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特征及其对PTSD症状影响的研究
2012-10-26吕香茹杨晓华陈学彬
任 东,吕香茹,杨晓华,陈学彬
(1.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3.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4.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特征及其对PTSD症状影响的研究
任 东1,吕香茹2,杨晓华3,陈学彬4
(1.兰州石化总医院,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省卫生学校,甘肃 兰州 730000;3.兰州理工大学,甘肃 兰州 730030;4.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甘肃 兰州 730000)
目的探讨泥石流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特征及其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症(PTSD)阳性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于灾后1月,使用心理弹性量表对舟曲受灾的1 27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男生在心理弹性特征维度上(除乐观因子外)得分均高于女生,不同心理弹性等级之间PTSD阳性症状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弹性有性别、年龄差异,同时具有相对稳定性及一定的局限性,对PTSD的发生有减轻作用,应加强灾后中学生心理弹性建设,预防灾后PTSD发生。
中学生;心理弹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症;泥石流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向成人过渡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他们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同时又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压力、挫折和逆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人类的安全观念在经历了从传统(战争)到非传统(灾害)转变的同时,安全威胁的主要对象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安全威胁的主体开始由国家主体向人本主体转化,增加了个体随时随地遭遇意外事件或危险的可能性。然而并非所有的中学生在经历应激事件后都会产生心理问题,有的中学生能逐渐恢复并适应良好。这种应对压力、逆境并且能够使个体心理恢复健康的能力便是心理弹性(psychological resilience)[1]。相关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和减轻PTSD的发生和症状程度[2]。本文就“8.7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受灾并转移的部分中学生的心理弹性状况及其对PTSD症状程度的缓解作用进行相关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横断面调查,整群抽取来自舟曲泥石流灾区并转移至兰州某学校的1 273名高一新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于2010年9月22日晚自习期间,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配合调查员,使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文版)[3]和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4]进行团体调查。CD-RISC量表共25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方式(0~4分),分别表示从“很不符合”到“很符合”,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1;PTSD-SS由24个条目构成,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α)为0.920 7,分半信度系数为0.953 9,再测信度系数为0.867 7。
1.3 统计分析
数据应用SPSS 16.0软件处理,进行χ2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灾后中学生一般情况
共发放问卷1 273份,有效收回1 219份,有效回收率为95.76%。,其中男生663人占54.39%,女生556人占45.61%;年龄14~21岁,平均年龄(16.68±0.99)岁,均未婚。灾害经历程度分类:在灾害中受伤的249人,占20.43%;经历灾害但安然无恙的520人,占42.66%;未接触灾害现场的450人,占36.92%。
2.2 中学生心理弹性特征分析
(1)在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上,男生得分普遍高于女生(除乐观因子外),其中在韧性及弹性总分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度量上,大龄(≥17岁)学生在总分及各项目得分上均高于低龄(≤16岁)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乐观因子外)。心理弹性评定在是否独生子女这一变量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家庭结构方面,不论是核心家庭还是三代家庭或其他类型家庭,心理弹性各维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体见表 1、表2。
表1 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sd)
表1 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比较(±sd)
变量 韧性 力量 乐观 弹性总分58.47±13.87 56.67±13.92 2.249 0.025 55.93±13.66 58.80±13.98 3.552 0.000 55.14±12.73 57.81±13.98 1.604 0.109性别男女t值P年龄 ≤16岁≥17岁独生子女t值P 是 否t值P 29.71±7.91 28.24±7.90 3.237 0.001 28.00±7.69 29.73±8.02 3.741 0.000 27.57±7.21 29.13±7.97 1.645 0.100 21.14±5.23 20.72±5.23 1.366 0.172 20.37±5.24 21.33±5.20 3.190 0.001 19.92±5.10 21.01±5.24 1.747 0.081 7.62±2.56 7.71±2.54 0.585 0.559 7.56±2.46 7.73±2.60 1.186 0.236 7.65±2.45 7.66±2.56 0.047 0.963
表2 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在家庭结构上的比较(±sd)
表2 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在家庭结构上的比较(±sd)
核心(866人)三代(272人)其他(81)F P家庭结构 韧性 力量 乐观 弹性总分57.63±14.11 57.39±13.26 58.74±14.18 0.296 0.744 28.96±8.05 29.04±7.49 29.78±8.25 0.385 0.680 21.01±5.30 20.64±5.06 21.35±5.18 0.762 0.467 7.65±2.57 7.71±2.42 7.62±2.76 0.077 0.926
(2)将研究对象按灾害经历程度,分为:在灾害中受伤,经历灾害但安然无恙,未接触灾害现场。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灾害经历类型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灾害经历程度未明显影响心理弹性特征,说明心理弹性可能具有相对稳定性,是个体内在的一种心理品质。
表3 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在灾害经历类型上的比较(±sd)
表3 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在灾害经历类型上的比较(±sd)
受伤(249人)安全(520人)未接触(450人)F P灾害经历 韧性 力量 乐观 弹性总分58.07±13.85 57.60±14.00 57.47±13.88 0.155 0.856 29.46±7.74 29.03±7.95 28.81±8.03 0.542 0.582 20.81±5.34 20.93±5.25 21.04±5.16 0.156 0.856 7.79±2.63 7.64±2.53 7.62±2.52 0.433 0.649
(3)将心理弹性分为3个等级,按25%的四分位法将研究群体分为:得分排序前25%的人群为低心理弹性等级(≤47分),共305人;中间50%的人群为中心理弹性等级(≥48、<68分),共619人;排序后25%的人群为高心理弹性等级(≥68分),共295人。三者之间PTSD阳性症状发生率有差异,其中低心理弹性组发生PTSD阳性症状为214人,发生率为70.16%;高心理弹性组发生PTSD阳性症状为174人,发生率为58.9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进一步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心理弹性总分和力量维度与PTSD主观评定呈正相关,与PTSD其他项呈负相关;乐观维度与社会功能受损呈负相关,与PTSD其他项呈正相关;韧性维度仅与警觉性增高一项显著相关(见表4)。
表4 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与PTSD之间的相关(r)
(4)研究发现PTSD阳性组的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得分均低于阴性组,差异有显著性(除乐观外)(P<0.05),说明后者具备较好的心理弹性。进一步将PTSD阳性组分轻度与中重度,比较发现二者在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上增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当灾害或创伤达到一定程度时,弹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有限的(见表5)。
表5 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在PTSD症状等级上的比较(±sd)
表5 心理弹性特征各维度在PTSD症状等级上的比较(±sd)
注:与阴性组相比,*P<0.05,**P<0.01
分组 PTSD症状 韧性 力量 乐观 弹性总分59.43±13.87 56.41±13.61 56.82±13.98 5.477 0.004阴性组阳性组 **427人轻度252人中重度540人*********F P 29.87±7.84 28.16±7.75 28.79±8.05 4.195 0.015 21.89±5.16 20.67±5.20 20.33±5.21 11.278 0.000 7.66±2.56 7.58±2.31 7.70±2.65 0.186 0.830
3 讨论
心理弹性也称复原力或韧性,目前基本公认心理弹性的两个操作性定义要素分别是:个体遭遇逆境和个体成功应对(或适应良好)[5]。良好的心理弹性能降低创伤的危害程度和发生率[6~8]。本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在性别及年龄间有差异,男生在心理弹性各维度上不同程度高于女生,与相关研究[9]不同。可能一方面后者研究对象是在相对安定的环境下进行的,缺少环境应激因素,未充分体现心理弹性在逆境下的应对与适应性;另一方面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能更充分地动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技巧来应对环境。
本研究发现,低心理弹性组PTSD阳性发生率为70.16%,高心理弹性组PTSD阳性发生率58.98%,二者差异有显著性,说明心理弹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PTSD阳性发生率。
由心理弹性在PTSD症状分级上的比较分析发现,在不同症状严重程度或诊断分级上,心理弹性评定有差异。与PTSD阴性组相比,阳性组轻度PTSD和中重度PTSD的心理弹性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除乐观外);而轻度和中重度之间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验证了高暴露环境下韧性不足这一结论[10]。心理弹性与PTSD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心理弹性总分和力量维度与PTSD主观评定呈正相关,与PTSD其他项呈负相关;乐观维度与社会功能受损呈负相关,与PTSD其他项呈正相关;韧性仅与警觉性增高一项显著相关。
乐观因子,不论是在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结构维度上,还是PTSD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重大灾害或负性事件中,乐观起的作用不明显。
进一步对心理弹性特征研究发现,心理弹性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灾害经历类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PTSD症状阴性与阳性之间的心理弹性差异,说明灾害没有影响心理弹性的强弱,可以把心理弹性看作是个体跨情境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11]。心理弹性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PTSD阳性症状的发生率,说明心理弹性具有保护作用,然而在轻度与中重度PTSD之间,心理弹性又失去差异性,说明心理弹性的作用可能有一定局限性,当灾害超过一定程度,对心理健康的保护作用有限[12~14]。
综上研究发现,心理弹性在一定程度上是PTSD发生的保护因素,但在极端负性条件下,心理弹性作用有限,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探索心理弹性的保护因素和作用机制。
同时为揭示、暴露创伤的性别差异,需要进一步更准确的评估事件类型,同时个体性别和创伤前性别角色的作用,应完整整合到“生物—心理—社会”健康模式中,以便能更好地解释心理弹性在不同创伤事件中的性别差异。
[1]Werner E.Risk,resilience and recovery:Perspectives form the Kauai Longitudinal Study[J].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1993(5):503~515.
[2]陈翰,张佳佳,李敏,等.创伤康复期患者应激障碍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18):26~30.
[3]Y X N,Z JX.Factor analysis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of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with Chinese people[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7,35(1):19~30.
[4]刘贤臣,刘连启,赵贵芳,等.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的编制和信度效度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1998(1):1~6.
[5]马伟娜,桑标,洪灵敏.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6(1):89~96.
[6]Fincham D S,Altes L K,Stein D J,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symptoms in adolescents:risk factors versus resilience moderation[J].Comprehensive Psychiatry,2009(50):193~199.
[7]Rutter M.Implications of resilience concepts fo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J].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2006(1094):1~12.
[8]Campbell-Sills L,Forde D R,Stein M B.Demographic and childhood environmental predictors of resilience in a community sample[J].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2009(43):1007~1012.
[9]万育辰,杨海,苗丹民.军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关系[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41(11):952~954.
[10]Bonanno G A.Loss,trauma,and human resilience: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J].Am Psychol,2004,59(1):20~28.
[11]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1(3):149~152.
[12]Bonanno G A,S Galea,A Bucciarelli,et al.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fter disaster:New York City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September 11th terrorist attack[J].Psychol Sci,2006,17(3):181~186.
[13]Boardman J,Blalock C,Button T.Sex differences in the heritability of resilience[J].Twin Res Hum Genet,2008(11):12~27.
[14]Collishaw S,Pickles A,Messer J,et al.Resilience to adult psychopathology following childhood maltreatment:Evidence from a community sample[J].Child Abuse&Neglect,2007(31):211~229.
G444
B
1671-1246(2012)09-0115-03
注:本文系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