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载纳米TiO2、Ag复合微胶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2012-10-27高晓晓宋庆文王进美徐德斌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脱色微胶囊光催化剂

高晓晓,宋庆文,王进美,徐德斌

(西安工程大学纺织与材料学院,西安 710048)

印染污水具有色度大、有机物含量高、pH值变化大、水温水量变化大等特点,这给其处理带来了很大困难[1].自1972年Fujishima等发现n型半导体TiO2可以光电催化分解水以来,将TiO2作为光催化剂降解印染废水引起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重视[2].研究发现,在TiO2中掺杂金属离子均可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2009年,鲁双等[3]采用溶胶-凝胶法进行了铝粉表面包覆二氧化钛薄膜制备出Al/TiO2光催化剂,样品对亚甲基蓝溶液的降解率能达到97%.王景芸等[4]选用掺杂Zn2+的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进行降解研究,发现掺杂Zn2+的纳米TiO2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较好.谢倩等[5]制备的TiO2/AC(活性炭)负载型光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可达68.30%.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对于印染污水的处理有很乐观的应用前景,但是这种材料普遍存在颗粒微小、易于团聚和难回收的缺点,限制了纳米TiO2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目前,微胶囊技术在化工、石油工业、制药业以及纺织印染工业等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6-7].本研究使用纳米TiO2和纳米Ag粒子与微胶囊复合制备负载纳米TiO2、Ag复合微胶囊[8],既克服纳米TiO2易于团聚的缺点,又可实现光催化材料的回收;本研究还考察了这种加入纳米TiO2/Ag的复合微胶囊对亚甲基蓝染料的光催化性能.

1 实验部分

1.1 试剂和仪器

试剂:甲醛(37%),化学纯,成都市联合化工实际研究所生产;三聚氰胺,化学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纳米TiO2,北京纳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纳米Ag粒子,广州门德尔纳米科技材料公司生产;溴代十六烷(99.9%),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聚苯乙烯-马来酸酰的钠盐(分子质量120 ku),Aldrich;冰乙酸,化学纯,天津市耀华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NaOH,化学纯,天津市红岩化学试剂厂生产;亚甲基蓝,分析纯,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生产.

仪器:HH-4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丹阳门石英玻璃厂生产;BME 100LX型高剪切混合乳化机,上海威宇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生产;JJ-1精密增力电动搅拌器,江苏晓阳电子仪器厂生产;MH-500型调温型电热套,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生产;pH计,奥立龍868;721型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JEOL JSM6335F扫描电镜;磁力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生产;15 W紫外消毒灯,主波长254 nm,天津紫晶特种光源有限公司生产.

1.2 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制备

将三聚氰胺和37%甲醛混合,在70℃温度条件下反应35 min成为澄清预聚体,降至常温备用.将芯材在50℃的水浴中加热使其熔融,取保护胶体SMA(聚苯乙烯-马来酸酰的钠盐)加入溴代十六烷中,并加入一定量纳米TiO2/Ag粉末,开动高剪切乳化机以3500~4000 r/min乳化20 min左右,制得复合纳米TiO2/Ag的乳状芯材.

将预聚体加入芯材乳液中,将其移至三口烧瓶中,并将三口烧瓶置于恒温电热套上,以200~300 r/min匀速搅拌,并用醋酸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为4~5,温度逐渐升高至75℃,保持3.5 h左右,制得负载纳米TiO2、Ag复合微胶囊.将制备的微胶囊悬浮液用化纤滤布过滤,并用无水乙醇和蒸馏水冲洗,在80℃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制得灰色的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粉末,核/壳重量比为5∶1,芯材加入量为30 g.

本实验按照二因素二水平实验设计,研究工艺因素纳米TiO2和Ag粒子添加量对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应用统计分析软件Minitab15.0得到4组实验方案.依据实验设计制作4组样品,纳米TiO2、Ag的加入量及对应的微胶囊代号如表1所示.

表1 本实验4组微胶囊样品的规格及命名Tab.1 Specification of four samples involved

1.3 SEM表面观测

将精制过的负载纳米TiO2微胶囊悬浮液分别滴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和SEM样品台上,在80℃烘箱里烘干.样品表面喷金,加速电压3.0 kV,样品室真空度小于1.33×10-2Pa,用JEOL JSM6335F扫描电镜观察微胶囊的表面成形状况.

1.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表征(DRS)

本实验采用日本HITACHI型号为U-3310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配备积分球,进行UV-Vis漫反射测定,扫描范围为200~900 nm,以氧化铝为参照样品.

1.5 微胶囊光催化测试

将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溶液加入到质量浓度为40 mg/L亚甲基蓝溶液中,微胶囊的初始质量浓度为5 g/L,配成总体积为250 mL的悬浮液,盛放于直径80 mm的烧杯中,在功率15 W,主波长254 nm紫外灯下,液面在距紫外灯25 cm,开动磁力搅拌器搅拌.每隔30 min取10 mL溶液,用无吸收性的尼龙滤布过滤后取其滤液,每个数据点取样3次.使用分光光度计在波长663 nm处测定滤液的吸光度,计算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在较低浓度下,亚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微胶囊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可表示如下:

式中:A0为经微胶囊光催化处理前亚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Ai为经微胶囊光催化处理后亚甲基蓝溶液的吸光度;M为微胶囊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

2 结果与讨论

2.1 SEM观测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

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的表面状况如图1所示.

由图1可见,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表面成形良好,微胶囊分散较好,单个的微胶囊表面比较粗糙,存在有大量尺寸在80~200 nm范围内的小颗粒,很可能是掺杂在微胶囊表面的纳米粒子,即纳米TiO2和Ag粒子,或其聚集体.

2.2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

各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吸收光谱图如图2所示.

由图2可见,样品T-A0-0.7和T-A1-0.7在紫外和可见光区均产生明显的吸收,同时紫外吸收主峰有明显的红移现象产生,而T-A0-0、T-A1-0在可见光区无吸收.纳米Ag的加入使得样品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光有较强吸收能力,相对于未加纳米Ag的微胶囊,掺加纳米Ag的微胶囊对光的吸收增强,发生一定程度的红移.

2.3 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

对4种微胶囊样品在不同光照时间下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进行了比较.图3所示为光催化脱色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表2列出微胶囊样品在对亚甲基蓝的平均脱色率的统计平均值与标准差.

表2 微胶囊对亚甲基蓝的平均脱色率与标准差Tab.2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decolouring rate

2.3.1 光照时间对亚甲基蓝脱色率的影响

由图3可知,总体上4种微胶囊样品对亚甲基蓝脱色率随时间增大而增大,其中,掺杂纳米TiO2和Ag的样品T-A1-0.7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随时间增大而增大的最为明显,4种样品在150 min时,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已基本恒定.

2.3.2 工艺因素对亚甲基蓝脱色率的影响

样品的脱色率对时间的双因子方差分析如表3所示.

表3 样品的脱色率对时间的双因子方差分析Tab.3 Two way variance analysis of decolouring rate versus exposure time

由表3可知,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纳米TiO2和Ag粒子加入量对测试样品的脱色率都有显著影响(P<0.05).4种测试样品的多重比较结果见表4.

表4 4组样品脱色率的多重比较Tab.4 Multiple comparisons of four samples

由表4可见:同时掺加纳米TiO2和Ag的微胶囊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最大,与其他3组样品比较有显著差异(P=0).而单独加入纳米Ag或TiO2的样品TA0-0.7和T-A1-0的样品,和未添加纳米材料的常规微胶囊T-A0-0比较无差异(P>0.05).

2.3.3 纳米TiO2和Ag加入量对亚甲基蓝脱色率的影响

图4为纳米TiO2和Ag加入量对亚甲基蓝脱色率影响的曲面图.

单独加入纳米TiO2和单独加入纳米Ag的微胶囊较常规微胶囊相比较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无显著影响,但同时加入TiO2和Ag的微胶囊样品对提升亚甲基蓝的脱色率有显著提高作用,这表明对TiO2光催化剂做适当的贵金属掺杂会提高光催化剂的活性.

3 结论

(1)4 组微胶囊样品 T-A0-0、T-A0-0.7、T-A1-0和T-A1-0.7成形良好,为研究负载纳米TiO2微胶囊的光催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通过对4组样品的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光谱的比较,加入纳米TiO2和Ag粒子的样品在可见光区域有较强的吸收,而且有吸收峰红移现象,这是光催化效果提高了原因,与其他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结果相同.

(3)负载纳米TiO2/Ag复合微胶囊对亚甲基蓝脱色率的最佳样品为T-A1-0.7,此时微胶囊对亚甲基蓝的平均脱色率为10.82%,明显高于其他对比组,说明光催化剂TiO2进行贵金属掺杂可大幅提高催化效率,而单独添加纳米TiO2和纳米Ag粒子的微胶囊对亚甲基蓝脱色效果不明显.

(4)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克服了纳米TiO2颗粒小、易团聚、不容易回收利用的缺点,为印染污水的处理工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5)作为交叉领域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负载纳米TiO2/Ag微胶囊是纳米材料与微胶囊技术结合的化工新产品,对目标污染物的光催化能力同其他TiO2掺杂的催化剂相比很低,主要原因在于微胶囊体系里TiO2含量很低,本研究掺杂TiO2(1 g)只占微胶囊芯材料(30 g)的 3.3%.

(6)进一步提高催化效率,提高光催化剂在微胶囊体系里的含量是下一步工作的方向.

[1]朱 虹,孙 杰,李剑超.印染废水处理技术[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2]许时婴,张晓鸣,夏书芹.微胶囊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鲁 双,叶红齐,高 莹,等.负载型光催化剂Al/TiO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应用化工,2009,38(8):1163-1166.

[4]王景芸,钟 忻.掺杂Zn2+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J].科技导报,2009,27(19):104-106.

[5]谢 倩,赵秀兰.TiO2/AC负载型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3):201-204.

[6]BENITA S.Microencapsulation Methods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M].New York:Marcel Dekker Inc,1996:633.

[7]AKIRA Fujishima,ZHANG Xing tong,TRYK Donald A.TiO2photocatalysis and related surface phenomena[J].Surface Science Reports,2008,63(47):515-582.

[8]SONG Qingwen,LI Yi,XING Jianwei.Thermal stability of composite phase change material microcapsules incorporated with silver nano-particles[J].Polymer,2007,48:3317-3325.

猜你喜欢

脱色微胶囊光催化剂
水热法原位合成β-AgVO3/BiVO4复合光催化剂及其催化性能
复合杂粮超微粉微胶囊化工艺的研究
响应面优化冷榨胡萝卜籽油吸附脱色工艺
可见光响应的ZnO/ZnFe2O4复合光催化剂的合成及磁性研究
猫爪草多糖双氧水脱色工艺研究*
Pr3+/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自修复微胶囊囊壳材料力学性能的反演分析
聚砜包覆双环戊二烯微胶囊的制备
脲醛树脂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应用D301R树脂对西洋参果脱色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