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执行力调查

2012-10-25交巴吉郭倩雯

人民论坛 2012年26期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执行力民族地区

交巴吉 郭倩雯

【摘要】大学生村官制度从探索、完善到全面实施已走过了十七个春秋,为了更好地促使其有效实施,必须理性分析此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特殊、生活条件艰苦以及制度上的制约,大学生村官执行力的发挥受到影响,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的执行力成为推动民族地区全面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民族地区 大学生村官 执行力

松潘县大学生村官执行力现状分析

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是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边陲重镇。随着新农村建设计划的实施,根据农业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地开始引进了大学生村官,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只具有102人规模的大学生村官队伍,为该地区乡镇管理提供了人才保障。大学生村官执行力始终是影响人才发挥效能的主要因素,也是评价工作效率的衡量标准。针对松潘县的调查结果显示,86%的基层领导干部对于大学生村官工作感到满意或基本满意,但是有73%的基层领导干部则认为大学生村官的效力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且他们的专业与当地工作符合度不高,大学生村官中文科生较多,理科生较少,具有农业方面的实用技术专业的村官所占比例较低。在调查相关领导对大学村官工作满意度的时候,虽然70%的松潘县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感到满意,但是因为生活环境不同造成了大学生村官和村民之间心理距离较远,大学生村官不能充分反映和表达村民的利益诉求,他们的工作就不能够被完全正确地理解、接受和擁护,这些都是松潘县大学生村官执行力调查结果的现状及特点。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内部问题。一是对村官角色认识存在偏失:调查显示,松潘县通过选拔出来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对自己的定位是管理型人才,于是在实际的工作中他们不能积极配合好村干部的工作,这种角色认知的偏差使得他们未能和村民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二是对农村环境适应能力不高: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村官事先对少数民族地区环境不了解,毕业后直接进入民族基层工作,难以适应农牧村艰苦生活条件,不熟悉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不会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没有面对艰苦环境的勇气,工作热情低。

三是对工作具体内容了解不深:民族地区工作具有季节性、临时性和应急性特点,但大学生村官普遍做的是助理类工作,不仅要做好抽象的政策制定还要兼顾地方性的细致工作,对工作了解不深的大学生村官难以胜任所分配任务。

外部问题。一是身份定位、工作定义不明确:大学生村官并非公务员,但是对其管理及考核又是参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进行的,这就让大学生村官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

二是退出机制不配套:由于大学生村官的身份定义不明确,任职期满后该何去何从的问题成为了许多大学生村官的首要疑虑。虽然在《关于建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长效机制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大学生村官任期结束后的五条出路,但是这样的出路政策都是宏观的规划,具体的执行方法却不明确,在民族地区普遍存在承诺无法兑现的现象。比如考研加分和创业无息贷款等优惠,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没有认真落实。

三是福利制度不完善:我国大学生村官的薪资福利水平处在一个多变的体系中,地区不同,薪资福利水平也不同。部分地理位置恶劣、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比较低。同时,大学生村官普遍缺乏培训机会。对一个工作者来说享受培训也是合理的福利之一,可是大学生村官却只有较少的培训机会。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执行力的对策建议

转变观念,树立村官自身形象。首先,需要明确目标、调整心态:转变大学生村官“跳板”心理,关键在于其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思想,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为民族地区奉献的思想,积极调整心态、摆正位置,不怕苦不怕累,通过锻炼自己来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其次,需要积极融入、加强沟通:既然已经选择来到民族地区就要努力地融入农牧村的生活之中。积极了解所在地方的政策,并在工作中灵活运用,以方便今后开展工作;非农业技术专业类的大学生村官要学习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能拉近和村民之间的关系;热情主动地和村民交朋友,积极努力地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主动地和村民沟通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次,需要发挥优势、敢于作为:大学生村官都是经过大学四年培养出来的人才,进入农村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农村传播新思想、新方法和新知识。大学生村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完成新农村建设和民族地区一些特殊工作。例如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给村里建立法律援助站、文体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可以组织一些文体活动满足村民精神文化的需求。同时,大学生村官虽然没有决策权,但是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参谋”作用。最后,谦逊求教、提升能力:大学生村官要对自己的角色有正确的定位,虚心向村干部、村民学习,尽快了解村情,改善人际关系。在工作的过程中,避免出现自满情绪,要善于总结规划,这样才有助于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

完善制度保障与相关配套政策建设。首先,加大退出机制留任政策的执行力度和范围:很多地区大学生村官退出机制不完善且执行力度不大,限制条件非常多,易形成歪曲执行的现象。所以要加强退出机制有关政策的执行力度和范围,尤其是留任政策,对于想回学校继续深造的重点培养,实行“准公务员”管理;让更多的大学生村官享受优惠的退出保障从而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投身于民族地区特色新农村建设。其次,健全激励保障制度:虽然大学生村官不是国家公务人员,但是他们有助于国家新农村的建设,所以要保证大学生村官从报考到录取的一切程序直到入职开始,大学生村官的各项福利待遇都按照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办理;还可以考虑参照国家公务人员的工资管理支付形式来发放其薪资,让大学生村官的薪资进入县、乡镇财政管理统发系统,并且需要根据不同的村情来制定出相对公平的薪资标准。在保证大学生村官的各种薪资、补贴按国家标准按时发放,同时有条件的农村为大学生村官多提供一些和新农村建设有关的岗位培训。

优化人文环境,留住关键人才。优化人文环境首先需要正确引导村干部的思维模式,定时对村干部开展政策教育工作,避免大学生村官不被重视或者被截留、被征用,同时要鼓励村干部积极利用自身的经验帮助大学生村官完成工作;正确引导村民的舆论导向,增强村民对大学生村官的认同感,必要时大力宣传大学生村官在发展新农村建设中起到的积极作用,突出大学生村官的专业技能、工作成绩、创业致富的典型事迹。其次,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服务农村、扎根农村,农村首先需要给大学生村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优化工作与生活环境,尽量提供安全卫生的宿舍,争取配备提高工作效率的电子类产品,在闲暇时间多举办文娱活动,丰富大学生村官业余生活的同时促进村官与村民互动。比如可以利用微博和网络加紧村官和村民间的密切联系,进而提高村官的工作执行力。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jx82000541)

猜你喜欢

大学生村官执行力民族地区
测测你的执行力和想象力有多匹配
领导力是执行力的“定海神针”
大学生村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大学生村官在江苏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作用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大学生村官发展农村经济的创新举措调查与研究
提升执行力 做行动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