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梅花针、按摩、运动治疗胫骨骨膜炎的对比研究
2012-10-26胡英清卢惠兰李翠霞
胡英清,卢惠兰,李翠霞,李 杰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人体科学系,广西 南宁 530012)
针刺加梅花针、按摩、运动治疗胫骨骨膜炎的对比研究
胡英清,卢惠兰,李翠霞,李 杰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人体科学系,广西 南宁 530012)
目的:为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损伤后遗症,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找出行之有效的办法治疗青少年胫骨骨膜炎而进行本研究。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针刺加梅花针、按摩、运动3种方法进行治疗,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治愈率指标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的VAS指数分别为:针刺组6.87±1.014、按摩组6.29±0.956、运动组6.67±1.283。经3天、7天、14天治疗观察, VAS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各组间、组内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组的治愈率分别由34.8%、14.3%、0%提高到87%、66.7%、27.8%和100%、95.2%、61.1%,而3组的总有效率都比较高,运动组相对差一些。总体上,运动组与针刺组、按摩组之间在治愈率、总有效率方面都存在着明显差异,且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刺加梅花针治疗胫骨骨膜炎疗效最好,按摩次之,运动与前两者相比,疗效最差。
针刺; 梅花针; 按摩; 运动; 胫骨骨膜炎
胫骨骨膜炎也称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是由于跑跳过多导致小腿疼痛的一种常见损伤,多见于刚参加体育运动训练的青少年,如体育高考前集训生、刚入体育院校的新生及刚入伍的新战士。临床表现为早期胫骨疼痛(多为隐痛,牵扯痛)、压痛、肿胀、后蹬痛或支撑痛,后期在胫骨内侧面上可有粗糙不平或硬性肿块隆起。本文采用针刺加梅花针、按摩、运动等3种治疗方法,对62例胫骨骨膜炎进行了对比治疗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门诊病例62例,25例为在本校训练的体育高考集训生、37例为本校新生。发病时间最短10天,最长6个月,部位多见于小腿中下段。将患者随机分成针刺加梅花针组、按摩组、运动组。3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治疗方法急性期宜作冰敷及加压包扎,24小时后进行治疗。
1.2.1 针刺加梅花针采用对称穴围刺法。患者取仰卧位,伸膝。术者选2寸毫针6支,分别于小腿内侧的腓肠肌(大约沿足厥阴肝经走向)和外侧的胫骨前肌(约沿足少阳胆经走向)取穴,第一针从胫骨结节下约5cm、胫骨前嵴向内旁开约2寸处,穴位常规消毒后向胫骨方向斜刺,刺入约1.5寸,当针尖达骨膜后,捻转针柄把针往后退少许,以有酸麻胀感为得气。向胫骨远端继续刺第二、第三针,每针相隔约5cm,外侧针法与内侧相同,沿胫骨前肌向胫骨方向斜刺,内外两侧对称,共6针,留针30min,每隔1min左右行针一次,给每针予强刺激(泻法);同时取2寸毫针2支,分别直刺双下肢足三里穴,针尖稍朝髌骨方向,得气后缓慢行补法治疗,对于慢性期针刺可采用平补平泻方法。上述治疗1次/天,7天一个疗程。针刺结束后即叩梅花针,部位取胫骨内侧缘中、下1/3段前面,常规消毒,拇指在上,食指在下,握住针柄,借腕部的力量,在患处反复叩打,速度约120~160次/分,力度稍重,以皮肤微出血为度,结束后以消毒棉签拭去渗血,嘱患处暂不宜沾水,前3天每日叩一次,以后隔日一次,7天一个疗程。
1.2.2 按摩患者仰卧,屈膝,术者立于患侧,面朝同侧足部。先一手扶膝,另
一手先拇指指腹、后四指指腹分别自上而下按揉患处及周围各100次;接着拿揉小腿部肌肉100次,力度稍轻;然后在胫骨前面涂上活络油或按摩膏,以单手或双手拇指指腹自下而上按推10min,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再以拇指指尖或桡侧缘于患处快速弹拨5min,以感觉酸麻胀为度,再以四指按揉小腿部肌肉。按摩结束后循经取临近经穴点按,如俯卧可取委中、承山;仰卧取足三里、阴陵泉、阳陵泉等(也可均取坐位点穴),每穴点按5min,以患者感觉酸麻胀能忍受为度。最后术者一手扶住患者膝部,一手循足三阴经走向快速向远端捋理滑动,足三阳经同样施术,每侧捋8~10次;也可双手相对同时操作(一手循三阴经、另一手循三阳经走向同时进行),以理顺筋脉,促进气血循环。1次/天,7天一个疗程。
1.2.3 运动损伤后通过较早的活动和较好的康复手段,可使受损组织在2-3周内逐渐恢复功能(Millar,1979;Lehto& J·rvi-nen,1991)[1]。常用的运动疗法有被动活动、主动辅助活动、主动活动、抗阻活动和牵引活动[2]。具体做法:(1)足背屈:患者坐椅子上,前期作单纯足背屈,停留约10s,2~3s重复一次,每组10~15次,稍有好转时每组可适当增加次数。后期负重足背屈:加1~3kg的杠铃片于足背作背屈,方法与单纯足背屈相同。(2)扶杆提踵:每次停留45s~1min。后期负重杠铃半蹲:足后跟垫杠铃片,作90~120°左右半蹲,负重重量以个人能承受的运动负荷为主;每次半蹲停留3~5秒,每组8~10次。(3)负重牵拉:后期让患者取俯卧位,两手抓固定物(使患者身体保持静止状态),作小腿后屈,助手抓双踝,与患者作对抗牵拉,每次牵拉应以患者小腿缓慢弯曲为度,每组8~10次。
以上运动按照损伤的程度及体质的不同,运动量可以适当加减,循序渐进,以本人所能承受运动负荷极限为度,每一种运动均做3~8组,组间休息不宜过长,1~3min即可,7天为一疗程。
1.3 评估方法
使用疼痛视觉模拟量尺(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VAS指数从0~10,每天由患者在其中划出与自己疼痛程度相匹配的指数,VAS值<3为轻度疼痛,3~7为中度疼痛,>7为重度疼痛。
1.4 疗效评估标准
根据(治疗前VAS指数-治疗后VAS指数)/治疗前VAS指数判断,若该值>80%则为痊愈;50%~80%为显效;20%~50%为好转;≤20%为无效。治愈率=痊愈+显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好转。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1.5分析软件进行t检验和X2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 (±s)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 (±s)
组别 例数 性别(例) 平均年龄(岁) 病程(天) 部位男 女 左 右 双侧针刺组按摩组运动组23 21 18 21 19 17 221 18.30±1.49 18.05±1.60 18.22±1.56 32.09±29.93 31.52±23.53 34.50±25.10 653 9 10 9 866
表2 3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
表3 治疗前后3组间VAS指数比较 (±s)
表3 治疗前后3组间VAS指数比较 (±s)
注:①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5;② P<0.01;③与针刺组比较P<0.01。
组名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3d 7d 14d针刺组 23 6.87±1.01 4.48±1.56② 2.00±1.65② 1.10±0.44②按摩组 21 6.29±0.96 5.24±1.00①③ 2.90±2.05②③ 1.33±0.86②运动组 18 6.67±1.28 5.50±0.51①③ 5.33±1.78③ 3.67±1.78②③
2 结 果
2.1 3组治疗效果比较
经3、7、14天观察,针刺组的治愈率均高于其它两组,针刺组与按摩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运动组与针刺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3天和7天治疗后,运动组的总有效率低于前两组(P<0.05)。这说明短期内通过针刺和按摩治疗胫骨骨膜炎效果比较好,而通过运动治疗治愈率不高,疗效比较差,见表2。
2.2 治疗前后3组VAS指数评分比较
见表3,治疗前3组间的VAS指数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组间具有可比性。经3天治疗后,各组的VAS指数均有所下降,针刺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1),说明急性期短时间内采用针刺加梅花针治疗胫骨骨膜炎效果比较理想。1个疗程后,与治疗前比较,3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各组间比较,针刺组疗效优于其它两组(P<0.01)。2个疗程后,各组与治疗前相比,VAS指数下降幅度更大,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组间比较,针刺组与按摩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运动组的疗效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1)。这说明单纯运动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对较重的、急性的损伤,效果并不佳,但作为一种辅助的治疗手段,对损伤的后期康复还是非常有效的。
3 讨 论
胫骨骨膜炎产生的原因很多,从训练角度分析,可能是初次参加训练的青少年,其肌肉、骨骼未曾受过训练的刺激而产生了不适应症,同时其运动技能水平低,肌肉弹性差,跑动中脚落地过于沉重,使胫腓骨处受墩过重而损伤[3];从生物力学角度看,主要是大量的跑跳动作使身体的重力与地面的反作用力主要集中在骨弯曲部的凸面(胫骨前面),引起骨膜的应力性损伤。日本的原田一志等[4]认为,踝关节柔韧性不足、扁平足以及连续的地面冲击等也是发病原因之一。一般多见于胫骨中下1/3段内侧面,尤其是下1/3段。该处仅有皮肤覆盖,其血运主要靠上1/3段进入髓腔的血管供给[5];同时胫骨前肌的胶原纤维束移行于胫骨骨膜,在进行跑跳练习(特别是反复起跳前足落地时)时,肌肉不断地牵拉骨膜,使患处骨组织松驰或分离,导致骨膜中毛细血管、淋巴管破裂,血液、淋巴液渗出,使骨膜充血、肿胀,甚至出现局部骨质脱钙或断裂,引起一系列病理性改变,产生疼痛、特别是后蹬痛,严重者出现跛行,日久可见小腿胫骨前缘有凹凸不平的粗糙肿块。如果病理情况继续演变,可侵蚀骨皮质,慢慢地使骨皮质疏松、变性,在负重情况下,可产生疲劳性骨折[6]。
在体育运动中,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发病率较高,对运动训练成绩的提高影响颇大。在治疗方面,这几年报导的不多,主要有早期的冰敷、加压包扎、局部制动;中期的按摩、理疗、针刺、热敷等;严重者后期可作局部封闭;胡峰等[7]报导采用硝酸亚汞铝铂法对多数患者有良好效果,但用梅花针治疗胫骨骨膜炎的方法还未见相关报导。本研究采用针刺加梅花针、按摩、运动等3种方法进行比较治疗,经3天、7天、14天的观察,结果表明,3组的疼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短期内针刺组的治愈率最高,其次是按摩组,最差为运动组,说明前两种方法对胫骨骨膜炎的治疗都非常有效;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各治疗组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有所提高,组间的差异也在不断缩小,总体上单纯运动的疗效比前两者差,只能作为损伤康复的辅助治疗。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在正常情况下,阴阳保持相对平衡、经络与腑脏密切相关,而疾病则是正邪相争的结果。针刺疗法的作用在于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8]。本研究采用针刺的泻法和梅花针的放血疗法都有祛邪作用,而刺足三里(补法)可用于扶正,促进炎症吸收、加快损伤组织修复。现代研究证实,针刺能使致痛物质—血浆游离5-HT含量显著下降而起止痛镇静作用,其中枢机制是针刺能促进弓状核内POMCmRNA的表达不断增多及脊髓背角同侧ppOFQmRNA的表达逐渐恢复[9];针刺还可以直接刺激受压神经,使之释放一定的神经递质,在化学递质的作用下,起到镇痛的作用[10]。针刺能缓解肌肉的痉挛和挛缩,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使局部的炎性刺激致痛物质随血液循环被带走,消除局部致痛灶,打破疼痛-痉挛-疼痛的恶性循环,改善局部的微循环状态[11]。按摩刺激可提高损伤部位的痛阈和通过大脑皮质的负诱导现象,使大脑对于疼痛的敏感性降低,起到止疼作用;此外,按摩还有活血化瘀、分离粘连、解除肌肉痉挛等作用。而运动主要是通过运动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肌肉活动的耐力,抑制肌肉的异常张力,缓解其紧张度,预防肌肉痉挛、关节挛缩和骨质疏松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青少年胫骨骨膜炎,宜首选针刺加梅花针治疗,对针刺有恐惧心理者,可采用按摩治疗,结合适当的运动,锻炼损伤部位周围肌肉的力量,在短期内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 1 ] (瑞典)P.A.F.H伦斯特伦.运动损伤预防与治疗的临床实践[M].王安利,译审.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167.
[ 2 ] 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 3 ] 于德鹏.少年中长跑选手在患胫腓骨骨膜炎状态下带伤训练成功的经验总结[ J ].辽宁体育科技,2002,24(1):33.
[ 4 ] (日)原田一志,平井千贵.运动包扎[M].李鸿江,孙守正,译.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78.
[ 5 ] 王禾.推拿刮法对56例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疗效的研究[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4(2):44-45.
[ 6 ] 施亚萍.运动员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疲劳性骨折的病理分析与防治[ 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8(4):105-106.
[ 7 ] 胡峰,孙学川.胫骨疲劳性骨膜炎及骨折综述[ J ].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2001,20(3):40-41.
[ 8 ] 曾海辉,马超,伍少玲,等.针刺疗法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对比观察[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6,21(4):343-344.
[ 9 ] 岳寿伟.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非手术治疗[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71.
[ 10 ] 旷秋和.火针配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5):454-455.
[ 11 ] 周立志,彭力.电针加三维正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3):238-240.
G804
A
1674-151X(2012)04-154-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4.078
投稿日期:2012-02-10
胡英清(1962 ~),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管理与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