西安翻译学院 基础课部,陕西 西安 710105)
本文从评价体系介入的观点出发,利用UAM Corpus tool对选自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30篇政治新闻语料进行分析,探讨了政治新闻中的介入资源和政治新闻的多声性。
评价体系;英语政治新闻;介入;多声性
引言
新闻语篇这一特殊的语篇形式长久以来被国内外很多学者已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这些研究让我们对于解读新闻语篇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帮助我们发掘深藏在语篇背后的各种特质。以往新闻语篇被认为是对事实客观真实的报道,这些客观性如何在语篇中体现是关注的焦点。而自从评价理论建立后,对于新闻的研究又有了新的焦点。新闻语篇中的多种可以协商的态度开始受到关注。自评价理论建立后,许多学者也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对新闻语篇的分析中来,而他们的研究多从宏观上探讨新闻语篇中评价体系的建构过程。因此他们更多的注重评价理论的三个系统:态度,介入,级差在新闻语篇中的体现。而从评价理论介入系统入手对新闻语篇的研究较少,而且对于新闻的多声性特点也很少提及。本研究不仅将评价理论和新闻语篇研究相结合而且探讨了新闻语篇中存在的多种声音。
巴赫金把对话看成是人类基本的生存方式,一个人的“言谈”总是带有某种观点和价值观的表达,但这种表达不是固定的立场而是一个过程,是在和潜在对象的对话中完成其功能的,并且和其他“言谈”一起构建了话语的公共空间,各种差异和不同的声音借此汇成一个充满张力的复合体。
评价系统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可以协商的各种态度。“评价理论是关于评价的——即语篇中所协商的各种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的强度,以及表明价值联盟读者的各种方式。”(Martin&Rose,2003:23)评价系统的中心是“系统”,焦点是“评价”。语言在该系统中是“手段”,透过对语言的分析,评价语言使用者对事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评价系统包括三大次系统:介入 (ENGAGEMENT),态度 (ATTITUDE),级差(GRADUATION)。
介入资源作为本研究的中心需详细介绍。介入包括表明语篇和作者的声音来源的语言资源,它关注的是言语进行人际或概念意义的协商方式。语言使用者利用介入手段调节其对所说或写内容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P.White在评价系统理论介绍网站上更新了介入系统中的关键成分。总体仍从“对话”和“多声”的框架下描述这些词汇语法资源的功能。从下表中可以清楚看出其结构。
一、文献回顾
国外许多学者对于新闻语篇从各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他们分别从体裁、句法和批评话语分析角度,语类语域方面,意识形态,批评性语篇分析视角来研究新闻话语和语篇。赵福利(2001)运用体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一个小型英语电视新闻语料库的考察,并在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英语电视新闻导语的特定语步结构及其交际目的。任芳(2002)运用“句式模型”理论为基础,对于《纽约时报》和《中国日报》关于中美撞机事件的新闻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个媒体对于中美双方形象的塑造,都存在明显的倾向性。认为新闻读者应批判地从媒体中获取信息。王金(2009)运用批评话语分析的基本理论分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传媒功能的变化,阐释俄罗斯政治新闻语篇对大众意识形态影响与操纵的手段与途径,指出暗中操纵是媒体影响大众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
从评价体系方面,White(1998)在其博士论文中从修辞,语类,语篇结构以及评价方面对新闻话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White(2006)从评价视角出发探讨了不同新闻语篇中的意识形态的增强从而为新闻语篇的分析提供新的框架。王振华(2001,2004)分别撰文介绍了评价系统产生的缘由、背景、理论框架及其运作,并在结束语中展望该理论的未来。并运用该理论的“态度系统”考察英汉报纸硬新闻所揭示的态度。在王振华(2003)的博士论文中他也以言语者的介入,研究语言互动中言语者的“介入”原则。刘世铸,韩金龙(2004)运用扩展的评价理论,对新闻话语,特别是广播新闻话语的评价资源进行分析,探讨该理论在外语教学中的前景。马景秀(2009)从“修辞-评价”机制出发对于新闻话语直接引语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直接引语的评价意义随着新闻报道的展开在语篇中聚集、强化,从潜藏走向浮现,使多声协商演变为在评价意义指挥下的多声部有序合奏。从国内外研究中发现评价体系与新闻语篇的结合比较少,而且新闻语篇中的多声性很少被讨论,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新闻语篇从新的角度进行探索。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收集
本研究将选取2009年和2010年度刊登于《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各15篇政治新闻作为语料。《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拥有大量读者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报纸。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利用UAM Corpus tool对语料进行编辑分析从而获得定量数据。UAM Corpus tool由计算机语言学家Dr.Mick O’Donnell所开发的一个文本和图像语言标注的工具集,其核心内容包括:
1.用户制定一个“项目”,即一组文档,和应用于每一文档的分析规则。
2.每一类“分析规则”可视为标注的“层系”。
Corpus Tool现在有两种类型的整体文档标注:文档(文本或图像)的整体特征标注。例如,这些特征可以表明该文档的语域(语场、语旨、语式)或文本类型。切分段标注:用户选择文件中的节,并分别赋予特征。节可通过鼠标在文本/图像中拖动指定,同时提示用户指定该节的特征值。
对于语料分析需通过以下几步完成。首先创建项目,然后给所建项目制定标注体系,对其文件标注,语料库查询,语料库统计。通过这些过程可以得到定量的数据。
(三)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回答以下问题:
1.英语政治新闻中分别用到了那些介入资源?
2.这些英语政治新闻中介入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
3.在英语政治新闻中多声性是怎么体现的?
三、研究结果及讨论
利用UAM Corpus tool对30篇语料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图表。
表1 :介入资源列表
从表1可见各种介入资源均在新闻语篇中出现,多声单声资源以及多声资源下的各个子系统。但是各资源所占比例各不相同。其中多声资源占68.55%而单声资源占31.45%,在多声资源子系统中扩展资源占73.86%远远高于压缩资源所占的26.14%,在压缩资源中否认资源占74.06%而声名资源只占25.94%。
在扩展资源子系统中摘引占91.87%而在摘引系统下中性引述以82.14%占最高比例,而疏远引述只占8.13%。从表2可以更为清楚地看到各个资源所占比例。
表2 :介入资源分布比例
政治新闻中拥有大量的介入资源。各个资源占有不同比例。而这些资源共同作用表达新闻报道者不同的观点。例如中性引述可以将信息的来源明确指出而使得报道者的信息具有客观性同时也使其减轻了对于自己的报道所承担的责任。而疏远引述则表明了报道者对于信息真实性的态度。不同的资源扮演着不同作用,各个资源共同作用表达了报道者在报道中不同的声音。
四、结论
本文从评价体系介入的观点出发探讨了政治新闻语篇中的介入资源和多声性。研究发现,在政治新闻运用到了各种介入资源,并且所有资源有规律的分布于新闻语篇之中。单声性资源少于多声性资源,在多声性资源中扩展资源占有的比例又大于收缩性资源。在收缩性资源中对立资源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而在扩展性资源中中性引述资源占有很高比例。在政治新闻语篇中正是这些介入资源共同作用才将其多声性表现出来。不同的资源代表了表述者不同的观点立场,各种观点立场在一个语篇中的表现就是多种声音的集合表现。作者对于政治新闻语篇多声性的探讨希望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新闻语言的特点,以及学会用批判性的眼光阅读新闻。
[1]李战子.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外语研究,2004.
[2]刘世铸,韩金龙.新闻话语的评价系统[J].外语电化教学,2004.
[3]赖彦.新闻语篇的互文中介性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2009.
[4]刘琳,饶英.英语新闻语篇互文性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16.
[5]马景秀.新闻话语直接引语的“修辞-评价”机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
[6]任芳.新闻语篇句式模型的批评性分析 [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2002.王振华.语言评价系统及其运作[J].外国语,2001,(6).
[7]王振华.“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J].外语教学,2004.
[8]王振华.介入:言语互动中的一种评价视角[D].河南大学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2003.
[9]王金玲.俄语政治新闻语篇的批评分析[J].外语学刊,2009.
[10]许菊.语言的多声性探析[J].语文学刊(外文版),2006.
[11]赵福利.英语电视新闻导语的语步结构分析[J].外语教学,2001.
[12]杨雪燕.国际政治新闻英语的文体特征[J].外语研究,2004.
[13]杨雪燕.社论英语的文体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
[14]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Grammar[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15]James R.Martin,Peter R.R.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