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演变
2012-10-25李茜
李茜
【摘要】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影响公共决策制订和执行的行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文章力图从参与动机、参与范式、主体意识、规定性因素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生成原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关键词】改革开放 政治参与意识 参与动机 参与形式 主体意识
综合分析学界对政治参与内涵的解释,我们可以将政治参与定义如下:政治参与是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影响公共决策制订和执行的行为,其中既包括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也包括选举决策制定者或自身意志的表达。本文以政治认同、参与动机、政治主体意识和规定性因素等内容作为基本理论工具,研究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生成原因及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其中,政治认同是政治参与意识产生的前提,政治主体意识的觉醒是政治参与意识的基础,参与动机是政治参与意识的根源,规定性因素是政治参与意识的自律理性。
当代中国大学生由于主体的特殊性和所处现实环境中的诸多限制性因素,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他们政治参与活动被更多地表现在意志表达上。虽然政治意志表达的渠道亦比较有限,但由于大学生对社会活动的参与具有累积效应并对培养大学生成熟的政治参与意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可以把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扩大至校园和社区的各种公民结社和社会活动中。笔者认为,可以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的演变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初步实施阶段(1978-1989)
从政治认同上看,经过“文革”的惨痛教训,大学生开始冷静下来反思政治狂热带来的悲剧性后果,部分大学生感到“历史给我们开了个大玩笑”,开始疏远政治。而更多的大学生被新时代改革开放事业所吸引,积极关注改革进程。但自1987年起,改革遇到重大困难,国外敌对势力加紧渗透、西化;再加上这一时期党在政治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上没有能及时引导大学生的政治方向,以至于苦闷、彷徨的情绪弥漫于大学校园,“自由化”思潮泛滥。据有关部门1986年6月和1988年6月对首都大学生思想状况的调查:认为“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富强没有希望,主张多党制”的,1986年的调查结果为20.5%,1988年为21.1%;认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优劣之分,主张搞资本主义”的,1986年的调查结果为16.8%,1988年为34.3%。①
从政治主体意识上看,市场经济逐步发展,其本身所孕育的自主、自由、平等、竞争精神开始在大学生心中扎根,权利、义务观念有了现实的物质依托,民主愿望强烈。但同时也必须注意的是,随着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在大学的蔓延,出现了个人中心、盲目崇拜自我、否定集体主义的倾向,使得高主体意识与低政治认同的矛盾加剧,这种不协调为政治不稳定埋下了伏笔。
这一时期的政治参与比较复杂,既有对国家命运、改革进程的关注,也有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不满,甚至还有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渴望与追求。可以说,这一时期大学生的参与动机呈现出了一种理想化和超现实的特征,并且严重脱离了社会主义轨道。1987和1988改革遇到重大困难,政策失调、物价上涨是引发大学生参与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规定性因素上看,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正在逐步脱离社会主义民主的道路,走向质变。80年代后期,虽然法治观念开始逐步形成,但却很不稳定。这一时期大学生分析问题过于理想化和片面,对改革的困难心理准备不足,期望过高。说明规定性因素出现了不少问题。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阶段(1990-2002)
在政治认同上,从80年代末到2002年,大学生政治参与重归理性与实际。89风波平息后,大学生对自己所造成的历史局面进行了深刻反省,意识到激进的政治参与方式不但不能解决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还使其所造成的混乱局势阻碍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1992年,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征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思想价值多元,改革浪潮激荡,整个中国经受着社会转型的阵痛,大学生政治参与在激荡与阵痛中展现出新的面貌。
在参与动机上,大学生政治参与由信念型参与为主转向利益型参与为主。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标志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整个90年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心理与行为都与80年代的大学生们产生了巨大的差别,首先表现为政治参与的功利化取向。
在规定性因素上,大学生政治参与由激情参与为主转向理性参与为主。“激情型政治参与是以朴素的政治感情和政治热情为基础的参与范式。”②这一参与范式下,参与者的政治认知水平有限,对自己的参与行为、后果及责任缺乏理性审视,在“群情激奋”的刺激下,容易出现盲目的行为。80年代后期的大学生政治参与即表现为典型的激情型,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90年代以后,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大学生的政治认知和价值判断逐渐理性化,注意到政治参与的“投入与产出”比率,其政治参与范式开始出现理性化趋向。
在政治主体意识上,大学生参与心态总体平和,政治冷漠倾向也开始凸显。从1992年到2002年是市场经济确立与发展的10年,期间,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态度平和,展现出应有的民族意识与爱国情怀,但已不复上个十年的“狂热”。相反,类似“莫谈国事”的政治冷漠成为一种流行现象,这包括“形式主义的政治参与、敬而远之的政治态度、实用主义的参政观念、极度薄弱的政治效能感”。③
继续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事业阶段(2003年至今)
2003年,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走过10个年头,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中国进入全面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阶段,这一时期大学生政治参与延续了上一阶段的理性与务实特征。
“垮掉的一代”展现出高涨的爱国热情。2003年之后的在校大学生是典型的“80后”,这代青年曾一度被称为“垮掉的一代”。然而近年来,“垮掉的一代人”向整个国家乃至世界展现了他们不同凡响的一面。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及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过程中,“80后”以充分的爱国热情和勇敢、博爱的精神引发了一场关于他们的大讨论,人们开始逐渐转变固有成见,赞誉其为“新爱国青年”。
部分大学生因就业问题投身政治参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政治冷漠的倾向。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愈趋恶化。这种形势导致部分大学生改变了对于政治的冷漠态度,出现了在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导向下政治参与意识的回暖。首先,出于各种方面的考虑,大学生入党的积极性高涨。据悉,当前全国普通高校学生中申请入党的人数达395万,占非党员学生总数的46﹒5%。④其次是公务员考试热。从2001年至今,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一路攀升。据统计,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人数逾145万,大学应届毕业生已然成為“中国第一考”的主力军。最后是“大学生村官”热。自2008年以来,“大学生村官”紧跟“公务员”之后成为大学毕业生去向的又一热门。
网络成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宠儿”,政治参与的媒介出现多元化和多层次的特征。在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中,利用微博等网络新媒体来表达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成为主流政治表达方式。网络信息的快捷与透明、网络的交互与平等,激发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热情与兴趣,拓宽了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渠道,推动了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但网络也带来很多消极影响。过度的网络政治参与弱化了大学生的现实政治生活,复杂的网络环境之下网络信息的不对称性可能扭曲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态度,进而导致政治参与行为的失范。
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经历了三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当政治认同、参与动机、主体意识和规定性因素这四要素协调配合并符合时代特征时,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强烈并且呈良性,参与行为也是良性、进步的;而当这四要素不协调时,一般政治参与意识呈狂热或冷漠状态,参与行为也是恶性、退步的。当然,这四要素之间更多的组合规律,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探索。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天津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
注释:
①董雅华:《知识 信仰 现代化—中国高等教育中的政治社会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11~112页。
②王俊拴:“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范式转换的新取向”,《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③杨桂华:《社会转型期精神迷失现象分析》,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④张响珍:“当前大学生入党动机的调查与思考”,《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