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
2012-10-26何昱苇绽雁翎
何昱苇,绽雁翎
(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
何昱苇,绽雁翎
(张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甘肃 张掖 734000)
为探索三年制临床专业新的儿科学教学模式,分别采用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两个班进行儿科学教学对照实验。结果显示,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可增强学生对不同年龄儿童常见病的认识及临床诊疗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教学模式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解剖、生理和免疫功能等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在不同的阶段表现出与年龄相关的规律性,因此,在不同的生理期,儿童疾病发生的特点不同,常见病也不同。掌握儿童不同年龄期的常见疾病,能够帮助学生在儿科临床工作中尽快对常见病做出诊断。为进一步探讨适合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儿科学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我们尝试应用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选取我校2009级临床专业两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118人,2班119人。两个班学生入校成绩及第一学年考试成绩相当,无显著性差异。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全国高等专科学校供临床医学专业用的《儿科学(第6版)》。1班作为实验组,采用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2班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按教材编排顺序的儿科学教学模式进行授课。
1.2 教学实施过程
实验组:制订教学计划,从疾病部分开始,将教材中的小儿常见病提取出来(包括新生儿疾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肺炎、小儿腹泻、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另设一章,按不同年龄分期设置本章课程(如新生儿常见疾病、婴儿期常见疾病、幼儿期常见疾病等),将该部分内容置于儿科学基础知识之后,而其他疾病置于这部分内容之后,按教材编排进行讲解。对照组:按教材编排顺序进行授课。两组授课内容、授课学时均一致,均适当使用多媒体资源配合教学。
1.3 评价
课程结束后,使用相同试卷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测试,理论考试试卷采用综合题型,满分100分;实践技能测试采取病例分析题型,满分100分;考试成绩以≥60分为及格,≥80分为优良。对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组间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科学期末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张掖医专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两组237名学生儿科学理论考试成绩比较[n(%)]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科学期末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比较(见表2)
表2张掖医专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两组237名学生儿科学实践技能考试成绩比较[n(%)]
2.3 统计学处理结果(见表3)
表3 张掖医专2009级临床医学专业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科学期末考试及格率及优良率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格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践技能考试及格率及优良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成绩,特别是在实践技能方面效果显著,是适合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模式,值得在儿科学教学中推广应用。
3 讨论
3.1 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的优点
临床上当我们见到一个患儿时,通过感官首先感知到的是其大概年龄段,再结合患儿的病容就能对其所患疾病种类做出初步判断。因此,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对不同生理期儿童常见病的认识,能够提高其临床实践诊疗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授课,按系统讲解疾病,较少改变教学程序,造成学生对儿科常见病缺乏年龄相关性的认识,导致学生的临床实践诊疗能力较差。采用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一方面突出了儿科的常见病,使学生从思想上加以重视;另一方面,这种不同于以往的临床课授课方法,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其听课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最重要的是该模式突出体现了某些重要疾病的年龄相关性,使学生见到某个年龄段的儿童时就能自然联想到该时期儿童的常见病,从而提高临床实践诊疗能力,为将来的临床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2 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在具体实施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基于儿童不同生理期常见病的儿科学教学模式存在如下问题:(1)改变了以往传统的临床课教学顺序,导致部分学生不能适应,不利于课堂教学的控制和引导;(2)突出了不同生理期儿童的常见病,却使学生对不常见的疾病产生不重视、无所谓的不良态度,导致影响学习效果,学生获得的知识可能达不到通过传统教学方法所获得的相关学科知识的广度。
3.3 对策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材施教,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模式提供不同的可能性,因而不存在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的最优模式,教学设计应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1]。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掌握并灵活运用一系列适用于不同目标、内容及对象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在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并综合运用各种模式,才能达成各种教学目标,创造出最好的教学环境,取得最佳教学效果,满足来自学生、教学和社会3方面的不同需要。
[1]季芙红.儿科学教学中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9):91-92.
G424.1
B
1671-1246(2012)16-00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