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2012-10-26杨焰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32期
关键词:椎间盘腰椎间盘康复

杨焰

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杨焰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8例临床病例作为调查对象,运用康复护理进行护理,另外选取168例病例仅予以常规的骨科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经过护理6个月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9%,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缓解了临床症状,可降低临床发病率。

康复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是在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后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脱出刺激、压迫神经根等周围组织引起的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坐骨神经放射痛为临床表现的疾病[1]。目前对初发的一般予以保守治疗,症状反复发作才予以手术治疗。而笔者以为康复护理有助于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发病率。下面就我院1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36例临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68例,男105例,女63例,年龄21~73岁,平均(52.8±7.9)岁;突出节段:L1~2突出9例,L2~3突出18例,L3~4突出有20例,L4~5突出73例,L5~S1突出48例。观察组168例,男100例,女68例;年龄(22~71)岁,平均(53.1± 7.4)岁;突出节段:L1~2突出10例,L2~3突出16例,L3~4突出有19例,L4~5突出74例,L5~S1突出49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发病节段、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症状主要以腰背部疼痛,放射痛,下肢麻木等为主。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一般的护理,如睡硬板床,少做,加强腰背肌锻炼(采用“五点式”、“飞燕式”等[2]),加强体育锻炼。

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2.1 康复功能锻炼 ①睡硬板床,绝对卧床的时间一般是发病后的3~4周[3],可依据患者的病情延长或者缩短。②手法按摩,采用推拿法结合拔罐等理气活血,舒筋通络,或运用牵引方法牵引治疗,维持时间为30 min,重量以患者能耐受为主。③佩带腰围,患者在佩带腰围的情况下可以适度的活动,最好长期佩戴。④腰背肌锻炼。早期背伸锻炼,患者俯卧,双下肢伸直,两手放在身体两侧不动,抬头时上身躯体向后背伸,30次/d。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后,改为抬头后伸及双下肢直腿后伸,同时腰部尽量背伸,50次/d,以锻炼腰背部肌肉力量[4-7]。后期做行走训练,要行走于较为平整、空旷的地面。倒走时,可摆动双臂以保持身体平衡。初时注意跌跤,时间可在10 min左右,此方法可调整腰背肌功能,以功能训练方法循序渐进,痊愈后应坚持半年以上[5]。

1.2.2 心理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引起下肢的放射痛,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容易反复发作,疗程长,患者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焦躁等情绪,此时护士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要以热情、和蔼的态度和患者沟通,给患者亲切感,做好病情的解释以及愈合,做好椎间盘突出症的宣教,使患者有正确的认识,增强与疾病抗战的信心,促使患者配和医护的相关治疗。

1.2.3 健康指导 ①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过度的操劳。腰部活动应该减少,提起重物时要屈髋屈膝,座位时腰背部紧缩,避免大范围的活动腰背部,行走时收腹[6]。②注意腰部和腿部的保暖,避免风寒湿侵袭,冬季要保暖,夏季勿贪凉。③功能性肢体锻炼,保持筋骨。

1.2.4 出院指导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慢性疾病,脱出的椎间盘难以回纳,而经过住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往往会减轻或者消失,但是平时的生活不注意又容易复发,所以要指导患者平时的生活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2 结果

经过护理6个月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4.9%,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9.9%,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后的效果情况(例)

3 讨论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的作用机制是脱出的椎间盘压迫、刺激神经根,导致周围组织的水肿而产生疼痛等不适,而通过腰椎牵引、针灸、理疗等能尽快的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达到舒筋通络,理气活血功效。

在康复护理过程中,我们要分急性期和缓解期,急性期我们一般是配合药物如地塞米松和甘露醇等脱水消肿等处理,结合推拿等康复手法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神经根的受压和水肿粘连。而在缓解期,我们通过加强腰背肌的锻炼,调整脊柱的力学平衡为重点,配合整体的康复护理尤为重要,关节活动度训练尤其是直腿抬高练习能扩大椎问隙,使神经根移位,减轻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脊柱正确的活动姿势可改善脊椎小关节承受的异常压力,防治异常运动模式等。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充分体现了其专业职能,即协助患者进行自我的调节,代偿缺欠,又能使患者适应社会和生活,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和社会学效应,实行整体的康复护理,加强对出院患者的宣教工作,有助于该疾病的复发,结合本次的研究结果得出,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1] 汤远兴,罗子芮.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的作用观察.按摩与康复医学(上旬刊),2012,03(1):72-73.

[2] 巫海娣.腰椎间盘突出症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护理学杂志,2007,22(2):70-71.

[3] 何晓红,肖增明,余宁先,等.自制视听教材指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锻炼的效果.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 881-882.

[4] 黄雪芹,林琼申,代莉,等.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家庭康复护理.临床医学,2006,26(8):91-92.

[5] 余巧灵,寿棘.康复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9):21-22.

[6] 彭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疾病认知程度与康复护理依从性的调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9):1082-1083.

[7] 彭铭,李丽芳,张海英,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疾病认知程度与康复护理依从性的调查.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 (6):58-59,65.

441700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医院

1.3 疗效评定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CT显示椎间盘有所退缩或者完全消失;好转:症状体征有所好转,CT显示椎间盘无明显好转;无效:症状体征或者辅助检查无改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猜你喜欢

椎间盘腰椎间盘康复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CT引导下靶位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火龙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8例
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1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